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神魔宇宙 ***宇宙天國首部曲 彌勒天書閣 https://maitreya-books.com/ 神話從來就不是怪力亂神,而是原始先民在日常生活情況的觀察之中,所建立的真實認知。唯有相信神話中的真實,才能感受到神話的詩意隱喻背後,所具有的神聖力量。打開你的想像,打開你的相信,你才能知道神話告訴了你什麼宇宙生命的資訊。 生命起源於宇宙之中,生長於宇宙之中,結束於宇宙之中,因此,宇宙的起源就是生命背景的起源。生命形成的每一個階段,其實都在述說著生命的本能,也就是生命本就存在的一種力量,在此雖是說明一種狀況,然而將這狀況投射在生命的生活行動之中,你就會明白自己究竟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本能!

空間計算時代求解,AR想先「革」了手機的命

2024060418:43



成交額同比增長60%,這是截至到6月1日,AR眼鏡在今年京東618交出的中程成績單。

自從去年蘋果推出Apple Vision Pro之後,整個XR產業迎來了新一輪的紅利期,尤其是AR行業,從資本到產品再到生態的建設,已然進入了「繁榮期」。在去年四季度的中國市場,AR在出貨量上實現了對VR的反超。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將XR行業拉回主桌,Apple Vision Pro還帶來了一個「新的」名詞——空間計算。在Apple Vision Pro發售的第一天,蘋果公司CEO庫克更是在社交平臺大喊「空間計算時代已經到來!」

所謂的空間計算,通常被理解為下一代計算平臺,相比手機、PC等傳統計算平臺,能夠突破2D屏幕限製,在人機交互上帶來革新。不過,不同於智能手機時代,蘋果在產品理念上的絕對引領,多產品形態,成為空間計算時代的明顯特征。

此前,多位行業頭部負責人均給出了一個觀點,現在XR行業還沒有看到空間計算的iPhone時刻。在鈦媒體APP看來,如何推出更實用且親民易上手的產品,讓XR邁入大眾消費品的陣列,是大談空間計算生態的前提。

在這一過程中,無論是Apple Vision Pro這樣的沈浸式設備,還是輕巧的AI眼鏡和AR眼鏡,都是探索的方向。現階段,沒有所謂的正確答案,不蹭熱點不隨大流,從用戶體驗的角度去研發,才真正有長期價值。

* 銷量反超VR、融資不斷,AR成了「頂流」

當背後有一個推手,市場的分流會更加明顯。Apple Vision Pro教育了市場和用戶,也讓XR行業加劇走向「冰火兩重天」。

根據IDC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AR/VR頭顯出貨72.5萬臺(sales-in口徑),同比2022年下滑39.8%。其中AR出貨26.2萬臺,同比上漲154.4%,VR出貨46.3萬臺,同比下滑57.9%。從出貨量上來看,VR依舊在數量上壓製著AR。但是,在去年四季度,AR已經實現對VR的反超。數據顯示,第四季度AR出貨11.8萬臺,VR出貨11萬臺。



圖片來源:IDC

當然,目前這只是在中國市場發生的事情,也存在一些客觀原因,比如行業頂尖的產品進不來,以及PICO的戰略調整。「有一段時間,PICO在用違背商業規律的方式玩命的貼錢、玩命去砸錢」,在XREAL創始人徐馳看來,少幾個人民幣玩家是好事。

當下,AR作為一個「小眾產業」,目前國內大力布局的巨頭並不多。從IDC公布的數據也可以看到,當下國內AR頭部廠商以創業公司為主,排名前四的廠商均為成立時間較短的初創企業,比如XREAL、雷鳥、Rokid等。不管VR的市場盤子如何變化,AR這個方向確實是在逆勢增長,根據Counterpoint最新發布的預測顯示,增強現實(AR)預計將在2024年同比增長54%。

徐馳認為,如果今天行業的增速快了,我們不會是越來越孤獨的,一定會看到越來越多的廠商會往這個方向走。等有一天發現,就像新能源車市場一樣,連手機廠都願意入局,說明這個賽道爆發了,我們期待看到AR賽道的那一天。

除了在出貨量上反超VR外,開年以來,可以看到,國內AR企業也都相繼傳來融資的好消息。1月初,先是Rokid完成戰略性融資,總規模近5億元,至今總額已超20億元,估值破10億美元。1月底,XREAL對外宣布,公司已完成新一輪6000萬美元戰略融資,融資總額也達到了3億美元,估值超過10億美元。3月,雷鳥創新宣布完成新一輪億元級融資。

