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35歲,還是個坎兒嗎?
1995年,40歲的喬布斯接受了《書呆子的勝利》節目採訪,當時他正在經營自己創辦的NeXT公司。
18個月後蘋果收購了NeXT,又過了半年喬布斯重新掌管蘋果。
節目最後播出時,只節選了其中的一小段,採訪母帶後來在從倫敦運送到美國的途中遺失了。
多年來大家都認為再也看不到完整採訪了,直到喬布斯逝世後,當時節目的導演Paul Sen在車庫裡發現了一份拷貝。
在這場時長72分鐘的訪談中,喬布斯着重筆墨和篇幅談到了一個詞。
「 A類人才 」。
我的成功得益於發現了許多才華橫溢、不甘平庸的人才。他們不是B類、C類人才,而是真正的A類人才。
只要召集到5個這樣的人,他們就會喜歡上彼此合作的感覺、前所未有的感覺。會不願再與平庸者合作,只招聘一樣優秀的人。
所以你只要找到幾個精英,他們就會自己擴大團隊。Mac 團隊就是這樣,大家才華橫溢,都很優秀。
A類人才,就像一個標準答案,解答了各個年齡段的職場人、管理者的困惑。
對於30-39歲的企業中層來說,他們糾結於如何獲得一個好的職業轉型。
對於00後初入職場的同學們來說,我的工作未來前景如何,我想要升職,未來需要怎麼做?
對於企業家來說,想要求之不得的賢才,從哪裡找?
對於每一個個體來說,我們都希望成為才華橫溢、不甘平庸的人,如何做到?
A類人才,或許可以為上述問題,提供思路。
每個人都是跌落凡間的「大神」。
A類人才,到底是什麼?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在不同時代,對於人才描繪的詞彙沿革。
原來,我們常說:這個人是專家。
專家,當初看起來是一個挺厲害的稱呼。
但是現在大家都覺得像一句罵人的話,或多或少透露出一種刻板、古板、高高在上的印象。
後來到網絡時代,出現了大咖。
比如,微博時代的很多大咖、意見領袖。這個詞到現在,同樣有些變味。難免有一種被網紅吹捧起來的既視感。
再到後面我們說有很多牛人,相比來說牛還是一種離地面比較近的動物,出身草根,多少帶點勵志感。
而現在,在90後中,大家經常用的一個詞是,大神。
比如,很多90後不願意被老闆管,但願意被大神虐。在職場中,呼喚一個真正讓他心服口服的大神。
所以,人才的代名詞就演變為了,大神。
其實,人才是一個企業管理視角的詞彙,但是在日常的溝通中,對於人才概念的演變,也可以反映出我們個體的對於個人能力發展的主觀意志。
同時,這些詞,也可以從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對於A類人才的理解。
這個詞,最早是喬布斯洞察出來的現象。
簡單來說,就是比普通人厲害。
當然,厲害不是絕對的,比如,你在表達能力方面比別人要厲害,但可能在思辨力上,不如人。
每個人並不是完美無缺的。A類人才更像是每個人心裡的理想人畫像。
在心理學中最偉大的發現之一,就是「有限理性」假設,發現了人的局限性。
仔細去看那些大神的經歷,你會發現他們也有上限,也有自己的不完美。
比如喬布斯,不可一世過,也墜入深淵過,或多或少都經歷過職業迷茫,困惑,鬱鬱寡歡而不得志,找不到工作的意義。
然而,大神之所以能稱之為大神,是因為在低谷中,他依然能不斷打破自己的職業上限,做出超越自己的事情。
我們平時看到的大神,是平面的,是結果導向的,覺得他們離我們很遠,可望而不可即。
但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是跌落凡間的「大神」。
只要你拉近距離,甚至是拿起放大鏡貼上去仔細看,或許就能看到一些清晰的路徑。
要看到他們是以一種什麼樣的方式成為大神,成為 A類人才的。
誰都不是天生的大神,同理誰也不是永恆的大神。
此時此刻,你在做一件自己非常擅長的事情,那你就是大神。
但這不是永恆的,到下一階段,你可能就不再被需要了。
必須得不斷地革新,不斷產出成果,證明自己。
這也是A類人才的意義所在。
從糊口到專業,再到創意工作
很多同學在工作中都會有這樣一個狀態,覺得這份工作可以一眼望到頭了,沒有挑戰,重複性很高,成長很緩慢。
上升空間,在縮小。收入,逐漸停滯。
覺得生活失去了前進的動力。
進入這樣的平台期後,大家開始思考:要不要換份工作,要不要轉行?
