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美軍援台,中國根本贏不了?我們犯下一個錯誤,過于妄自菲薄*
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台海局勢動蕩不安,美國頻繁挑釁中國主權安全,還試圖聯合北約的力量。
作爲中國的核心利益,我們自然不會放任美國如此侵犯台灣地區的主權。
因此,近幾年來,出現在台灣地區周邊的軍艦和戰機越來越多。
一部分,是國外“台獨”勢力的惡意侵擾。
另一部分,則是我國爲了警告這些台獨勢力,派出維護主權的力量。
有人猜測,隨著台海沖突愈演愈烈,中美之間很有可能爆發大規模沖突,而且此次沖突甚至可能會危及到全球的範圍。
有悲觀人士認爲,如果美國真的援台,中美之間爆發戰爭,我國肯定贏不了。
那麽,這種觀點真的合理嗎?
中美實力差距確實存在
雖然我國近幾年的發展速度非常快,在很多方面都已經達到了數一數二的水平,但由于起步比較晚,在很多方面仍然弱于美國。
就以海陸空三軍爲例。
近幾年來,我國海軍的發展已經可以說是飛速了,尤其是近幾年來,航母和各種艦艇像“下餃子”一樣接連下水。
比如,今年五月,中國第三艘航母福建艦正式下水進行海試。這一消息,甚至引起了國外媒體的關注。
然而,中國的福建艦,雖然有很多先進之處,比如采用了成熟的電磁彈射技術,但滿載排水量依然只有8000噸,沒有達到萬噸的水平。
而且福建艦只是一艘常規動力航母,也不是核動力航母。
相比之下,美國不僅擁有全球數量最多的航母戰鬥群,他們現在服役的11艘航母也都是核動力航母。
在空軍方面,根據美國《空軍與太空軍》網站報導,美國的五代機F-35的總産量已經突破1000架,現服役的數目也很高,雖然F-22的生産線已經關閉,但也有180架左右。
相比之下,我國的五代機殲20雖然非常先進,而且在很多方面都要超過美國的F-35,但數量卻沒有F-35那麽多。據預估,我國目前服役的殲20可能只有200架到300架左右。
陸軍方面,差距相對來說要小一點。俄羅斯權威媒體衛星通訊社曾經對比過中美陸軍軍力的差距,我國在兵力數量和火炮數量上大幅領先美國,但在坦克數量方面,也要比美國少得多。
其實這些差距也很正常,畢竟,美國起步早,二戰也爲美國積累了不少資本。
否則,美國也不可能做這麽長時間的全球霸主了。
不過,如果單憑這些因素,就認定了我國打不過美國,那就有些妄自菲薄了。
我國的迅速發展之路
雖說在海空軍力方面,和美國相比,我國確實存在短板,但我國正在飛速發展。
作爲製造業大國,我國的055萬噸級驅逐艦,是美國也比肩不了的存在。
這也是爲什麽,美國頻繁派出衛星,想要了解我國建造055大驅的最新進展。
在空軍方面,雖然殲20的數量目前還不能和F-35相比,但年産量的增長速度非常快。
更何況,美國的這兩款五代機,各有各的問題。
雖然F-22被普遍認爲是目前世界上作戰性能最強大的五代機之一,要比F-35更先進,但由于價格昂貴,F-22早已停止了生産線。
而成本更低的F-35,卻存在著大量缺陷。
據2021年統計的數據,在當時已交付的F-35戰機中,只有一半符合飛行標准,其他的或多或少都遇到了一些問題。
更誇張的是,據五角大樓調查,在美國和他們八個盟友擁有的F-35戰機中,存在了871個缺陷,而且這些缺陷已經影響到了F-35的正常作戰。
在F-22的生産線被關閉了之後,F-35就成爲美國唯一的五代機了。在真正的六代機誕生之前,F-35就是美國空軍最大的依仗。
然而,缺陷衆多的F-35,顯然沒有達到美國的標准。
相比之下,我國的殲20,不僅性能出衆,成本也沒有特別高,正在大量列裝。雖然目前的紙面數量比較少,但它的發展潛力是無限的。
說了這麽多,當然不是想證明我國的實力已經全方位超過美國,這在目前看來並不現實。但是,在和美國對比時,我們也完全沒必要妄自菲薄。
雖然中美的初始差距很大,但我國近幾十年來,都在加速追趕,彌補和美國的差距。
悲觀的背後,是對過去歷史的恐懼
