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神魔宇宙 ***宇宙天國首部曲 彌勒天書閣 https://maitreya-books.com/ 神話從來就不是怪力亂神,而是原始先民在日常生活情況的觀察之中,所建立的真實認知。唯有相信神話中的真實,才能感受到神話的詩意隱喻背後,所具有的神聖力量。打開你的想像,打開你的相信,你才能知道神話告訴了你什麼宇宙生命的資訊。 生命起源於宇宙之中,生長於宇宙之中,結束於宇宙之中,因此,宇宙的起源就是生命背景的起源。生命形成的每一個階段,其實都在述說著生命的本能,也就是生命本就存在的一種力量,在此雖是說明一種狀況,然而將這狀況投射在生命的生活行動之中,你就會明白自己究竟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本能!

164萬大學生!中國高校第一城誕生

2024060714:55

得大學生者,得未來。

2024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1342萬人,比去年增加51萬人;同年畢業生預計達1179萬人,雙雙創下歷史新高。

正如機場、高鐵、海港之於客流、物流的重要性,大學就是名副其實的「人才港」。

在校大學生的多少,決定了各地在搶人大戰中的先發優勢。

誰是全國大學生最多的城市?

01, 百萬大學生之城,不再是傳說。

隨著各地陸續披露最新統計公報,中國2023年大學生最多的城市正式揭榜。



廣州、鄭州、武漢、重慶、成都、北京、西安、南京8城在校大學生超過百萬,為我國大學生數量最多的城市。

其中,廣州以164.2萬的在校大學生總量,蟬聯全國第一,鄭州、武漢分別以146萬、137萬,位列第二和第三。

需要說明的是,這裏的在校大學生,包括本科生、專科生及研究生,為廣義上的大學生。

廣州是高校最多的城市之一,其中包括7所雙一流大學。近年來,廣州仍在拼命建大學,「大學生第一城」之位未來愈發穩固。

廣州總量位居全國第一,如果看大學生密度,鄭州、武漢、南京、蘭州、南昌、太原都不遑多讓。

在這些城市,平均每10個人中就有一個在校大學生,大學生已成為常住人口的重要一極。

有意思的是,這些城市幾乎都是強省會,即使經濟實力並不出色,但無論是高校數量還是大學生人數,都超過一些經濟強市。

可以看到,深圳、蘇州、寧波、佛山、南通、東莞處於墊底位置,不僅遠低於同能級城市,甚至不及石家莊、南昌等普通省會。

偌大的深圳,貴為中國經濟第三大市,但只有15所普通高校,在校大學生只有20.19萬人,不到廣州的1/8。

不過,憑借雄厚的財力和強大的產業吸引力,以深圳為代表的經濟強市,正在拼命建大學,不斷拉近與省會之間的距離。

02, 大學生眾多,只能說明高校規模之大,難以說明綜合實力之強。

一些城市並非傳統的教育強市,但大學生數量穩居前列,或許得益於專科院校的井噴。

由於數據的可得性,各大城市只籠統公布了本專科學生數量,未將本科生單列,但多數城市都披露了研究生數量。

碩士博士設立門檻更高、招生標準更高,不是每個學校都有培養資格。

所以,在學研究生數量,可作為各地高校綜合實力的參考指標。



北京堪稱獨一檔的存在,在學研究生數量45.5萬人,超過很多城市的本專科生數量的總和。

而在去年,北京碩博畢業生人數,歷史首次超過本科畢業生,其招收的研究生數量占全國1/10左右。

作為中國高等教育第一城,北京985高校、雙一流高校、大型科研院所數據全部位列榜首。其科技服務業占GDP比重高達8.3%,在全國也是獨一無二。

北京之後,上海、南京、武漢在學研究生數量均超過20萬人,西安、廣州也超過15萬人,位居前列。

這與各大城市本科高校及雙一流高校相匹配。上海、南京分別擁有15所、13所雙一流大學,而武漢、廣州、西安都是7所。

與之對比,一些大學生數量居前的城市,研究生數量卻不足10萬人,暴露出其高等教育「大而不強」的尷尬。

鄭州、石家莊、南昌、昆明都是如此。

鄭州所在的河南,高校數量全國第一,但985高校掛零,雙一流高校只要2所,而本科院校占比僅為1/3,更多是大專院校。

論規模,以河南為代表的「山河四省」高校數量不算少,但一流高校付之闕如,則是長期發展的製約。

不缺大學,缺的是好大學,這也是許多經濟大省共同的煩惱。

03, 省會教育實力,為何普遍蓋過經濟強市?

