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神魔宇宙 ***宇宙天國首部曲 彌勒天書閣 https://maitreya-books.com/ 神話從來就不是怪力亂神,而是原始先民在日常生活情況的觀察之中,所建立的真實認知。唯有相信神話中的真實,才能感受到神話的詩意隱喻背後,所具有的神聖力量。打開你的想像,打開你的相信,你才能知道神話告訴了你什麼宇宙生命的資訊。 生命起源於宇宙之中,生長於宇宙之中,結束於宇宙之中,因此,宇宙的起源就是生命背景的起源。生命形成的每一個階段,其實都在述說著生命的本能,也就是生命本就存在的一種力量,在此雖是說明一種狀況,然而將這狀況投射在生命的生活行動之中,你就會明白自己究竟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本能!

美聯儲暫緩降息,美元戲耍全球?美元霸權如何影響全球經濟?

2024051213:18

「最終,美聯儲還是會降息的。」

盡管紐約聯儲主席威廉姆斯斬釘截鐵地表示「降息」一定會到來,但是伴隨著「最多加息至2024年9月」這一「降息約定期限」的迫近,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似乎並不想行動。

在2020年,臨危受命就任美聯儲主席的鮑威爾宣布:

美聯儲要「一次性打完所有彈藥」,緊急降息至零利率,帶動全球央行進入新一輪降息周期。

隨後,鮑威爾治下的美聯儲迎來「十連加息」,導致全球黃金價格猛漲,全球貨幣陷入普遍的貶值之中。

2023年夏天,鮑威爾稱美聯儲已經完成最後一次加息,降息將在一年內開展。

如今,期限將至,美國通脹問題依舊嚴峻,加息幾乎已經到了極限,「經濟衰退不可避免」。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

在危局面前,美聯儲面臨的問題究竟有哪些呢?美元霸權如何又影響全球經濟呢?

一, 美國通脹「頑固」,降息交易「涼涼」

2024年4月中旬前後,全球經濟「山雨欲來風滿樓」——國際金融市場颶風狂起,黃金等資產的價格順勢下跌。

在全球金融局勢十分不明朗的情況下,美國股市也顯得「畏首畏尾」,納斯達克等三大股持續出現價格的臨時性逆轉——也就是金融學中著名的概念——回調。

簡單來說,「回調」就像是下象棋,前進三步倒退兩步、前進兩步倒退三步……都是所謂的回調。

尤其是美股道瓊斯接連一周下跌,更是讓華爾街金融市場風聲鶴唳,觀望之聲成為主流。

實際上,美國股市的疲軟、全球經濟市場的震蕩,其背後的原因與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的改變息息相關。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

在16日前後,鮑威爾在議會上勃然大怒,稱對「遠超預期的通脹感到震驚」。因此,他發出了強硬的「推遲降息」的指令。

「推遲降息」這一強音,讓美元指數一路飆升,美債收益率也穩步上揚。

不過,這一指令在「通脹」問題上究竟收效幾何,目前仍是未知數——因為這是美聯儲又一次被迫拉長降息預期。

在2023年9月下旬,美聯儲就曾召開聽證會,在激烈的磋商之後,鮑威爾宣布「不加息」。

截至2023年夏季,美聯儲加息頻率創下了自1983年以來的最高頻次。

當然,美國人最初的目的很簡單:2020年過後,美國通脹情況嚴峻,美聯儲不得不「出手」,加息以穩定經濟局勢。

2020年前後,美國由於全球突發公共衛生的影響,通貨膨脹的晴雨表——CPI指數暴漲,達到了自冷戰結束後的最高值點。



(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連漲不斷)

由於物價高昂,美國人面臨著極其嚴重的財務壓力:

凱特·約翰斯頓是一名普通的美國人,她一直在圖書館工作,但是突如其來的通貨膨脹,讓她僅有的2200美元存款顯得微不足道。

「東西太昂貴了,積蓄幾乎都被花光了。」

31歲的她曾幻想住在一間一室一廳的寬敞房子裏,但是由於房租的上漲,她甚至不得不搬離單身公寓,與別人合租。

此外,通脹的影響著生活的方方面面。

由於汽油價格的走高,約翰斯頓每次加油只敢加四分之一箱。



(凱特·約翰斯頓)