可是,越想越不甘心。
初入社會的時候,躊躇滿志,期望着去揮斥方遒,但是隨之而來的毒打,磨平了銳氣。
這麼多年來,一直隨波逐流,失去了最初堅定的人生目標。
與此同時,你自己的肩上又多了很多負擔,來自家庭的、社會的,有很多要考量的因素。
你發現轉行的路,似乎沒那麼好走。
怎麼辦?
我們先來看看一個人職業生涯會經歷的兩次轉型,三種不同類型的工作。
第一次,是從一個簡單的糊口的工作,轉到一份專業的工作。
糊口的工作以重複性工作為主,出賣自己的體力、精力,掙得一份薪水。
就像流水線上的工人,日復一日的練習,擰釘子,而它的終點,就是做一個熟手。
一旦熟了,就說明到頂了。
起點不高,上限也不高。
而專業的工作,簡單來說就是醫生、教師、程序員這類,屬於某一專業領域,有清晰的界定,有一定的門檻,可發展的空間也更高。
比如,你要成為醫生。
首先,5-6年的大學本科,3-4年的碩博研究生,再加上2-3年的各科室輪崗,才能摸到醫生的准入證。
接下來,確定一個科室,從住院醫生開始,到主治、再到副主任,最後達到主任醫師。
又是10多年的歷程。
一路積累經驗,升級打怪。
路徑非常的清晰,終點也很明確,要成為一個業界的專家。
但是,但是,當專業工作遇到瓶頸,比如做到主任醫師、做到架構師了,達到了所謂的頂點後,接下來呢?
你或許需要,經歷第二次轉型,從專業工作,轉到創意工作。
創意工作,沒有明確的定義,也沒有明確的範圍。
比如,喬布斯和他的iPhone;比如,埃隆馬斯克和他的特斯拉、X space;比如,皮克斯電影,穩定地 產出好看的電影。
它不存在嚴格意義上的職業上限,也沒有專業區分,更沒有工作內容上的條條框框。
所以,對於從業者的要求,自然也是靈活的。
跳出框架思維,主動去嘗試全新的解決方法。
見招拆招,未必不可取。
對於專業工作從業者來說,這是個必須跨越的巨大鴻溝。
不論是從意識上、還是從經驗上來說,都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過往的經驗,會失效。單一的學科,會有局限。
那麼,這個鴻溝是不是真的不可跨越?
其實,我們每個人的工作中或多或少都會遇到創意工作的場景。
比如,要開設一個全新的科普播客欄目。
怎麼邀請嘉賓?
怎麼設計風格?
都有很多創意發揮的空間。
解法因人而異,沒有明確的答案,需要組合創新來實現,本質上是一種非常複雜的跨學科難題。
在未來,或許重複性的機械工作,會被算法逐步替代,而會有更多勞動力,投入到創意工作中去。
創意工作的挑戰,勇闖無人區
那麼,我現在在做一份專業工作,該如何向創意工作轉型呢?如何跳出條條框框呢?
專業工作,只要肯學,肯付出,你就能獲得經驗,技能。
付出就有回報,是這類工作的至理名言。
但是創意工作是無人區, 大家都不知道怎麼做。
付出,不一定換來回報。花時間進去,不一定會得到同等的成果。
去問你的領導,他只會給你一個大方向,大目標。
怎麼落地呢?怎麼實現呢?
