01-神魔宇宙 ***宇宙天國首部曲 彌勒天書閣 https://maitreya-books.com/ 神話從來就不是怪力亂神,而是原始先民在日常生活情況的觀察之中,所建立的真實認知。唯有相信神話中的真實,才能感受到神話的詩意隱喻背後,所具有的神聖力量。打開你的想像,打開你的相信,你才能知道神話告訴了你什麼宇宙生命的資訊。 生命起源於宇宙之中,生長於宇宙之中,結束於宇宙之中,因此,宇宙的起源就是生命背景的起源。生命形成的每一個階段,其實都在述說著生命的本能,也就是生命本就存在的一種力量,在此雖是說明一種狀況,然而將這狀況投射在生命的生活行動之中,你就會明白自己究竟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本能!

寧高寧:比培養人更重要的,是選對人

2023021216:37

內容來源:整理匯編自網絡公開資料。

戰略

筆記君說:

在企業管理中,戰略和執行最為重要。戰略可以讓我們找到更明確的目標和方向,但如果戰略相同,執行不同,結果也會有所不同。



而人是戰略和執行的連接點,是戰略成敗的決定性因素。

一、戰略不是孤立的,是系統問題

1.戰略的關鍵是方向感

每個人都在講戰略,但到底什麼是戰略?我們怎麼定義戰略?課本、投資界、企業的答案都不一樣。戰略是一個體系,存在於我們的組織里。戰略的關鍵是方向感。

上面這張圖很好地詮釋了戰略和人的關係。它最早是在華潤時提出來的,反映了一個陰陽、正反、天地互相交織的關係。

從戰略自身來講,戰略起源於人的價值觀、人生觀、生活方式和選擇。只有先把這一點搞清楚了,我們才能知道企業的使命是什麼。



價值觀帶來的不是技術問題,而是思想問題。在這個基礎上,我們才有所謂的經營目標和戰略定位。具體怎麼定位?

這取決於模式(長期VS短期),規模VS質量,風險回報,行業、區域選擇等。有了戰略以後,我們再做資源配置,把錢投在行業和規模上。

從企業運營來講,它包括組織結構、管理方法、市場競爭力、經營業績。當這些東西被評價後,我們又回到了最上面的問題:我們有沒有達成人生的目標?所以從人生定位、價值觀到戰略執行、評價結果,它們是渾然一體、循環往復的。


2.戰略十步法

德魯克提出,戰略就是通過最有效的管理,用最小的資源達到最大回報的過程。

戰略的根本是一種增長方式,我們用什麼樣的方式、什麼樣的路徑達成企業的增長。

對於多元化集團而言,集團總部指導各業務單元,可以運用戰略思考十步法形成業務單元競爭戰略。

使用戰略十步法,可以把一個企業從小做大,從壞做好。它不會產生最好的戰略,但是可以避免犯下最傻的錯誤和違反常規的問題投資。

最關鍵的是,在這個過程中,團隊裡的每個人都得到了提升,加深了對行業、戰略、發展趨勢及運營模式的理解。

戰略思考十步法,具體包括如下10個步驟:

描述遠景及企業使命;

市場環境及競爭結構分析;

競爭對手分析及競爭對手信息系統的建立;

客戶群細分及價值鏈分析;

能力分析及目標的時段性;

定位、戰略規劃及戰略管理;

與戰略定位相吻合的其它戰略及資源配置;

管理效率及管理工具的實施;

構建成本領先或差異化的競爭優勢;

戰略目標推進中不斷反思和調整。



3.戰略與執行的關係:相輔相成

同樣的戰略選擇、行業選擇及定位、資源投入、市場環境,得到的結果不同,這是因為團隊成員、組織方式、體制效率不一樣。或者說,戰略一樣,執行不同,結果就不同。

在企業里,戰略和執行是最難處理的關係。建立在討論戰略、宏觀環境、產業政策之上的東西和實際做到的東西,往往差了60-70%。因為組織的聯繫、人的聯繫、資源的聯繫,都會導致戰略執行出現偏差。

