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神魔宇宙 ***宇宙天國首部曲 彌勒天書閣 https://maitreya-books.com/ 神話從來就不是怪力亂神,而是原始先民在日常生活情況的觀察之中,所建立的真實認知。唯有相信神話中的真實,才能感受到神話的詩意隱喻背後,所具有的神聖力量。打開你的想像,打開你的相信,你才能知道神話告訴了你什麼宇宙生命的資訊。 生命起源於宇宙之中,生長於宇宙之中,結束於宇宙之中,因此,宇宙的起源就是生命背景的起源。生命形成的每一個階段,其實都在述說著生命的本能,也就是生命本就存在的一種力量,在此雖是說明一種狀況,然而將這狀況投射在生命的生活行動之中,你就會明白自己究竟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本能!

中國「窮鬼」,托舉出個全球第一

2024052514:12


5月22日晚間,拼多多集團發布2024年一季度的財報。

數據顯示:

拼多多營收868.12億元,同比增長131%;

歸母凈利潤279.98億元,同比增長246%;

調整後凈利潤更是高達306億元,同比增長202%。

你要知道貴州茅臺一季度的利潤也不過240億元,就這樣被拼多多輕松超越了。

關鍵是,拼多多的狂奔絲毫沒有停下來的意思。

比如,拼多多賺了270億元,背後是240%多的3位數的增長;

而茅臺賺了240多的利潤,才是區區的15%的2位數的增長。

一個是敢沖敢闖的年輕小夥,另一個是穩打穩紮的中年大叔。

再舉個同行的例子,

2024年,拼多多一季度營收增速高達131%,阿裏巴巴為7%,而京東在劉強東強勢回歸後反彈至7%。

即便強如亞馬遜,一季度營收增速也僅為13%。

拼多多3位數的營收增速,跑在了全球最前列。

資金是最聰明的,用腳投票。

拼多多股價在財報公布後,跳空高開,創下美國2022年加息周期以來的歷史高點,解放所有「套牢盤」。

截至當天收盤,拼多多市值2043億美元,反超阿裏的2012億美元,站穩2000億美元的整數大關。

而三年前,拼多多還是小老弟;

阿裏市值8600億美元,京東1200億元美元,多多1080億美元。

時過境遷,阿裏、京東向下,拼多多向上。(見下圖)

不管你願不願意承認,拼多多,徹底奠定國內電商一哥的位置。



▲數據來源:同花順

拼多多,到底做對了什麽?

答案有兩個關鍵詞,分別是下沈、出海。

先講下沈。

拼多多深諳低價就是王道。

一開始就下沈到三四線城市,下沈到廣大的農村。

拼多多靠著低價火遍了整個廣場舞的大爺大媽。

所謂時勢造英雄,拼多多恰巧又趕上消費降級大時代,順勢拿下手頭拮據的年輕人、及失意的中產。

也許,你會嘲笑拼多多不夠高端,但是這個世界又哪有那麽多的精致小資。

來,看一組數據——

中國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可能不超過8%,

中國坐過飛機的人不超過10%,

中國有大幾億人可能月收入只有一兩千左右。

這就是現實,哪有那麽多的抖音、小紅書裏的人均百萬、人手寶馬。

這一塊兒大蛋糕原本屬於阿裏系的淘寶。

我記得2007年第一次在淘寶購物時,就是因為商品價格加上郵費之後依然比實體店優惠太多。

我上大學之後,為了省錢更是瘋狂的淘寶。

周邊舍友、同學、校友都在淘寶、聚劃算、雙十一。

就是因為便宜啊。

後來,阿裏推出天貓,把發展的重心從低消費人群逐步轉向中高消費人群,與京東火拼「品質生活」市場。

這才有了拼多多「偷家」阿裏,順利打出「農村包圍城市」。

接下來,聊下出海。

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說過,消費者永遠想要兩點:便宜的價格,快速的派送。

貝索斯也許從沒想過,小夥黃錚會有一天從大洋彼岸殺過來。

不過,黃錚卻知道自己終有一天要面對貝索斯。

2016年,拼多多創始人黃錚在節目中說過一句話。

如果我是張一鳴,我會更加激進地全球化。

因為我們這一代互聯網創業者,跟上一代相比,有更大的全球化視野,更早接受國際資訊,全球化的機會也更大。

當你布局全球,而且反過來用全球的資源集中回來打中國市場的時候,可能也會變得更從容一些。

就是說,拼多多誕生之際,就已經埋下了一顆「出海」的種子。

黃錚知道,國內的市場很大,但始終是有14億人的天花板。

也理解,國內也很卷;

阿裏、京東、抖音已經開始卷「百億補貼」,卷「縣域市場」。

所以,出海才能面對全球80億人口的市場,才能避開無休無止的價格內耗。

2022年,拼多多正式出海,建立Temu。

其實,這個時間點也正對應著上市以來業績增速的最低點。

2022年6月,拼多多營收552億元,增速同比22.16%。

彼時的營收增速不到今年一季度130%的增速的十分之一,就知道當時有多囧。(見下圖)



數據來源:wind

Temu(拼多多海外版)憑借著「Team Up, Price Down」(組隊、價格更低)的下沈理念,再次在美國如病毒式地爆發。

美國市場的銷售額在2023年1月至2024年期間增長了840%。

有采訪問美國網友,為什麽用Temu。

美國網友表示,便宜。

用2.59美元就買到了一對耳機,而相似產品在亞馬遜賣到了20美元以上。

當下,美國正在經歷痛苦的高通脹,比如學生貸款年利率範圍已經達到5.50%~8.05%;

利息已經成為多數人支出的大頭,不得已能省則省。

而拼多多就猶如一場及時雨。

據Apptopia的數據分析,美國年輕消費者在Temu上花費的時間已經是亞馬遜、沃爾瑪的兩倍以上。

這個數據是全球電商領域的No.1。

Temu正在把這一模式復製到50多個國家和地區,並且還在增長。



▲數據來源:華泰研究

拼多多,正在海外再造一個「拼多多」。

據華泰研究,拼多多的收入主要有在線市場、交易服務兩大塊業務。

2024年一季度,這兩個業務營收分別是425億元、444億元,增速分別為55.8%、326.8%。

拼多多出海前,在線市場收入300億左右,交易服務收入不足100億元。

要知道,Temu的業務在財報裏是算到「交易服務收入」項目裏的。

簡單換算後,拼多多海外業務至少已經有了200億左右。(見上圖)

短短2年不到的時間,拼多多海外業務占比接近0,跨越式地增長到占比超過20%。

匯豐報告更是預測,拼多多海外業務占比有望在2025年超過50%,全面超越中國業務。

拼多多的低價出海,趕上了海外的大通脹。

就好比,金風與雨露相逢,拼多多瞬間「無敵」。

拼多多,成為全球經濟冷暖的一種效應。

而我們也從鄙視拼多多,開始理解拼多多,成為拼多多……

最後,我想講的是宏觀經濟與微觀經濟的撕裂已經不可逆,一邊是繁榮的勞動力市場,另一邊則是「拼多多效應」、「口紅效應」、「KTV效應」。

受此影響,我們的家庭資產在市場裏波動也更加起伏。

一個小小的選擇可能就會省下一個房子首付、可能就會避開醫藥葛蘭。---[來源:米筐投資/作者:慧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