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卡了OpenAI的脖子?
估值800億美金的OpenAI近期面臨一系列挑戰者和自身遭遇「滑鐵盧」。
鈦媒體 7月1日消息,據報導,亞馬遜正在秘密研發一款 AI 聊天機器人,代號為「Metis」,其能夠以一種智能對話的方式回答文本和圖像相關的問題,並提供相應的信息來源鏈接,推薦後續查詢,甚至生成圖像,目標直指OpenAI 旗下的ChatGPT。
與此同時,據The information報道,谷歌內部的Google Lab團隊也在開發基於Gemini AI模型定製的聊天 AI 產品,應用於消費者娛樂,直接對標ChatGPT、Meta聊天機器人、Character.AI等產品。而且谷歌近期還官宣270億參數規模的Gemma 2開源模型,性能超越Llama 3、GPT-4等。
實際上,當前OpenAI遭遇了「卡脖子」風波:一方面谷歌、亞馬遜、Meta以及其合作夥伴英偉達等總市值超過8.7萬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3.3萬億元)的科技巨頭對 AI 大模型領先地位「虎視眈眈」,借助自身流量和資本等優勢強勢加入賽道,促使美國 AI 市場競爭愈加激烈;另一面,OpenAI自身也遭遇「滑鐵盧」,推出的GPT-4o語音助手功能測試時間不斷推遲。
那麼,隨著美國從AI大模型「卷」到 AI 應用階段,誰卡住了OpenAI的脖子?
63萬億巨頭瞄準大模型,OpenAI、谷歌、亞馬遜「混戰」進入下半場
在ChatGPT狂飆一年多之後,在市場競爭、數據算力需求增多、用戶需求變化、熱度放緩等因素下,OpenAI消費者市場正在趨於放緩,尤其是亞馬遜、谷歌、蘋果公司的競爭局勢。
根據網絡分析公司 Similarweb 的數據,5月的前三周,OpenAI 的ChatGPT網站平均每日訪問量約為7700 萬次,月總訪問量達到25億次。但跳出率高達34.25%,也就是說,大部分人最多在ChatGPT上待6分鐘就轉到了下一個網站,留存率略低。
在這背後,市場競爭持續增加是重要因素之一。
6月26日,據《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報導,亞馬遜首席執行官安迪·賈西 (Andy Jassy) 近期將親自監督一個代號為「Metis」的全新 AI 聊天機器人戰略項目,預計將在功能和能力方面超越亞馬遜目前的 Titan 基礎模型,它可能會提供高級功能,例如後續建議、共享來源鏈接、基於圖像的響應,甚至能夠創建旅行行程等詳細計劃。
報導稱,該項目已處於後期階段,最早可能於 9 月推出。
同時,除了 Metis 項目外,亞馬遜最近還推出了一款專註於編寫和修復代碼的生成式 AI 聊天機器人「Q」,以及計劃改進其語音助手 Alexa。有消息稱,亞馬遜計劃在 8 月前推出一款名為 Remarkable Alexa 的AI版本。付費版 Alexa 預計將提供增強功能,例如訂購外賣、起草電子郵件等。分析師預測,付費版可能會使亞馬遜的收入增加高達 6 億美元。
緊隨其後的是谷歌。
6月下旬,據 The Information報導,谷歌正基於明星和 YouTube 網紅打造新的 AI 聊天機器人,並由該公司的 Gemini 大模型提供支持,谷歌實驗室瑞安·格米克 (Ryan Germick) 領導這一項目,目標是與OpenAI、Meta 和初創公司 Character.AI 相關產品進行競爭。
對此,谷歌發言人賈斯汀·伯爾 (Justin Burr) 表示:「谷歌實驗室是我們試驗未來人工智能產品理念的地方——其中一些可能會在某個時候融入我們的產品中,而有些則不會。」他拒絕直接就聊天機器人發表評論。
報導還稱,谷歌還在嘗試與有影響力的明星網紅建立合作夥伴關系,並且還在開發一項功能,讓人們只需描述自己的個性和外表就可以創建自己的聊天機器人,類似 Character.ai 的做法。目前尚不清楚 Google 可能與哪些明星網紅合作。
另外,蘋果也加入與OpenAI的競爭行列。
7月1日彭博報導稱,繼與OpenAI合作之後,蘋果一直在尋求與谷歌和 AI 初創公司 Anthropic 達成交易,並有望於今年秋天將谷歌的Gemini聊天機器人集成到iOS 18、iPadOS 18和macOS Sequoia系統當中,首先支持iPhone 15 Pro的美國英語。
彭博之初,蘋果計劃在今年秋季宣布與谷歌正式建立合作關系,屆時 Apple Intelligence 預計將向公眾推出。
然而,與此同時,出於隱私考慮,Meta的聊天機器人被蘋果拒絕,但蘋果計劃允許用戶在多個聊天機器人之間進行選擇,以獲得更好的 AI 幫助。
