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神魔宇宙 ***宇宙天國首部曲 彌勒天書閣 https://maitreya-books.com/ 神話從來就不是怪力亂神,而是原始先民在日常生活情況的觀察之中,所建立的真實認知。唯有相信神話中的真實,才能感受到神話的詩意隱喻背後,所具有的神聖力量。打開你的想像,打開你的相信,你才能知道神話告訴了你什麼宇宙生命的資訊。 生命起源於宇宙之中,生長於宇宙之中,結束於宇宙之中,因此,宇宙的起源就是生命背景的起源。生命形成的每一個階段,其實都在述說著生命的本能,也就是生命本就存在的一種力量,在此雖是說明一種狀況,然而將這狀況投射在生命的生活行動之中,你就會明白自己究竟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本能!

職場價值提醒:人生下半場,我才意識到什麼最重要

2022111113:36



本文主理人張輝,他曾在華為、摩托羅拉、百度任職,出版過書籍《人生護城河》,對時間、成長有着自己獨特的理解。

本文是他從過去44年的生活經歷和20多年職場生涯中,提煉出的44條重要且有價值的人生感悟,看似只是碎片化的想法,但是連起來看,卻能感受到時間的力量。當我們能感受到時間的力量,就不會再恐懼於歲月的流逝,因為我們在每一天都選擇了用時間塑造自己,而不是聽任時間瓦解我們。

推薦你認真閱讀,相信你會有所啟發。

01. 大部分人聲稱自己在意時間,但我觀察後發現:人們在用各種方式逃離當下。

02. 每天都能做到以下三句話,可以確保人的精神永葆青春:

第一、我可以改變。

第二、我願意改變。

第三、我現在就改變。

希望我自己在100歲時,依然是這樣的心態。

03.像水一樣柔和,又像河流一樣堅定。

04.工作的最大意義是實現自我,創造價值,公司是修養身性的場所。

05. 一個人在沒錢的時候特別容易輕視錢甚至鄙視錢。同樣,一個人在沒權力的時候特別容易輕視權力甚至鄙視權力。

以上兩者都是不良習慣,這再一次證明,我們自己往往是制約自己發展的最重要力量。

06. 拼命攢錢的人內心有一個假設:自己的人生巔峰已經到來或者已然過去。

07. 我們總是習慣於做一件事:因為某些不相干的人隨意說的一兩句閒言碎語,而放棄做自己該做的事情。

其實真相很簡單:要想成為真正的自己,就必須成為他人眼中的異類。

08.改變自己的第一階段,從不找任何藉口的堅持一件小事30天開始。

這看起來微不足道,但卻是「想要做成一件事」最重要的秘密。

09. 凡是你所失去的,都是你本不應該擁有的東西。

從這個角度看,在所謂的失去中,我們能意識到自己真正所擁有的東西。珍惜它,強化它。

10. 工作本身就是一個遊戲系統,最差的工作不是辛苦,而是無聊。

最好的工作是能不斷激發一個人的興趣和挑戰欲。

11. 靜夜裡,一盞檯燈、一把躺椅、一段巴赫、一本哲學,是美妙的。

12. 人有一種本能缺陷,即在遇到短期利益和長期利益出現矛盾時,大概率選擇「短期利益」。

以職業發展為例,大部分人在「高工資」和「高成長」之間總會默認選擇「高工資」,因為前者看「得到」,而後者缺少「確定性」。

13. 雖然我們這些凡人非常努力,但我們總是迴避面對自己最深層次的弱點。

對於自身弱點有意無意的忽略,是一切愚蠢產生的根源。

14.真誠,是解決一切難題的起點。

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會就是會,不會就是不會;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

對自己真誠,對世界真誠,就沒有什麼難題不能解決。

當然,一切難題的根源是什麼?是「裝」,是不懂裝懂,不會裝會。

15. 年齡不是障礙,只要你還對世界保持好奇,內心始終開放。但如果不再好奇,內心封閉,年齡就成了障礙。

16. 身處當今社會,有三點只要注意到,日子就不會差(而且會越過越好):回歸常識,堅持自我,着眼長遠。

第一、信息泛濫但常識缺失,回歸常識就有超額收益;

第二、大眾流行但自我缺失,只要能探索自己,堅持自己就會被最終認可;

第三、速成備受矚目,但長期耐心不足,只要能堅持長期主義,就一定能超越競爭。

17. 最近和一位已經「退休」的專家朋友聊天時談到一個話題:職場人的「空心化」 —— 非常辛苦努力,但不知道自己生命的意義。

我們不約而同地發現,越是牛X的公司,員工越容易出現「空心化」的問題。

從表面看,工作出色,收入豐厚,但一直干到退休,才發現自己並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誰,人生使命是什麼,有什麼真正的興趣愛好......

這是一件值得深思的事情。

18.如果以後悔每一天的方式去過一生,一生註定會後悔。只有以無悔每一天的方式去過一生,這一生才可能無悔。

19. 周一北京飛深圳的飛機上,我戴着降噪耳機,閱讀了兩小時。無人打擾,沒有網絡,這是非常美妙的體驗。

希望大家也能經常體驗這種「隔離時刻」,甚至最好能做到每天有一段隔離時刻。

20. 人如何像小朋友一樣,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並且沒有偏見,這是我最近在思考的事情。

