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神魔宇宙 ***宇宙天國首部曲 彌勒天書閣 https://maitreya-books.com/ 神話從來就不是怪力亂神,而是原始先民在日常生活情況的觀察之中,所建立的真實認知。唯有相信神話中的真實,才能感受到神話的詩意隱喻背後,所具有的神聖力量。打開你的想像,打開你的相信,你才能知道神話告訴了你什麼宇宙生命的資訊。 生命起源於宇宙之中,生長於宇宙之中,結束於宇宙之中,因此,宇宙的起源就是生命背景的起源。生命形成的每一個階段,其實都在述說著生命的本能,也就是生命本就存在的一種力量,在此雖是說明一種狀況,然而將這狀況投射在生命的生活行動之中,你就會明白自己究竟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本能!

時空穿越真的存在嗎?為何過去和未來無法改變?

2024082413:57

如果有一天,你突然發現自己擁有了穿越時空的能力,你會選擇回到過去還是窺探未來呢?雖然這種想法極具吸引力,但時空旅行到底有多大的可能性呢?科學家的回答既令人充滿期待,又讓人不得不面對殘酷的現實。

從理論上來說,時空穿越確實是可能的。根據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時間和空間並非絕對,而是可以在極端條件下發生扭曲,形成通向過去或未來的「時空隧道」。然而,理論的可行性並不意味著實際操作的簡單。即使科學家有朝一日真的找到了穿越時空的方法,依然存在許多棘手的問題。



其中一個關鍵難題是,即使能夠穿越到過去,我們也無法改變現狀。許多時空理論,如「自洽性原則」或「平行宇宙理論」,都指出時空穿越者即使做出了看似影響歷史的舉動,最終也不會改變當前的現實。這意味著,即便你回到過去試圖阻止某些重大事件的發生,歷史仍然會以某種方式自我修正。

更有科學家警告稱,隨意進行時空穿越可能引發災難性後果。時空的結構可能極其脆弱,輕微的干涉可能會在宇宙中產生無法預料的連鎖反應。甚至導致整個宇宙的秩序崩潰。本期內容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科學家雖然沒有找到超越光速的方法,但現代物理理論已為時空旅行的可能性提供了理論依據。偉大的科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從理論上推導出,時間並非是絕對的,而是可以被改變的。他的「相對論」中提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概念——「時間膨脹效應」。

時間膨脹效應的核心在於:時間與空間並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們結合成一個四維的時空結構。時空就像空間一樣,可以在各個方向上發生變化。當一個物體的速度接近光速時,時間的流逝速度會減緩;而在達到光速時,時間將會停止;如果能夠超越光速,理論上時間甚至可能會倒流。



這聽起來像是科幻小說中的情節,但實際上已經有實驗支持了這一理論。1971年,美國物理學家約瑟夫·哈斐勒與天文學家理查德·基亭進行了一項開創性的實驗,稱為「哈斐勒–基亭實驗」。他們將兩個銫原子鐘分別放置在往東飛和往西飛的兩架客機上,隨後將這些原子鐘的時間與在地面上的鐘表進行比較。

實驗結果揭示了一個驚人的發現:兩個銫原子鐘的時間竟然出現了千億分之一秒的差異。這一微小的時間差異足以證明時間膨脹現象的確存在。這意味著,盡管我們還未能實現超光速運動,但理論上,時空倒流和穿越時空是有可能的。


為什麽說即使能夠穿越到過去和未來,我們也無法改變現狀呢。這一觀點源於因果律的基本邏輯原則: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這一原則不僅是邏輯思維的基礎,也是自然界普遍遵循的規律。如果時間旅行真的可能實現,就會出現一些與因果律相矛盾的情況,例如時空悖論和祖父悖論。

以祖父悖論為例,假設一個人回到過去,遇見了年輕時的祖父。他為了驗證能否改變歷史,嘗試阻止祖父結識祖母。如果他成功了,那麽他的父母甚至他自己都不會出生。但如果他不存在,他就不可能回到過去去阻止祖父與祖母的相遇。

這種循環邏輯導致了不可解釋的結果,無論他采取什麽行動,都會陷入悖論之中。那麽,時空旅行能否用來窺探未來呢?科學家們普遍認為這也是不可能的。



我們來設想一個場景:一個科學家希望回到未來,觀察人類的命運。他利用一種理論上的蟲洞技術,從現在傳送到未來,想要查看未來的社會和環境。然而,這樣的嘗試會導致一個矛盾。如果他成功回到了未來,他就會知道自己和人類的未來。而一旦他掌握了這些信息,他的行為必然會影響現在的選擇。