在自己身上仍然背負著大學貸款的情況下,約翰斯頓面對著經濟專家「經濟衰退即將來臨」的警告,也不敢主動辭職。

「無論想做什麽,都不得不擱置起來」——在通貨膨脹無以復加的情況下,美國人幾乎都有這般相同的感覺。

經濟「斷崖」面前,美國迅速開啟加息進程。

然而由於美國的通貨膨脹問題實在是太過「頑固」,盡管美聯儲持續加息,但是通脹數據仍然時不時地出現「反彈」跡象。



(通貨膨脹打擊美國經濟)

相應的,降息開啟時間點也被持續延後。

二, 加息、救濟金輪番上陣,降息遙遙無期

對於美國百姓而言,通貨膨脹並不是僅存的「危機」。

2021年秋天,惠及數百萬工人的失業救濟金發放期限到期;

翌年1月,國會主導的孩童家庭補貼結束,相應的增強營養福利也隨之中止。

在當時,經濟學家就預言「美國的經濟斷崖即將來臨」。



(通脹連創新高,股市接連跳水)

不過,美國消費者依舊頂著高額通脹消費,因為美國的加息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讓就業市場實現了復蘇。

然而,隨著積蓄的枯竭、加息政策也已經達到了頂峰,物價上漲和利率上升所帶的「裂痕」正在不斷擴大。

在進入2023年後,美國的通貨膨脹增長率一直超越工資的增長水平,曾被按下去的「信用卡債」猛漲不休,已經迫近歷史最高位。

美國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在所有的評估體系中,汽車貸款的拖欠情況是最為嚴重的。



(美國港口貿易出現下滑)

美國等經濟學家們不約而同地發出警告稱:「形勢已經很嚴峻了。」

在全球公共衛生事件爆發的時期,政府幫助工人就業、尋找房屋;幫助企業避免破產,提供低額信貸;幫助州政府穩住稅收。

然而,這種「其樂融融」的場景早已在美國消失不見了。

如今,美國企業無力生產滿足整個社會所需的商品總量,更無力雇傭足夠數量的工人來保證生產——長此以往,通貨膨脹問題只會持續惡化。

因此,鮑威爾在2023年提出了「一年內不降息」的決議,為的就是靠「加息」來給經濟潑上幾盆冷水。



(油價波動對於普通人而言影響巨大)

對於普通人而言,加息、降息的本質都是貨幣的宏觀調控政策:

加息則是意味著「貸款更貴」,是為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消費意願;降息反之。

換句話說,當企業和個人的投資意願相對較低,市場上流動的錢太少的時候,降息就是最關鍵的調控政策之一。

美聯儲加息過後,個人買房將承擔更高昂的費用,公司擴張將不得不面臨嚴峻的經濟壓力。

這將進一步導致現有的商業活動逐步陷入疲軟,企業的招聘進度也將隨之放緩。

從而企業職工的工資增長速度也將進一步下降,甚至會導致裁員問題十分嚴重,即使是科技巨頭也不例外。

(拜登曾為了中期選舉選擇加息)

2024年以來,蘋果、特斯拉、微軟都相繼宣布裁員計劃,特斯拉更是一口氣裁掉了1.4萬人。

在宏觀經濟不穩定的情況下,每家公司都是一葉扁舟,不得不隨波逐流。

盡管這樣的政策讓不少人怨聲載道,但是鮑威爾堅信:除了這樣的戰略,沒有讓經濟走上持續發展道路的可能。



(微軟在年初宣布就「遊戲」部門開展裁員工作)

不過一個尷尬的情況是:美聯儲加息的力度相當之大,而實際的經濟情況卻仍在變糟。

如今,距離鮑威爾「一年內不降息」的降息期限僅僅只有三個月了,但是美國官員普遍認為:至少一直到今年年底,通貨膨脹率仍將持續上升。

而且,即使堅決地降息,「過渡也將非常困難」。

縱觀國際金融市場中數次調整行為,即使放緩相應的政策,真正能夠降低通脹率,也要經歷相當漫長的時間。

在美國,留給低收入家庭的選擇已經是越來越少。



(全美通脹率持續上揚)

