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歐盟反補貼調查,中國車企關閉歐洲總部,到底「坑」到了誰?
5月28日,長城最終選擇了關閉設立在德國慕尼黑的歐洲總部。目前已經解散了100人的員工團隊,包括長城歐洲汽車業務總管Steffen Cost也一並解雇。
回想起兩年半前,全球疫情陰霾尚未消散,長城汽車就雄心勃勃的在慕尼黑設立歐洲總部,並以此為核心,立誌開拓整個歐洲市場。兩年半時間過去,長城並未實現昔日的宏偉藍圖,而是在歐盟多次針對打壓下變得小心謹慎起來。
當然這次歐洲總部的關停,也並不意味著長城徹底放棄了歐洲市場。後續長城將與經銷商集團埃米爾·福萊展開合作,集中於德英、瑞典和愛爾蘭幾個市場,暫停歐洲市場的拓展。
關閉歐洲總部,是長城情非得己下的退守之策,這些年國產新能源在海外究竟遭受到了怎樣的委屈?
長城的辛酸
長城早在2019年就開始招募團隊,著手布局歐洲市場,並於2021年11月成立長城汽車歐洲總部,主要負責研發銷售以及管理等。長城在歐洲市場的主要銷售品牌為歐拉、魏牌等等,在多年精心運作之下,長城海外市場的熱度和銷量得到連年增長,目前已然到了「豐收期」。
2024年第一季度,長城海外銷量9.28萬輛,其中三月份銷量高達3.58萬輛。2024年北京車展上,長城躊躇滿誌的對外設下目標,要在2030年,將長城汽車海外市場的單年銷量提升至百萬以上,並且高端車型占比要超過1/3。
按照長城設想,接下來他們要將研、產、供、銷、服一系列服務全面帶至海外,全力開拓德國、英國、瑞典、愛爾蘭、以色列等國外市場。計劃在今年再度開辟西班牙、意大利、瑞士等15個新市場,同時在2025年將旗下產品實現歐洲市場全覆蓋。
目前坦克品牌系列成為了長城開辟國際市場的主力軍,品牌全球銷量已經突破40萬輛,並且旗下產品實現20~70萬價位區間的全覆蓋,且有燃油和混動不同動力可選。其坦克300車型現已在南非、墨西哥上市,坦克500也已在印尼、歐亞上市。
哈佛品牌也宣布,未來將自我革新,以嶄新品牌面貌加速全球化進程,生產出更多的海外產品。截止目前,哈佛的全球銷量已經突破72萬輛,H系列和哈弗大狗可謂暢銷全球。
另有歐拉好貓也有進入歐洲、中東以及拉美、北非的打算。正如長城董事長魏建軍七年前所言:「身為中國汽車人,我有一個願望,就是將來能看到國產汽車能行駛在歐美的大街小巷。」
從數據和成績上看,魏建軍和他的長城的確做到了這個成就,如若能一直保持這個發展趨勢,長城終將會創造一個了不起的奇跡。只可惜歐盟不願看到這一幕,他們想盡用盡一切方式手段,來竭力阻止長城乃至整個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全球化布局和蓬勃發展。
美歐的聯手
5月14日,比亞迪新皮卡車型「鯊魚」剛剛在墨西哥上市,美國幾乎在同一時間宣布:針對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關稅將有原先的25%,提升至100%,並新增對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以及鋰電池征收25%的關稅!美國此舉目的自然是為了阻止中國新能源品牌在美國市場的暢銷,也的確為我國新能源車企的出口布局帶來了巨大壓力。
為了延緩打擊中國新能源的全球發展,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可謂煞費苦心。五月份出席意大利G7財長會議上,就大肆宣揚中國新能源汽車產能嚴重過剩,呼籲整個歐洲采取反製措施,來捍衛本土企業的市場份額。
耶倫的話煽動了歐盟的情緒,又或者說兩者本就是一丘之貉,沆瀣一氣而已。
早在去年10月,歐盟委員會就發布公告,稱將對中國的新能源電車展開反補貼調查,最終經過抽樣篩選,確定了三個調查對象:比亞迪、上汽、吉利。