一位投資人告訴鈦媒體APP,在投資收緊的當下,蘋果的入局和推動,是大家還願意入局AR行業的重要原因。不過,市場也出現了某種擔憂情緒,認為部分廠商會為了投資而迎合資本,只追求表面數據,行業變得不純碎,技術路徑也會受到一定限製。畢竟,在錢特別多的時候,企業非常容易做不負責任的戰略決策,有可能把你帶到泥潭裏。

對此,徐馳則給出了相反的看法,「當錢變緊的時候,創業團隊再怎麽迎合資本可能沒有用,更多要迎合市場。我們不是單純拿錢,是通過交朋友的方式去拿錢,希望是能夠翹動一些產業資源或者在這個過程中找到雙向的奔赴。」

* AI+AR,是否應該要克制?

在XR行業還沒有看到空間計算的iPhone時刻之前,任何形式的探索與結合,都應該積極鼓勵。而在AI大模型時代,AR自然也成為被討論的對象。

在某種程度上,AI的加速發展,也為AR找到了新的方向。此前,多家研究機構均發布報告預測稱,借助AI的助推,消費電子行業將迎來新一輪的發展機遇。多家AR公司負責人也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表示,AR眼鏡會是AI的最佳載體,在空間計算時代中,將會展現出獨特的價值和潛力。



IDC中國高級分析師趙思泉對鈦媒體APP表示,AI在硬件搭載上有很多選擇,手機、PC、AR都是好的載體。但是對於AR這種輕量級硬件來說,AI的加入會極大豐富AR的應用場景,尤其是在生活助手類的應用中,都會使得其使用的便捷性、準確性得到明顯提升。

雷鳥創新創始人李宏偉認為,「AR眼鏡將賦予AI與人類高度一致的感官能力,並使得AI真正成為人們的『外腦』,增強人們對視覺信息、音頻信息的處理能力。AI+AR會今年行業的一個很重要的趨勢。2024年的大趨勢毫無疑問應該是AI,而我們堅信,未來2-3年AI帶來的最重要的新硬件就是AR眼鏡。」

此前,Meta與雷朋(Ray-Ban)合作,推出了Ray-Ban Meta智能眼鏡。基於AI的加持,市場表現非常強勁,工廠加單已到百萬臺。雖然這不是一款真正意義上的AR眼鏡,充其量只是AI眼鏡,但是眼鏡這種形態與AI的結合,的確讓我們看到了未來。而Meta首款AR眼鏡不久後也將到來,借助自身在大模型以及XR領域的優勢,期待值拉滿。



Ray-Ban Meta

不過,面對AI與AR的融合,也有的廠商持有觀望的態度,XREAL就是其中一家。鈦媒體APP了解到,XREAL在AI上也一直在投入,並且也堅信,AR是AI最好的載體,AI是AR最好的交互。但是,市場以及技術的不成熟,讓其表現得更為克製和謹慎。

「作為AR眼鏡公司,不會拿著這樣的東西隨便去炒個概念,我們會謹慎去看到底有什麽真正有意義的場景,能賦能AR眼鏡,賦能用戶,而不是僅僅拿它做一個噱頭,做一個Story。」XREAL聯合創始人、算法負責人吳克艱說道。

對於不同公司迎合AI的態度,以目前的市場成熟度去判斷,說不清誰對誰錯,允許行業有不同的聲音,這也正是一個產業的魅力所在。從產品形態和理念來看,XREAL絕對不是一家保守的公司,只是對於未成熟的技術更為謹慎,或者說是還沒有達到內部設置的一個體驗標準線。

一家企業,有自身對於用戶體驗的閾值是好事,但時勢下,有時市場就反著來,比如蘋果在AI上的「慢半拍」,而這也是XREAL在AI這件事上的潛在挑戰,考驗其對AI成熟度時間點的判斷。

* 空間計算終端,暫時沒有最終答案

高性能、沈浸、全天候佩戴,這是XR產業的未來。但從目前空間計算終端的發展來看,技術以及生態的限製,讓其在長時間下處於三方並進的狀態。借助產品體驗的提升,AR眼鏡銷量逐漸走高,但是距離大眾消費品還有距離,和VR的市場體量也有差距。

為了進一步提升AR眼鏡的市場滲透率,我們看到有的廠商在大力研發光學技術,以進一步提升AR的顯示效果以及降低眼鏡的重量。在當下這個階段,供應鏈端的競爭,也已經打響。其實,硬件只是AR市場拓展的一方面,蘋果的經驗已經告訴我們,內容和生態才是關鍵。Apple Vision Pro從發售的爆火到現在的降溫,價格因素之外,核心就是其內容上還有所欠缺,沒有出現一個killer App。

