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關注未來」的相關文章
Anthropic 的 CEO Dario Amodei發表了一篇名爲《機器愛的恩寵》的文章,討論了強大人工智能(AI)對人類社會的潛在影響。 他不僅描繪了一個充滿希望的未來,還提出了具體的AI技術如何能夠改變這些領域的預測。 Amodei 預測: AI可能會在未來5到10年內實現50到100年的醫學進步。 這意味著可能出現以下成果 : - 疾病預防與治療的重大突破:幾乎所有自然傳染性疾病將得到有效的預防和治療。mRNA疫苗技術的進步將有可能創造出“萬能疫苗”。 - 癌症的消除:癌症死亡率預計將下降95%以上,個性化基因治療和靶向治療技術的發展將使癌症治療更加精准和高效。 - 遺傳病的治愈:通過改進後的CRISPR技術和胚胎篩選...
隨著科技發展和政策推動,低空經濟已經成爲新興産業的一匹黑馬。而無人機作爲低空經濟發展的“主力軍”之一,發揮著不可小觑的作用。 近日,中國自主研制的國內首架太陽能氫能混合動力無人機在明月湖順利完成了首飛,填補了混合動力無人機領域的空白。在慶祝這一重大成果的同時,人們不禁會産生疑問,無人機是如何實現無人駕駛的?混合動力又是什麽呢? 太陽能無人機 (圖片來源:veer圖庫) * 無人機如何實現無人駕駛? 無人機要想實現無人駕駛,首先要飛起來才行。無人機飛起來的原理與有人機類似,都是利用了空氣動力學的原理。在無人機起飛過程中氣體會被機翼切割爲上下兩部分,機翼上側的氣體流動速度大于下側...
[封面新聞記者 : 張峥 ---照片由星聯CSVA攝影師提供] 當夕陽退去,一個白色的亮點拖著尾巴出現在天際。經過漫長的星際旅行,10月12日,年度明星紫金山-阿特拉斯彗星如約出現在距離地球7000萬公裏的近地點。它躲過了被太陽撕碎的危機,像一位遠方的客人,如約趕赴與地球的6萬年之約。 10月12日,部分攝影師幸運地用鏡頭捕捉到了它的身影。讓我們一起欣賞這顆在落日余晖中穿行的彗星。提醒各位,彗星的觀賞期還有短暫的十多天,10月底它將離開地球繼續孤獨飛行。10月13日18:00,封面新聞還將開啓紫金山-阿特拉斯彗星直播,一起在屏幕前守候與彗星相遇的時刻吧! 攝影師榮麗山拍攝于吉林省向海國家濕地公園 攝影師李鑫拍攝于青海省德令哈市尕海國家濕...
近日,中國和澳大利亞科學家的一項國際聯合研究利用人工智能(AI)工具發現了161979種新RNA病毒,是已知病毒種類的近30倍,大幅提升業界對RNA病毒多樣性和病毒演化歷史的認知。這項研究也是迄今爲止發表的數量最大的病毒物種發現論文。 圖片來源:阿里云 這項經過同行評審的研究10日發表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細胞》(Cell)上。研究的共同通訊作者[1] 中山大學醫學院施莽教授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人工智能算法模型使我們能夠挖掘出以前未知或被忽視的病毒。這種能力在疾病控制和快速識別新病原體方面尤爲重要。” 今年剛剛揭曉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和化學獎都和AI在科學領域的應用有關,將科學智能(AI for Science)推...
[藍鯨新聞10月10日訊*記者 : 屠俊] 近日,萬衆矚目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花落在微小核糖核酸(微小RNA,簡稱microRNA)領域作出突破性貢獻的美國科學家Victor Ambros教授和Gary Ruvkun教授。這兩位學者發現了microRNA及其在轉錄後基因調控中的作用,他們的發現讓人們對基因調控有了全新的認識。 microRNA幾乎參與了所有生命活動的調控,不過microRNA目前尚屬于較爲冷門的賽道,雖然目前有多款microRNA藥物推進至臨床研究,但暫無藥品獲批上市。 通過影響mRNA分子來調節基因 在生物體內,除了衆所周知的DNA,還有RNA。DNA在細胞生成過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恰似一份詳細的"使用...
