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神魔宇宙 ***宇宙天國首部曲 彌勒天書閣 https://maitreya-books.com/ 神話從來就不是怪力亂神,而是原始先民在日常生活情況的觀察之中,所建立的真實認知。唯有相信神話中的真實,才能感受到神話的詩意隱喻背後,所具有的神聖力量。打開你的想像,打開你的相信,你才能知道神話告訴了你什麼宇宙生命的資訊。 生命起源於宇宙之中,生長於宇宙之中,結束於宇宙之中,因此,宇宙的起源就是生命背景的起源。生命形成的每一個階段,其實都在述說著生命的本能,也就是生命本就存在的一種力量,在此雖是說明一種狀況,然而將這狀況投射在生命的生活行動之中,你就會明白自己究竟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本能!

人類生活在“模擬世界”?這十大理由讓我們不寒而栗!

2024011915:38

麻省理工學的計算機科學家、矽谷視頻遊戲設計師給出了“模擬假說”的10個理由:我們的現實是一個模擬的、像素化的3D世界,在這個世界裏,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xp、關卡,以及由一些巨型人工智能運行的任務。

最近,我們可能生活在一個巨大的電子遊戲中,或者有時被稱爲“模擬假設”,這一想法得到了很多關注,因爲埃隆·馬斯克等知名人士曾公開討論過這一想法。隨著虛擬現實技術變得越來越複雜,我們開始考慮像《頭號玩家》中那樣的虛擬世界。《頭號玩家》很快將成爲斯蒂芬斯皮爾伯格執導的大片。

有些人,比如科幻作家菲利普·k·迪克,堅信我們生活在一種模擬之中。其他一些人,比如未來學家雷·庫茲韋爾,已經設想了將我們的意識下載到基于矽的設備上的想法,這意味著我們畢竟只是數字信息。有些人,比如牛津大學講師尼克·博斯特羅姆,認爲我們實際上可能已經在這樣的模擬中被人爲地模擬了意識!

科幻小說還是神秘主義?

就像我第一次接觸到最偉大的想法一樣,我通過看和讀太多科幻小說了解了模擬假說。第一次是在一集《星際迷航》中,holo-deck角色意識到他是在一個模擬的世界中,我想知道,我們是否可能在一個“全息”的空間裏,而“外面”有另一個世界?



    《星際迷航》上的一個角色意識到他是在模擬中

雖然當時這只是一個暫時的想法,但直到1999年電影《黑客帝國》上映,這個想法才在大衆意識中成長。在我看來,這種模擬可能存在使這成爲噩夢場景的霸主(在Matrix和Elon Musk的視頻遊戲版本中,模擬背後有超級智能的霸主)。



    《黑客帝國》在大衆意識中植入了這樣一種觀念:我們是在一個模擬的現實中

我不得不承認這個想法並沒有那麽瘋狂。一個像我們這樣實施先進模擬的文明可能比我們早幾千年(甚至幾百萬年),不難想象這樣一個文明創造出比我們今天能夠創造的更複雜的遊戲。

當我開始學習量子物理,以及它對“客觀”與“主觀”現實本質的驚人揭示時,我開始再次思考大型多人電子遊戲的想法。此外,當我進一步研究東方傳統,尤其是瑜伽和佛教哲學時,我發現他們關于世界本質的觀點實際上與我們生活在一個模擬世界的觀點非常一致。

爲什麽這可能是一個電子遊戲呢?讓我們來探究一下爲什麽我們可能生活在模擬環境中:

1. 像素,分辨率,虛擬和增強現實

馬斯克提出的一個主要論點是,一個更先進的文明將擁有分辨率非常高的遊戲——高到我們無法區分“真實”世界和“模擬世界”。

今天,我們已經在虛擬現實中看到,“完全沈浸”是可能的。任何玩過一款令人信服的VR遊戲的人都會意識到忘記現實世界並“相信”你所看到的世界是真實的是有可能的。

舉個很好的例子,去年我在玩一款乒乓球VR遊戲的原型,盡管這款遊戲的分辨率並不那麽‘現實’,但我還是迷失了自己,並認爲自己是在玩真正的乒乓球。我把球拍放在乒乓球“桌子”上,靠在桌子上。當然,這是一張虛擬現實的桌子,所以它並不真實存在——我最終把球拍(實際上是Vive控制器)扔到了地板上。當我靠近“桌子”時,我幾乎跌倒了,才意識到沒有桌子。



