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神魔宇宙 ***宇宙天國首部曲 彌勒天書閣 https://maitreya-books.com/ 神話從來就不是怪力亂神,而是原始先民在日常生活情況的觀察之中,所建立的真實認知。唯有相信神話中的真實,才能感受到神話的詩意隱喻背後,所具有的神聖力量。打開你的想像,打開你的相信,你才能知道神話告訴了你什麼宇宙生命的資訊。 生命起源於宇宙之中,生長於宇宙之中,結束於宇宙之中,因此,宇宙的起源就是生命背景的起源。生命形成的每一個階段,其實都在述說著生命的本能,也就是生命本就存在的一種力量,在此雖是說明一種狀況,然而將這狀況投射在生命的生活行動之中,你就會明白自己究竟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本能!

破產海嘯來臨,2023年的澳洲經濟將是驚魂過山車!

2022122419:13

破產海嘯來臨,2023年的澳洲經濟將是驚魂過山車!

近日,184年澳洲老店David Jones被出售引發了許多澳洲人的關注,這家充滿歷史氣息的高端百貨商店在2018和2019年連續虧損高達13億澳元後,終於再次迎來易主的命運,被以 1.2億澳元的價格賣給了悉尼的私募股權Anchorage Capital Partners。



就在很多人感嘆David Jones的坎坷命運時,一系列其他企業也連續「出事」,包括澳洲建材巨頭James Hardie Industries(ASX:JHX)大規模裁員、來自佩斯的Clough建築集團進入接管並被海外資金收購,以及時裝集團City Chic股價暴跌90%……這些跨域不同行業的企業,都在面臨相同的命運。

作為在歐美和澳洲都擁有可觀市場份額的建材巨頭(主要生產纖維水泥板),James Hardie Industries首席執行官表示,受全球需求疲軟以及成本上升等因素影響,目前建築行業正在經歷一場完美風暴。

不僅在聖誕前宣布裁員上百人,James Hardie Industries還在近期連續兩次下調利潤指引,導致其股價也在過去12個月內慘遭腰斬。


James Hardie Industries(JHX)12個月股價變化一覽

但是,真正可怕的數據還在後面——在過去一年裡,整個澳洲建築行業共有超過4,000家公司申請破產清算(liquidation)或已進入接管程序(administration)。

其中,作為澳洲最大民宅建築商的Metricon被曝出現資金周轉困難,如果不是政府和銀行的緊急貸款,那麼數千套民宅將無法交付,而無數家庭也將面臨無家可歸的局面。

早在今年5月,市場分析機構IBISWorld就預計,高達10%的建築企業將在2022-2023年慘遭淘汰,也成為該行業在10年來首次出現負增長。

而目前在建築行業所發生的的一切,正在悄然蔓延至其他行業,因為一場嚴峻的全球經濟大衰退已經拉開帷幕。

在美國,類似的情況同樣在對經濟周期最為敏感的科技企業中蔓延:臉書母公司Meta裁員11,000人、電商巨頭亞馬遜裁員10,000人、電腦製造商惠普裁員6,000人,以及推特裁員3,700人……





這一切背後的原因,正是因為席捲全球的通脹浪潮正在迅速退去,而各國央行自年初啟動的重拳加息周期,已經開始加速侵蝕各個企業的資金鍊。

以目前受災最嚴重的科技企業為例,一家典型的上市公司通常有三種主要融資渠道:發放企業債券、向銀行等機構申請貸款,以及發行(包括增發)股票,而三種途徑的成本都取決於官方利率。

當官方利率(比如澳聯儲官方現金利率)上升時,企業必須提高企業債券的收益率來吸引投資者,同理,隨着利率的上升,企業在向銀行申請貸款時的還款成本也將上升。


澳聯儲官方現金利率一覽,數據來源:TE、RBA

換句話說,利率的上升不僅增加了企業的運行負擔,還壓縮了利潤空間。這對於對資金要求較高的中小企業來說,只要稍不注意,就可能帶來資金鍊斷裂的風險。

對於澳洲在2023年的經濟走勢,澳大利亞精算研究所(Actuaries Institute Australia)預測了3種可能性,該研究所的精算師Hugh Miller以及經濟學家Michael Blythe認為,2023年的最大挑戰來自可能出現的政策失誤。

這3種可能性分別是:停滯性通脹、房地產大幅回調、以及央行政策失誤。

首先,停滯性通脹(stagflation)是指一個經濟體內的通貨膨脹率不斷走高,而經濟卻沒有出現增長,與此同時失業率以及居民生活成本也同步上升。



兩位學者指出,澳洲目前可能引發滯脹的因素並不少,比如居高不下的能源價格(天然氣、電費等)以及食品價格,此外,仍然沒有恢復元氣的供應鏈也是導致大量商品和原材料價格久久不能回落的根源。

其中,供應鏈危機正是引發澳洲建築行業寒冬的原因——建材價格的暴漲,加上建築公司與客戶在低位鎖定合約價格,導致公司面臨巨大虧損。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實體經濟難以實現增長,而保持在高位的物價將讓通脹變得更加頑固,那麼停滯性通脹將難以避免。


澳大利亞2022年通脹率(月化)一覽,數據來源:TE、ABS

第二種情況的爆發點來自於房市,Michael Blythe認為高物價水平或將迫使澳聯儲重回激進的貨幣政策,進一步推高官方利率,導致房市出現大幅回調。

目前仍未見頂的利率是導致房價承壓的關鍵所在。

誘發最後一種情況的,則是來自決策機構的政策失誤,比如屢次「翻車」的澳聯儲,如果再次向市場釋放錯誤信號(此前承諾2024年前不會加息),導致企業和居民做出錯誤決定,那麼只會讓居民可支配收入和購買力雪上加霜,進一步導致經濟減速。



Hugh Miller表示,最糟糕的政策失誤莫過於政府過度支出刺激經濟,而澳聯儲卻繼續採取緊縮政策,在消耗珍貴的財政預算的同時,經濟仍然進入嚴重衰退。

當然,最後一種極端情況發生的概率微乎其微。

除了這些來自精算研究所的末日言論以外,澳大利亞在2023年避免衰退的可能性其實並不小,而其關鍵就在於澳洲最大貿易夥伴的中國經濟,是否能夠順利全面開放。

澳洲作為一個資源出口型經濟體,同時又是全球多種關鍵礦石的最大出口國,澳洲對於全球經濟周期的敏感程度不言而喻——當貿易夥伴經濟發展迅速時,澳洲將得以於貿易順差對本國經濟增長帶來的貢獻。

近日,澳大利亞外長王英賢受邀訪華,不僅實現了中澳兩國在3年多以來的首次部長級高官會晤,此行也被中澳商界賦予了修復貿易關係的厚望。

包括大麥、葡萄酒、龍蝦、煤礦等多種商品的關稅是否會恢復到從前,風靡中國消費者的保健品、奶粉以及整個代購行業,是否會奇蹟般地重生,都將成為澳洲經濟在2023年能否成功避開衰退的關鍵所在。-澳洲財經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