如果他真的改變了現在的決定,那麽未來也就會隨之改變。這樣一來,他所看到的未來就不再是原本的未來,而是一個新的結果,甚至可能使他無法回到原來的世界。

這種無限循環和自相矛盾的情況,表明了無論是試圖改變過去,還是窺探未來,都是充滿挑戰且不切實際的設想。

雖然時空穿越是一個讓許多人都向往的奇妙體驗,但是它也有著極大的危險性。科學家們已經提出,人類的身體由復雜的血肉組織構成,這使得我們無法承受時空的扭曲和撕裂。



為了實現時空穿越,理論上我們需要將身體分解成原子級別的微粒子,在時空隧道中飛行,並在抵達目標地點後再重新組合。然而,這一過程不僅充滿了理論上的挑戰,也伴隨著實際的極大危險。

在時空隧道中,人體的每一個微粒子都必須精確地處理和傳輸。如果在這個過程中,粒子丟失或者受到了損壞,那麽人體可能會面臨無法復原的風險,甚至可能導致死亡。

這種潛在的威脅讓時空穿越的嘗試顯得異常危險,因為任何微小的錯誤或失誤都有可能導致嚴重的後果。著名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在他去世之前留下了一條重要的忠告,他警告人類不要輕易嘗試時空穿越。



這不僅僅是因為時空穿越對人體構成了巨大的風險,更因為它可能對整個時空結構產生不可預測的影響。霍金的警告中提到,時空穿越可能引發歷史的混亂,甚至帶來潛在的災難。

我們熟知的蝴蝶效應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即使我們的初衷不是要改變歷史,我們的存在或行為可能會在微小的層面上引發變化,而這些變化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放大,最終導致不可預測的後果,甚至可能使未來走向毀滅。

人類社會的發展也許會因此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盡管時空穿越的概念充滿了吸引力和想象空間,但其實際操作的危險性使得科學界普遍認為,這種實驗是不可接受的。



時空穿越作為一個充滿幻想的科學課題,它提醒我們探索未知時的風險和責任。科學的道路是充滿挑戰的,但只有在穩健和負責的探索中,我們才能更好地服務於人類的未來,創造一個更加安全、理智和充滿希望的世界。---來源: 探索宇宙百科-

*探索宇宙最大的謎團:質量是如何產生的、物體為什麽會有質量*

質量這個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似乎無需多加解釋的概念,實際遠比表面看起來復雜得多。對於大多數人而言,質量不過是物體「重」的表現形式,工程師們則習慣於把它作為計算和設計中的一個參數,仿佛它的存在天經地義,不值得深究。

但當我們認真探討「質量」究竟是什麽時,背後的問題比想象中要深邃得多。你可能會想:「質量不就是物體固有的屬性嗎?」這種看法似乎理所當然。然而,當你深入思考時,這個問題遠沒有那麽簡單。平常我們所談論的體重,其實更多是地球引力作用的結果,而非質量的本質體現。

那麽,質量到底是什麽呢?它又從何而來呢?



事實上,盡管科學家們已經為這個問題奮鬥了數個世紀,質量的真正起源仍然籠罩在迷霧之中。即便是站在現代科學前沿,我們依舊無法給出明確的答案。2012年,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宣布,經過大量實驗,他們在大型強子對撞機中發現了希格斯玻色子,也被稱為「上帝粒子」。

這個發現為我們揭示了一個令人震撼的事實:在宇宙中,存在著一種我們看不見、摸不著的神秘場——希格斯場。宇宙並不是空無一物的虛空,而是被看不見的量子場填滿。這些量子場如同無形的薄膜,將我們所知的一切包裹其中。科學家們認為,正是希格斯場賦予了粒子質量。本期內容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1687年,牛頓發表了著名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這部名垂青史的巨著,不僅開啟了現代科學的序幕,也為後世的物理學發展提供了牢固的框架。在書的第一部分,牛頓對各種物理量進行了定義,其中尤為重要的是他對質量的定義。根據牛頓第二定律,質量描述了物體的慣性,或一個物體抵抗運動狀態變化的能力。

簡言之,質量越大,改變其運動狀態就越困難,這便是我們所說的慣性質量。

牛頓對質量的描述雖然直觀,卻仍然較為抽象,未能觸及其本質。隨著物理學的發展,科學家們開始探索質量背後更深層的含義。

20世紀初,愛因斯坦通過他的狹義相對論為質量提供了更為具體的解釋。他提出,質量的本質實際上是能量。愛因斯坦著名的質能方程 E=mc2已經家喻戶曉,它揭示了質量與能量之間的等效關系:質量和能量可以視為同一事物的兩種表現形式。



