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神魔宇宙 ***宇宙天國首部曲 彌勒天書閣 https://maitreya-books.com/ 神話從來就不是怪力亂神,而是原始先民在日常生活情況的觀察之中,所建立的真實認知。唯有相信神話中的真實,才能感受到神話的詩意隱喻背後,所具有的神聖力量。打開你的想像,打開你的相信,你才能知道神話告訴了你什麼宇宙生命的資訊。 生命起源於宇宙之中,生長於宇宙之中,結束於宇宙之中,因此,宇宙的起源就是生命背景的起源。生命形成的每一個階段,其實都在述說著生命的本能,也就是生命本就存在的一種力量,在此雖是說明一種狀況,然而將這狀況投射在生命的生活行動之中,你就會明白自己究竟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本能!

黑石蘇世民: AI發展可能讓一些投資血本無歸,投資時會考慮企業是否適應AI

2024070416:42



7月4日,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級別會議開幕式的對話環節中,黑石集團董事長首席執行官兼聯合創始人蘇世民與索奈顧問及投資公司董事長、首席執行官喬舒亞·雷默進行對談。

這兩位重量級人物討論了AI對投資和商業的影響,以及AI在學術研究和商業應用中的前景。

要點:蘇世民認為AI技術將重新定義企業價值,「有一些企業在AI融合方面做得很棒,但其他有一些企業好像不太適應AI」,「你可以借助AI幫助你打造模型,比如說起草投資委員會的會議備忘錄等等都可以讓AI幫你做到,讓我感到很驚喜。」

    蘇世民稱AI改變了他對風險管理和投資風險定價的方式,「有句話,投資界裏面老年人都膽子小,投資久了膽子都小。對出錯的事情始終保持警惕,都是好事。」

    蘇世民認為商業界在AI應用上領先於學術界,因為企業有能力負擔開發所需的算力,他強調在AI倫理和監管方面的投入,「我沒有選AI,是AI選了我。」

    蘇世民強調,商業界和學術界之間需要更多的融合和尊重,只有這樣才能推動AI研究的突破和實際應用,「大學其實在競爭方面屬於劣勢的,突破性進展目前主要出現在商界。因為企業買得起,負擔得起,開發所需的一些算力。」

原對話全文整理:

主持人:接下來,一同進入黑石集團董事長首席執行官兼聯合創始人蘇世民先生和索奈顧問及投資公司董事長、首席執行官喬舒亞·雷默所帶來的高端對話,請看大屏幕!

AI對企業價值的影響

喬舒亞·雷默:一年前你談到了人工智能,我想從那時起可能有十幾個人引用過你的話,你說人工智能不僅改變了你運營黑石的方式,還改變了你對公司價值的看法。有很多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公司,可能會變成沒有價值,而人們曾認為沒有價值的公司,可能會變成價值數十億美元。

我想知道,隨著你們的業務與人工智能有更多交集,所帶來的對相關商業理解的加深,你在這方面有什麽洞察?人工智能怎麽改變了黑石的內部監管?我更想問的問題就是人工智能如何影響現存企業的價值本質?

蘇世民:我去年也說過了,有一些企業在AI融合方面做得很棒,但其他有一些企業好像不太適應AI。所以,我們在考慮任何潛在投資時都會考慮這一點。因為在這個時代做一個年輕人很幸運,你可以借助AI來幫助你打造模型。

我剛進入這一行的時候根本做不來模型,不擅長數字,所以我看到的這一類新的AI應用,比如說起草投資委員會的會議備忘錄等等,都可以讓AI幫你做到,讓我感到很驚喜。我也看到目前這項技術進展已經非常順利,但我始終讓大家把預期放低一點,並保持高度警惕。

我們不能像鴕鳥一樣,把頭埋在沙子裏,不關註外面技術發展風險,因為技術深度發展以後,一定會產生非常深遠的影響。

風險管理與AI

喬舒亞·雷默:關於這點,多年來你讓我牢記的一點就是你思考風險的方式,我很少遇到像你這樣的人,在思考風險的時候又有哲學性,又有戰術實踐性。所以AI是否改變了你管理風險和在投資中對風險定價的方式?

蘇世民:有句話說投資界裏沒有勇敢的老人,就是投資界裏面老年人都膽子小,投資久了膽子都小。對你可能出錯的事情始終保持警惕總是好的,這就給了我們雙重視角,展示出來什麽有可能能成功,真正讓事情行得通,也告訴我們有哪些商業領域是我們不想觸碰的。

因為一旦AI發展起來,有可能會讓你血本無歸,而你其實本來也是可以避免的。我們不像股票投資者,不喜歡投的話就可以直接賣股票、退出,我們退不掉,我們持有硬資產。所以我們要看一個資產必須從5-10年長期周期視角來觀察和評估。

我本來想用「猜測」這個詞,但還是「評估」這個詞更好。如果AI繼續深入發展,對你所投的企業當前業務產生什麽影響?有些企業可能會變成大贏家,一定也有輸家,我們只是不希望意外地成為輸家,這就是我的看法,現在AI已經成為我們看待事物的重要方式。

AI的學術與商業應用

喬舒亞·雷默:說到學術環境,我認為你可能是人工智能學術領域慈善捐贈規模最大的人了。你本身就是一個捐助資金非常大的慈善捐贈者,我想知道,你是如何選擇人工智能這個領域的?你如何看待你在學術界所做的事情和在產業界所做的事情的區別。

蘇世民:我沒有選擇AI,是AI選了我。作為我資助新人文中心的一部分,我在牛津大學啟動了AI倫理運營,我之所以這麽做,是因為當每個人都湧向STEM時,我認為有必要將其與所有這些發生在人類身上的事情相結合,因為這將改變人類10-20年之後的行為。

你必須思考一些這樣的問題,他還涉及監管等一系列的影響。我對一個全球性的AI監管機構非常感興趣,因為從事這項技術的人,對它可能出錯的地方要有應有的敬畏。

未來AI研究的發展

喬舒亞·雷默:你認為未來優秀大學的人工智能研究是什麽樣?你正在做的事情與此有什麽關系?傳統大學環境如何適應當今世界?