反過來,有的中層很能幹,基層非常有活力,最終也可能推動、補充和挽救戰略。完全看一個組織系統里是怎麼來管理這個事情的。

人是戰略和執行的最大連結點。企業的「企」字,是「人在上」,人是企業里最核心的要素。中國人叫企業,外國人叫COMPANY,也是夥伴的意思,從中可以看出人在企業里的關係。



在企業管理中,有動力系統,也有承力系統。想不想去做,是有沒有動力系統;能不能做好,是有沒有承力系統。

高層管理和中下層管理職責不同,越是戰略和宏觀的事情,越是高層的事情,這也是個系統,不斷地循環,不斷地自我更新。

從戰略方向的調整,資源的獲取及配置,到團隊的組建及構架,目標預算及評估考核,再到產品、技術、成本,市場營銷渠道、客戶、消費者及市場份額,戰略逐步與執行聯繫到了一起。這個邏輯很清晰。

如果企業選擇錯了行業,想通過經營解決很難。因為是戰略性的選擇出現問題,必須得去創造新的戰略。市場決定戰略,戰略決定營銷。作為戰略執行來說,這幾乎是區分好企業和壞企業的關鍵點。

4.人用對了,戰略才好實現

在企業里,說到戰略,說到任何一個業務決策時,都要假設人的存在,假設人是有能力的。

在真正的管理學裡,人就是全部。為什麼?

因為人是所有其它管理行為的前提。你擁有了最好的團隊、最好的體制、最好的管理方法、最好的企業文化,再來說其他做事情的方法。

但我們的問題是,往往這個假設不存在。我們已經決定了應該怎麼做,但等我們返回來才知道,從能力到動力、到專業性都不夠,這就有問題了。

所以說人是管理的起點,也是終點。「以人為本」,「人在上」,「人本主義」,見物一定要思人,這實際是對管理的基本要求。

二、支撐戰略實現,還需要依靠組織力

1.組織也需要時間成長

一個組織,首先要尊重物質,但也必須塑造精神。任何健康的組織都是這樣。

如果看共產黨的歷史,拿《毛澤東文集》和《蔣介石日記》比一比,會發現:

蔣介石只有物質、沒有精神,只有瑣碎、沒有大局,只有壓力和牢騷、沒有樂觀,不太局氣;

毛主席舉重若輕,他也重視物質,但是他更看重精神。

在井岡山的時候,雖然當時可能飯還吃不飽,但是,「我們一定要看到全中國看到全世界」。這就是在組織中物質性和精神性上的平衡,文化因素是最好的激勵,也是對人塑造過程中最重要的東西。

組織的塑造必須有精神在裡面,我要講激勵,更要講精神。

所謂精神,不是虛無縹緲的東西,使命、目標、戰略、執行、評價是和你的收入聯繫在一起的,最後評價的時候,看有沒有實現你的物質和精神目標。如果沒有,又開始了新的循環。

人生就是不斷追索、探索、循環,這樣才能達到精神和物質的平衡。而真正有思想、有戰略、有信仰、有精神的企業也才會走得遠。

精神不是騙人的,不是虛無的,不是拿來做工具用的,你的信仰和你的事業是聯繫在一起的。

第二,要尊重人性和個體,也要塑造組織性。

人天性愛自由,不希望別人來管。中國人相對來說組織性強一點,這從秩序來講是好事情,但從創新來講不一定。

在企業里,首先要認為你的每一個員工,一定是一個很美麗的人。所謂美麗,就是認為他一定是從品德到動機、能力上都是好的人。

好人是在好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不公平的環境裡出不了多少好的人,因為人是有自我反應的,人心是對換的,你對我好,我對你好,這是一個基本規律。所以尊重人性、尊重個體,這是最基本的。

另一方面,也要塑造組織性。

大家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人是很難改變的,但是組織性是可以改造的,組織的文化是可以塑造的,這讓每個人保留了自身的獨立性和主觀能動性以外,同時也能適應組織性,認同組織的統一目標,也有服從性,也有紀律性。