目前,多家AR廠商都在加大內容深度的建設,將更多的2D應用拉到3D世界中,基於此也看到了很多種不同形態的產品和思考。值得註意的是,「謹慎」的XREAL,這一次做了一件比較激進的事情,推出了Beam Pro為AR空間計算終端。之所以將其拿出來單獨說,原因在於其除了不能打電話,在外形和功能上和現有的智能手機大體一樣,耐人尋味。



XREAL Beam Pro

從官方的介紹可以看到,相比較普通版本的AR智能終端,XREAL Beam Pro 配備了一塊屏幕,後置雙攝,更多的是為了空間影像而設計,同時兼容絕大多數移動端安卓應用,內容上更豐富。

此前,在評價Apple Vision Pro的時候,徐馳曾指出這是一款堆料的產品,真正偉大的產品一定是經過極致剪裁的。不過,在AR終端上增加屏幕、攝像頭,這一系列的加法,看起來又與其推崇的理念相矛盾。

對此,徐馳解釋道,「第一代終端是相當於全功能的東西,在那個上面做減法是對的。Beam Pro其實是Beam的延續,空間影像是最後加的,目前的形態也是為了解放手機,讓生態一直在Beam裏面。」

我們了解到,支撐徐馳願意冒險做加法,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XREAL Beam與眼鏡的配售比超過70%,高於Airpods對iPhone的40%附著率。這一配售比數據證明了用戶對於AR終端是接受的,做加法是為了在手機之外,能給到一個更完整的AR體驗。

不過,為了空間影像去增加兩顆旗艦攝像頭,這真的是否有必要?目前,iPhone、vivo均支持3D空間攝影,AR廠商與手機品牌合作,看似是一件共贏也更順理成章的事情。

在徐馳看來,手機的空間攝影是閹割過的。一方面,手機攝像頭之間的距離太小,和人眼瞳距差距比較大,拍出來的影像立體感被大大削弱,某種程度上是「軟肋」。Beam Pro專兩顆攝像頭均為5000萬像素,且間距達到了50毫米,更加接近人眼間距。

另一方面,則是基於拍攝幀率上的考慮。相比觀看2D視頻,在觀看3D視頻時,人腦對幀率會更加敏感。iPhone最多只支持30Hz的3D視頻拍攝,Beam Pro則可以支持60Hz的幀率。

同為空間攝影,站在不同的起點,的確會有差異化。手機廠是從手機+AR的角度出發,而AR廠商則是AR體驗優先。不過,即便是這樣,在Beam Pro發布後,仍有質疑的聲音。某3D相機品牌創始人對鈦媒體APP指出,「我感覺要麽合並在手機裏,要麽是一個更便宜輕便的相機。」

Beam Pro能否被接納,市場會給出答案。從徐馳的角度出發,在完善AR眼鏡的性能之外,空間計算終端現在是解放手機,未來仍有取代手機的可能,並且是自然而然的取代。在他心中,AR的最終賦能,就像是《鋼鐵俠》中斯塔克穿上戰衣後,數字人助手把你所有信息篩選完了,幫你做了很好的決策,還能跟你互動。

「當你想創新的時候就要敢於承擔這個時代,反過來這件事一旦成功了,正向反饋也是非常大的。我們要確保體驗是消費者買單,讓時間來去講誰是更對的。」徐馳說道。



鈦媒體認為,手機是過去20多年中最為成功的消費終端,任何新生的設備都想取而代之,比如Rabbit R1等AI Device。但是,不同終端就像是兩顆行星,有自己的運轉軌跡,可以是「跨界」、解放,但是取代很難做到。Beam Pro站在AR的角度,是講得通的。只是,在手機作為第一終端的當下,除了極客發燒友,XREAL還要通過更多的內容和更優的體驗,去說服大眾消費者。

另外,任何行業在上升摸索階段,都難言最終的正確答案,沒有共識才能激發出產業的活力與潛力,怕的是循規蹈矩,畏手畏腳,不敢創新。某產業鏈人士向我們透露,這一兩年,AR行業將會從硬件以及內容生態上有一個較大的跳躍,可以期待一下。

空間計算時代仍處於上半場,Apple Vision Pro、Ray-Ban Meta或者是Beam Pro,都有可能是未來的答案。從用戶體驗角度出發,必然會有長期的價值,市場和用戶會給品牌的認知和創新投票。---[鈦媒體/作者:杜誌強*編輯:鐘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