實際上,無論是亞馬遜,還是谷歌、蘋果,這些科技巨頭都擁有海量的用戶數據和豐富的應用場景,以及強大的技術實力和資本實力,比如,亞馬遜的Prime會員人數已超過1.72億人;谷歌每天可以處理的搜索請求數量達到數十億次;蘋果在全球擁有超過16.5億部終端設備。
而OpenAI的ChatGPT,只是在一年多前發布的初創產品,在數據量、算力、算法層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對其後續發展帶來很大的挑戰。
超36億投資2家企業,OpenAI緊急變局
實際上,來自Meta、谷歌等競爭對手的強勢覺醒也給OpenAI帶來了挑戰,而OpenAI緊急編劇,希望通過投資方式保持技術領先。
6月21日,OpenAI 公布了一項裏程碑式的重大收購:收購實時分析數據庫初創企業Rockset。除了收編團隊,技術也被整合進OpenAI產品。交易金額細節未披露,據鈦媒體AGI估算,此番收購Rockset估價或達5億美元(折合約36億人民幣)。
而自成立至去年8月底,Rockset已累計融資超過1億美元,主要投資者包括紅杉資本和Greylock等知名風投。據悉,Rockset目前員工數量僅有86位。
短短4天,OpenAI 曝出了第2筆收購案。6月25日,OpenAI又宣布完成了對遠程協作公司Multi的收購,該公司僅有的5名員工將加入OpenAI,與ChatGPT桌面團隊合並,共同推進 AI 在桌面應用領域的創新。
Multi成立於2019年,開發了為macOS設計的多人協作應用程序,支持10人以內團隊通過屏幕共享實時協作,包括語音、視頻通話以及標註等。Multi聯合創始人、CEO亞歷山大·恩比裏科斯 (Alexander Embiricos) 表示,Multi 將於 7 月 24 日之後關閉。
與收購 Rockset 一樣,收購 Multi 似乎符合 OpenAI 近期大舉投資企業解決方案的廣泛戰略。OpenAI最近透露,ChatGPT的企業級用戶接近 60 萬,其中包括 93% 的財富 500 強企業。
如今,OpenAI密集「聯姻」,讓外界猜測其正在構建自身的操作系統的通信工具,多方猜測指向一個共同的交集:GPT-4o實時語音和Sora模型的未來動向。
有分析認為,一方面,借力Rockset,OpenAI能夠支持更復雜的實時應用場景,比如個性化推薦、動態聊天機器人系統;另一面,Multi的技術更側重於與現有操作系統深度集成,強化ChatGPT在屏幕繪圖、代碼編輯等領域的應用,甚至昭示著一場由數據驅動的AI應用變革正蓄勢待發。
有業內人士指出,此舉表明其在AI+Data infra(數據基礎設施)的攻略圖景日益清晰。OpenAI正積極招募互聯網巨頭的Data infra專家,再次證明在AI的探索道路上,數據依舊是不可或缺的基石。
當前,OpenAI 正在重新規劃、加速推進。據 The Information報導,OpenAI今年的收入將超過 34 億美元,同比增長超過200%。
此番密集收購,不僅是技術融合的大動作,更是行業洗牌的信號燈。此前,Adept、Humane、Stability AI等獨角獸企業紛紛籌謀並購,預示著大模型領域的重組浪潮已至。
根據最近公布的一份訪談記錄,OpenAI CEO奧爾特曼(Sam Altman)提到,開發「GPT-5」還需要一些時間。目前尚不清楚 GPT-5 的發布日期,但他表示GPT將是「巨大飛躍(significant leap forward)」,或許是相較於其前輩 GPT-4 而言。
「我們目前持樂觀態度,但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奧爾特曼進一步解釋說:「我希望它能取得重大飛躍。GPT-4經常犯很多錯誤,比如在推理方面表現不佳,有時還會完全跑偏,犯下低級錯誤,就像連一個六歲孩子都不會犯的一樣。」
奧爾特曼關於GPT-5的言論暗示,這個模型可能仍處於早期開發階段,這可能歸因於復雜算法、數據問題以及 GPT-5本身龐大的體量。
7月2日,行業人士王輝(匿名)對鈦媒體AGI表示,生成式 AI 技術領域正在從先進性轉向落地效果,GPT-5的推遲其實說明國內整個行業環境並沒有比國外同行弱很多。「我們期待GPT-5帶來更大的創新,但即便它創新不太夠,我覺得也不會有多大的信息喪失,因為對於我們來說,行業落地環境和潛力更加重要。」
---[鈦媒體/作者: 竇悅怡、林誌佳*編輯: 林誌佳|鈦媒體AGI]---(圖片來源:鈦媒體-編輯截圖自微軟線上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