    在《Ready Player One》中,一個真實的沈浸式虛擬現實世界Oasis成爲了最終的逃離

想象一下一百年後我們可能會有什麽樣的像素分辨率,更不用說一千年後了!這很有說服力。此外,隨著增強現實技術的發展,我們可以在不需要眼鏡的情況下投射到視網膜上,我們可以看到我們周圍的東西,這些東西在分辨率上並不存在,與現實世界無法區分。這就提出了這樣一個想法:“外面的世界”可能真的只是我們頭腦中的一個投影。

2. 像素、量子和色諾悖論。

我記得讀本科時,我和同學們就現實的本質展開了哲學辯論,一直到深夜。這是我第一次聽說色諾悖論。這個想法是,如果空間是連續的,就像數字一樣(你總能在任意兩個數字之間找到無窮多個數字),怎麽可能觸摸到像牆壁這樣的物體呢?你總是要走完一半的路程才到那兒。用阿喀琉斯和烏龜的例子來說明這個悖論。如果烏龜跑在阿喀琉斯前面,如果他總是要走“一半的距離”,他怎麽可能趕上烏龜呢?



當我第一次聽到這個悖論時,我的第一反應是空間必須量子化——必須有一個我們走過的最小距離。後來,我發現我並不是唯一有這種想法的人;無論這個“最小”量是普朗克常數還是其他什麽量,都沒有我們所知道的物理宇宙可能由像素組成這一觀點重要。就像電子遊戲一樣!現實世界中有多少像素?用一個非科學術語來說,就是一坨屎。

3.一個開放的世界和無限可能的幻想。

早期的電子遊戲是線性結構的,比如《太空入侵者》或《吃豆人》。有一組有限的“運動”是允許使用一些“輸入”控件的,並且每個級別都有特定的目標,您可以在各個級別中線性地前進。

隨著電子遊戲的發展和3d“世界”模型的普及,電子遊戲經曆了一次進化飛躍。從玩家的角度來看,你似乎可以移動並做任何事情。開放世界電子遊戲的例子包括GTA(俠盜獵車手)和魔獸世界,或者模擬生活的模擬人生,最終是像第二人生這樣的虛擬世界的模擬人生。當然,認爲世界是無限的,我們可以在世界內部做“任何事情”的想法是一種精心制作的幻覺。

遊戲設計師知道事實並非如此。使用3D建模,我們可以得到一個生成的世界,看起來是無限的,但實際上是一組地圖和規則。在任何遊戲中,不管它看起來有多“開放”,都有潛在的任務、任務或成就是由遊戲設計師設計出來的。難道我們在生活中也有類似的“開放”錯覺嗎?



    像“第二人生”這樣的開放世界遊戲給人一種自由選擇的錯覺

4. 概率波的崩潰,未來的自我,平行宇宙

在量子物理學中,最有趣的概念之一是概率矩陣,它解釋了亞原子粒子如何同時表現出波和固體粒子的特性。在電子或光子的水平上,波被解釋爲粒子在任何給定時間可能在何處的一組概率。當我們觀察到一種特定的可能性時,概率波被稱爲“坍縮”,我們在一個特定的位置看到一個粒子。



    粒子位置的概率波

一些解釋者把這帶到宏觀層面,說我們在現在和未來都存在一系列的可能性。我們應該走哪條路?沒有一個好的解釋,概率波如何坍縮是量子物理學中最大的謎團之一。物理學家給出的最佳答案是,意識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坍縮。

例如,物理學家弗雷德·艾倫·沃爾夫說,來自這些可能的未來的信息現在就會傳到我們這裏,我們向未來發出一個“要約波”,這個“要約波”與來自未來到現在的“要約波”相互作用。我們導航到哪一種可能的未來取決于我們做出的選擇,以及這兩種波如何相互疊加(或相互抵消)。