蘇世民:相比於商業世界,大學現在處於劣勢,突破性進展目前主要出現在商界領域。因為企業負擔得起開發所需的一些算力,所以結構性的變化正在發生。大學仍然有超級聰明的人在那兒研究,但是在這場競賽當中處於劣勢。

隨著時間推移,必須要建立起來一種更有價值的,更有思考的方式,比僅僅資助一位教授的研究項目來說更有意義的一些事情,這種節奏性變化將使大學能夠發揮作用。坦白說,商業企業的大部分知識基礎最早都來自於大學的基礎研究,所以如果你讓我去預測的話,如果兩者之間有更多的融合,更多的尊重,那會有更好的結果。

主持人:感謝喬舒亞·雷默和蘇世民先生帶來對談,再次謝謝兩位分享。---來源: 華爾街見聞官方-

*市場耐心不足了?越來越多人在討論:AI燒錢如此多、賺錢如此少*

毋庸置疑,AI是一門燒錢的生意,科技公司未來幾年AI相關的支出預計增加超過1萬億美元。然而,AI能為這些企業帶來多少實質性的回報,卻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

據科技媒體The Information最新報導,盡管微軟憑借其Office 365軟件擁有龐大客戶基礎,且聲稱有60%的《財富》500強企業正在為智能助手Copilot服務付費,這一市場優勢卻尚未在公司的業績報告中顯現。實際上,從2023年第四季度到2024年第一季度,Office應用的企業銷售增長速度反而放緩了2個百分點。

知名雜誌《經濟學人》周二的文章更直接地揭露了這個尷尬現象:到目前為止,AI技術幾乎沒有產生任何經濟效益。

文章指出,谷歌母公司Alphabet、亞馬遜、蘋果、Meta和微軟這五大科技巨頭,預計在2024年將投入約4000億美元用於AI資本支出。投資者對這些公司未來收益的樂觀預期,使這五家巨頭的市值增加了2萬億美元。

根據《經濟學人》的估算,這五大巨頭每年將增加3000億至4000億美元的收入,大約相當於蘋果一年的銷售額。然而,這些科技巨頭離實現這樣的豐碩成果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就連樂觀的分析師也認為,微軟今年也只能從AI中賺取大約100億美元。

AI遠沒有想象的那樣賺錢

AI的賺錢能力反映在股市上,也不明顯。

高盛構建了一個股票市場指數,追蹤那些預計通過AI提高生產力而獲得最大收益潛力的公司。

然而,自2022年底以來,這些公司的股價並沒能跑贏標普500指數,表明投資者沒有看到額外利潤的前景。



這是否意味著,面對AI燒錢和賺錢能力之間的巨大落差,市場對科技股的耐心正在一點點消失。

高盛此前公布的一份報告顯示,有分析師預測,未來十年AI只能將美國生產率提高0.5%,對GDP增長的貢獻累計僅為0.9%。

他們認為,AI技術的發展可能不會像預期的那樣迅速,且其成本效益比可能並不如想象中的那麽有吸引力。



《經濟學人》還提到了一個有趣的現象:AI似乎並沒有像很多人擔心的那樣嚴重沖擊勞動力市場。

相反,發達國家的失業率低於5%,接近歷史最低水平,工資增長也依然強勁,尤其是被認為更容易受AI沖擊的白領,在就業中的占比比疫情前高出一個百分點。

此外,宏觀經濟數據也顯示幾乎沒有生產力激增的證據。

《經濟學人》使用官方數據的最新估計表明,富裕國家的每個勞動力的實際產出中位數根本沒有增長。在美國,作為全球人工智能中心,每小時產出仍低於2020年前的趨勢。



AI遠沒有想象的那樣受歡迎

兩份來自企業的調查顯示,美國企業似乎已經全面擁抱人工智能技術。

麥肯錫最近一項調查顯示,近三分之二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的公司「經常使用」AI技術,該比例是去年的兩倍。微軟和領英的一份報告也發現,全球75%的「知識工作者」(坐在電腦前的人)使用AI應用。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AI在商業流程中的整合仍然是一個小眾追求。

美國人口普查局(調查範圍遠遠大於麥肯錫和微軟)最新調查顯示,過去兩周只有5%的企業使用了AI技術。即使矽谷所在的舊金山,許多科技人士也承認,不會每月花費20美元購買ChatGPT Plus。

不僅僅是美國,其他國家的情況也頗為相似。

官方數據顯示,加拿大僅有6%的公司在過去12個月使用人工智能來製造產品和提供服務。

在英國,企業的AI采用率更高,3月達到20%,但較去年9月份的數據幾乎沒有變化,AI的普及舉步維艱。

AI普及之所以緩慢,主要是因為人工智能可能還不夠智能。

華爾街見聞此前提及,快餐連鎖巨頭麥當勞最近取消了與IBM合作的AI免下車點餐試點項目。據悉這個AI點餐頻繁出錯,比如曾在一位食客的賬單上多加了價值222美元的雞塊,引發了食客的極大不滿。

除此以外,數據安全、算法偏見等問題使一些公司在AI應用上猶豫不決。

目前,企業主要將AI用於客戶服務等狹窄任務範圍,如自動化回答客戶問題和提供個性化服務。這種有限的應用範圍,以及缺乏更廣泛的生產力提升,導致投資者開始質疑AI技術的經濟潛力。---來源: 華爾街見聞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