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神魔宇宙 ***宇宙天國首部曲 彌勒天書閣 https://maitreya-books.com/ 神話從來就不是怪力亂神,而是原始先民在日常生活情況的觀察之中,所建立的真實認知。唯有相信神話中的真實,才能感受到神話的詩意隱喻背後,所具有的神聖力量。打開你的想像,打開你的相信,你才能知道神話告訴了你什麼宇宙生命的資訊。 生命起源於宇宙之中,生長於宇宙之中,結束於宇宙之中,因此,宇宙的起源就是生命背景的起源。生命形成的每一個階段,其實都在述說著生命的本能,也就是生命本就存在的一種力量,在此雖是說明一種狀況,然而將這狀況投射在生命的生活行動之中,你就會明白自己究竟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本能!

陳春花:企業要把外部環境轉化為驅動力

2024042916:30

在戰略和組織雙重視角中尋求增長機遇。

4月26日,由《中國企業家》雜誌社主辦的2024(第十六屆)中國商界木蘭年會在浙江省桐鄉市烏鎮召開。當日下午,管理學者、上海創智組織管理數字技術研究院院長陳春花,圍繞「增長戰略」與創業家、管理者共同探討了企業生存與增長的故事。

在陳春花看來,過去四年能夠保持逆勢增長的企業,善於通過戰略與組織的雙重視角,解決企業的增長戰略。具體來說,這些企業能夠踐行有效經營戰略——規範計劃管理、錨定顧客價值、控製有競爭力的合理成本。



以下為陳春花分享的核心要點:

1.企業今天最大的挑戰就是多因素疊加,有AI因素、宏觀因素、消費心理改變因素和全球化新市場格局的變化。

2.逆勢增長的企業會把戰略、環境和產業條件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3.數據、信息、知識跟技術等核心要素變得非常關鍵,尤其是AI。

4.數字技術改變了產業結構、顧客價值空間、組織邊界。

5.企業的成功與否,取決於外部環境會轉變為驅動力或者摩擦力。

6.不能一味降本,成本本質是價值犧牲,有效經營的關鍵是做有競爭力的合理成本。

7.戰略不僅僅是一個資源模型,更是一個能力模型。增長戰略的本質,是戰略與組織的合二為一。

以下為陳春花的分享實錄,有刪減:

* 關注核心要素變化

我們今天最大的挑戰就是多因素疊加、復雜性非常高,有AI的因素,有宏觀的因素,有消費心理改變的因素,也會有全球化新市場格局變化的因素,今天很多人還面臨著信息不足的挑戰。

以前大家會說升維或者降維,今天好像我們得多個維度付出努力才有機會,這是我們所面對的基本的現實。

從整個現實的角度去看,我的視角就是找在這四年還在逆勢增長,尤其是還在兩位數增長的企業,它們是什麽樣的狀態,我通過觀察,發現有一些很有意思的現象。

第一個現象就是他們會把戰略、環境和產業條件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同時,他們也能把組織和個人組合在一起。

第二個現象是他們本身對整個環境的理解,把它理解成為有價值、創造活動的過程。他們不是討論這是一個風口或者紅利,討論的是價值活動是一個怎麽發生的過程。

第三個就是他們很關註核心要素的變化。做企業的人可能都清楚地知道,一定要了解關鍵因素到底在發生哪些改變。如果這些改變我們理解不到位,就會離關鍵的要素有很大的偏差。

我們今天很清楚地知道,數據、信息、知識跟技術這些核心要素變得非常關鍵。我想這個實際上是根本性的變化。這就是現實的部分。

* 雙重視角尋求市場機會

我是做組織研究的,我發現能夠逆勢增長的企業,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性,就是通過雙重視角尋求市場機會,把戰略跟組織的視角做了組合,然後在這個組合當中找到了解決方案,我把這個解決方案起了個名字,叫增長戰略。

增長戰略的概念針對的是競爭戰略。在競爭戰略當中會發現它實際上把企業戰略放在產業條件裏面討論。所以就有「五力」模型,價值鏈分析方法。並在大趨勢判斷當中會討論SWOT(優勢、劣勢、外部機會、威脅)模型,但今天我想放在戰略跟組織的雙重視角討論這個話題。

就像數字技術,你一定要把自己放在數字技術下討論整個宏觀環境,如果把這個維度拿掉,你對宏觀環境的認知就是不準確的。數字技術改變了產業結構,以後大家遇到難題,我們對每一個產業的認識,可能都要換一個角度來理解它。

比如,原來很長一段時間,在傳統農業產業當中,你按照自然生命周期生長出的就是農業的概念。可如果我們加上數字技術這個維度,農業可能就不叫農業,而是叫生命科學,或者叫生物技術。

養殖目的是做什麽?給你提供動物蛋白。但合成科學直接提供動物蛋白,整個結構實際上都被調整了。

另一個改變是顧客價值的空間。我們現在國內大部分企業一把手年紀其實比較大。50後、60後、70後是中流砥柱。我跟他們說我們不是數字技術的原住民,但那些人不願意我這樣說,他們說我們現在是學習力最強的一批企業家。但你學習力再強,經驗和經歷是完全不一樣的概念。

後來,我想他們說的也對,我們都可以學習。不過,顧客和顧客價值在很大程度上其實真正要有真實的體驗,我們有共同的經歷,才可以更好地彼此理解。這個部分,數字原住民和我們的體驗一定不一樣。這又產生了改變。