之所以會有那麽多人對此抱有悲觀的態度,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近代史的影響。
從《馬關條約》的簽署開始,一直到二戰,這段歷史幾乎都是我國的屈辱史。
當時,看似弱小的西方世界,卻能將大清打得暈頭轉向,甚至劃分我國的土地。
二戰結束之後,我國也面臨著四面八方的敵意。可以說,我國是在非常艱難的境地下,慢慢發展起來的。
近幾年來,我國確實得到了飛速發展,在很多領域都做到了非常頂尖的水平。但很多人的思維方式,還沒有轉變過來,還停留在那個美國霸權、我國孱弱的時代。
更何況,國外的勢力,也在國內不斷進行思想入侵。各種各樣的西方媒體,都在輸送著貶低我國的思想,順便鼓吹自己。
比如,連印度媒體,都會發文吹噓稱,我國的殲20不如他們進口的陣風戰機。
雖然這些言論聽著就很荒誕,但這些虛假的內容看得多了,難免會失去對事實的判斷,被別人牽著鼻子走。
事實證明,雖說我國未必能信誓旦旦地保證一定能打敗美國,但美國也不敢直接和我國開戰。
就以我國在台島周邊進行的軍事演習爲例。今年5月23日至24日期間,我國解放軍東部戰區在台島周邊進行了“聯合利劍-2024A”軍事演習。
此次軍演期間,美國卻“異常地”保持了沈默,航母也是安安靜靜地待著,沒有任何想出動的念頭。
而在二十多年前,1996年3月8日至3月25日,我國解放軍在台灣海峽舉行了“聯合九六”導彈射擊演習、陸海空三軍聯合登陸演習時,美國直接派出了兩個航母戰鬥群到台灣海峽。
同樣的地點,同樣的軍演,變化的只有美國的態度,和我國的實力。
事實上,除了我國自己之外,沒有人比美國更清楚我國的實力。
他們會通過各種挑釁的方式,使一些小手段,阻止我國的發展。但如果他們真的爲了台灣地區和我國大陸開戰,那就真的觸碰到我國的底線了。
美國不會這麽做,也不敢這麽做。畢竟,就算他們能戰勝我國,自己也要付出巨大的代價,甚至有可能直接改變國際局勢。
因此,在中美問題上,我們不能狂妄自大,但更沒必要妄自菲薄。
做好我們自己該做的,好好發展自身,就夠了。
參考資料 :《美媒 :F35戰鬥機出現質量問題 影響隱身能力》---環球網
------[來源 : 大國紀錄 /青雲獲獎者,大國紀錄,深度解說]
*收復台灣後,解放軍要在台島駐軍嗎?軍事專家:不駐軍後患無窮?*
兩岸統一,是如今我國當下最重要,最迫切想要達成的目標。並且,爲了這個目標,我國正在不斷的爲之努力,可以看到,隨著解放軍在台島附近不斷軍演,對美國和台灣聯系的阻絕,收復台灣的任務終將完成。
而在完成兩岸統一的目標後,台灣島嶼又該如何治理?由于歷史的複雜原因,中國是否要在台島駐軍?
我國一著名軍事專家王雲飛,對此認爲,2022年8月10日發布的《台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中,刪除了此前的“不派軍隊和行政人員駐台”的表述,這個觀點是十分重要的,他認爲統一台灣後解放軍必須在台灣島駐軍,否則後患無窮!
歷史教訓:香港回歸經驗
香港回歸祖國懷抱已經27年了,這段時間裏我們積累了不少寶貴經驗。駐軍問題就是其中最關鍵的一環。當年英國人死活不同意解放軍進駐香港,說什麽會影響香港的繁榮穩定。結果呢?解放軍進駐香港後,不僅沒有影響香港的繁榮穩定,反而成了維護香港安全的定海神針。
2019年那場黑暴風波,要不是有駐港部隊坐鎮,後果真不敢想象。那些搞事的家夥看到解放軍部隊嚴陣以待,立馬不敢大喊大叫了。
再說說駐軍對彰顯主權的重要性。香港回歸後,每年七月一日升旗儀式上,解放軍戰士們英姿飒爽地護衛國旗冉冉升起,那場面多提氣啊!讓全世界都看到了,香港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種無聲的宣示,比什麽外交辭令都管用。
最後還得提一嘴,駐軍還能有效防止外部勢力滲透。大家都知道,某些西方國家一直對香港虎視眈眈,想搞點小動作。但有了解放軍駐守,他們就只能望洋興歎了。我們在自己的地盤上駐軍,誰敢來撒野?
