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神魔宇宙 ***宇宙天國首部曲 彌勒天書閣 https://maitreya-books.com/ 神話從來就不是怪力亂神,而是原始先民在日常生活情況的觀察之中,所建立的真實認知。唯有相信神話中的真實,才能感受到神話的詩意隱喻背後,所具有的神聖力量。打開你的想像,打開你的相信,你才能知道神話告訴了你什麼宇宙生命的資訊。 生命起源於宇宙之中,生長於宇宙之中,結束於宇宙之中,因此,宇宙的起源就是生命背景的起源。生命形成的每一個階段,其實都在述說著生命的本能,也就是生命本就存在的一種力量,在此雖是說明一種狀況,然而將這狀況投射在生命的生活行動之中,你就會明白自己究竟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本能!

烏克蘭危機引發社會風暴,農民大鬧布魯塞爾,抗議浪潮席卷歐洲

2024020220:25


據環球網報導,在歐盟特別峰會召開前夕,日前有大批歐洲農民駕駛拖拉機聚集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封鎖了交通要道,並向警察投擲雞蛋和鞭炮,而隨著全歐洲範圍內的抗議活動逐步升級,歐盟終于作出了“象征性的讓步”,即同意延長休耕豁免期。



                                                            農民抗議活動正在持續蔓延

衆所周知,近段時間以來,歐洲的農民抗議活動一直在持續蔓延,以目前的形勢來看,除馬克龍之外,歐盟內部的不少國家領導人同樣爲此感到十分憂心,畢竟現在就連歐盟總部布魯塞爾都被憤怒的農民包圍了。

而在布魯塞爾之外,巴黎早在過去一周就被圍得水泄不通,之後德國、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國家,接連爆發了農民抗議活動,用外媒的話說,歐盟內部正在掀起一場風暴。

雖然在法國政府作出妥協後,其國內農民已經宣布暫停抗議,但不出意外的話,如果不能解決根本性問題,之後歐洲多國應該還會爆發農民抗議活動,畢竟現在的生活對他們而言,已經非常艱難了。



                                                            布魯塞爾交通堵塞

此次歐洲農民抗議運動的突然爆發,不是沒有原因的:

首先,與烏克蘭有著很大的關系。本來全球就面臨著比較嚴重的糧食危機,俄烏沖突爆發後,危機自然開始不斷加劇,之後歐洲國家爲了進一步支持烏克蘭,還給了烏克蘭農産品的關稅優惠。

對于烏克蘭而言,這當然是一個極好的消息,但是這樣一來不可避免地就觸及了歐洲各國農民的利益,畢竟烏克蘭大量便宜糧食湧入歐盟後,必然會造成糧食價格大幅下跌,受傷的最終還是當地農民。



                                                            烏克蘭的糧食太便宜了

其次,與歐盟推動的環保政策有關。先前歐盟一直在推動“歐洲綠色協議”,之後各成員國爲了響應歐盟的號召,也出台了一些環保政策,但這卻引起了國內農民階層的不滿。

簡單來說,不少歐盟成員國都將國內農民當成破壞環境的“源頭”,爲此不但削減了對農民的農業補貼,同時還限制化肥的使用,這種“不食人間煙火”的環保政策必然會遭到農民群體的抗議。

再者說,由于歐洲瘋狂地爲烏克蘭“輸血”,現在歐盟內部的通貨膨脹也很嚴重,另外考慮到能源價格飙升,以及近年來歐洲氣候異常,在多重因素的交織下,農民抗議活動最終還是席卷了歐洲多國。



                                                     警方對抗議者使用催淚瓦斯

對于歐盟而言,愈演愈烈的農民抗議活動肯定需要關注,也正因如此,除了就援助烏克蘭等相關問題進行探討外,在本次歐盟特別峰會上,各成員國也著重討論了農業問題。由于馬克龍的力薦,歐盟現已決定延長休耕豁免期,而這對正在進行抗議的農民來說,在某種程度上至少也算是一個安慰。