本次歐盟反補貼調查範圍是2022年10月及2023年9月所銷售的九座及以下純電車。調查方向也主要集中在兩方面,一是中國生產製造的汽車在出口歐洲市場時,是否接受過中國政府的補貼。二是進口過程中,是否會對歐洲本土車企的經濟健康帶來負面影響。
反補貼調查對於我國來說並不陌生,造船、光伏、機電等行業在出口歐洲時,都曾遭受過歐盟反補貼調查的威脅。反補貼調查本意是為了維護本國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與公平競爭,但歐盟本末倒置的行徑卻早已讓反補貼調查淪為了為本國企業徇私、打壓他國企業發展的棍棒,反而會讓市場天平失衡。
歐盟進行的反補貼調查,看似對長城沒有威脅,但其中一條法律卻涉及針對到所有的中國新能源品牌,該法律規定歐盟可以在啟動調查的9個月內,征收臨時性關稅,最終關稅措施可在調查後4~13個月內征收。也就是說,歐盟可以依法對我國新能源汽車加收關稅。
歐盟也的確沒有放過手中權力,今年3月5日,歐盟委員會發表通知,要對我國電車增加進口登記的新法規,同時對登記在冊的中國電車征收追溯性關稅。這項規定實則是為了防止中國新能源品牌,在反調查得出結論前,對歐盟實施大規模出口。
現在中國汽車出口歐盟要繳納10%的關稅,而本次關稅的具體漲幅歐盟尚為明確說明,但汽車業界人士普遍認為漲幅應該在30%~50%之間。
「追溯性關稅」短短五字,對於中國新能源車企的打擊卻是十分致命的。如果說最後歐盟決定將關稅上漲到50%,除去新簽的10%,我國車企還要再去補交40%,這基本是多賣多賠的局面。
事實上根本不用漲到50%,即使是上漲到業界預測最低的30%,中國新能源車企的生存活路就可以說被徹底掐斷了,這一刀與美國100%的關稅征收同樣致命。
歐盟的追收稅收政策在國際上引起了軒然大波,諸多世界知名車企對此事表達了強烈不滿與反對,他們擔心歐盟的針對策略會引發中國的回旋鏢,最終自食其果。
寶馬董事長齊普策就明確警告道:歐盟很快就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大眾乘用車CEO施文韜也提醒道:中國會有自己的方法展開報復。
奔馳的首席執行官官康林松,也是語重心長的呼籲歐盟,將眼光放的長遠一些,不要被保護主義引導走向錯誤的道路。
Stellantis集團首席執行官唐唯實一針見血的指明:電車關稅是一個大陷阱,它並不會讓西方車企在中國品牌面前免於風險。
事實上這些車企的擔憂不無道理,像寶馬集團在中國的第一季度銷量,占比全球總銷量高達32%,嚴重依賴中國市場求生。齊普策親口評價道:如果沒有中國的原材料供應,歐盟根本造不出一輛汽車,更遑論實現綠色產業目標。
而在新能源領域,中國產業鏈的強大只會更加顯著,從原材料到動力電池之類的核心零部件,中國新能源汽車都實現了全方位的世界領先,如此巨大的優勢並非歐盟和美國一兩個打壓政策就可以抹平的。
面對歐盟的關稅提升,我國以彼之道還治其身。歐盟中國商會5月21日在X官方賬號上發布聲明,表示中國將會對大排量進口汽車征收25%的關稅,而這就是我國開始反製的信號。
正所謂來而無往非禮也,既然歐盟居心叵測,夾槍帶棒,那就休怪我國還手給予迎頭痛擊!---來源: 科普啟示錄-
*中國作戰機械狗火遍海外,展現超強巷戰能力!美國卻呼籲必須禁止*
「一個全副武裝的大兵,正在遛一只全副武裝的機械狗」,看到這幅畫面,相信很多人都以為這是美國軍隊,然而這是來自今年中柬聯合軍演的現場畫面,正在遛機械狗的這個大兵,正是我們的解放軍,而它遛的這只機械狗,也是我們國家自主研發的黑科技。
正當很多人都為這項技術驚嘆時,美國卻酸溜溜地指責:這違反了人道,必須禁止。可軍用機械狗不是他們先發明的嗎,為什麽還要禁止我們去研究?難道我們不小心超過他們了?
* 為什麽美國要反對中國軍用機械狗?