台灣特殊性:與香港澳門的區別
說到台灣問題,可不能簡單套用香港澳門的經驗。台灣這塊寶地,地理位置比香港澳門更加關鍵。它就像一艘永不沈沒的航空母艦,橫亘在西太平洋上,戰略價值不言而喻。
我們不能只盯著眼前的經濟利益,忽視了台灣的軍事戰略價值。台灣東臨浩瀚太平洋,西瀕台灣海峽,南北與日本琉球群島、菲律賓群島遙相呼應。這種地理位置,顯然是一個重要的戰略點。
再說說台灣面臨的外部干預風險。香港澳門回歸時,國際形勢相對平穩。但現在呢?某些國家爲了抑制中國的崛起。把台灣當成他們眼中的棋子。不斷向台灣出售武器,派軍艦軍機在台海周邊耀武揚威。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在統一後不在台灣駐軍,台灣能否保持安定,還是個未知數。
有人可能會說,駐軍是否會顯得太過于激進?其實不然。我們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兩岸同胞並就血脈相連,並且隨著時間推移,雙方必將越走越近。到那時,解放軍駐守台灣,不僅不會成爲障礙,反而會成爲兩岸共同的驕傲。就像現在香港市民看到解放軍駐港部隊一樣,心裏滿滿的自豪感。
駐軍方案探討
說到駐軍方案,也得根據台灣的實際情況,量體裁衣。首先是駐軍規模問題。咱們可不能學某些國家,動不動就派大軍前往。適度的駐軍規模,既能起到震懾作用,又不會給當地民衆造成心理壓力。
至于具體部署,可以借鑒古代"屯田制"的智慧。讓駐軍不僅承擔軍事任務,還能參與地方建設。比如說,可以讓部分官兵參與台灣的基礎設施建設、防災救災等工作。這樣一來,駐軍就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存在,而是融入了當地社會。
軍事設施建設也需要把控尺度,我們可以因地制宜,把軍事設施巧妙地融入到自然環境中。比如說,可以在山區建設地下工事,既隱蔽又安全。沿海地區可以建設一些水下基地,平時看不見摸不著,關鍵時刻卻能發揮大作用。
最後說說與台灣本地武裝力量的整合問題。這可是個敏感話題。我們可以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先保留原有的建制,慢慢地進行改革。讓本地武裝力量在解放軍的指導下,承擔一些維護地方治安的任務。
總之,駐軍方案要做到"和而不同"。既要體現中央的權威,又要照顧台灣同胞的感受。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一國兩制"下的長治久安。
駐軍可能面臨的挑戰
駐軍台灣,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咱們得擺正心態,做好攻堅克難的准備。
首先,島內部分民衆肯定會有抵觸情緒。畢竟幾十年來,"台獨"思想毒害不淺。有些人可能會覺得,解放軍駐軍是個不好的信號,這種想法雖然荒謬,但不排除出現的可能性。咱們得耐心細致地做工作,讓台灣同胞明白,解放軍的到來有益而無害。
再說國際社會的反應。美國人如果不出意料,肯定要跳出來干涉,說什麽"破壞台海和平",這些聲音我們不必理會,走好自己的路,想阻止中國的崛起,連門都沒有。
還有個現實問題:駐軍經費和後勤保障。台灣地方小,資源有限。大規模駐軍肯定會給當地帶來壓力。怎麽平衡軍事需求和民生需求,是個技術活。得好好琢磨琢磨,既要保證軍隊戰鬥力,又不能讓老百姓覺得吃虧。
化解矛盾的策略
要讓台灣同胞接受解放軍駐軍,咱們得想想辦法,加強兩岸文化交流是個好主意,經濟融合也是個好辦法。可以給台灣企業一些優惠政策,鼓勵他們來大陸投資。同時,大陸企業也可以去台灣發展,帶動當地就業。等兩岸經濟利益捆綁在一起了,駐軍的事兒也就好說了。
駐軍的事兒得循序漸進。我們也可以先派一些文職人員過去,慢慢增加軍事人員的比例。只要多和台灣同胞接觸接觸,他們自然就明白了。
總之,無論是收復台灣還是收復後的駐軍,我們都得保持耐心,循序漸進,相信總有一天,台灣同胞會歡迎解放軍的到來。---[來源 : 大國紀錄 /青雲獲獎者,大國紀錄,深度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