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神魔宇宙 ***宇宙天國首部曲 彌勒天書閣 https://maitreya-books.com/ 神話從來就不是怪力亂神,而是原始先民在日常生活情況的觀察之中,所建立的真實認知。唯有相信神話中的真實,才能感受到神話的詩意隱喻背後,所具有的神聖力量。打開你的想像,打開你的相信,你才能知道神話告訴了你什麼宇宙生命的資訊。 生命起源於宇宙之中,生長於宇宙之中,結束於宇宙之中,因此,宇宙的起源就是生命背景的起源。生命形成的每一個階段,其實都在述說著生命的本能,也就是生命本就存在的一種力量,在此雖是說明一種狀況,然而將這狀況投射在生命的生活行動之中,你就會明白自己究竟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本能!

補壹刀:美國要對中國「放大狠招」?韓國很緊張!

2022100815:59

拜登政府要對華放「毒招」了?

有意思的是,在議論預計最早將於未來幾天內出台「超強力度」的半導體對華出口管制措施時,最緊張的卻是韓國企業。

從特朗普政府後半期到現在,美國在IT和半導體行業,對華搞了不少所謂「狠招」「大招」。但是,隨着這些管制措施帶來的邊際效應遞減,現在受影響更大的,實際是與美國相關設備和技術有牽連的那些美國盟友。

比如,韓國。

因為中國目前是世界上一百多個國家的最大貿易夥伴,很多美國的盟友與中國在貿易往來上非常緊密。而韓國在對華貿易中,IT與半導體行業占了不小的份額。如此一來,韓國很容易被美國的對華「狠招」傷到「吐血」。

這實際上也是美國在黔驢技窮的時候,只顧自己利益,全然不顧什麼盟友的真實寫照。

01.
「拜登欲放大狠招,不要向中國隨意出售含美國技術的半導體」,這是韓國《中央日報》10月6日一篇文章的標題。

這篇文章稱,有預測顯示,2020年美國對中國IT企業華為實施的半導體出口制裁措施,將會擴大到中國整個半導體產業。

英國《金融時報》援引消息人士觀點報道稱,美國商務部正在準備半導體出口管制措施,不僅禁止美國企業向中國企業或團體出售半導體相關的尖端技術,而且嚴格限制美國以外的企業向中國出售含有美國技術的產品。

《金融時報》稱,此次出口管制措施是為了讓中國無法獲得開發人工智能(AI)或超級計算機等尖端技術所需要的半導體。 《紐約時報》也報道稱,「拜登政府將動員《外國直接產品規則》(FDPR:Foreign Direct Product Rules),對多數中國企業和研究所實施『華為式制裁』」,「使用美國技術的半導體企業未經美國政府許可,將被禁止向中國出售半導體」。

所謂「華為式制裁」,是指2020年美國商務部通過《外國直接產品規則》,對華為採取的制裁措施。當時,美商務部以所謂「華為與中國人民解放軍有聯繫」為由,實施了出口管制措施。該措施以全球所有企業為對象,如果是採用了美國產軟件或技術而生產出來的產品,就必須得到美國商務部的允許才能向華為出口。

實際上,當時特朗普政府搞出這個霸道的「長臂管轄」,就是專門「禁止向華為出口」的措施。因為,當時的華為已經成為規模上全球最大的通信設備企業之一,在手機等產品的出貨量方面曾一度超過美國的蘋果和韓國的三星電子,所以美國感受到了威脅,於是開始利用「市場競爭」之外的霸權手段。

美國政府認為,「卡脖子」就必須控制住半導體芯片行業,因為中國企業要從三星電子和台積電等企業那裡獲得半導體供應。


資料圖

而對於此次制裁,美國媒體預計將會擴大到中國整個半導體產業。根據制裁範圍,有可能起到控制全球半導體行業對華出口的效果。

但是一個硬幣總有兩面,在市場規則下,作為全球最大的市場,以及很多產品的主要生產地,如果全球半導體行業的企業都不能對華出口,有多少企業會因為產品出貨量大幅下降而業績滑坡?有多少企業甚至可能會面臨生死存亡?

