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覆蓋全球的人類實驗,你參與了嗎?-(1)
在新冠疫情的反覆催化下,「遊牧式辦公」或將成為未來常態。
[采寫:南都·灣財社記者胡雯雯*編輯:胡雯雯*插畫:迢迢]
離開辦公室那天,大凱萬萬想不到的是,自己再也不會回來了。
他並沒有失業,一切還在繼續,只是辦公樓很快被公司退租,所有同事變為遠程工作,上班地點變成了家中書房、臥室、樓下咖啡店、公園、兒子的早教班門口……大凱自嘲,自己就像一個城市裡的遊牧民族,到處尋找合適的工作地點。
如今,像大凱這樣的「遊牧工作族「越來越多。居家辦公(Workfrom home)、混合辦公(Hybrid work)、遠程辦公(Remote work)……各種名詞的背後,是許多企業和員工或主動或被動的轉型。新冠疫情的反覆無常、隨時可能出現的隔離封控,讓人類社會持續了一個多世紀的集中式工作制遭遇挑戰。
微軟對全球31個國家/地區31,000名雇員進行了調研,並在2022年3月發布了《2022年工作趨勢指數報告》(以下簡稱:《2022微軟指數》)。報告顯示, 混合辦公者數量從2021年的31%上升到了38%,另外有53%的人正考慮轉向這種辦公模式。
根據《2022領英全球人才趨勢報告 》,公司貼文中提及「彈性」的次數,2021年比2019年增加了343%,與此相關的職業需求也比2019年增加了83%。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中國。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2022年2月發布的第4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21年12月,在線辦公軟件用戶規模達到了4.69億,同比增長35.7%,成為增長最快的應用之一。
2022年全國兩會前夕,#建議全面推廣3+2混合辦公模式##年輕人更願意遠程辦公嗎#等熱搜曾引發全國熱議。網友們形成了涇渭分明的兩派:
在贊成派看來, 混合辦公可以按需選擇居家或去公司,提高了工作效率,節省了大量通勤時間,居家辦公更不容易受打擾,能保證飲食和休息質量,員工可以兼顧事業和家庭,甚至生育率也有可能提高……
而在反對派看來, 居家/遠程辦公會導致作息紊亂,工作與生活之間失去界限;員工缺乏監管,可能會「摸魚」偷懶;出門和見面次數的減少,既影響了同事間的交往和協同,也不利於健康;鄰居裝修的噪音、家中娃和瑣事干擾等,也會影響工作狀態……
那麼,遊牧式辦公到底會給個人、社會帶來什麼變化?也許可以從一些具體的故事中尋找解答。
01.「辦公自由」還是「變相007」?
「在柔和的音樂聲中被叫醒,梳洗,神清氣爽地做個瑜伽;早餐後,在咖啡香氣中打開電腦工作,疲憊了就逗逗狗,刷刷劇;中午吃一頓自製營養餐,打個盹;下午化上淡妝,跟同事們開視頻會議,然後給當天工作收個尾,再下樓遛遛狗、跑個步;晚飯後,看書看劇看綜藝,準點進入夢鄉……」
位於深圳的小佳,是在2022年3月正式進入居家辦公行列的,以上是她當時的美好規劃。然而,現實很快就讓她打臉了。
「光做飯就花了我兩三個小時,廚房跟炸了一樣。下午開視頻會議,一會兒傳來同事家的娃哭聲,一會兒被樓上的跳繩聲吵得心煩意亂,有一次我突然眼前一黑——狗子把電源線給拔了!」幾天下來,小佳起床一次比一次晚,而且身心俱疲。「我好懷念公司的食堂、人體工學椅和插科打諢的同事們啊。」
像她一樣不適應的朋友不在少數,唯一能保持準時早醒的是上海同事:鬧鈴一響,他們就會光速打開手機,開始搶菜,然後再決定是起床還是睡回籠覺。
而在「四大會計事務所」之一工作的Alice,感覺居家辦公最大的問題是:幾乎每分鐘都有人發來消息,而且收不到回復就很着急,因此吃飯和休息時間都會被打擾。「而且,跟同事的溝通變成了電話,看不到對方的表情和動作,彼此感覺冷漠了很多;以往只要敲敲客戶的門就可以問清楚的事,現在要通過公司系統一來一回地發郵件,效率特別低。我幾乎每天都要加班到晚上十點,比在公司上班的日子還晚啊。」
根據《2022微軟指數》, 因為居家辦公而延長了工作時間是個普遍現象:從2020年3月開始,受訪者「下班後」的工作時長平均增加了28%,每個團隊的周會時間延長了252%,會議次數也增加了153%。
「從個人角度看,我覺得居家辦公跟生活之間確實缺少邊界感,在家裡也很難營造工作氛圍。」在寶潔供應鏈管理部工作的李波表示很理解,「尤其是單身或沒有孩子的年輕同事,可能對居家辦公的好處沒有那麼強烈的體會。但自從寶潔2021年7月開始實施混合辦公模式後,我總體上還是很贊成的。」