最後一個改變,組織邊界打破了。也就是說我們今天討論數字技術的時候有各種角度,從企業經營角度來講,我們可能要關註這四個很重要的調整。

宏觀的部分最主要關註什麽?就是關註趨勢。產業結構和產業空間最關註你的生存空間。到顧客和顧客價值的部分最關註的是什麽?是你能夠真正獲得你的經營價值的來源。在組織和組織結構的空間當中,你要獲得你的效率和成本。

你會發現整個數字技術改變了經營中最重要的幾個要素,這就是我們今天要特別註意的概念。

我希望大家在提數字技術的時候不要只想成今天非常時髦的一個詞。從經營視角來講,一定要知道它對經營要素的改變,我們要懂得判斷趨勢、判斷機會、界定空間、做出選擇,最後去實施它。

* 影響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四力

數字技術改變了產業邊界,如果我們還是在產業裏面按「五力」分析理解顧客、對手、同行,概念可能不夠。所以我用了一個概念,稱為「四力」。這「四力」當中,我把外部環境分成驅動力和摩擦力,把內部組織環境分成重力跟自驅力,整個企業生存和發展實際上是這「四力」的組合。

我們從外部來看環境是一個驅動力量還是摩擦力。我們都很清楚地知道我們在外部環境當中,所有對你今天的影響因素都是多維的。如果這些因素不能夠給你提供幫助,而僅僅是挑戰、沖擊、壓力,那這就是摩擦力,摩擦力特別大,你就很難找到機會。

舉個例子,我在農業、家電行業呆得多。我在順德呆的時間很長,80年代中後期起到90年代初期,順德有近百個家電品牌企業,但走到2020年前後,在順德擁有規模的家電品牌,也就三十幾家。

經過30年發展,品牌怎麽反而變少了?這就是外部的摩擦力,技術叠代、產業供應鏈調整、國際環境的發展變化帶來的沖擊。對企業來講,能夠利用摩擦力還是成為阻力,是很大的不同。對於某些家電品牌來說,這成為了他們的阻力,所以他們不得不退出市場,這就是環境摩擦力的影響。

我們特別關心的就是外部驅動力量本身怎麽產生推力,這是從外部討論。所以我沒有用產業概念討論,不是供應商關系、上下遊關系、替代者關系、競爭對手關系,也不是我們跟外部市場討價還價,我們是看摩擦還是驅動的。

另外兩個維度,組織的重力和組織的自驅力。首先我告訴大家組織要有重力,這叫壓倉石,如果沒有組織重力,很容易在市場變化當中穩不住。

有時候我們看到一個企業虧損,就問緊張嗎,他們說不緊張,那是因為壓艙石足夠。有的企業虧損就緊張,有可能滑下去就起不來了,沒有壓艙石可能是重力過重。

比如內部文化和機製跟不上整個外部的要求,比如人變得非常懈怠,所以組織管理當中最怕組織懈怠、最怕內耗。一旦重力過重,即使外部意識到很多的可能性,都沒有機會。

另外一個是自驅力。在很大程度上,一定要自己驅動自己的增長。這四年來優秀企業很大特點實際上是自驅力很強,他們想盡一切方式推動自己增長,自驅力超越了摩擦力,才能發展到最好的持續成長性。

有人問我為什麽特別強調增長,因為從戰略角度、企業角度,恐怕增長都是沒有辦法回避的話題。我們沒有辦法說因為外部環境不好,就不提增長。現在都說存量也好,跨越周期也好,都不如就問自己怎麽增長,這是非常明確的話題。

我想告訴大家,調研完這些企業,有三種戰略概念來促進增長。

第一種,我叫有效經營戰略。這種戰略的最主要的特點是什麽?就是它所有內部要素都圍繞著有效性展開。有效性展開就是回歸到經營的基本元素。

我有一本書《經營的本質》,開篇告訴大家經營有四個基本元素:顧客價值、成本、規模、盈利。這是四個最基本的元素,可以幫助我們解決生存問題,先不管外部環境如何,先強調的就是要如何自己找到增長。

為什麽我特別強調組織這個概念?因為有了經營的基本元素後怎麽實現它,很重要的就是組織管理中的計劃管理。

有時候我非常擔心現在大家能學的東西太多了,什麽時髦學什麽。你本來應該在有效經營的階段,偏偏把組織打成了柔性的,從KPI打成OKR,但實際上在有效經營戰略中,管理組織手段就是計劃管理。只有非常剛性的組織計劃管理才可以確保你經營的有效性,所以組織和戰略是雙重視角的。

講這四個最主要經營元素時,我加了一個定語,在講整個顧客價值的時候,需要聚焦。也就是你要非常明確地知道顧客為什麽要購買,最重要的價值怎麽不斷被呈現。

今天大家有非常多的工具和方法,我在做這個調研時常常在企業內部作討論,結果發現即使在企業內部,對於目標顧客,還有顧客價值,答案都不一致。這樣我就不認為經營是有效的。

另外,要做有競爭力的合理成本。因為尋求最低成本概念本身就是有問題的。我自己給成本下了定義,成本叫做什麽?本質上是價值犧牲,如果不斷降低成本,就犧牲了價值。保證價值的時候必須支付成本,所以成本要合理,這才是有效經營的關鍵。---[中國企業家記者: 陶淘*編輯:李薇/來源: 中國企業家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