他想了想告訴你:
你要自己去思考,這件事情交給你了。
或許,從小朋友身上,我們能看到一點創意的痕跡。
這兩年,我有機會帶中學生,一起完成一些有挑戰性的工作項目。
他們既有很強的信息檢索能力,還保留了一定的想象力潛力,即使 想法天馬行空,但也可能看出清晰的銳氣。
但是很不幸,很多人在進入職場之後,在過度從事糊口或者專業工作的過程中,創意的思維被磨掉了。
最後,都習慣了在框架下行事。
自下而上的創新,實現了「大繁榮」
然而,創新帶來的價值,不可估量。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菲利普斯寫過一本書叫做《大繁榮》,對應到我國的話語體系中,或許可以稱為大眾創業、大眾創新。
在書中有這樣一句話,
國家層面的繁榮源自民眾對創新過程的普遍參與。
涉及新工藝和新產品的構思、開發與普及,是深入草根階層的自主創新。
我們的社會中,有大量的創意崗位。
而這些創意工作,也推動了社會的發展。
19世紀,隨着工業革命技術改良的出現,市場出現了大量的就業崗位,大家願意花更多的時間投入工作,而經濟能力的提高,進一步推動了平權運動的推動。
社會達到了空前的繁榮。
這些自下而上的創新,帶動了社會的活力,也進一步激發了創造的欲望和能力。
這就是一種現代精神的體現。
你會發現哪怕是非常微小的東西,比如一個生活習慣的改變,一個特別細小的改良,都有可能孵化出一家偉大的企業。
所謂螞蟻雄兵,所謂隱性冠軍。
從用戶中來,走到他們前頭
剛剛講到了,創意工作最大的挑戰就是要突破無人區。
勇闖無人區的方法之一,也正是A類人才的工作方法。
回看當年喬布斯面臨的問題,新一代iphone應該用什麼材料。
當時市面主流的是塑料的觸屏。
但是,如果手機放在口袋裡,而口袋剛好有鑰匙等硬物時,屏幕就會被劃傷。
非常不美觀。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想到了硬質的玻璃。
可是,當時全美都沒有找到合適的硬質玻璃生產廠商,只有一家康寧。專門做汽車用材料的。非常貴。
即便如此,在對用戶體驗不可姑息的堅持下,最後硬生生的,蘋果買下了康寧的專利,建了專門生產iphone屏幕的生產線。
你可以說,這是喬布斯的固執。
而,這就是A類人才的基本工作方式。
保持一種執念:以用戶為中心。
但是,有時候用戶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所以,你的任務是,洞察用戶的底層需求,然後牽着他們往前走。
遍歷各樣的創新素材,去組合,以一種讓對方拍手稱快、恍然大悟的方式,解決他們的問題。
聽起來很玄幻,但是具體怎麼做呢?
哈佛商學院克里斯坦森提出過,用戶 目標 理論。
他用了20年研究我們應該怎樣洞察用戶,在他的書《創新者的任務》中,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如果你是一家快餐店的老闆,提高奶昔的銷量是當務之急的任務。
請問你會怎麼做?
常規的做法可能是,多出幾種系列產品,比如芒果、草莓、雙拼口味等等。
或者是,搞一些促銷活動,買一送一、第二份半價、積分兌換等等。
更有甚者,重新裝修一下店面。
可是,有沒有可能你做了上述所有的辦法後,奶昔銷量依舊沒有提高呢?
為什麼?
克里斯坦森把目光聚焦到了,奶昔店的常客身上。
這些來買奶昔的人,都是誰?
他們為什麼來買奶昔?
做了一番調研後,他發現,大多是單身,開車的,上班族。
因為開車無聊,所以會沿途買杯奶昔,打發時間。
可是,為什麼一定要用奶昔呢?
香蕉不行嗎?甜甜圈不行嗎?冰淇淋不行嗎?
