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神魔宇宙 ***宇宙天國首部曲 彌勒天書閣 https://maitreya-books.com/ 神話從來就不是怪力亂神,而是原始先民在日常生活情況的觀察之中,所建立的真實認知。唯有相信神話中的真實,才能感受到神話的詩意隱喻背後,所具有的神聖力量。打開你的想像,打開你的相信,你才能知道神話告訴了你什麼宇宙生命的資訊。 生命起源於宇宙之中,生長於宇宙之中,結束於宇宙之中,因此,宇宙的起源就是生命背景的起源。生命形成的每一個階段,其實都在述說著生命的本能,也就是生命本就存在的一種力量,在此雖是說明一種狀況,然而將這狀況投射在生命的生活行動之中,你就會明白自己究竟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本能!

納指崩盤都怪美聯儲?

2022122513:29

納指怎麼了?

回望2022年,全市場最超預期的,就是美聯儲貨幣政策的大幅轉向,鮑威爾對於通脹的觀點,由暫時性轉變為通脹根深蒂固。因此,隨之而來的就是歷史罕見的大跨步式加息,打了投資者一個措手不及。

而在這樣的背景下,作為全球最重要的央行,美聯儲收緊貨幣政策下,全球的各類資產表現在2022年都乏善可陳。但仔細對比下,可以發現中間也存在結構性的差異。

就美股而言,截止12月23日,以周期金融為主的道瓊斯全年下跌8.63%,而相對應的,同期納斯達克下跌32.9%,納指跌幅遠超道瓊斯,再考慮到美元的貨幣升值因素,同期升值8.7%,因此道瓊斯的表現相對而言,屬於矮子裡的高個。

而納指的表現低迷,全都要怪美聯儲?比如美國第三季度GDP增幅上修至3.2%,投資者將下跌原因歸結為數據上修引發的美聯儲收緊擔憂。

的確,從市場結構而言,納斯達克作為對流動性高度敏感板塊,相對道指,估值層面對於貨幣政策更加敏感。

《科技跑輸周期,美股又開啟5年新輪迴?》文章中就分析過,從歷史而言,自從次貸危機爆發的2007年以來,15年間,納斯達克跑贏道指是常態,除了2011年、2016年以及今年以外,且就今年而言,表現差距是歷史罕見的。

這其中最重要的是,無論2011年還是2016年,互聯網行業處於高速發展期,以FAAMG等巨頭為代表的納指處於黃金時代。

但是,《一場疫情,讓美股互聯網趕頂》中也指出,由於2020年的新冠疫情,加速了美國的互聯網化,使得科技巨頭的用戶數增長快速透支。而《Netflix走下神壇,「流量定價」還能帶動納指長牛?》中分析過,流量是互聯網的基石。其實不止美國,就連馬化騰也說「再也不相信買量」,這也側面驗證了目前互聯網的生態。

在流量見頂的背景下,《蘋果站在其他巨頭身上,「卷」崩納指》指出,蘋果也開始下場,向其他巨頭要利潤了。

所以,納指的低迷,恐怕不僅同貨幣政策有關,更多的是與其自身的基本面有關。在業績低迷下,支持其上漲的動力之一——回購,也呈現後繼無力。

常在河邊走,輪動有先後?

但是納指恐怕不止影響的是其自己,科技股同金融股恐怕並非涇渭分明。

《一邊裁員,一邊缺人?非農掩蓋的現實》中指出,互聯網行業是本輪裁員的重災區。過去15年來,科技業的發展也使得以灣區為代表的城市,房價猛漲,但在裁員下,灣區房價開始逐漸走弱。從趨勢看,本輪高房價的地區反而成為本輪下跌的領跌板塊。而房價的調整,將會導致金融行業的壞賬風險。

再次,除了美國自身以外,海外風險也值得關注。隨着日本央行改變YCC上限,作為國際市場資金的最大融出方,後續日本央行調整貨幣政策,可能會引發金融市場風險。(《日本央行引發首個通縮交易?》)-來源:華爾街見聞-





*「聖誕老人行情」恐將缺席,「反覆震盪」的美股讓交易員失去希望*

12月25日是西方傳統節日聖誕節,傳說這一天將會有聖誕老人給孩子們送來禮物。資本市場上也流傳着關於這一天的傳說,即在聖誕期間,聖誕老人會給投資者送上「反彈禮包」,且「聖誕老人效應」往往也會為下一年的市場開啟好兆頭。

在12月這一美股「歷史強勢」的月份中,標普500指數已經下跌了約6%,年初至今,標普500更是跌近20%,有望創下2008年以來的最差年度表現。

毫無疑問,市場需要一些節日的歡呼,被「反覆震盪」的美股行情折磨地失去希望的華爾街投資者們,正殷切期盼「聖誕行情」的到來。

不過,這一次,聖誕老人會如約而至嗎?

