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神魔宇宙 ***宇宙天國首部曲 彌勒天書閣 https://maitreya-books.com/ 神話從來就不是怪力亂神,而是原始先民在日常生活情況的觀察之中,所建立的真實認知。唯有相信神話中的真實,才能感受到神話的詩意隱喻背後,所具有的神聖力量。打開你的想像,打開你的相信,你才能知道神話告訴了你什麼宇宙生命的資訊。 生命起源於宇宙之中,生長於宇宙之中,結束於宇宙之中,因此,宇宙的起源就是生命背景的起源。生命形成的每一個階段,其實都在述說著生命的本能,也就是生命本就存在的一種力量,在此雖是說明一種狀況,然而將這狀況投射在生命的生活行動之中,你就會明白自己究竟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本能!

孩子得不到就哭,這種整治孩子方式,80%的父母都用過

2023093012:26



路上看到一個三四歲的小朋友哭鬧着跟在媽媽身後,媽媽一開始氣沖沖地向前走,突然停下腳步在孩子的背上捶了幾下。不出所料,小朋友哭的更厲害了!看着女子錘孩子的架勢,感覺五臟六腑都要破碎,我的心臟不禁揪在一起。

「哭,還有臉哭?我說了出來別看見玩具就要,你剛才要的汽車家裡是不是有?都好聲好氣告訴你有,為什麼還非得要?還得哭鬧?」

聽出來了,原來是孩子想要玩具,媽媽不給買,小朋友就哭鬧。從女子的行為上也可以看得出,她並沒有慣着。但是對於孩子的處理方式,有點過分,聽着小朋友哭的上氣不接下氣,同為母親真的看不下去!

但路遇這種事情,又不好上前說點什麼。我只能說,如果父母有類似的做法,一定要注意,因為家長的處理方式非常關鍵,處理不好會給孩子成長留下隱患。

01常見的處理方式

生活中孩子因為得不到某樣東西,或者達不到某種目的而哭鬧的現象十分常見。對於小孩子的這種行為,不同的父母有着不同的處理方式,常見的有以下四種:

第一種,為讓孩子安靜迅速妥協

我身邊很多父母對於孩子十分疼愛,見不得受一點委屈。孩子要什麼東西,只要象徵性的一哭,家長內心就十分愧疚,立馬滿足小朋友的需求。也有一些家長是出於好面子的因素,用滿足孩子需求的方式,讓他們迅速安靜下來。

對孩子的影響:
然而,當孩子因為得到某樣東西哭鬧時,不管父母是用哪一種方式,只要立馬滿足需求,那麼日後孩子會不停地用這招來「要挾」大人。

也許在家長看來,孩子要的某樣東西,不貴,不會花太多的錢,但這種妥協、不會拒絕的方式,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換來的不是感恩,而是理所應當。從滿足某樣玩具,到日後的事事妥協。看似父母因愛孩子而犧牲,實則養育出的孩子自私自利,貪得無厭。

教育家馬卡連柯曾說:一切都讓給孩子,為了他犧牲一切,甚至犧牲自己的幸福,這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可怕的禮物。無底線的溺愛,是陷阱,很可能摧毀孩子一生。

第二種,任由孩子哭鬧,不管不問

網絡上有一種現象,90後的父母面對孩子哭鬧的時候採取的是冷處理方式。他們不管不問,等着孩子自己哭鬧夠了就停下來的。當然,小孩子哭累的時候,他們會停下來;或者發現父母不理會的時候,也會停止哭鬧。

對孩子的影響:
但這樣的方式對於孩子來說真的好嗎?並不是,如果家長長期採用冷處理,不管不問的方式來面對孩子的哭鬧,會讓小朋友產生一種爸爸媽媽不愛自己,不關心自己的錯覺。久而久之,孩子會變得孤僻、冷漠、不自信、缺乏安全感等不良的現象。

第三種,通過打罵責怪的方式,打消孩子念頭

像上文中那樣,通過打罵而讓孩子打消想要某種東西念頭的家長大有人在。數據顯示,全世界有多達80%的父母,都打罵過孩子,而且相當一部分家長對於打罵孩子的問題並不當回事。

對孩子的影響:
也許家長覺得打罵是管教孩子最有效、最快捷的方式。但在聯合國兒童基金2018年的報告上顯示:成長階段,經常被父母打罵、吼叫的孩子,79.25%屬於性格自卑。未來這部分孩子中,能夠出色的不到4%,甚至犯罪率高達42.59%。

別小看打罵的這種行為,也許父母覺得可以通過權威來震懾到孩子,但對於小朋友來說,受到的身心創傷是一輩子的痛。

第四種,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

一位小朋友想要吃冰淇淋,媽媽因為太冰拒絕,結果理所當然換來哭鬧。媽媽一邊等待孩子情緒發泄,一邊等她冷靜之後跟她說不讓吃冰淇淋的原因,最後抱着孩子說,等她咳嗽好一些再吃。

這樣的處理方式,很聰明。很多父母面對孩子哭鬧時,會分寸打亂,不去想他們為什麼哭鬧,僅僅是因為表面得不到某樣東西嗎?