從在校大學生數量和雙一流大學分布來看,位居前列的幾乎都是省會和直轄市,經濟強市則是全面墊底。

「一二線的經濟,三四線的教育」,是經濟強市普遍面臨的尷尬,深圳尤其如此。



究其原因,高校格局是歷史遺留產物,受到三輪大調整的影響。

第一次是1950年代的全國院系大調整。

一眾名校拆分重組,部分工科院校脫穎而出,傳統大區中心成了最大受益者。

第二次是三線建設時期。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基於備戰和均衡發展的需要,大量高校、科研單位、工廠向中西部地區遷移,成都、重慶、西安等成了最大受益者。

第三次是京校外遷。

1969-1970年,基於當時特殊形勢,包括中科大在內的13所在京高校外遷到安徽、陜西、河北、湖北、河南等地,基本落戶在省會。

當前,新一輪京校外遷大幕拉開,但這一次主要是在京部屬高校遷移,而目的地是雄安新區,不涉及其他地區。

可以說,省會作為傳統的教科文衛中心,不僅在經濟發展中占據優勢,而且一開始就在教育資源分配上搶得先機,從而奠定了作為教育大城的優勢。



如今,隨著強省會戰略的推進,省會的資源匯聚能力只強不弱,即使GDP或製造業被經濟強市超越,但在教育及醫療上的領先優勢,卻非一時所能趕超。

畢竟,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一些經濟強市,短短數年間借助工業或外貿一路飆升,但教育短板卻非短時間就能彌補。

當然,借助拼命建大學,深圳等城市也在努力改變教育落後的面貌,高等教育水平已經躋身全國中遊。

過去10年,深圳幾乎以1年1所的速度,瘋狂建大學,不僅打破雙一路掛零的尷尬,而且部分高校已躋身第一梯隊。

除了本土的深圳大學、南方科技大學之外,深圳引進的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中山大學深圳校區、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更打破了「高校荒漠」的刻板印象。

深圳一有財力,二有經濟產業優勢,三有港澳合作辦學的政策優勢,不出10年時間,其教育實力,有望追上強省會。

04, 留不住大學生,是許多省會面臨的最大挑戰。

大學是人才港,大學生是各地的人才蓄水池,但大學生畢業之後卻未必會留在本地。

前些年,「二線城市為何留不住985高校畢業生」的說法一度刷屏,自己培養的大學生,最終為發達地區做了嫁衣裳。

作為大學生第三城,武漢本科生數量為全國之冠,但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畢業生留在湖北本省就業的約為3成左右,而20%左右的畢業生首選廣東,其次為上海和北京。

合肥也是如此。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畢業生,留在安徽就業的約為1/3,絕大多數都去了江浙滬包郵區,以上海、杭州、南京為主。

相反,深圳雖然沒有幾家本土高校,但每年都有不計其數的外地大學畢業生「投奔」而來,大學學歷人口總量位居全國前列。

究其原因,人隨產業走,大學生更是如此。

沒有高新產業,沒有與大學生相匹配的薪酬,沒有創業所亟需的產業生態和創投基金,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

面對這一局面,武漢喊出了「留住百萬大學畢業生」的口號,安徽則將「中科大和合工大畢業生留皖率達到40%」作為目標。

這幾年效果也相對顯著,武漢留住了一批大學畢業生,合肥不僅留住了人還搶到了一批人,原因就在於經濟產業實力和城市能級的同步提升。

未來,隨著人口大盤見頂,城市之間的搶人大戰更加白熱化,從大學生到普通勞動力,都是如此。

所以,有多少大學生不是關鍵,能否留住乃至搶到更多人才,才是關鍵。---[文:凱風/來源: 國民經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