起初,不少美國人堅決反對加息決議,這些「進步人士」認為飛速增長的物價是對勞動工人議價能力的肯定。

但很快,這些「進步派」人士就開始肯定美聯儲的正確決斷,並呼籲美聯儲為低收入家庭提供更多的支持。

在美國,雖不至於哀鴻遍野,但是好日子確實是要結束了。

目前,美國經濟回落的跡象已經愈發明顯;不少城市中有大量的租客被房東感趕出;全美零售額創紀錄地出現下跌。



(蔬菜蛋奶等價格飆升)

就職於哈佛大學的凱倫·戴南說:「普遍的痛苦已經出現。」

三, 美元霸權影響世界經濟

對於美國民眾而言,加息政策是維持生活的助力,但對於全球金融市場而言,美國這種「只顧自己,不顧他人」的做法危害深遠。

作為世界大國,美國貨幣政策調整對世界經濟金融會產生重大的影響,特別是隨著國際金融一體化的加深,這種美國「打噴嚏」世界跟著「感冒」的現象越來越明顯。

對於新興經濟體而言,美聯儲加息,將導致本國貨幣的持續貶值。



(全球貨幣普遍貶值)

如果新興經濟體實行寬松的貨幣政策,將極有可能導致本國資本外流,經濟難題接踵而至。

1994年,美聯儲曾穩步推動加息政策,但是新興國家之一的墨西哥的經濟幾乎完全「癱瘓」。

在貨幣大幅貶值之後,市場恐慌情緒無限蔓延,資本紛紛外逃,導致墨西哥經濟危機爆發。

但是,全球金融市場又害怕美國降息,因為2008年經濟危機時期,正是由於美聯儲「十連降息」,導致眾多發展中國家的經濟一落千丈。

從各次議息會議來看,美聯儲在宣布三輪量化寬松後,新興市場國家股票市場價格指數都出現了上升。



(美國半導體產業基地)

在2013年5月的國會聽證會上,伯南克暗示美聯儲在接下來的會議中可能會考慮放慢資產購買的速度,這對市場產生了較為消極的影響:

美國國債10年收益率上升了0.1到0.2個百分點,股票下跌了約2%。

這次事件被稱為「縮減恐慌」,對新興市場的意外沖擊格外劇烈,新興市場國家的股票價格指數出現了較大的下跌。

「縮減恐慌」之後,各國匯率出現波動上升趨勢,即出現了貶值趨勢。

對於西方世界而言,美國主動加息,自己也不得不跟進加息。



(日元跟進加息)

無論是歐盟還是澳大利亞,緊隨美國央行加息的步伐似乎已經成為了約定俗成的規定。

這樣一來,對於那些經濟相對疲軟的國家而言,很難靠降低利率的手段刺激經濟——因為貨幣貶值的風險和資本溢出的風險加倍進一步加大。

對於強勢經濟體而言,其實也面臨著相應的風險。

由於美元指數的持續走強,人民幣、日元、歐元等對美元都大幅貶值。

盡管局勢已經如此嚴峻,但美國的美元企業依舊對俄羅斯的石油產業趁火打劫,導致燃油價格繼續上揚,百姓生活愈發艱難。

其實對於美國來說,解決通脹的辦法就擺在眼前,其中之一就是取消對華關稅。

(取消對華關稅是美國自救之法)

自特朗普時期以來,美國借口「301條款」,不斷升級貿易戰,最後甚至演變成科技戰、芯片戰,幾乎所有出口美國的商品都被收取巨額關稅。

包括耶倫、鮑威爾在內的官員均認為,削減關稅是降低通脹的必要措施。

全美零售商協會公布的調研結果顯示:只要取消對華關稅,美國CPI就將下降整整1.3個百分點。

然而,是否取消對華關稅,美國高層爭執不斷。尤其是中美關系惡化的背景下,美國更不會輕易做出這樣的決定。

「打鐵還需自身硬」,與其寄希望於美國,不如發展自身。

在中國國內經濟處於復甦的情況下,中國貨幣政策依舊著眼於提升國內需求和刺激經濟,推動穩健的貨幣政策。---[編輯:清源/來源: 趣史微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