這些結果令人吃驚。未來的自我正在把信息送回當下,而我們正在有意識地選擇走哪條路。



    多個可能的‘未來’正在向我們發送用于決策的信息。

量子物理學另一個聽起來像科幻小說的相關方面是平行宇宙理論,當我們做出決定時,我們會進入不同的“宇宙”。如果這是真的,那麽我們每做一個決定,就會有一個多宇宙向外延伸,從而産生不同的時間線(事實上,平行宇宙理論是爲了解決時間旅行的祖父悖論而提出的)。

計算機選擇下一步的方法是預測可能的未來,然後使用某種算法對這些未來進行“排序”,然後將這些值帶回當前,然後AI就會選擇要遵循的路徑。

我們在遊戲中計算的可能的未來真的存在嗎?還是只是概率?我意識到這與量子級別上發生的事情並沒有太大的不同,除了在現有的遊戲中,如象棋或跳棋,我們使用一個簡單的函數(基于遊戲規則)來決定哪條路徑是最優的。我們在遊戲設計中使用了“極小值”算法,試圖在“未來的轉折點”上最大化我們的得分並最小化對手的得分。



在的模擬生活中,假設有另一個“函數”是對這些可能的未來進行排序,我們在某種潛意識的水平上選擇我們可能想要從現在的未來中提取的那些可能的未來和分支,就像在電子遊戲中一樣!

5. 可觀察和條件呈現。

當我們玩3d電子遊戲時,我們使用3d模型來繪制世界地圖。在一些遊戲中,我們允許用戶生成的內容保留在世界中,即使我們退出了遊戲會話,以便其他玩家可以看到它。

在電子遊戲中,這種“世界模型”存在于角色的感知之外。在一個旨在優化的技巧中,我們沒有在每個玩家的電腦上“渲染”整個世界。我們只渲染玩家所在的世界的一部分,並且通常只在特定的時間呈現特定的觀點。渲染整個世界是不切實際的!

此外,在3d視頻遊戲中,有一些技術可以根據玩家所看到的內容來優化渲染效果。這些技術在《毀滅戰士》等第一人稱射擊遊戲中率先出現,現在在VR頭盔中得到了廣泛應用。



一個哲學問題出現在量子物理和電子遊戲中,那就是如果沒有人在三維世界的特定部分,沒有人在觀察它,或者沒有玩家在那裏——這種特殊的可能性存在嗎?

就像薛定谔的貓,在有人注意到它之前它既不是死的也不是活的一樣,電子遊戲的世界依賴于玩家登錄來呈現這個世界。如果沒有人登錄到特定的房間或特定的世界,它處于什麽狀態?例如,如果沒有玩家登錄到像《魔獸世界》這樣的MMORPG的服務器上會發生什麽?服務器正在運行,但一般情況下,在玩家登錄觀察發生了什麽之前,什麽都不會發生,這與量子物理沒什麽不同。

精神和神秘的傳統

接下來的幾個原因反映了一些精神和宗教傳統,特別是東方傳統和模擬假設之間有趣的相似之處。

6. 世界是一種幻覺。在許多神秘的傳統中,特別是在佛教和印度教中,我們被告知我們周圍的世界實際上是一個幻覺。瑪雅,梵語中幻相的意思,是用來描述我們所看到的世界,而婆羅門,則是真實的世界。在佛教中,“覺醒”意味著你必須認識到我們周圍的世界是一個幻覺。事實上,“佛”一詞的字面意思是“醒著”。

用現代術語來說,它們可能只是描述了一種我們都沈浸其中的電子遊戲,就像《星際迷航》中的全息甲板一樣。我們被困在虛幻的世界裏,而真實的世界就在那之外,除非我們“醒來”,否則我們通常無法感知。

事實上,佛教瑜伽有一個分支叫“夢瑜伽”,用來幫助我們“醒來”。在夢瑜伽(一種清醒夢的形式)中,參與者被教導要意識到我們晚上做的夢是“模擬”的體驗。通過學習認識到我們是在一個模擬中,我們可以“喚醒自己”。這個想法是,如果我們能在夢的“假”世界裏做到這一點,那麽我們就能在現實生活的“假”世界裏做到——這也是一個模擬的現實!