從這個角度來看,質量並不獨立存在,而是能量的另一種體現。打個比方,質量就像能量的「固態」形態,能量則是其「流動」形態。無論是靜止的物體還是運動的粒子,它們的質量都源自內部所包含的能量。當能量被「壓縮」或「固化」時,就表現為我們所測量的質量。

因此,我們所認知的世界,不論是日常生活中看到的物體,還是遙遠星空中的天體,本質上都不過是能量的不同形態。然而,無論是我們熟悉的慣性質量,還是與重力相關的引力質量,這些都只是質量的表象,未能觸及其真正的本質。

要想揭開質量之謎,許多人自然會想到,或許只需找到物質的最小單位,看看這些基本粒子是如何獲得質量的,這個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我們都知道,日常所見的宏觀物體都是由微觀粒子組成的。萬物由原子構成,原子則由電子和原子核構成。原子核內部又包含質子和中子。在這之中,原子的絕大部分質量都來自原子核,而電子的質量相對微小,可以幾乎忽略不計。電子作為一種基本粒子,已經無法再進一步分割,其質量源於粒子自身。

而質子和中子則不同,它們並非基本粒子,而是由更小的基本粒子——誇克組成。看似簡單的問題在這裏變得復雜起來。

按理說,質子和中子的質量應該等於它們內部誇克質量的總和。然而,科學家們通過實驗發現,誇克的質量加起來還不到整個原子核質量的1%。這就引發了一個耐人尋味的問題:剩下的99%的質量到底去了哪裏?雖然人類已經能夠找到最小的基本粒子,但「質量之謎」依舊未解。



這是因為,單單找到這些基本粒子還不足以徹底揭開質量的本質。我們常說的誇克和電子,雖然是物質最基本的單元,但它們的質量並非源自粒子本身,而是與基本力密切相關。要真正破解質量之謎,不僅需要探究基本粒子,還需要了解支配這些粒子的基本力是如何產生的。

科學家們發現,維持原子內部穩定的基本力主要有三種:第一種是電磁力,它讓電子在原子核周圍運行;第二種是弱核力,它導致中微子從原子核中射出,是放射性衰變的重要機製;第三種是強核力,它將誇克緊密束縛在一起,形成質子和中子。根據愛因斯坦的質能等效原理,能量與質量可以相互轉換。

強核力以巨大的能量把誇克牢牢捆綁在一起,這部分能量等價於質子和中子99%的質量。因此,質子和中子的大部分質量並非來源於誇克本身,而是來源於這些強相互作用產生的能量。



雖然這一發現揭示了絕大部分質量的來源,但剩下的1%卻成了科學家們最為頭疼的問題。根據標準模型的理論,基本粒子的靜止質量應該為零,也就是說,誇克和電子等基本粒子本身不應該有質量。

那麽,這1%的質量到底從何而來呢?就在科學界陷入困境的時候,一位關鍵人物楊振寧登場了。他有著一個宏大的願望,希望能夠找到一個統一電磁力、弱核力和強核力的公式。

於是,1954年,楊振寧和米爾斯發表了楊米爾斯規範場理論,這是一個劃時代的理論。然而,這個理論卻帶來了一個驚人的問題:所有的粒子都是沒有質量。這可把物理學家們嚇了一跳。

如果粒子沒有質量,那就意味著整個世界都沒有質量,這完全不符合我們的觀察。於是,他們提出了一個新的假設:宇宙中一定還存在著某種我們不知道的「場」,這個「場」可以和粒子發生作用,賦予粒子不同的質量。



這個理論被稱為希格斯機制,而賦予粒子質量的「場」叫做希格斯場。那麽,科學家們如何確定希格斯場的存在呢?答案就在於「希格斯粒子」。希格斯粒子又被稱為「上帝粒子」,是希格斯場受到激發擾動形成的。

2012年,科學家終於發現了希格斯粒子的存在。證實了質量是希格斯場賦予某些粒子的產物。但並不是所有的微觀粒子都會與希格斯場發生作用。比如說,光子就不會受到希格斯場的影響,然而,質量的謎團依然遠未徹底破解。

盡管我們已經理解了強相互作用與希格斯場在質量形成中的重要角色,這仍然只是質量的一種表象。我們對質量的理解,就像打開了一扇通向未知世界的大門,背後等待解開的謎團,依然充滿無限可能。---來源: 探索宇宙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