聖誕老人「反彈」

聖誕老人效應是一種日曆效應,指的是12月最後5個交易日及1月的最初2個交易日美股通常會迎來漲勢。市場對此通常有如下解釋:假期帶來的低成交量更容易推升股票、12月初投資者賣出股票帶來的避稅效應減少、年終獎投資等。

據CFRA Research的統計,自1945年以來12月最後五個交易日和次年1月頭兩個交易日期間一共出現55次上漲,占比高達75%。自1969年以來,「聖誕老人行情」期間標普500指數平均上漲1.3%。

更重要的是,據LPL Financial等機構數據,出現「聖誕老人行情」後一年的股指表現也會略好於歷史均值。

媒體統計稱,若2021年沒有出現聖誕反彈,標普500全年的漲幅大約為4.1%。但在聖誕老人反彈的幫助下,漲幅擴大至10.9%。此外,如果聖誕老人反彈沒有出現,在之後的1月中標普500平均會下跌0.3%,但在出現了聖誕反彈之後,該指數變為上漲1.3%。

Truist Advisory Services的聯席首席投資官Keith Lerner表示:

    「如果聖誕老人沒有如約而至,通常意味着市場上有一些東西正在引起混亂,或者說美股反彈面臨着障礙,負面情緒不會因為新的一年而有所改變。」

傳統策略失效,市場情緒黯淡,「聖誕反彈」恐將缺席

今年或成為「聖誕反彈」缺席的例外年份之一。

如前所述,標普500今年以來已經跌近20%,且過程反覆震盪。數據顯示,平均下跌時間為2.3天,為1977年以來最糟糕表現,且中間出現了三次10%或以上的反彈,「反覆擠壓」投資者,令投資者們失去希望。

根據美銀周五的全球研究報告,投資者在截至周三的一周內,投資者仍以創紀錄的速度從股市中撤出資金。這家投資公司在其每周 Flow Show 報告中表示,投資者已經淨拋售419億美元股票。它將拋售歸因於稅收損失沖銷,是一種涉及虧本出售資產以抵消資本利得稅的策略。該機構還表示,過去一周投資者還從債券中撤出了100億美元。

DataTrek的策略師則寫道:

    「本月沒有『聖誕老人反彈』,取而代之的是『煤炭拋售』,這是2023年美國股市回報的一個令人不安的跡象。」

今年以來,往昔有效的期權對沖、購買國債等策略均未能為投資者提供有效緩衝。芝商所標準普爾500指數5%看跌期權保護指數(持有該指數多頭頭寸、同時每月買入5%的價外看跌期權作為對沖的策略)數據顯示,該指數目前的虧損與市場幾乎相同,跌幅近20%。

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每次都能在熊市中帶來正回報的美國政府債券,本次也沒能起到緩衝作用。彭博數據顯示,2022年美國國債將下跌12%,這是至少50年來首次出現債券和股票同時下跌至少10%的情況。

安聯首席經濟顧問Mohamed El-Erian日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整整一年都無處可藏——這是一個大問題。不僅僅是收益率,相關性和波動性對投資者的打擊也很大。那它結束了嗎?不,還沒有。」

專業投資者的情緒也同樣黯淡。在美國銀行對基金經理的調查中,現金持有量在秋季升至6.1%,為2001年911襲擊發生後的最高水平,而股票配置則降至歷史最低水平。

有分析指出,未來美股走勢很大程度上將取決於通脹是否繼續消退,以及美聯儲能否比市場預期更早停止加息。CFRA首席投資官Sam Stovall表示:

「如果投資者開始看到通脹放緩的速度加快,且美聯儲在明年第一季度停止加息的信號,我們或許可以看到美股反彈和明年強勁上漲的景象。」--來源:華爾街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