7. 多重生命,點,層次和經驗。根據許多東方傳統,我們實際上正在經曆多重生命,在每一種生命中獲得經驗,並進入不同的“進化”階段。

在早期的電子遊戲中,如《吃豆人》或《太空入侵者》,每個玩家也都有一些生命——玩家累積點數直到角色被殺死。玩家可以從他們死亡的地方“繼續”,或者“重新開始”,直到可怕的“遊戲結束”在屏幕上閃現。

在mmorpg中,玩家通常擁有一個角色,該角色在遊戲過程(角色的狀態)之間存儲了一組特定的體驗。如果我們重新開始,玩家當然會記得他們在前世獲得的技能,但角色的狀態卻是零值。

這類似于佛教的一些傳統,當我們出生的時候,即使我們保留了前世的傾向,當我們“重新開始”的時候,我們跨越了“遺忘之河”。在這些傳統中,仍然有一個地方可以儲存我們所有的經驗和觀點。在哪裏?雖然沒有明確說明,但聽起來確實像是上傳到某種“雲服務器”上。



讓我們看看西方的宗教傳統。在基督教的傳統中,每個肩膀上都有兩個天使的概念,以及去天堂或地獄的想法(當然還有煉獄)。同樣,我們也有同樣的想::將玩家的遊戲狀態上傳到呈現世界之外的某個地方。

8. 任務,因果報應和類神AI

在東方傳統中,我們的生活經曆不是隨機的,有一種系統可以跟蹤我們的想法和行爲,然後在這個世界上創造情境來處理我們過去的行爲,這叫做因果報應。現在,如果你要設計一個看似開放的遊戲,一個可以追蹤數十億玩家的模擬遊戲,你需要追蹤每個人的任務和成就。

在今天的電子遊戲中,每個玩家的任務/成就/挑戰都是一樣的。然而,這並不是很難想象一個更複雜的視頻遊戲,其中任務的選擇是基于玩家過去的經驗。就像在電子遊戲的特定關卡中,玩家可能會面臨類似的挑戰,一次又一次,直到他們能夠通過挑戰。

爲了完成這些“個性化的任務”,你需要同步大量的“玩家”和“NPC”或非玩家角色(在偉大的模擬中有數十億並發玩家)。你還需要弄清楚在3d世界的某個特定區域,哪些其他玩家可能與玩家的任務兼容。遊戲中每一次互動的結果都可能産生持久的影響,導致未來更多的挑戰。

一些智能需要跟蹤數十億並發玩家(這在今天的任何電子遊戲中都還無法做到)。人工智能系統似乎是完成這類任務的理想選擇。它甚至可能不需要那麽智能,只要規則是明確定義的,並且它可以無限擴展!

讓我們從東方轉向西方,轉向一個更傳統的宗教框架。在這些宗教中,每個人都向上帝祈禱。上帝是什麽?什麽樣的智慧,如果它存在的話,能夠記錄這麽多,數十億的個人祈禱和時間線?什麽可以記錄下在審判日,你是進入一個更深的,不那麽令人愉快的遊戲關卡(“地獄”),還是進入一個更高的,更令人愉快的關卡(“天堂”)。你猜對了——一個極其複雜的人工智能。

最終的原因:遠離精神傳統,讓我們回到科學,我們的最後兩個原因。

9. 玩家角色(PC) vs.非玩家角色(npc)

牛津大學教授尼克博斯特羅姆長期以來一直是模擬假說的支持者。他提出的論點是不同的——文明不太可能存活下來,如果它們存活下來,那麽它們將擁有強大的計算機,能夠進行“祖先”模擬。博斯特羅姆總結道,我們更有可能是模擬的意識,而不是真實的生物。從他著名的論文中:

