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神魔宇宙 ***宇宙天國首部曲 彌勒天書閣 https://maitreya-books.com/ 神話從來就不是怪力亂神,而是原始先民在日常生活情況的觀察之中,所建立的真實認知。唯有相信神話中的真實,才能感受到神話的詩意隱喻背後,所具有的神聖力量。打開你的想像,打開你的相信,你才能知道神話告訴了你什麼宇宙生命的資訊。 生命起源於宇宙之中,生長於宇宙之中,結束於宇宙之中,因此,宇宙的起源就是生命背景的起源。生命形成的每一個階段,其實都在述說著生命的本能,也就是生命本就存在的一種力量,在此雖是說明一種狀況,然而將這狀況投射在生命的生活行動之中,你就會明白自己究竟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本能!

美國與烏克蘭簽署雙邊安全協議

2024061514:52

(原標題:美國與烏克蘭簽署雙邊安全協議)



美烏簽署雙邊安全協議,圖為美國白宮 資料圖

當地時間6月13日,白宮發表聲明稱,美國總統拜登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當日會晤結束後簽署了雙邊安全協議,明確了美國對烏克蘭的長期支持,並承諾在國防和安全領域等方面繼續合作。

* 延伸閱讀:*媒體:"烏克蘭重建會議"結束 對烏來說會開得很有成果*

為期兩天的「烏克蘭重建會議」當地時間12日在德國柏林結束。

對於苦求西方支持的烏克蘭來說,這次會議開得相當有成果:一個重建問題,一個軍援問題,都有了著落。

而其主要資金來源,則是被西方凍結的俄羅斯海外資產。

作為會議的一項重要「成果」,烏克蘭將從7月開始獲得俄羅斯被凍結資產的利息收入,首批為15億歐元。



「烏克蘭重建會議」對烏克蘭來說相當有成果 烏克蘭《基輔獨立報》報道截圖

據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稱,接下來,西方各國將在13日至15日於意大利舉行的七國集團(G7)峰會上討論「如何讓烏克蘭更快速、更大規模地獲得源自俄羅斯被凍結資產的固定收入」。

「俄羅斯會報復歐洲,而不是美國」

俄烏沖突爆發後,美國聯合歐盟等西方盟友,共凍結了俄羅斯中央銀行存在這些國家的近3000億美元(合2600多億歐元),其中三分之二以上被凍結在歐盟。

自去年起,在美國主推下,西方一直在討論為支持烏克蘭而動用俄海外資產「應該走多遠」。

美國認為將這筆錢全數「沒收」並交給烏克蘭是「天經地義」的。但歐洲有不少人對此舉的合法性及其將開創的先例持謹慎態度。



在美國主推下,西方一直在討論為支持烏克蘭而動用俄海外資產「應該走多遠」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截圖

有關如何將被凍結俄資產提供給烏克蘭的辯論已僵持了一年多,主張完全將其沒收的人既無法說服歐洲各國央行行長,也無法在G7內部獲得足夠支持。

目前,雖然沒收俄海外資產並將其全部交給烏克蘭的方案已被排除,但美國又想出了一個「變通」的法子。

按照美國財政部長耶倫的建議,G7可在短期內向烏克蘭發放一筆最高額度可達500億美元的貸款,貸款以被凍結的俄海外資產作為「抵押」,貸款的利息則由被凍結俄資產的年度收益來支付。



耶倫建議G7可在短期內向烏克蘭發放一筆最高額度可達500億美元的貸款 美國「商業內幕」網站報導截圖

據報道,作為拜登赴意大利出席G7峰會之前的首要任務,美國方面正在「與時間賽跑」,以期推進各方就500億美元貸款計劃達成一項協議。

不過,有消息人士稱,G7內部尚未就此達成共識。

作為一個「降級版」的選擇,不斷被美國施壓的歐盟上月做出決定,批準將被凍結俄海外資產所產生的凈收益用於支持烏克蘭國防工業和重建需求。

具體而言,就是將俄資產收益的90%撥入歐洲和平基金,用於為烏克蘭購買武器,剩下的10%用於烏克蘭重建。



歐盟批準將俄資產收益的90%撥入歐洲和平基金,用於為烏克蘭購買武器 《紐約時報》報導截圖

除此之外,歐洲顯然不敢「越線」太多。

《華盛頓郵報》就此分析稱,歐洲之所以一直對動用俄羅斯被凍結資產有所顧忌,不僅是因為擔心這可能違反國際法,挫傷投資者對歐元的信心,引發全球資本逃離歐洲大陸,還有更多考慮。