尊重個性,也要塑造組織性,在企業管理里這兩個要做到平衡。

第三,要尊重教育和培訓,也要提高選拔管理者的能力。

每個企業里都有大量對員工的培養教育活動。要把一個人培養成領導者,實際是很難的,有天分的人才能成為一個組織的領導者。

有的人可能培養不成領導者,但他照樣是很有能力、很好的人,可以給組織作出很大貢獻,但你不能把他的地方放錯了。

如果他的天分是一個技術人員,或者是一個喜歡自由創造的人,你讓這個人當科學家可以,當校長問題就來了。

所以在企業里,經理人應該是選出來的,你必須很好地去度量、選拔、評價,而不是強行培養。

這就是所謂尊重天性,不管大企業、小企業,都要尊重人天生的能力。

一個人自身會有很多素質讓他適合某一類職務,選擇他會比教育他更重要、更有利。

第四,要給企業管理者更長時間。

企業都有生命周期,兩年三年,五年十年,業績有月報、季報、年報,業績不好就換人,這是一般的思維。

有哪個企業因為很快換了CEO而獲得成功的?不多。有哪個企業不頻繁換人卻能獲得成功?李嘉誠是一個,他在公司做了60幾年,20歲創立公司,現在90歲了。

還有世界上最好的船公司馬士基航運公司,之前的掌門人90多歲去世。他生前為公司服務了40多年,去世那天我剛好在丹麥,整個國家就像出了大事一樣,很多人來悼念他,包括巴菲特、任正非。

2.企業家得有「人感」

所謂的「人感」指的是,對人有沒有感覺。我們通過對人性的基本理解,對人的基本訴求、性格、能力、特點、經歷進行觀察和分析,很快就會得出一個判斷標準。

你會知道這個人做什麼合適,不能做什麼,或者我們需要什麼樣的人,組織文化里怎麼樣才能培養出來這樣的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風格、管理手段和方式,最後會形成相應的文化和「人感」來支撐一個組織。

回看過去幾十年的經歷,我越來越覺得這可能是公司里最關鍵,也是最難的事情,因為它不是通過一天的時間就能培養出來的。

華潤最早討論需要的人才畫像時列出了12個條件,包括六個硬條件,六個軟條件。所謂的硬條件包括年齡、學歷、身體、家庭、經歷等。

所謂的軟條件包括團隊、學習、激情、創新等。我們通過這些維度去評價某個人,70%是對的。中糧和中化後來也都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評價體系和標準。

我個人總結了10個條件,這肯定無法百分百準確地評判和概括一個人,但是我過往經歷和經驗中認為相對重要的一些素質,分別是:激情四射,戰略前瞻,學習思考,尊重人性,激發團隊,系統思維,專業創新,決策擔當,高尚善良,業績潛力。

我們要求企業里的人要有使命感,方向感和人感。我們當然可以抓體系或者抓評價、匯報、財務、指標,但是,抓人永遠是第一位的。

人是戰略和執行里最重要的環節,我把經理人分為以下幾類:

一類是職務性領導,他們有一定權利,但是沒有領導力,在組織里沒有人跟隨和支持。

一類是紀律性領導,他們很嚴格,對手下工作有紀律性的要求,像看家一樣,做得很好,但是公司不會有大進步,更不會有創新。

一類是改善性領導,他們會對公司做制度性和產業性的改善,這類領導已經很不錯。

但是只有下面兩類領導,才會對企業真正有用。

一類是戰略性的領導,他們會把公司戰略提升到更高的層次,在規模、盈利、技術、發展環境或者產業上創造價值。

最高層次的是組織發展式的領導,他們不僅能制定戰略,還能帶動組織不斷往前走,變成一個學習型、創新型或可持續發展的組織。這樣的組織會基業長青。-[輪值主編:智勇*值班編輯&責編:金木研/來源:筆記俠]

參考資料:

1.《寧高寧:做管理,人就是全部》,筆記俠;2.《寧高寧:人是戰略與執行的最大連結點》,參加 CANPLUS;

3.《寧高寧湖畔大學授課:選人比育人更重要》,筆記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