早在去年的時候,解放軍的這款軍用機械狗就已經在媒體上亮過相了,在視頻中,機械狗背上背著一把95式突擊步槍,謹慎地配合著解放軍搜索樓房,在遇到拐角的時候,它還能在解放軍之前,先探頭偵查,一旦遇到目標,還能自行射擊。
前兩個月,這款機械狗再次出現在大眾視野,這一次他們來到了開闊的野外。一人一狗潛伏在草叢中,機械狗在收到指令後緩緩站起,然後也是小心謹慎地向前摸索排查。
這兩個視頻都表現了解放軍的機械狗,已經能夠和士兵配合作戰。而這次中柬聯合軍演中透露的視頻,直接就展示了機械狗強大的戰鬥力,不管它身上背著的是突擊步槍還是火焰槍,都能夠克服後坐力帶來影響,精準命中目標。
尤其是解放軍遛機械狗這個場面,在很多人印象中,只有美軍基地才能看到,沒想到卻是出自中國軍隊,而且現實中的美軍,卻還是看不到機械狗的身影,就連在中東的戰場上,他們都是還用騾子運送貨物。
可是要知道,最早將機械狗運用到軍事的概念,就是美國人提出來的,並且他們的技術一直處於領先地位。但是沒想到,美國最先領跑,卻被中國超了車,並且還很成熟地運用到實戰中,這就是美國人指責我們的原因,不過對於他們而言,「人道」是假,「嫉妒」才是真的。
相信有很多人好奇,戰爭機械狗是美國最先研究的,而且他們的科技要比我們先進,為什麽直到今天都還沒有推廣使用?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從美軍研究戰爭機器人講起。
早在十幾年前,美軍就讓美國最出名的一家機器人研發企業「波士頓動力」,幫忙研究戰爭機械狗。這家企業從上個世紀就已經在研究著機器人技術,算是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幾十年的技術積累,讓他們創造了很多優秀的機器人。
十多年前,美軍把訓練機械狗的視頻放到了網上,人們才得以一睹芳容。這款機械狗體型龐大,四肢靈活,具有比較強大的平衡性,無論受到怎樣的撞擊,都能夠保持姿態平衡,就算被撞倒了,也能很快爬起來。
從當時的畫面可以看出來,美軍研發這款機械狗的目的主要還是用來運送物資,龐大的體型主要就是為了增加載荷量,背負更多的物資。它可以背負著重物,和美軍一起跋山涉水,不管道路怎樣崎嶇,它都不會感到疲憊。
十幾年前當人們看到這樣的機械狗時,都認為美軍即將把科幻變成現實,可沒想到這麽多年過去了,他們在中東戰場上還在用騾子馱運物資,後來才知道他們把這款機械狗淘汰了,主要就是因為這款機械狗的噪音太大了,在戰場上很容易暴露目標。
這倒也不是美軍挑剔,這款機械狗雖然動力強大,是因為它采用的動力來源是汽油內燃機,只要啟動了,就像割草機一樣,一直發出噪音。這要是在戰場上,自己沒發現敵人,倒被敵人先發現了,所以被淘汰也是情理之中。
但是運輸機械狗的失敗,並不會讓美軍就此止步。他們在2023年又展示了一款機械狗,名為「機槍山羊」。這款機械狗也能像解放軍的這款一樣,背負槍械進行作戰,可萬萬沒想到,最後竟然被曝出是中國製造的?
美軍機械狗是中國製造,中國豈不是超車?