有觀點認爲,只要歐盟之後還願意在相關政策上進行讓步,並加大對農民的補貼力度,這場聲勢浩大的農民抗議活動,最終還是會緩和下來的。

當然,如果細究下來,鑒于歐盟各成員國內部情況不同,想要在較短時間內從根本上徹底解決歐洲農業困境,這本身也不大可能,畢竟只要俄烏沖突還在持續,歐洲農民的利益,就需要歐盟持續關注。---(來源: 邵永靈/軍事專家)

*“圍堵中國的努力將白費”,等不到特朗普上台,日本提前探口風*

如果說在美國盟友中,誰最擔心特朗普在2024年總統大選中回歸,歐洲和日韓一定會排在首位。

據環球網報導,在特朗普贏得愛荷華州和新罕布什爾州共和黨初選後,2日數名匿名日本官員在接受路透社采訪時透露,目前東京已經在嘗試與特朗普及其密切人士接觸,試圖說服他如果贏得2024年總統大選,不要在上任後與中國達成任何協議。



                                                           特朗普來勢洶洶

根據這些日本官員的說法,日本政府對特朗普勝選後的計劃沒有任何了解,但從他第一屆任期時的言論和表現推測,日方對特朗普重新上台後的舉動“深感擔憂”,認爲他很有可能會與中國達成某種安全或貿易協議,或者削弱對台“支持”,以及動用貿易保護手段打擊日本,並要求日本支付更多“駐軍費”。

爲此,日本方面已經派出了一支包括執政黨高層的外交官代表團與特朗普,以及支持他的前官員、智庫接觸。

雖然目前特朗普方面仍未回應此事,但就這篇報道而言,日本對特朗普的認識倒是挺到位的。

特朗普還在,安倍已經沒了

之前不少中外智庫和媒體都分析過特朗普第一屆任期的外交政策,但總的來說,這些分析可以概括爲一句話:特朗普的外交政策具有明確的“美國優先”和“孤立主義”色彩,同時又是他鮮明個性的體現,即沖動、即興發揮、缺乏明確目標和不可預測。

這種外交風格決定了特朗普的對外政策經常會出現自相矛盾的地方,比如他一邊承諾“美國優先”,向歐洲和日韓索要高額駐軍費,但另一邊卻又大手大腳地指揮美軍轟炸敘利亞;又比如,特朗普不止一次地表達過對普京的欣賞,但同時他卻推動了對俄羅斯的嚴厲制裁。

特朗普外交政策中的“不可預測”和“自相矛盾”也讓美國盟友大發牢騷,其中最經典的一幕莫過于2018年G7峰會舉行前,特朗普對歐洲盟友揮起了關稅大棒,導致六國領導人在會議現場與特朗普公開“互怼”,最終誕生了那張經典的“默克爾對峙特朗普”照片。



                                                   2018年最經典的照片之一

所以,對于日本而言,特朗普在第二個任期內會在亞太地區采取哪種外交政策,決定了日本接下來4年的外交選擇。

在過去4年中,日本追隨拜登政府的遏華政策,在台灣問題、芯片出口等問題上反複橫跳,但特朗普與拜登這樣的傳統美國政客不同,國際政治在他眼中等同于商業交易,這也是日本最擔心的事情:“如果特朗普與中國達成某種協議,這將破壞七國集團對抗中國的努力。”

安倍居然被日媒稱爲“最懂特朗普的日本人”

但更令日本尴尬的是,特朗普在對日關系上也抱有“根深蒂固的偏見”。《日本時報》指出,早在上世紀80年代,特朗普就開始對日本大發牢騷,他批評這個亞洲國家“占了美國的便宜”而致富,但卻沒有向美國支付過足夠的駐軍費和援助費用。

進入新世紀後,哪怕日本的經濟成果已經被一紙《廣場協議》收割,特朗普依然沒有改變對日本的看法,並大肆抨擊美日同盟“不平等”,“如果美國遭到攻擊,日本人無法提供任何幫助,只能在電視上看著,而美國卻要承擔起在戰時“保護”日本的責任。”

由此可見,日本提前派人與特朗普接觸,說白了還是擔憂一旦特朗普勝選,會轉手把日本“賣個好價錢”。對此,就連日媒也不得不感慨說,接下來4年東京要“頭疼”了。---(來源: 邵永靈/軍事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