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神魔宇宙 ***宇宙天國首部曲 彌勒天書閣 https://maitreya-books.com/ 神話從來就不是怪力亂神,而是原始先民在日常生活情況的觀察之中,所建立的真實認知。唯有相信神話中的真實,才能感受到神話的詩意隱喻背後,所具有的神聖力量。打開你的想像,打開你的相信,你才能知道神話告訴了你什麼宇宙生命的資訊。 生命起源於宇宙之中,生長於宇宙之中,結束於宇宙之中,因此,宇宙的起源就是生命背景的起源。生命形成的每一個階段,其實都在述說著生命的本能,也就是生命本就存在的一種力量,在此雖是說明一種狀況,然而將這狀況投射在生命的生活行動之中,你就會明白自己究竟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本能!

可持續專欄*卡塔爾世界盃的"洗綠"疑雲

2022121317:09



戲劇化的卡塔爾世界盃似乎給了後疫情時代的人類一場情緒釋放的嘉年華,然而,這一點也不能掩飾它在減碳方面涉嫌食言的事實。

主辦方曾聲稱要打造歷史上第一個碳中和的賽事。儘管國際足聯官方計算的排放量達到363萬噸二氧化碳,大約相當於整個剛果民主共和國的年排放量,但這個海灣小國一度信誓旦旦地表示會通過積極減碳和抵消來達成碳中和的目標。

這一承諾起初就在環保人士的審視中飽受質疑。

「洗綠」(Greenwash)是美國環保主義者傑伊·威斯特維爾德創造的概念,指的是企業偽裝成「環境之友」,試圖掩蓋對社會和環境的破壞,以此保全和擴大自己的市場或影響力的「偽綠」行為。

現在,賽事臨近尾聲,卡塔爾也許是時候公布自己的「碳答卷」了。如果這份答卷不盡如人意,卡塔爾此前傳達的碳中和野心就難以逃脫「洗綠」的質疑。而另一個險惡的現實是,躲在承諾碳中和的羽翼之下,真實排放量往往會比不承諾時更多。

最高碳的賽事

作為人類社會最高級別的社會、經濟和文化活動之一,在回味精彩足球賽事的同時,人們越來越無法忽視光輝運動史冊的背面——高碳排放造成的環境衝擊。

華爾街見聞梳理發現,早在2006年德國世界盃,「綠色目標」概念就已付諸實踐,只不過當時還缺少「碳中和」這樣的明確口號。這讓卡塔爾世界盃主辦方所謂「史上第一」的宣言顯得流於營銷層面。

根據當時國際足聯公布的碳計量,16年前的德國世界盃總共排放的溫室氣體僅有9.2萬噸,之後為了抵消這部分排放,國際足聯、德國足聯和贊助企業幫助印度遭受海嘯災害的塔米那都地區建造了一座生物能發電廠,幫助南非一家柑橘農場用鋸屑替代的燃煤及從一家污水廠提取沼氣用以發電。

前者預計在10年內減少碳排3萬噸,後者則在3-4年內減排7萬噸,確實從數字上抵消了當年世界盃創造的碳。

先不論碳抵消的做法是否在嚴格意義上能被稱為碳中和,即便是認可這樣的形式,對於今年的卡塔爾來說都是一項前所未有的艱巨任務。

本屆世界盃早先估算的碳排量就創下了歷史記錄。僅考慮國際足聯的官方數據,相比上一屆俄羅斯世界盃210萬噸的排放量,卡塔爾多出150萬噸,相比巴西世界盃多出90萬噸。

在民間的「碳賬本」中,大型賽事的碳排量通常要遠大於國際足聯的數字,在這一基線上作橫向比較,也能看到卡塔爾的碳中和雄心遭受最嚴峻的挑戰。

當年德國世界盃被認為真實創造的碳排達到30萬噸,4年後的南非世界盃則由於場館和基礎設施的重建以及更大國土面積帶來的交通壓力,數字激增到275萬噸。當時的媒體就已驚呼,這個達到德國世界盃9倍之多的數字超過了一百萬輛汽車一整年的碳排放。

而到了本屆卡塔爾世界盃,一些獨立研究人員和非政府組織認為「363萬噸」的官方數據是嚴重低估的結果。例如總部設在巴黎的碳會計公司Greenly首席執行官Alexis Normand就認為最終數字將至少高出70%。

不管以何種數據作為參照系,卡塔爾都會成為世界盃有史以來排放量最大的一次賽事的主辦方。「如果前幾屆都沒能做到,我無法理解卡塔爾有什麼神奇的辦法,也許我們應該先問一問為什麼它會破紀錄。」一位身在瑞典的環保觀察者對華爾街見聞表示。

「努力」和挑戰

根據同濟大學城市與規劃學院的一份報告,世界盃產生的環境負面影響幾乎涵蓋了各個方面:土地使用類型的改變、設施建造、交通運輸;不可再生資源的消耗;釋放到土壤、空氣和水體中的污染物及龐大的垃圾廢棄物;臭氧層破壞、全球變暖、空氣污染的加劇;對生物多樣性的破壞。