「我們一周可以選擇一天在家辦公,上下班時間也很靈活。像我們這種經常要去現場的服務型部門,就可以實行AB班交叉,有些人一三四,有些人二五六。」家住廣州的他,感受到的最大好處是節省了通勤時間。「居家辦公一段時間後,感覺效率和狀態下降的話,可以周圍探索一下,找一些新的辦公環境,或者調節工作節奏。比如,我到了下午可能專注力會下降,那麼我就會找人溝通,出去走走,激發自己的新想法。」
02.摸魚 VS 高效
「3月1日起,每周三、周五,符合條件的員工可申請1-2天自行選擇辦公地點。」2022年的情人節晚上,攜程集團給了員工一份「最浪漫的禮物」,宣布正式開始實施「混合辦公模式」。
申請開放一周後,出現了一些有意思的現象: 男員工(51.2%)申請比例高於女員工(48.8%);90後申請占比接近65%,是80後申請者的2倍; 近30%的帶娃家長提交了申請;申請排名前三的崗位及占比分別是技術類51.8%,業務類17.7%,產品類12.7%;為了能擁有「3天周末小長假」,75%的申請者選擇周五遠程辦公。
「多睡40分鐘簡直太開心!白天面對工作更加精神滿滿!」一位96年出生的人力資源員工表示。制度實施一周後,90後最直觀的感受是:「擁有了更多睡眠」、「節約了通勤時間」、「終於不再餓着肚子堵在周五回家的路上」「自己在家做飯,連外賣費用也節約了」「周末回家看父母的機會增加了」……
另一個明顯受益群體是帶娃家長。廣州的Lisa是攜程機票業務部門的一名管理者,在攜程已經16年。「員工越來越多,需要的辦公場地越來越大,所以辦公室也就越搬越遠。通勤堵車的時間,可能在家裡已經監督孩子做完了全部作業。」現在Lisa選擇把周三和周五的晚高峰時間留給家裡,並且積極向同事推薦了這個做法。
其實在2021年,攜程就進行過近六個月的混合辦公實驗,機票事業群是其中一個參與部門。「剛開始推行試驗時,不少主管還是有顧慮的,特別是一些要經常面對面交流的崗位。」事業部負責人譚煜東表示。
但是半年的實驗下來,「我們沒有發現對個人表現或者事業部整體目標的達成有大的影響。」相反,他還有一些新的收穫, 「這種措施對員工滿意度和幸福度是有提升的,提供在家辦公選擇的話,能夠改善離職率,更好地留住優秀員工。 」相關數據也印證了他的觀點:在這項實驗中,混合辦公組員工的流失率比對照組要低三分之一。
在譚煜東看來,混合辦公對管理層的最大挑戰是,要學着更加開放包容一些。這一點在另一些採訪對象那兒也得到了印證。領英市場營銷解決方案部門的Nolan認為,混合辦公對中國企業來說是相對新鮮的,「絕大多數職場領導習慣盯着下屬,加上不太好的加班文化,所以接受起來有困難。」
但在他看來,混合辦公的基礎就在於相互信任:領導給予員工足夠的自主權,只管理工作結果,而不是糾結過程;反過來,員工也需要具備基本的自我管理能力,否則即使人在辦公室,或者有各種軟件監督管理着,依然會有人摸魚偷懶。所以,企業要是採用靈活上班制的話,相對應的員工評價體系、獎勵機制是否到位,工作考核系統是否科學,都很重要。
有個女兒的Nolan,很理解一些居家辦公者頻頻被打擾的無奈。「家人有事要照顧、鄰居裝修、孩子打擾等,都是很現實的問題,很考驗你的生活自控能力。」
他的高效工作秘訣是:跟家人充分溝通,為自己劃出一個不受干擾的時間和空間;給自己配上足夠大的顯示屏,不讓眼睛過分疲勞,也能提高效率;降噪耳機不可少,可以保證開會的質量和工作時的專注。
「我覺得能實行混合辦公的公司,在文化上就是比較開放包容、比較信任和尊重員工的。因此能否找到價值觀契合的員工就特別重要。」同樣在領英工作、負責企業社會責任的修修也是混合辦公的支持者。
「我們公司2020年初就支持居家辦公了,即使在疫情緩和之後,還是強調安全和健康為主。信任和尊重都是雙向的,當你在其他問題上消耗的情緒較少,能夠感受到管理層、同事之間的信任時,就可以集中在工作本身,產出甚至比八小時坐在辦公室還要多。」
從網友們反對居家辦公的聲音里,修修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 「其實很多原因並不是企業導致的,比如作息缺乏規律、宅多了不健康等等。換一個角度看,靈活辦公對人最大的挑戰是,你必須更加積極主動地去管理自己的時間、身體、健康。這並不是混合辦公本身帶來的問題。」
她的經驗是,既然節省了通勤時間,那是不是可以拿出半小時去鍛煉一下?作息紊亂的話,能不能每天早上先做一下時間規劃?如果怕領導覺得你偷懶,可不可以主動多跟領導溝通工作進度,讓ta給你一些建議?這樣就能減少不信任感。
在Nolan看來,「我們的經濟發展已經從強調速度轉向了重視質量,原先那種通過加班、大量堆積人力來占領市場、換取效益的做法,可能會逐漸失效。中國人奮鬥了那麼長時間,必然要思考工作的意義在哪裡,思考怎樣平衡生活,這是個時間問題。」
那麼,混合辦公模式會給社會帶來什麼變化呢?有兩個市場很值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