在軍用機械狗這一塊,美軍其實把路走歪了,他們從一開始就打算用機械狗來做運輸物資的騾子,就沒想過直接用來做戰鬥力。
俄羅斯2022年舉行了一場武器博覽會,在博覽會上,有一只機械狗渾身蒙著黑色外套,只露出兩只眼睛,身上背著火箭發射器,靈活展示各種戰鬥姿態。美軍一看恍然大悟,原來這才是軍用機械狗的正確用法。
俄烏沖突,算是給了這些新概念武器最好的檢驗。現在的戰爭,如果是在開闊地帶展開,打法就非常簡單了,只要彈藥充足,就先進行幾輪地毯式轟炸,或者直接精準定位轟炸,等到轟炸結束了,再讓步兵去打掃戰場。
可要是遇到巷戰就麻煩了,現在的建築高大堅固,內部又有很多死角,在雙方都熟知巷戰知識的前提下,誰防守誰占優勢,他們就像絞肉機一樣,看到有人進攻就無情射殺,想要攻下一座城市,基本上都要犧牲無數生命。
這時候用上機械狗就可以改變戰局,首先它們能夠適應復雜的地形環境,然後它們身上可以掛載更先進的偵測設備和武器裝備,有時候甚至可以隔著墻就知道敵人的位置,先發製人。更關鍵的是機械狗成本比人命低,被打壞一個還有千萬個,不需要再拿人命去攻城。
美軍看到之後愛不釋手,這不就是自己一直想要的嗎?不過作為軍事強國,又怎麽好意思向俄羅斯購買,反正自己國內也有類似的機器人公司,於是就先打算用國內的四足機械狗實驗一番。可沒想到,本土的機械狗雖然外形上看著很威武,但穩定性極差,搭載上沖鋒槍之後,根本扛不住產生的後坐力。就連最關鍵的復雜地形適應性,也是做得一塌糊塗。
於是美軍終於背著白宮,向俄羅斯購買了同款機械狗。據說這款機械狗是從中國網購的,總共才花了2000元人民幣,但是他們之前實驗的本土機械狗,價格卻高達74500美元,換成人民幣也是55萬。不僅價格貴,而且連性能都比不上俄羅斯這款。
但後來有細心的網友發現,這只機械狗不就是中國的Unitree Go1嗎?妥妥的是「中國製造」,本來在中國主要被用來當做電子寵物,或者被用於巡邏和導盲,沒想到被美國拿來當戰爭機器了? 不過五角大樓愛面子,他們一直對外宣稱這是處於實驗階段的概念武器。
所以難怪美國有些人會嫉妒,這項技術本來是他們最先開始研究的,沒想到最後卻被反超了,就連自家的技術也被自己人唾棄。但他們也知道「落後要挨打」的道理,雖然現在用著「中國製造」挺香的,但要是離開了中國,那麽這些戰鬥力,都將化為泡沫。
不過他們口中的「不人道」,雖然聽起來酸溜溜的,但確實值得我們思考。
未來戰爭無人化,中國製造是否會為自己「挖坑」?
美國總是拿著槍講人道,所以他們想讓我們停止機器人的軍事化研究,我們當然不會聽他們的話,因為我們國家絕對不會把這樣先進的科技,拿來對付無辜的人。可是就算我們能夠做到不濫殺無辜,那別人濫殺無辜,我們又怎麽能夠控製呢?
這並不是危言聳聽,因為現在的戰爭局勢就已經出現了這樣的苗頭。比如歐洲的戰場上,我們經常聽說大疆的無人機被軍事化,本來只是民用無人機,在上面裝一個掛彈艙之後就變成了空襲利器。盡管我們國家一再強調民用無人機不能用於戰爭,並且在出口政策上做了限製,但是人心不可測,只要有人想要,無論門檻有多高都會被買到。
如今像Go1這樣的民用四足機械狗,美軍在網上都能買到,隨便一改裝就變成了他們自己的戰爭機器,如果將來兩國在戰場上相遇,他們卻拿著我們的科技來對付我們,那豈不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不過在如今的社會,技術渠道和銷售渠道都是多樣化的,阻止一個之後還會出現更多個,與其費盡心思去阻攔,不如巧妙利用中間環節做文章,既然別人依賴我們的科技,那我們就在這些裝備裏面做一些限制,一旦發現被用來進行違規操作,那裝備就啟動自毀程序。
所以,中國製造不會為中國帶來災難,因為現在科技掌握在我們手上,別人越依賴我們的技術,我們就越容易對他們進行控製。就像我們曾經依賴美國的GPS,但是人家隨便動動手指頭,就能把它關閉,讓我們的導彈、輪船變成瞎子。如今攻守易形,我們不會再受制於人了。
不管怎麽說,雖然我們的機械狗被美軍賣去改造成了戰爭機器,心裏很不樂意,但是這也說明了我們的技術得到了對手的認可,這點還是值得驕傲的。而且在看到我們的軍用機械狗之後,還能遭到他們的反對,說明我們的技術方向確實是走對了。所以中國製造不能停,只能往前走,敵人越害怕什麽,我們就越要造什麽。---來源: 科普啟示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