而卡塔爾的自然條件讓控制碳排放變得更加棘手。身為一個小國嚴重依賴進口,使任何建築配套都要承擔更多的環境稅。

一個例子是:即使是用於比賽場地的草籽,卡塔爾也不得不用恆溫飛機從美國空運過來。一旦這些種子被播種,在11月和12月——卡塔爾的溫度約為20至25攝氏度,而不是夏季的40多攝氏度——維持一個足球場每天需要10000升水。沙漠中的水來之不易,海水淡化需要大量能源,而卡塔爾接近100%的電力又是採購自石油和天然氣這樣的化石能源。

當然,如果完全歸咎於主辦方的毫不作為也有欠公平。由於國土面積小,卡塔爾需要大量投資新的體育場館,這個海灣小國綠色努力的核心就是建造了八個露天體育場,其中有七個體育場是從頭開始建造的,另一個哈利法國際體育場則是翻新過的。

它們大多由區域性、再利用和回收的材料建成,其中一個體育場還使用了海運集裝箱作為建材,使其能夠完全解體,並因其可持續設計而獲得認證。

據說所有場館還使用了一種新型冷卻系統,不是不斷從外部吸入熱空氣將其冷卻,而是在每個體育場內形成一層冷空氣循環利用。整個系統則由沙漠中的一個太陽能農場提供動力。

這確實意味着更低的能耗,但依然無法打消外界對高碳的憂慮。CMW全球碳市場負責人Gilles Dufrasne就認為,主辦方低估其中6個永久性新體育場館的建設所涉及的排放量多達8倍,釋放了160萬噸二氧化碳當量,而不是20萬噸二氧化碳當量。

因為主辦方並沒有將新建築造成的排放歸因於賽事,而是將其分攤到每個場館的預期總壽命中——也就是花60年來分攤。

「在這樣一個只有不到300萬居民的狹小地理空間裡,你很難想象這些體育場館如何能夠繼續得到有效利用,卡塔爾不會在一夜之間成為一個旅遊中心,所有的投資都是為幾個星期而設計的,而這是不可持續的。」Gilles Dufrasne說。

而為這些建築發放可持續認證的機構的公信力也因為被發現是由卡塔爾主權財富基金創建的房地產投資公司所擁有而大打折扣。

隱形碳排巨頭

更值得關注的是,當這些建築物吸走多數眼球時,另一個隱藏在卡塔爾世界盃碳足跡中的大頭正在發揮驚人的作用。

根據國際足聯的評估,建設和運營賽事的基礎設施其實只占世界盃總排放量的四分之一左右,超過一半的排放量與旅行有關,五分之一與住宿有關。對賽事整體足跡貢獻最大的是入境的航空旅行,占到了排放量的44%。

而在2021年國際足聯對外發布了《卡塔爾世界盃溫室氣體核算報告》,顯示主要來自範圍3的間接排放,占比98%,主要就是來自卡塔爾的比賽參加者,包括普通公眾、運動員、官員的旅行。

綠色和平組織中東和北非地區項目經理Julien Jreissati指出,由於卡塔爾首都多哈的住宿短缺,迫使許多球迷留在鄰國,如阿曼和沙特阿拉伯,需要數以百計的比賽日航班跨越邊境,而這些航班還沒有被計算在內。

「對航空旅行排放量的估計是假設球迷從他們的原籍國飛入和飛出卡塔爾,而不是他們在該地區反覆乘坐短途航班。」Julien Jreissati說,主辦方長期以來一直強調比賽的緊湊性,聲稱所有體育場館都位於多哈中心的不遠處,所以節省了比賽地點之間長途旅行的排放量,但這些班車並不是這樣的。

為了將球迷帶到足球比賽現場,卡塔爾設立了一個穿梭航班服務,估計每天有500個航班進出卡塔爾首都多哈。其中,阿聯酋的迪拜每天有近120個航班,用飛機運送球迷到主辦國的環境成本已經受到了審查。

Greenly則估計,自比賽開始以來,僅穿梭飛行每天就導致了6000至8000噸二氧化碳的排放。

碳市場觀察組織的Khaled Diab也認為,巨大的穿梭飛行破壞了主辦方在比賽期間儘量減少飛行的承諾。

另一方面,世界盃預計吸引超過120萬遊客,但卡塔爾只有3萬個酒店房間,其中80%是國際足聯為足球隊、官員和贊助商提前預訂的。為此卡塔爾新建了30個練習設施和數千個酒店房間。

這些都變成了本屆世界盃碳排放的巨大負擔,不僅讓卡塔爾賽前的承諾化作泡影,也讓這樣的大型國際賽事為主辦國留一份豐厚的環境保護的遺產的願景落空。-來源:華爾街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