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人,卷向自媒體
“投資人的終點是自媒體”、“投資人的盡頭是網紅”,這些說法不再只是一句調侃。
近年來,受大環境影響,投資行業面臨壓力,自媒體成了投資人拓展職業生涯的突破點,投資人或全面轉型自媒體,或在做投資的同時兼做自媒體。
在很多人眼裏,號稱高瞻遠矚的投資人是神秘的存在。投資人做自媒體,先天的優勢在于有光鮮的學曆、履曆背景,有高門檻、高密度的專業知識,還有較強的提煉總結與輸出能力。
輸出文字內容、做播客音頻節目、發力短視頻、押注直播等,是投資人做自媒體的主要形式。至于變現,賣課做培訓、經營私域社群(私董會、私教班)、提供一對一咨詢等是常見的方式。收入方面,根據自媒體的規模大小不同,差別很大,少則月入幾千,多則月入百萬以上,也曾有投資人私下表示:“早知道直播這麽賺錢,早就不做投資了。”
不過,也不是每個投資人都能成功上岸自媒體。他們的困擾在于,日常陷于投資圈,面對大衆時容易“不說人話”,難以抓住更大範圍的受衆;另外,博眼球、“割韭菜”的事情做了容易“翻車”,不做沒有流量和收益;還有,大多數投資人的強項主要在理論層面,缺乏實操經驗也制約了他們的持續發展。
我們來看看,投資人做自媒體,怎麽就成了一大潮流?
投資人爭做“大V”
投資人做自媒體知名度最高的,要數投資過五爺拌面、王小鹵、溜溜梅、周黑鴨等品牌的B資本(尚流資本)董事長、前紅杉資本合夥人、前天圖資本合夥人王岑。他做自媒體,通過打造個人IP,然後賣課、經營社群,抖音矩陣粉絲接近1500萬,自稱“消費王”。
關于他的標簽還有,中國消費投資領軍人、第一個擁抱抖音的“古典”投資人、第一個發起直播間現場連麥的知識博主、第一個在抖音引爆數個細分餐飲賽道的大V。
前藍象資本投資副總裁陳晶,抖音ID爲“清華陳晶聊商業”,她用一年多的時間,在抖音上積累了近百萬粉絲。據她自己介紹,早期她簽約了MCN機構,花錢找了直播教練,因爲理念不合,她還賠了49萬的“分手費”。後來是靠著自己堅持不懈地直播,她的粉絲漲到50多萬。隨後她開始做線上課程、訓練營、私董會,用自己的親身經驗,給學員講解如何操盤抖音號。
梅花創投創始合夥人吳世春近年來也在兼做短視頻類自媒體。“佩妮penny的世界”是以微信公衆號爲主戰場的創投自媒體,佩妮是風險投資人、前阿裏資深運營,其賬號上發布的《投資人套商業機密都這麽明目張膽》一文一度在創投圈引發了不小的反響。
諸葛開店創始人、堅果創投創始人展豪是今年10月份開始做自媒體的。他告訴「定焦」,做自媒體一方面是想找項目方便投資,另外,他每個月見幾十個餐飲企業創始人,信息輸入量很大,有分享欲。
展豪主做視頻號,視頻同時也在抖音上發布,每天發一條,一周做一次直播,受衆主要是創業者、企業家、投資人同行。他不僅是投資人,也有實操經驗。“我十幾年來投資了上百家公司,輔導過幾十家公司,幫助身邊融資的企業超過200個。”
據他介紹,第二次直播有2000人在線,因爲他認識的圈裏的人多,之前也經常出去做分享,再加上講的幹貨多,願意聽的人自然多。
不過,做自媒體,展豪也經曆了一個摸索期,最早他覺得,占了用戶的時間,就得有誠意,所以每條視頻都幹貨滿滿,後來有自媒體從業者告訴他,“不能每個視頻幹貨比例那麽高,因爲人家來是放松的”。
把道理想明白了之後,展豪開始多說“人話”,用風趣幽默的風格錄視頻,內容既有幹貨,也給創業者加油,提供情緒價值。
他表示,自己做自媒體想要吸引的是年銷售額在3000萬-3億元區間內的企業家,而不是普通粉絲,“這個規模的公司大多有幾十個員工,大部分企業家白手起家做到這個規模的時候,必須在組織、戰略上突破,需要有人幫他,我的價值就能體現出來。我能給他們提供整套方案,我會結合他們每個人的資源指定戰略方向,看熱鬧的粉絲不在我的受衆範圍內。”
前投資人麥琪轉型自媒體的原因是,她一直希望做對企業家有幫助的事情,但她在做投資的過程中發現做的事情更多是給企業錦上添花。
她想幫助商業模式還沒有很清晰的創業者從細節中跳出來,站在更高的維度去思考問題。出于這個想法,她在今年4月份開始做自媒體,主要是聊商業、創投,告訴大家投資人在想什麽。
“做IP最重要的是讓別人信任自己的身份,投資人做自媒體先要讓別人相信你就是資深投資人,而且還要通過講一些投資圈黑話、動態不經意間流露出來。”麥琪說。
自媒體也是不少投資人的副業。資深消費行業投資人陳默默提到,自己本身就一直在寫文章,2020年她曾做過一個專門講VC行業的播客節目,全網有幾十萬粉絲,現在重新換了消費類IP,不到一年時間積累了幾萬粉絲。
“投資人需要很多深度行業觀察,我們聽衆群的粉絲來自各地各行業各年齡層,他們會貢獻很多觀點,消費類的東西衆口難調,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體感,這樣我能接觸到比較真實的消費者反饋。”她告訴「定焦」。
投資人做自媒體,月入百萬?