21. 從0到1與從1到10之間有着巨大的鴻溝,從0到1階段可以依賴經驗,從1到10需要克服路徑依賴。

22. 普魯斯特說:「當痛苦轉化為思想的那一刻,痛苦加於我們的影響,將隨之減輕。」

換言之,當你遭遇痛苦時,花時間把痛苦寫下來,不僅寫what和how,更要去挖掘why,會讓痛苦變成你前進的燃料。



23. 三個老朋友時隔兩年多相聚,談及感受,不約而同說出一句話:rebuild myself(重塑自我)。看來當初走出大廠,尋找自己的決定沒有錯。

24. 不要總想着去世界中「切片」,區分「什麼是你的,什麼是我的」,這會很難受,路越走越窄。

我們應該想着如何變成空氣和水,融入這個世界,填補空白,這樣每天都是開心的,看到的問題都是機會,他人的成長也是自己的快樂。

25.自我定位和時間分配自洽,定義了你是誰,能達到怎樣的高度。

26.其實財務自由的定義不在於錢的絕對值,而在於你對錢的依賴性。

27. 面試的時候能感受到:一些人是有內核的,一些人是空心的。

有內核的人,工作與自我有緊密的結合,水乳交融;而空心的人,工作是工作,自己是自己,仿佛二者油水分離。

你能從一個人的眼神與談吐中感受到二者的差別。

28. 總結過去若干年職場見聞,發現一個人,無論其背景多麼輝煌,只要離開主航道,脫離戰場,其個人進步會迅速停滯。

這解釋了為什麼很多大公司創業期的牛人,在離開這家公司之後,如果不切換到另一個主航道的戰場,就迅速泯然眾人矣。大家對他的認知停留在當年輝煌期,他認知發展的高點也停留在當年。很多如雷貫耳的牛人都一再重複這個問題,令人唏噓。

這也提醒我們:要想保持認知提升的速度,必須永遠在主航道,在戰場上,不能遠離或者旁觀,下場打仗,在戰場上經受折磨。

29. 大多數人自我管理的最大挑戰都在於「日常太忙,以至於沒有時間真正發展自己。」

忙到沒時間思考,沒時間成長,是廢掉一個人最隱蔽的方式。

我們應該努力給自己擠出時間,用來思考與反思。

30. 我和很多大廠的朋友交流,深感一種焦慮:很多人在忙碌中失去了對自己生活意義的關心和探索。

這種趨勢發展下去,會導致「空心人」現象——忙碌到頭,功成身退,卻發現生命空空如也,不知所求。

31. 何謂命運?命運就是core belief(核心信念,信仰)。

怎樣判斷core belief(核心信念,信仰)?

只要能清晰的回答以下三個問題即可:

第一、你特別相信什麼?

第二、你為什麼相信這件事?

第三、你願意為了這個信仰付出多大的代價?

上述斷言對於一個個人、一個團隊、一家企業都適用,即「信仰決定命運,命運源於信仰」。

32. 很多時候我們總是寄希望於他人改變,其實最重要的是我們自己該如何改變。

意思是說:我們今天能做出哪些改變,對未來至關重要,然後今天就去做這種改變。

33.掌控個人命運,從掌控每天的時間開始。

如果自己的時間不能掌控,何談掌控個人命運?

所以,首先要有一個信念:今天的時間,我做主。

34. 當我開始每天跑步,前一夜睡覺時會對第二天產生一種強烈的期盼,期盼第二天早晨天氣適合跑步,我可以踩上跑鞋,去樓下跑30分鐘。

這種日復一日的期盼,在之前的生活中不曾這麼強烈。

這也許就是運動習慣給我帶來的變化:期待每一個清晨去刷新自己,而不是被鬧鈴吵醒,在生活中隨波逐流,重複昨天。

35. 閱讀哲學書的最好出發點就是解決現實生活中的難題。

36. 每個人如果如實記錄自己在每天早晨醒來之後第一個小時內的所思所想,多年以後回顧這些記錄,多半就是他完整的人生記錄。

37. 人世間最可怕的事情是什麼?是你的時間被他人掌控,你的財富被他人決定,你的語言、行動無法和思想保持一致。

所以,每一天,都要努力去掌控自己的時間,決定自己的財富,保持知行合一。

38.遇事歸咎於他人,事即深淵;遇事求諸於己,事即啟迪。

39. 這些年我最大的收穫可以歸結為三點:做自己、說人話、講常識。

40.是否有自我更新的習慣,保持開放頭腦,在35歲之後能體現出非常大的差別。

35歲之前,還可以靠體力、關係、經驗工作,35歲以後,體力、關係、經驗都靠不住了......

41.人只能改變自己,影響他人,而不是正好相反。

從這個角度看,很多管理和教育的出發點是錯誤的,他們以為自己可以改變他人,但從不改變自己。

42. 生活不是漩渦,對生活失去知覺才使生活變成漩渦。

43. 朋友去新公司,有巨大的失落感,因為在之前公司內的影響力不再具有。

我說:那不是你自己的影響力,那是你老闆的影響力。你並沒有失去任何東西,只是被迫看到了真相。

所以,千萬不要錯把公司的影響力當成自己的能力。

問問自己,離開了現在的平台,你還剩下什麼?那才是真正屬於你的東西。

44.我們若能發現一天和一生的關聯,我們若能發現瑣碎與宏大的關聯,每個平凡的人都能創造屬於自己的不凡。

幸運的是,我逐漸發現了這種關聯。

舉個例子,我日常朋友圈所發的碎片化想法,只要積累三年,稍加整理,就是一本很精彩的書籍。

再舉個例子,我每天運動30分鐘,如果持續運動30-40年以上,就能塑造一個非常好的身體。

這樣的例子非常多,關鍵是能把碎片和整體進行關聯。

如果你能看到時間的力量,時間可以塑造你;如果你看不到時間的力量,時間會瓦解你。

最後,希望我的文字能帶給你啟發,甚至是改變的可能,這將會是我的價值和幸福所在。

[關於作者:張輝,輝哥奇譚、改變自己主創,探索財務與精神自由之路。-作者:張輝*來源:輝哥奇譚/互聯網思維深度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