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億元!中國央行出手買入,什麼信號?
8月29日,財政部滾動續作4000億元特別國債,央行同日從一級交易商處買入等量特別國債。值得注意的是,該操作顯示在央行官網的「公開市場業務交易公告」欄目中,而不是8月28日上線的「公開市場國債買賣業務公告」欄目下。
8月28日,央行官網新增「公開市場國債買賣業務公告」欄目,引發市場對央行即將在二級市場買賣國債的廣泛猜測。但截至記者發稿,該欄目項下仍空白。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告訴記者,本次央行買入4000億特別國債,屬於央行針對此前定向發行的特別國債續發的例行操作,與央行擴充貨幣政策工具箱,在二級市場買賣國債,對中長期債券收益率實施調控的含義不同。
「央行按慣例買入,不影響債市供需。」光大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張旭告訴記者,財政部對到期債券進行滾續發行,且依舊采用了「財政發給銀行,銀行過手給央行」的模式,因此不會影響到銀行體系流動性以及債券市場的供需狀況,同時也不會影響到央行和銀行資產負債表的規模。
* 持債久期拉長提升長端利率調控能力
8月29日,央行公告,人民銀行以數量招標方式進行了公開市場業務現券買斷交易,從公開市場業務一級交易商處買入4000億元特別國債,其中「24續作特別國債01」買入3000億元,「24續作特別國債02」買入1000億元,買入價格均為100元。
同日,財政部發布公告稱,2024年到期續作特別國債(一期)(二期)(以下分別稱第一期、第二期,合稱兩期國債)已完成發行工作。第一期、第二期期限分別為10年、15年,發行面值分別為3000億元、1000億元,票面利率分別為2.17%、2.25%。兩期國債上市日和起息日為2024年8月29日。
兩期國債均為固定利率附息債,每半年支付一次利息,利息支付日為每年的2月28日(節假日順延,下同)、8月29日。第一期、第二期分別於2034年8月29日、2039年8月29日償還本金並支付最後一次利息。
而就在不久前的8月19日,財政部有關負責人在答記者問中介紹了2024年到期續作特別國債發行的背景。2007年,經國務院同意和全國人大常委會批準,財政部發行了1.55萬億元特別國債,作為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的資本金來源。
期限主要為10年、15年,2017年起陸續到期。2017年和2022年上述部分特別國債到期時,財政部向有關銀行定向發行特別國債償還。
對於2024年8月29日到期的4000億元特別國債,財政部將延續以前年度做法,繼續采取滾動發行的方式,向有關銀行等額定向發行2024年到期續作特別國債,所籌資金用於償還當月到期本金。
財政部有關負責人還介紹,2024年到期續作的4000億元特別國債將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面向有關銀行定向發行,期限品種包括10年期3000億元,15年期1000億元。發行過程不涉及社會投資者,個人投資者不能購買。2024年到期續作特別國債是原特別國債的等額滾動發行,仍與原有資產負債相對應,不增加財政赤字。
記者留意到,財政部還在8月19日發布的發行事宜有關通知中表示,兩期國債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面向境內有關銀行定向發行,中國人民銀行將面向有關銀行開展公開市場操作。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告訴記者,對於2024年8月29日到期的4000億元特別國債,財政部延續以前年度做法,繼續采取滾動發行的方式,向有關銀行等額定向發行2024年到期續作特別國債,所籌資金用於償還當月到期本金。之後央行以數量招標方式買入該筆國債,符合此前慣例。
以2022年特別國債續發過程為例,2022年12月,2007年特別國債中有7500億到期,采取滾動發行的方式進行續發。2022年12月12日,2022年特別國債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面向有關銀行定向發行,發行期限3年,發行規模7500億,票面利率為2.48%。
在財政部公示2022年特別國債發行結果後,人民銀行隨即在官網披露,當日人民銀行以數量招標方式進行了公開市場業務現券買斷交易,從公開市場一級交易商買入7500億2022年特別國債。
* 一位券商固收人士告訴記者,到期的特別國債滾動續發後央行再買回來,央行還是持有1.5萬億左右的國債。本次發行為定向發行,對市場的流動性並無影響。但央行持債的久期拉長了,之前只有1.4年,現在3000億的有10年,1000億的有15年,這意味著央行未來賣債調控長端利率的能力有所提升。
* 定向發行與市場化發行並不沖突
在過去的25年中,我國分別於1998年、2007年、2020年成功地發行了3次特別國債,此外亦曾對到期的特別國債進行過滾動發行。這些特別國債中既有面向農業銀行等特定的金融機構定向發行的,也有面向全部記賬式國債承銷團成員公開招標發行的;既有發行後不久即由央行持有的,也有一直由金融機構持有的。
張旭告訴記者,以上的這些發行方式和安排各有優劣,具體采用哪種方式,主要根據特別國債發行的規模、周期、期限確定。發行方式的選擇也不是非此即彼的,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進行合理的搭配和組合。
事實上,在2007年發行的特別國債中,便既有面向農業銀行定向發行的,也有面向市場公開發行的,是兩種不同發行方式的組合。
張旭認為,無論采用哪種方式,進行何種製度安排,有兩個原則是必須堅持的。第一,特別國債不向央行定向發行。1995年3月通過並實施的中國人民銀行法第二十九條規定,「中國人民銀行不得對政府財政透支,不得直接認購、包銷國債和其他政府債券」,以法律的形式堵住了財政向央行透支的口子。
第二,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在特別國債發行時,既要主動防止供給沖擊對市場形成過大擾動,更要盡量減少政府對資源的直接配置、減少政府對微觀經濟活動的直接幹干預。尤為關鍵的是,特別國債的發行利率應根據市場水平確定。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投資者誤以為市場化發行就是公開發行,但實際上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面向有關銀行定向發行與市場化發行並不沖突。」張旭表示。
他強調,檢驗是否為市場化發行的一個重要標準是看發行利率是否明顯偏離二級市場收益率。「24到期續作特別國債01」和「24到期續作特別國債02」的票面利率分別與發行日前一至五個工作日的同期限國債收益率均值基本持平。這意味著本次特別國債的定向發行遵循了市場化定價的原則。
張旭還建議,未來可在財政部門和貨幣當局之間建立更密切的國債發行溝通機制,以便貨幣當局更為精準地調控銀行體系流動性,避免形成國債發行利率的不合理波動。
在理想狀態下,可由財政部和人民銀行共同協商確定國債發行的時點、規模以及期限。---[SFC*本期編輯: 黎雨桐/作 者: 唐婧*編 輯: 張星/來源: 21世紀經濟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