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神魔宇宙 ***宇宙天國首部曲 彌勒天書閣 https://maitreya-books.com/ 神話從來就不是怪力亂神,而是原始先民在日常生活情況的觀察之中,所建立的真實認知。唯有相信神話中的真實,才能感受到神話的詩意隱喻背後,所具有的神聖力量。打開你的想像,打開你的相信,你才能知道神話告訴了你什麼宇宙生命的資訊。 生命起源於宇宙之中,生長於宇宙之中,結束於宇宙之中,因此,宇宙的起源就是生命背景的起源。生命形成的每一個階段,其實都在述說著生命的本能,也就是生命本就存在的一種力量,在此雖是說明一種狀況,然而將這狀況投射在生命的生活行動之中,你就會明白自己究竟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本能!

水星是行星,冥王星爲何被降級爲矮行星?

2024020613:38

相信很多80後和部分90後的小夥伴,上學時代學的都是太陽系有“九大行星”。不過自從2006年之後,太陽系的“九大行星”就變成了“八大行星”,其中的冥王星慘遭“降級”,淪爲矮行星。



很多人可能不解,冥王星爲何會被降級?而水星這個體積並不是很大的星球爲何沒有被降級,仍舊是行星呢?

2006年,由于在太陽系小行星帶和柯伊伯帶附近發現了越來越多與冥王星相似的天體,天文學家們召開了天文學聯合大會,對行星進行了重新定義,而正是這個定義,讓冥王星降級爲矮行星。



具體是如何定義的呢?必須滿足三個基本條件:

第一,圍繞太陽公轉。

第二,質量足夠大,能夠形成近似球體的形狀。

第三,能夠清除所在軌道附近的區域。

對于冥王星來講,滿足第一和第二兩個條件,但不滿足第三個條件,因爲冥王星軌道非常扁平,同時軌道區域內還有大量的小型天體,而冥王星本身並不具備統治支配地位。

因此,冥王星被踢出了九大行星行列,降級爲矮行星。

而矮行星的標准比行星的標准多出了一個,分別是圍繞太陽公轉,近似球體,不是衛星,沒有清楚所在軌道附近的區域。

健神星




其中,球體(或者說近似球體)這個標准對于矮行星來講相當重要,比如說,小行星帶裏的健神星,直徑大約430千米,相當長時間以來,天文學家們都認爲健神星是僅僅是一顆小行星而已。不過,對矮行星的重新定義,健神星很可能從小行星升級爲矮行星。

在天文學界對矮行星進行重新定義之前,天文學家認爲太陽系裏最小的矮行星是谷神星,同樣在小行星帶,直徑大約950千米。更大的矮行星冥王星直徑大約2370千米,阋神星直徑大約2326千米。



而健神星顯得有些特殊,直徑與具有明顯矮行星特征的冥王星相比,顯得太小了,剛剛超過430千米,不過矮行星的定義中並沒有對質量的明確要求,最重要的是保持球形或近似球形就可以了,所以最終健神星還是從小行星升級爲矮行星,也堪稱最小的矮行星。



而與健神星大小差不多的竈神星就沒那麽幸運了,雖然竈神星比健神星還要大一點,但與健神星相比,竈神星更偏于扁球體形狀,而不是近似球體形狀,所以最終認定竈神星仍舊屬于小行星,而不是矮行星。

行星,矮行星和小行星之間一直都有深深的“糾葛”。

比如說矮行星,由于體積很小,本身又不發光,所以很難被人類觀測到。隨著人類科技水平不斷提升,天文望遠鏡的性能也得到極大提高,讓我們能夠看到很多更隱秘的世界。

比如說,在2007年9月,美國航天局發射的曙光號探測器,就在發射8年之後的2015年飛進谷神星的軌道,也得以讓人類第一次看到谷神星的高清圖像。



最近十幾年,天文學家們也發現了越來越多的矮行星,除了冥王星,谷神星之外,還有阋神星,鳥神星,妊神星等。

雖然矮行星與行星只有一字之差,但兩者之間的糾葛恰恰反映出了人類探索太陽系的縮影。

從很早的古代開始,比如說有天文記載的曆史,人類就知道了五顆行星的存在,分別是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

而在地心說徹底被日心說取代之後,人們意識到我們的地球其實也是一顆行星,行星的總數量上升到6顆。

時間來到1781年,天文學家赫歇爾發現了更遠的天王星,行星的總數量來到7顆。赫歇爾的發現在當時的天文學界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也讓更多的天文學家們加入到尋找更多行星的行列。



終于在1801年,意大利天文學家皮亞齊發現了谷神星的存在,再次引起了天文學界的轟動,甚至認爲谷神星又是一顆新的行星,人類對這種發現非常興奮。因爲之前就有天文學家預言,在火星木星之間,應該還存在一顆神秘的行星,而皮亞齊發現的谷神星幾乎與這種預言完全一致。

