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數據驚爆:全球央行正“准備彈藥”,“貨幣戰爭”一觸即發!
強勢美元背景下,各國央行正在囤積“彈藥”爲“貨幣保衛戰”做准備。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4月3日的當周,全球央行在美聯儲逆回購協議工具(RRP)中存放的資金余額攀升至3650億美元,創下自1月3日以來的新高。與此同時,各國央行還增持了116億美元的美債,總額達到2.95萬億美元。
美聯儲的RRP是一種短期借貸工具,通過該工具,各國央行可以將其持有的現金美元暫時轉換爲美國國債等較爲安全的資産,以對沖潛在的外部風險、維護本幣彙率穩定。不過,此舉同時會吸收市場上的美元流動性,從而對美元有所支撐。
華爾街見聞此前提及,由于意外強勁的美國經濟、居高不下的美國利率和遲遲未決的降息時間,今年一度備受看衰的美元在2024年重現強勢,對幾乎所有主要貨幣都保持升值態勢。
特別是在非洲,多個國家的貨幣在強勢美元的外溢效應下已經出現了崩盤的迹象。而在日本,盡管該國外彙主管官員通過言語積極幹預,試圖支撐本國貨幣,但在美元的持續沖擊下,這些努力顯得尤爲艱難。
尤其是美聯儲多高官近日密集放鷹接連打壓降息預期,各國央行正通過增加現金儲備抵禦美元強勢帶來的壓力。美聯儲的RRP使用量已連續三周上升,顯示出全球央行政策制定者們對貨幣市場穩定性的高度重視。
據悉,在日本于2022年10月出手幹預彙市前夕,各國央行在美聯儲RRP中合計投放的資金高達3330億美元,爲當時的創紀錄最高水平。彼時,因通脹激增和強勢美元席卷新興經濟體,導致斯裏蘭卡曆史性違約。
有觀點指出,如今,那些背負外債的國家仍然面臨風險,如果美元強勢持續,馬爾代夫和玻利維亞尤其脆弱。---來源: 華爾街見聞官方-
*歐央行紀要:降息理由增強,首次行動的日期更清晰*
周四,歐洲央行公布的3月6-7日會議紀要顯示,歐洲央行的官員們看到了足夠令人信服的證據,認爲降息的時間即將到來。媒體稱,隨著歐元區曆史上最嚴重的通脹得到緩解,歐洲央行將6月定爲開始降息的時點。投資者們正在尋找有關貨幣政策放松速度和最終會如何結束降息的相關線索。
盡管歐洲央行官員們還沒有准備好宣布一切態勢變得明朗,但他們認爲,通脹正朝著設定的2%目標令人鼓舞地前進。雖然等待即將公布的數據和證據是明智的,但考慮降息的理由正在加強,首次降息的日期現在越來越清晰。
歐洲央行援引了其最新預測、指導其評估的三項標准的進展情況、以及仍然存在的風險。一些官員擔心過早采取降息行動會讓通脹反彈,而另一些官員則擔心歐元區經濟可能因借貸成本高企而遭受不必要的損失。
6月最可能降息
與會者一致認爲,當前會議上討論降息還爲時過早。他們確認重要的是進一步推進通脹放緩的進程,並積累更多證據讓歐洲央行管委會充分確信,通脹將及時和可持續地回落至目標水平。官員們強調政策需要繼續依賴數據,並繼續基于已經溝通過的反應機制的各個要素。
與會者強調,除了新的歐洲央行工作人員的預測之外,歐洲央行管委會到6月份的會議時將獲得更多的數據和信息,特別是關于工資動態方面的信息。相比之下,4月份會議能夠獲得的新信息將非常有限,因此很難到那時就對通脹放緩的進程的可持續性充滿信心。
自歐洲央行上次會議以來,市場利率在上升。這些利率已經接近分析師的觀點,並且現在將2024年的降息次數減少了三次,預計6月首次降息的可能性爲85%。有人認爲,這種重新定價反映了人們認識到通脹降溫之路將比之前預期的更加緩慢和具有不確定性。
此外,來自美國市場利率上升的溢出效應也被提及。市場對未來利率的預期被普遍認爲與宏觀經濟基本面大體一致,包括最新的歐洲央行工作人員預測中所包含的通脹前景和利率假設。
與會者還指出,金融和融資條件、以及由此産生的有效貨幣政策立場,已經放松,並且可能會隨著市場重新評估其利率預期而繼續放松。此外,對于服務業通脹來說,相關傳導被認爲更爲微弱和緩慢,因爲服務業往往不那麽資本密集型,因此對外部融資的依賴性較低。
通脹前景可能更不確定
正如預期的那樣,通脹繼續朝著2%的目標下降,這種良好進展被視爲令人鼓舞的迹象。但未來可能出現更加不確定、緩慢和坎坷的通脹降溫進程。
由于工資-利潤-生産率關系對歐元區內部通脹的影響仍然存在不確定性,這凸顯了謹慎行事以及需要更多證據來證明核心通脹將繼續下降的必要性。與此同時,有一些迹象表明工資增長開始放緩。此外,利潤正在吸收部分不斷上漲的勞動力成本,減少了它們對通脹的影響。
由于工資增長、生産率增長和利潤率的前景不確定,通脹降溫過程的可持續性仍然存在疑問,尤其是在服務業和歐元區內部通脹方面。
與會者還提到,歐洲央行關注的重點和任務是歐元區的價格穩定,盡管其他主要政策領域的溢出效應會考慮進去。
歐元區短期經濟增長低于預期
自上次歐洲央行會議以來,公布的數據證實了歐元區經濟觸底反彈,這受到海外需求複蘇、美國經濟持續強勁增長等的支持。
與會者普遍承認,歐元區短期經濟增長低于預期。經濟活動連續五個季度停滯,預計還有兩個季度也會處于弱勢。---來源: 華爾街見聞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