中國企業在美國兩年前開始實施相關禁令後,就已經把相當大的精力放在自主研發和國產替代方面了。搞出我們自己的芯片和半導體部件、設計出我們自己的生產設備和流水線,美國的禁令對我們影響會逐漸變得不那麼重要。

現在拜登政府在對華技術遏制方面沒有什麼新招了,只能靠擴大打擊面,在「限制名單」上不斷加入新的中國企業。


資料圖

比如,最近美國共和與民主兩黨把目光盯向中國的芯片製造商長江存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對美國商務部施加壓力希望採取行動,將這家公司列入實體清單。此前,美國蘋果公司的iPhone14要安裝長江存儲的3D NAND閃存的報道,令一些美國國會議員懊惱,認為蘋果公司在「玩火」。


資料圖

蘋果公司目前的NAND閃存供應主要來自韓國三星電子、SK海力士和前身為東芝存儲器公司的日本鎧俠公司(Kioxia)。據估計,長江存儲目前是世界第六大NAND閃存製造商,排名在三星、SK海力士、鎧俠、西部數字和美光(Micron)之後。

此外,美國國防部5日發布新聞稿,宣布第二批因為所謂「與中國軍方關係過於密切」而被列入黑名單的中國公司,其中包括全球製造和出售民用無人機最多的「大疆創新」、全球最大的基因組學研發機構「華大基因」、以及「中國建築集團」等十餘家企業。

02.
在美國可能出台的擴大禁令之下,一個核心的問題是,那些盟友國家的企業還能找到足夠大的市場,來代替中國市場嗎?

韓國方面就擔心,此次措施也可能會對韓國半導體產業造成影響。

據韓國業界透露,三星電子、SK海力士等韓國企業認為,雖然短期內不會受到太大影響,但從長遠來看,不能排除負面影響。


資料圖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界相關人士表示,「用於人工智能和超級計算機等的半導體就目前而言銷售比重不大,在中國擁有生產設備的韓國企業也不生產這一類半導體,因此,不會產生直接的影響」。但如果超高性能顯卡或用於數據中心和自動駕駛的圖形處理器(GPU)也成為了限制對象,那可能產生負面影響。

韓國對外經濟政策研究院上周發行的《美國對華限制出口人工智能半導體的影響與啟示》報告顯示,「生產高性能顯卡等所使用的高帶寬存儲器的韓國企業,可能會受到對華出口限制的打擊,這種政策實施範圍進一步擴大時,主要客戶的銷售將會變得不穩定,高性能存儲器的開發動力有可能會由此減弱」。

10月7日,韓國半導體經濟支柱——三星電子集團發出聲明,預期該公司第3季度營業利潤將比去年同期減少31.7%。這是近3年來,三星電子首次季度利潤年比下滑。預期7月至9月營業利潤將達10.8兆韓元(約74.4億美元)。

分析人士指出,預期本季度記憶體晶片價格將繼續暴跌,導致三星第4季度利潤進一步下滑。而估計市場需求要到明年初才能恢復。

「三星電子第三季度收益大幅下滑,半導體寒冬將要來臨?」《韓民族日報》7日的報道發出這一疑問。該報認為,作為三星電子主力的半導體產業在今年剩餘時間表現仍不樂觀,因為受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影響,全球電子產品的銷售難以見起色。

韓聯社7日的文章則直接點出,美國政府針對中國半導體企業即將推出的更嚴厲設備出口限制,已經引發韓國半導體企業的緊張。目前,韓國半導體企業正在密切關注美國對華半導體限制的動作水平。