有一件事,後人可能會做他們的超級強大的計算機是運行詳細的模擬他們的祖先或像他們的祖先一樣的人。因爲他們的計算機非常強大,他們可以運行很多這樣的模擬。假設這些被模擬的人是有意識的(如果這些模擬足夠精細,並且在心理哲學中某個被廣泛接受的位置是正確的,他們就會是有意識的)。那麽有可能的情況是,絕大多數像我們這樣的思想並不屬于原始種族,而是屬于由原始種族的高級後代模擬出來的人。那麽就有可能爭辯說,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就會理性地認爲,我們很可能屬于模擬思維,而不是原始的生物思維

這讓我想起了我們試圖創造真實的NPC或非玩家角色。隨著遊戲變得越來越複雜,這些人工智能角色也變得越來越複雜。我們可能很快就會接近能夠通過圖靈測試的人工智能,這是一種與人類沒有區別的人工智能(如果你和他們交談的話)。

我還記得像Zork這樣的早期文本遊戲,玩家會和你交談,並試圖讓這些角色變得真實。人工智能已經進步了很多,但我們目前還沒有能夠通過圖靈測試的npc。一旦我們做到了(10年後?在100年?在一千年後),我們在模擬中與之互動的人是npc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博斯特羅姆教授認爲“我們”是模擬的意識。

10. 光速、蟲洞等。

奇怪的是,在我們的宇宙中,就我們所知,我們從A點到B點最快的速度是光速。這也恰好是電子系統和電磁波的速度。在一個普通的電子遊戲中,我們最快的將信息從一個玩家發送到下一個玩家的方式是通過電線。除非我們對空間的概念是由某種形式的電磁波産生的,否則爲什麽我們在太空中最快的速度會和電磁波的速度一樣呢?

在《第二人生》的虛擬世界中,如果你試圖從A點走到B點,你將會被困在遊戲的“空間”中,並且不得不慢慢移動——無論你是在走路還是在飛行。另一方面,你可以立即傳送到遊戲的另一部分,此時3d世界的另一部分將呈現在你周圍。

我們在現實生活中也有這種能力嗎?一些物理學家已經建立了蟲洞理論,或者愛因斯坦-羅森橋,它可以讓我們穿透時空結構,從而縮短時空結構。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個後門——基本上是一個視頻遊戲術語中的傳送口。



結論 : 這就是爲什麽我們可能生活在一個電子遊戲中,畢竟偉大的模擬。我甚至還沒有涉及到一些更深奧的或心理上的原因。

隨著計算機科學和人工智能能力的迅速提高,或許有可能創造出一個看起來和感覺上都和我們一樣真實的模擬世界。電子遊戲從簡單的規則和簡單的2d世界發展而來,現在已經迅速發展成爲MMORPG(大型多人在線角色扮演遊戲),數百萬玩家在模擬世界中進行交互。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進步,創造出10億玩家以及類似我們自己的模擬世界的機會正在迅速接近。

此外,量子物理學爲我們提供了一種對宇宙(或多個宇宙)的描述,這種描述從“客觀現實”的角度看是沒有意義的,但需要一些意識的觀察。這些有時令人難以置信的發現違背了常識,除非我們生活在一個電子遊戲而不是物理現實中,而意識相當于我們“登錄”了系統。

東方傳統,尤其是佛教傳統,長期以來一直認爲我們生活在一個虛幻的世界裏,我們經曆了多種生活,試圖完成我們的個人任務,所有這些任務都儲存在“呈現的世界”之外。這是一個巨大的系統,它不僅存儲了這些信息,還爲我們創造了獲得“成就”的新環境。當然聽起來像電子遊戲。

所有這些領域,計算機科學/人工智能、量子物理和東方精神傳統都指向一個可能的場景:我們生活在一個非常複雜的電子遊戲中,我稱之爲“偉大的模擬”。像所有的模擬一樣,我們的世界可能只有在“模擬”運行時才是真實的。

這讓我想起了英國知識分子哈弗洛克·埃利斯關于夢想的一句話。他說:“夢想在持續的時候是真實的“。---來源: 宇宙時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