有顧客說,香蕉,吃起來太快了;甜甜圈容易弄髒手;冰淇淋也是一樣的道理,相比之下,奶昔最方便。
一來,量正好,稍有飽腹感,正好可以當做早飯。
二來,有吸管,喝起來方便。
三來,喝完一杯奶昔,需要20分鐘左右,正好是車程的時間。
總結來看,購買奶昔解決的就是,打發百無聊賴的開車時間,並且可以解決充飢的問題。
那麼,要提高銷量,就要想辦法幫助用戶,更好的解決他們的這一問題。
他們看似是選擇了一款產品,實則是在雇用這款產品,幫助自己完成一項任務,解決一個問題。
奶昔,就是如此。
如果產品可以勝任,那麼,大家就會欣然接受。
如果完成的很糟糕,那麼,就會另選他人。
所以,從用戶中來,再走到他們前頭,首先要洞察他們的任務,並參與他們的任務,另闢蹊徑,解決任務。
誰都不是生來富於創新精神
沃頓商學院最年輕的終身教授,Adam Grant有一本書,《離經叛道》。
創新者大都有離經叛道的特質,不按常理出牌,獨樹一幟。
然而他們並非生來如此,更多的是一種後天意識,就像思想家杜波依斯說的:
「林肯,他也是你們中的一員,只不過他成為了林肯。」
可是,離經叛道,不意味着一意孤行,破釜沉舟,埋頭苦幹。
出色的創新者是矛盾的,既想要冒險,又怕死,正是因為如此,他們才能在嚴峻的考驗下,生存下來。
破釜沉舟,是把自己逼進一條死胡同,想要激發自己的爆發力潛能。
但是,風險太高,而且,也並非第一時間做出的創新越有效。創新也並非是靈光乍現式的。
這可能只屬於某些少數的天才。
相反,慢性子,拖延,可能更有利於創新。
當你拖延時,你就有了更多時間進行發散性思考,而不是拘泥於一種特定的想法。
這樣一來,你可以考慮的創新概念就愈加廣泛,因為可以最終選擇一個比較新穎的方式。
不必妄自菲薄,只要持續思考,時間就可以帶來更好的創意。
「被畢業」的焦慮,和來去的自由
在我們很多人的認知中,這個社會是由大公司主導的社會。
比如,在寒暄時,如果你來自某家大廠,做到了一個比較高的職位。
在介紹自己的時候,你可能會比較自豪地說,我是某某公司的。
把公司,貼在自己身上。也是把自己,放進了組織中。
把自己的話語體系、價值觀,安在了組織身份中。
以這一身份為榮。
但是,有一天這種既定的價值觀,被打破了。這幾年很多人從大公司「畢業」。
失去了習以為常的身份之後,很多人還有些手足無措,覺得在這個偌大的社會中,找不到立足點,仿佛在裸奔。
而實際上,組織不一定是可靠的,自然也不是固定不變的,它是流動的。
組織是流動的,組織里的人,也是流動的。
有的公司特別在乎流程,標準化程度非常高。
還有的公司比起既定的流程,更在乎人。有創意的人。
典型的如奈飛。
藉助大家的創造力,用人才對抗變化的複雜性。
最後的話
最近很流行一種說法,叫做「 45°人生」,卡在了半當中,想卷卷不動,想躺躺不平。
就像組織和人都是流動的一樣,我們其實無法真正躺平。
今天你看起來之所以能夠躺平,在於別人做了創新的事情,而你得以搭個便車。
僅此而已。
而所謂的卷,不應該是一種無意義競爭的狀態,因為財富並不是一個零和博弈,其本質上是有價值的創造。
你賺了一個億,你有了一個突破,不代表就搶了別人的功勞,不代表別人就要少賺一個億。
不斷地創造增量,才是卷的最終解法。
內容來源:進化島,文章內容不代表本號觀點,並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僅供企業家交流參考之目的!
寧可做員工,也不願做領導,他們在擔心什麼?
你的終身學習力,決定了你的職業高度!
稻盛和夫:能力可以後天磨鍊,重要的是絕不放棄的心
累死你的不是工作,而是工作方式!-財智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