特別是,由於絕大部分俄海外資產被歐洲持有,在美國的據信只有大約50億美元,俄羅斯的任何報復都可能更多地針對歐洲,而不是美國。



絕大部分俄海外資產被歐洲持有,在美國的據信只有大約50億美元 《華盛頓郵報》報導截圖

對於拜登希望說服其他G7國家同意將俄被凍結資產作為500億美元貸款的抵押品,美國《政治報》網站報道稱,美歐分歧巨大。美國想讓歐盟充當這筆貸款的「唯一擔保人」,在歐盟內部引發憤怒。

用一名歐盟外交官的話說:「華盛頓的計劃是,由美國借款,同時由歐盟承擔所有風險……我們可能是愚蠢的,但沒有那麽蠢。」

「歐洲比1945年以來任何時候都更接近一場大戰」

事實上,為了以歐洲利益為代價打響自己的算盤,美國「主推」的事兒不僅僅是這一件。

與動用俄羅斯資產幫助烏克蘭「布局未來」異曲同工的是,美國及其主導的北約正盡其所能地用好「俄羅斯威脅」這個概念,把歐洲變成「後烏克蘭危機」時代的超級反俄戰場。

據歐洲媒體報道,作為下月北約華盛頓峰會的主要議題之一,歐洲的「軍事申根區」建設計劃正在加快落實,為打造美國設想的「歐洲堡壘」奠定基礎。

所謂「軍事申根區」,是指北約軍事力量能夠在這一區域內自由流動,就像歐洲申根區內的人員、物資等可以無障礙往來一樣。

這個概念早在幾年前就曾被提出,但直到最近才重新被「喚醒」,原因就是俄烏沖突爆發後,美國和北約不斷「警告」歐洲國家:如果俄羅斯在烏克蘭獲勝,下一步將直接「侵略」歐洲的北約成員國。

這大大加深了歐洲的安全焦慮。而在很多國家看來,作為應對「俄羅斯威脅」的關鍵一環,在北約不斷擴大的版圖以及和俄羅斯之間不斷加長的邊界線上實現軍事力量的快速機動刻不容緩。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近日報導,根據北約正在製訂的計劃,如果未來與俄羅斯開戰,北約將沿著五條「陸地走廊」向歐洲「東部前線」緊急調派數以萬計的駐歐美軍。



北約正制訂計劃,如果未來與俄開戰,北約將向歐洲「東部前線」緊急調派數以萬計的駐歐美軍 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截圖

對於「軍事申根區」建設,美國自然樂見其成。但北約內部並未就此達成統一,原因明擺著:這樣做可能會對相關國家的主權和安全造成損害,也容易把原本想保持中立的國家拉進火坑。

俄羅斯方面早就警告,北約癡迷於打造所謂「軍事申根區」再次證明其無意顧及俄方的安全關切,只會加劇歐洲的緊張局勢。



俄羅斯方面發出警告 路透社報導截圖

歐亞集團全球事務研究所近日對英、法、德三國開展的一項調查發現,雖然有更多人期待美國至少能夠表現得「有些」可靠,但只有區區6%的人對美國能夠保證未來十年的歐洲安全有信心。



歐亞集團全球事務研究所社交媒體截圖

正如瑞典跨國和平與未來研究基金會創始人奧貝裏曾指出的,美國和北約總是宣稱其行動是為了「穩定、安全與和平」,但眾所周知,「歐洲現在比1945年以來任何時候都更接近卷入一場大規模戰爭」。



圖為奧貝里

---[文源:央視新聞客戶端/責任編輯:覃肄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