投資人做自媒體的變現途徑有幾大類,第一類是售賣線上課程;第二類是經營私域社群,比如開設私董會,建圈子,提供課程和資源,以及開設私教班;第三類是做一對一咨詢。
王岑的抖音賬號櫥窗裏的課程有標價365元的“低成本創業生意經”和“新消費增長八字經”,還有標價9800元的閉門私董會,根據介紹,課程亮點有:點對點問診輔導、企業增長痛點解析、豐富的資源鏈接、導師直投機會等。
展豪目前主要在做私教班,他把自己的方法論總結出來分享給企業家、創業者,在他看來,大部分企業家都有很多共性問題,而99%的問題都是有標准答案的,只是大家處于當下的認知層級,沒經曆過,心裏不笃定,“他們遇到的問題大多數我之前都遇到過,知道怎麽解決。”
投資人做自媒體能賺多少錢,是很多人關心的事情。
陳晶的商業化産品有直播訓練營、私董會,定價分別爲9800元、29800元。據陳晶自述,她在做自媒體的一年時間裏,就賺回了500萬元。
展豪做了一個多月,收入近百萬。據他介紹,目前第一期私教班收了30個學員,每人收費三萬多元,每兩個月開一次爲期兩天的線下集訓課,服務期半年,未來一兩個月即將開始第二期學員招收。因爲還在起步階段,收益不好統計,他預測,等項目走上正軌,月收入能達到百萬量級。
他不擔心起步難,而是擔心能不能長期持續,他現在不希望一上來就那麽猛,很多模式還需要測試驗證。
做自媒體也給他的主業帶來了幫助。展豪表示,現在他每天都能在私信中收到創業者投過來的商業計劃書,看好的項目他直接轉給了自己機構的投資總監。在他看來,自媒體做好了,給投資業務帶來的收益可能會是更大的量級。
第一次集訓課後,現在的30個學員裏已經有五六個找展豪做了第一批輕咨詢,咨詢服務暫時免費,學員滿意度非常高,堅定了展豪進一步做好自媒體的決心。“將來如果學員需要進一步咨詢就要收費了,有的企業還需要我們提供陪跑服務,那就會是更久的一個周期,未來咨詢服務和陪跑服務都可能做成單獨的項目。”
他舉例,一個學員做獵頭業務遇到了瓶頸,現在企業收縮,招聘預算下滑了,展豪給他一個新的轉型方向是去跟求職者收費,因爲目前市場上要找工作的人變多了,給求職者做包括調整簡曆、找工作在內的全套輔導,承諾半年之內找不到工作就退錢。“我的學員第二天回到公司調整,第三天就有新客戶,第五天就有收入了。”
對投資人來說,提供咨詢服務是相對更容易變現的一種商業模式。麥琪就給創業者提供咨詢服務,一小時收費999元,幾個月收入幾萬元。
某PE基金投資經理Benny在小紅書上發布投資行業相關的內容,同時接付費咨詢業務,一小時收費600元。據他介紹,每個月有五六個人咨詢,平均每個人咨詢半小時,每個月收入約兩三千元。找他咨詢的多是學生,還有想轉往投資行業的人。
總體來看,投資人提供的服務收費範圍比較大,小到每小時幾百元的咨詢、上千元的線上課,大到幾萬元的私董會名額,具體收入和自媒體的粉絲規模、客戶數直接相關。
投資人做自媒體,如何持續?