有四個可能的答案 : 宇宙沒有盡頭 宇宙存在界限 宇宙之外是未知的虛空 宇宙之外可能蘊藏著其他世界 奇妙的是,這四個答案,從不同的角度去解讀,都具有其合理性。 嗯,下面會涉及一些高維度空間的理論,我會盡量用簡單易懂的語言來闡述,咱們逐個來分析: 宇宙沒有盡頭 宇宙的規模是有限的,但並沒有明顯的界限,也就不存在盡頭。 很多人會問 :“我一直沿著一個方向前行,不會有盡頭的行走,不就是證明宇宙沒有界限嗎?”或是“如果我向宇宙的遠方投擲一個球,如果球反彈回來,那不就證明宇宙有一個邊界嗎?” 實際上,你不會在行進中遇到一堵寫著“禁止...
地球這顆藍色星球,不單單是人類的居住之所,還是無數生物種群共享的避風港。經過千百年的演化,它呈現出的和諧環境也成爲了人類文明茁壯成長的搖籃。 然而,有朝一日,人類必將踏上離別的旅程,探索未知的宇宙,尋找新的生命綠洲。這一幕或許離我們尚遠,但早做籌謀是未雨綢缪的明智之舉。 地球的生態環境不可能永遠順應人類的居住需求。那賦予生命之光的太陽,終將在無限的時間長河中耗盡自己的燃料,膨脹爲灼熱的紅巨星,屆時地球將被烈焰包圍,海洋蒸發殆盡,陷入一片寂靜死亡。 盡管對于今日的人類來說,這樣的未來過于遙遠,我們仍需警惕那些可能對人類文明造成災難性打擊的宇宙事件。小行星的撞擊、超強的伽馬射線暴,任何一種都有可能爲人類文明畫上句點。 正如已故物理學家霍金所言:“人...
很多人都擔心,未來我們人類會不會像恐龍或者其他的物種那樣從地球上消失、滅絕。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地球其實還是很安全的,暫時沒有毀滅性災難的可能性。雖然地球很安全,但是並不意味著地球不存在任何風險。有網友認爲,在1994年的一個晚上,人類險些被“摧毀”了。這是怎麽回事?到底是誰在暗中保護著地球呢? 彗木碰撞 在1993年3月24日,天文學家在觀測宇宙時發現了一顆彗星,根據彗星命名的規則,這顆彗星被命名爲蘇梅克-列維九號彗星。這顆彗星被發現時,它早已不是完整的彗星,而是21塊彗星碎片。 在對這顆彗星的運行軌道進行分析、研究後,科學家發現這是一顆環繞木星運行的周期性彗星,與木星的最近距離比較近,所以受到木星的引力也比較大。在1992年7月...
10月10日(星期四)消息,國外知名科學網站的主要內容如下: 《自然》網站(www.nature.com) 研究揭示少吃如何延長壽命:體重減輕和代謝變化並非關鍵因素 減少卡路裏的攝入可以讓身體更加苗條並延長壽命,通常認爲這是由于體重減輕和代謝變化帶來的效果。現在,美國傑克遜實驗室(Jackson Laboratory)在老鼠身上進行的一項迄今規模最大的研究,挑戰了關于飲食限制如何延長壽命的傳統觀點。 這項研究對近1000只老鼠進行了低熱量食物喂養或定期禁食的實驗,發現這種飲食方式確實導致了體重減輕和代謝變化。但其他因素——如免疫健康、基因和恢複力的生理指標——似乎更能解釋減少卡路裏與延長壽命之間的聯系。 ...
10月10日消息,人工智能研究領域本周迎來了引人注目的重大事件:谷歌DeepMind首席執行官德米斯·哈薩比斯(Demis Hassabis)和被譽爲“人工智能教父”的傑弗裏·辛頓(Geoffrey Hinton)分別榮獲諾貝爾化學獎和物理學獎。這一突破性成就是否會對更廣泛的科學激勵機制帶來深遠變革?值得我們深入思考。 以下爲翻譯全文: 哈薩比斯並不知道自己獲得了瑞典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