現在,韓國方面期盼的是,美國政府宣布相關政策措施後,能對在華的外國半導體企業 「例外」處理。目前,三星電子在西安和蘇州,SK海力士在無錫、重慶和大連設有半導體工廠。但是,美國方面會不會考慮韓國的利益,這些韓企也吃不准。

有韓國業內人士表示,目前中國是比美國還要大的世界半導體消費市場,因此未來如果中國市場萎縮,那麼韓國半導體產業也不得不受到負面影響。

韓國漢陽大學榮融合電子工學教授朴宰根認為,韓國在華企業在申請美國批准時,很有可能不得不交出核心商業秘密,因此韓國政府和企業必須提前未雨綢繆。

韓國「NEWS 1」網站的報道稱,目前三星電子閃存的38%、SK海力士存儲器DRAM的50%和閃存NAND的25%在中國生產,如果生產裝備完全無法運入中國,未來韓國半導體企業在中國的事業將越來越困難。

有分析認為,此前美國的《通脹削減法案》由於將韓國電動汽車排除在補貼之外已經引發韓國強烈不滿,美國在新半導體對華制裁措施出台前「應該認識到盟國韓國的立場」。不過,這只是韓國方面的一廂情願,不知道美國是否會重演《通脹削減法案》的一幕。


資料圖

實際上,美國半導體企業有可能首先對政府的對華制裁措施進行反對,特別是因特爾和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已經對出口中國半導體受阻提出不滿,因為這可能導致美國自己的半導體企業國際競爭力下滑。

多數專家認為,美國政府的對華限制措施仍有可能局限在光刻機等高端半導體製造設備方面,而不是對中國半導體進口實施全面的限制。

03.
中國一再重申,美國靠政治操作、泛化國家安全概念,濫用出口管制,動用國家力量對他國企業和機構進行打壓遏制,最後是損人不利己。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束珏婷曾經針對美國的高端芯片出口禁令表示,「美方的做法背離了公平競爭的原則,違反了國際經貿規則。」

她說,美國此舉「不僅損害了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也會對美國企業造成嚴重影響。」

在美國的圍堵下,中國正以「舉國之力」加速推進芯片的國產化進程,以實現半導體芯片的自給自足。

「美中矛盾加劇有可能進一步提升中國科技自立」,韓國《亞洲時報》7日的報道稱,有分析認為,隨着美國強化對中國的貿易和科技戰,中國科技自立的意願正越來越強烈。

美國投資銀行摩根大通資產管理公司的投資專家亞歷山大·特雷夫斯表示,美中當前在半導體領域的博弈進一步促使中國決意在科技領域自力更生,這對中國的創新者而言可能是個好消息,而其中一個意想不到的後果可能是,中國實現全產業的自給自足。

特雷夫斯認為,上世紀90年代中國製造業主要依靠數量搶占全球市場,但現在已經進入真正的創新階段。當前的情勢與以往不同,隨着中國科技水平的提高,美國對中國的技術封鎖只能增強中國科技自立的意願,以減少對西方技術的依賴。

特雷夫斯稱,中國正在加快本國半導體產業的培養,在電動汽車和智能手機領域也取得重大技術進步。當然,眼下在一些尖端科技領域,中國仍舊依賴西方科技。他還對中國科技股給予正面評價,認為今年應該繼續投資中國科技公司,因為這些中國公司擁有世界級的商業模式。

還有韓國媒體認為,雖然現在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主導全球半導體存儲器市場,但迅速積累技術實力的中國企業正在追趕上來。尤其在技術壁壘相對較低的NAND閃存市場,中企的追趕勢頭更猛。

連續20年在NAND閃存市場排名第一的三星電子目前在進行176層閃存的量產,而今年8月中國長江存儲宣布開發出了232層的NAND閃存,令全球半導體業界大為吃驚。

所以,一旦韓國企業不在美國的「例外名單」中,而技術上又面臨中國的追趕,最後的局面可能非常尷尬。
-(執筆:胡一刀/來源:環球網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