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達總部被賣掉?王健林為何仍四處找錢,600億都不夠救急嗎?
集團總部所在的萬達廣場也不再姓「王」了。
據天眼查信息顯示,北京萬達廣場發生工商變更,原股東大連萬達商管退出,新華保險和中金資本入主接盤,萬達廣場的總部就此易主。
要知道萬達廣場一直是王健林的「心頭肉」,2019年面對媒體,王健林直言其他都可以放,唯獨萬達廣場不能放。
當時萬達廣場一年的租金收入就超過300億元,當時老王預估過幾年這個數字會超過千億。
對此王健林放言,「就憑這一條,萬達集團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
但是5年後的今天,老王似乎要舍棄這條「釣魚船」了。
拿到600個小目標後,老王繼續賣賣賣
前不久,王健林和萬達終於等來了「救急錢」,以太盟集團為首的五大財團向萬達投資600億元。
這幾位投資人都頗具實力,尤其阿布紮比和穆巴達拉兩位中東土豪入局,讓大家對萬達的未來非常看好。
其實從去年太盟和萬達簽訂新協議後,大家就一直好奇到底誰會來接盤萬達,只是沒想到最後能迎來中東土豪。
但是我覺得這也並不意外,這幾年中東土豪投資我國的力度越來越大,像造車新勢力中的小鵬、蔚來,背後都有中東土豪的身影。
萬達作為國內商業地產的龍頭,雖然受到地產下行波及,但是並沒有傷筋動骨,家底還是有的。
並且王健林和其他老板不一樣,在業界內一直口碑不錯,遇到難處也是積極處置資產自救,從來沒想過躺平。
從去年開始,老王就把萬達電影、萬達酒店、萬達廣場紛紛擺上貨架,最近老王又把海外的遊艇公司賣了,徹底清倉了海外資產。
咱們再看看地產界的老熟人許家印,過去幾年各種小動作,都是為了把資產轉移出去。
王健林和許家印都是地產圈子裏的人,都曾經問鼎過中國首富,但是兩人真的是天差地別。
所以中東土豪對萬達青睞有也是理所當然,但是王健林拿到600個小目標之後,為啥還是繼續「賣賣賣」呢?
輕資產模式,是老王的必選項
其實從去年開始,王健林就一直在出售萬達廣場。據不完全統計,這兩年老王至少已經賣掉了15座萬達廣場。
就像前面說的,老王一直把萬達廣場視為「心頭肉」,這麽密集地出售自己的核心資產,老王是打算不玩了?其實並不是。
很久之前王健林就宣布,萬達今後的模式是走輕資產的路線,簡單說就是從持有人變成管理人,從賺租金變成賺管理費。
有人會問,管理費和租金比起來沒幾個錢啊,老王為啥要丟了西瓜撿芝麻?這個問題也不復雜。
如果你有一間鋪子,你想的肯定是收租;咱們大膽假設一下,如果你有一萬間鋪子,那你面對最大的壓力會是啥?
有人說會發愁怎麽租出去,其實不是,最大的壓力是一萬間鋪子沈澱下來的天量資金。
行情好的時候,這些資金沈澱著問題不大,因為租金可以覆蓋掉資金成本。
但是現在行情沒那麽好了,租金蓋不住資金成本了,想辦法把這些鋪子變現才是最重要的事兒。
所以老王出售萬達廣場也不難理解,萬達數次遇到危機說到底就是流動性的問題,要徹底解決這個問題最好的路就是輕資產模式。
否則下一次危機來了,萬達依舊面對著老問題,依舊是守著一堆值錢的貨,但是身上卻沒有解決問題的現金。
老王「瘦身」,也許是為了更好地「起跳」
看到這裏,大家會覺得輕資產這個模式挺好的,但為啥別的商業地產不學呢?
其實不是不想學,而是真的沒有萬達的實力。
萬達在商業地產這麽多年,江湖地位早就定了,不管是品牌號召力還是管理能力,幾乎都是行業內的獨一份兒。
所以老王這兩年賣掉的萬達廣場,雖然持有人變了,但是管理人依舊是萬達。
對於持有人來說,萬達可以幫自己打理萬達廣場,幫自己賺錢;對於萬達而言,可以甩掉重資產的包袱,更好地謀求企業的發展,大家各取所需。
不過我認為,老王給萬達「瘦身」其實還有更深的含義,就是要讓萬達更好地「起跳」。
此前萬達4次沖擊港股均以失敗告終,港交所拒絕王健林的一個重要理由就是:萬達的地產味兒太重了,不像是商管公司。
也正是因為沖擊港股上市不成,老王才被「對賭協議」弄得狼狽不堪。
當然,最後關頭太盟選擇放王健林一馬,重新簽訂了協議並且取消了上市的硬性條款。
那麽這是不是就意味著萬達從此不用上市了?當然不是。
首先,萬達的債務依舊沈重,根據去年三季度財報,萬達的總負債為3033.6億元。
其中長期有息負債合計1245.61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約 662億元,而萬達手中的現金只有132.69億元。
所以萬達急需擴大融資渠道,而最好的融資渠道就是上市。
所以別看投資人沒給老王壓力,老王自己心裏門清,這些投資人不是來做慈善的。
如果沒法上市,那投資人的回報就沒法實現,如果到時候翻了臉那必然是一個滿盤皆輸的結局。
從這個角度而言,老王處置資產讓萬達「瘦身」,其實最終的目的還是跳進港股市場。
老王的目標能實現嗎?這個還需要時間來檢驗。---來源:北向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