不過當時的天文學界也有擔心,因爲谷神星距離地球比天王星更遠,但谷神星要黯淡很多,這表明谷神星的體積會非常小。

而僅僅在皮亞齊發現谷神星的第二年,德國天文學家奧爾貝斯就發現了智神星,其軌道半徑與谷神星幾乎一致,與太陽的平均距離大約2.77個天文單位。

智神星的發現也讓天文學界對谷神星的定位充滿了爭議,因爲兩顆行星不可能同時占據相同的軌道。

更何況無論是谷神星還是智神星,體積都很小,甚至比月球都要小很多。如果把它們定義爲行星,月球只是衛星,月球等更大的衛星肯定不服氣。所以天文學界把谷神星智神星等天體定義爲了“小行星”。

之後,天文學家們又在小行星帶發現了更多的小行星,比如說婚神星,竈神星,義神星等。小行星家族規模越來越大。

而到了1846年,天文學家終于發現了第八顆行星,海王星。其實天文學家們在發現天王星的過程中,通過天體力學,已經預測了天王星之外應該還有一顆行星,甚至計算出了這顆行星的軌道,並根據預測的軌道進行搜尋,結果不負衆望,也終于找到了海王星就是那顆新的行星。



隨著1930年美國天文學家湯博發現了更遠的冥王星,並定義爲第九大行星,太陽系“九大行星”家族終于確定下來。

但隨著時間推移,天文學上的新發現讓冥王星的“行星地位”開始變得搖搖欲墜。

由于冥王星距離太陽太遠,能夠發射的太陽光很有限,因此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裏,天文學家們甚至無法測量出冥王星的真實大小,只能估算出它的直徑。

時間來到2006年,美國航天局發射的新視野號探測器出發了,主要目的就是飛往冥王星古今軌道,對其進行近距離觀測研究。

而9年後的2015年,新視野號也沒有辜負人們的期待近距離飛掠冥王星,同時拍攝到了人類曆史上首張冥王星高清圖像。

在此期間,冥王星一直被定義爲行星。但也僅僅一年之後的2016年,冥王星的身份就慘遭降級,從行星降級爲矮行星。而這一切的導火索就是另一顆天體的存在,阋神星。



其實早在2003年,加州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布朗和他的研究團隊就曾經發現了一顆比冥王星更大的天體,也就是阋神星(之後的深入研究表明,阋神星與冥王星大小相當,只是質量更大一點)。只不過當時並沒有引起重視。

而隨著天文望遠鏡的觀測能力不斷提升,人類也能看到更遠的太陽系深處,對太陽系中不同天體的分布情況了解得越來越多。



天文學家們了解到,除了火星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之外,在海王星軌道外側,也存在一個類似小行星帶的小天體帶,這就是柯伊伯帶,而冥王星其實就位于柯伊伯帶。



不過,雖然天文學家們在小行星帶和柯伊伯帶發現了大量天體,但大多數體積都很小,並不會挑戰包括冥王星在內的行星的地位。

但是阋神星的發現給天文學家們出了一個大大的難題:既然把冥王星定義爲行星,那麽沒有理由不把質量更大的阋神星也定義爲行星!



能夠看出,如果說之前天文學界對于冥王星的定位只是有所懷疑的話,那麽阋神星的出現徹底壓垮了冥王星行星地位的“最後一根稻草”。

天文學家們面臨的問題還有更多:如果把阋神星也定義爲行星,萬一未來某天再發現與阋神星大小相當的天體,是不是也要定義爲行星?

最後問題就演變爲:行星到底該如何定義?

而這個問題也成爲了2006年天文學聯合大會上主要探討的問題之一,最後大會通過舉手表決,結果就是:冥王星被降級爲矮行星。當然阋神星也屬于矮行星行列。



結語

其實不管是行星,矮行星,還是小行星,都只是人類的定義罷了,並不會對冥王星,阋神星還有其他小型天體帶來任何影響。

即使被降級爲矮行星,也並不意味著冥王星就“矮人一頭”,更不意味著人類以後就會對冥王星不管不問。

實際上,冥王星被定義爲矮行星之後,天文學家們仍舊沒有停止對它的研究。冥王星有五顆衛星,其表面溫度可以低至零下230度,甚至那裏堪稱“病毒的天堂”。



而隨著人類對太陽系的不斷深入探索,肯定會有更多的發現,說不准未來某天天文學家們對行星,矮行星和小行星的定義會再次修改,而冥王星也有可能重新回歸到行星行列,“八大行星”再次返回到“九大行星”。

浩瀚的太陽系和宇宙太空總是充滿了各種神秘,等待著我們不斷探索發現!---來源: 宇宙時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