爲什麽有這麽多投資人做自媒體?
事實上,投資行業本身生存率不高,一個投資人如果過去幾年的投資回報不佳,也難有繼續投資的機會了,勢必有一些人要轉型。還有一些兼做自媒體的投資人,是爲了給自己的投資業務做補充,同時增加收入。
在轉型路徑中,通過知識變現是一個短平快的方式,不需要太大投入和太長鏈條,比如線上就可以交付課程産品。另外,陳默默提到,現在內容的形式、分發渠道有了很大變化,創作門檻變低,一個人拿手機怼臉拍短視頻也有可能做成大V。所以對投資人來說,自媒體是低門檻且容易變現的轉型路徑。
客觀來說,投資人做自媒體的優勢非常明顯。
多位受訪者提到,首先多數投資人的學曆和履曆背景光鮮,知識儲備量大,表達能力和邏輯能力較強,說話有信服力,容易有觀衆緣。另外,投資人的認知相對高于大衆,更了解行業趨勢和前景。
展豪提到,投資人做自媒體有關注度,還因爲現在一些行業處于轉型期,比如房地産、教育等行業從業者可能要轉型,想聽聽投資人判斷趨勢方向。
陳默默補充,大多數人對投資行業有一定的認知,又感覺相對神秘,有一些好奇心,另外,投資人學習能力強,容易積累素材、認知,擅長去理論化、結構化、短平快地輸出信息,先天容易生産適合傳播的內容。
但是,也不是所有投資人都能成功。麥琪就在5個月的嘗試後選擇了放棄。
首先在內容上,她經過摸索後也掌握了一些流量密碼,比如需要講一些有噱頭,甚至是斷章取義的話,或者下明確的結論,要有對立感,惹一批人,讓另一批人特別認可,或者去揭露行業不好的東西。
“有條視頻我無意中提到了行業的一些潛規則,點擊率長得非常快,我當天就刪了,如果不刪可能會有幾百萬的點擊量。但我覺得任何行業都有另一面,我作爲從業者,不想爲了博眼球去做這樣的事。”麥琪說。
另外,她發現,除了發短視頻,還需要定期長時間地直播,連線去幫人解答一些問題,長時間講話讓她體能上有點跟不上。
她還注意到,抖音上的項目絕大多數是小生意,即便再做幾年,放在投資圈大概率也不會被看上,但投資人做自媒體,核心就是幫別人寫BP、教別人融資。麥琪只能強裝耐心地向創業者解釋怎麽做成一個讓投資人感興趣的商業模式,其實她知道,BP寫得再規範,那些項目甚至都不會成爲投資經理的備選。但如果說大實話告訴對方項目沒機會,讓他們踏實做業務,就等于把自己的潛在客戶推出去了。
再三猶豫之後,麥琪放棄了做自媒體。
投資人做自媒體,身上的不足也很明顯。大多數投資人沒有親身創業的經驗,偏理論派。他們是從投資人、資本的角度去看問題,有自己的信息屏障、局限,一些投資人講的內容並不符合創業實際。
而且用戶攝取這類型知識的需求也有限度,可能不會一直去看這類型課程,當同質化內容紮堆時,如何提供更有價值的東西可能會是投資人們要去思考的問題。
投資人如何持續在自媒體領域紮根,爲自己的用戶提供價值?
陳默默的建議是,不要超出自己的能力邊界,不要讓快速獲取流量的欲望反噬,畢竟做自媒體,就是把個人的行爲變成了公共的行爲。“賣課,要看自己的課到底有沒有價值,而不是割韭菜。互聯網是有痕迹的,要愛惜羽毛,以防翻車。”
她更看好一些非常有投資經驗或企業運營操盤經驗的資深投資人,他們作爲真正的知識寶庫,確實能給到一些創業者、企業家幫助。
“我覺得比較有價值的是做社群,持續給創業者提供新的東西。畢竟投資人的資源和關注點不一樣,多看點項目,做一個行業的深加工者”,或許能給創業者參考和啓發。”麥琪說。
事實上,不管是投資人還是別的領域從業者,做自媒體的核心是給用戶持續提供有價值的內容,否則,再高端的人設也難持續。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麥琪爲化名。---[文 : 定焦*作者 : 唐亞華*編輯 : 黎明/钛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