比如這個想吃冰淇淋的小朋友,她哭鬧是因為語言表達能力不好,想說的話說不出來,內心着急才會哭鬧。作為孩子成長中的引領者,不要通過表面哭鬧去處理問題,而是要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

對孩子的影響:
當父母有耐心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時,給到孩子的是寬容、是愛、是尊重。而且在父母耐心的引導小,寶貝的性格會更加的開朗,表達欲也會更好。



02 不把問題歸結到孩子身上

當孩子哭鬧的時候,家長會很自然的把問題歸結到孩子身上,覺得他們不聽話,不懂事,性格有問題。事實上,對於像一張白紙一樣的小朋友來說,父母怎麼做,是日後他們性格形成的關鍵。

因此,家長面對孩子哭鬧時,不要一味的責怪,而是做好以下3步,每一步都很簡單,但非常考驗家長的忍耐性。

第一步,理解與接納孩子的情緒

小朋友對於情緒幾乎是沒有控制能力的,想哭就哭,想鬧就鬧。每個人都是從年幼的孩童時代走過,作為父母我們更應該理解與接納寶貝的情緒。

當學會理解與接納孩子的情緒時,父母在處理問題時才能冷靜客觀,給孩子營造一個穩定的成長空間。

第二步,制止孩子的不良行為

孩子年幼的時候,會呈現出各種各樣對於現狀不滿的狀態,比如公共場合大聲哭鬧、打滾、動手打人等等。面對孩子的這些不良好行為,要及時制止。

當然,不是不允許他們發泄,而是告訴他們正確的情緒發泄方式。一方面可以幫助孩子學會情緒控制,另一方面也讓他明白,不應該在公共場合做不好的行為。

第三步,跟孩子協商解決問題

發生的事情總是要處理的,了解孩子哭鬧的原因以後,家長要循循善誘,引導寶貝去解決問題。慢慢地,他們就懂得遇到類似的情況,該如何處理。

凌晨媽媽來叨叨:孩子因為想要得到某種東西而哭鬧,這是非常正常的一種現象,每個人的成長中都會遇到。

關鍵點就在於爸媽理性的處理方式,只有這樣,才能培育出更優秀的娃哦!-凌晨媽媽育兒經-



*青春期孩子背後的「紅熊貓」你看見了嗎?也是孩子成長的號角*

美國佐治亞大學的心理學教授戴維·謝弗在著作發展心理學中闡述了兒童、青少年時期的心理發展狀況。其中提到,進入青春期的青少年們有着極強的以自我為中心意識,此時的他們看待問題的主觀性強。而將這段話放在中國家庭的孩子身上時,中國父母會簡單地將其概括為「叛逆」。

石之予導演的青春變形記在上映後引發了很多家長觀眾群體的熱議。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叫做美美的13歲小女孩。她有一個喜歡穿旗袍的媽媽,媽媽很愛她,並且她當做是自己的全世界。

故事的開始,美美的成績十分不錯,考試成績總是A+,她的學業表現令媽媽很滿意。可是漸漸地,一向乖巧聽話的美美身上發生了一些改變,她對於媽媽的嚴格管教感到厭煩,直至紅熊貓的出現。原來美美家族有一個很奇怪的神秘特質,那就是家族中的女性,在爆發強烈情感的時候會變身為「紅熊貓」。

美美其實很喜歡四城樂隊,可是媽媽卻覺得這樣的樂隊很不入流,於是為了迎合媽媽,她只好撒謊說是朋友喜歡,她自己也只能偷偷地把樂隊的磁帶藏起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美美是拒絕成為「紅熊貓」的。

可是,自我壓抑並不能夠解決問題。在美美勇敢地接納紅熊貓,並且通過這個特質最終實現看四城樂隊現場演出的願望後,她不再妥協。美美化身為一個體型略小的小紅熊貓,勇敢地向媽媽說出了自己心裡的想法,並且狠狠地把媽媽化身的巨型紅熊貓撞倒在地。

美美通過自己的方式「打敗」了媽媽,而這也意味着她完成了一次內心層面上的自我獨立。青春期的孩子總是對堅持自我有着一份不被父母理解的執拗,而只有當父母真正地看到「紅熊貓」的力量後,他們才能夠學會認同。
故事的最後,美美和媽媽完成了和解,兩個人都做出了相應的改變,並且對於對方都更加願意包容。《青春變形記》這部電影在豆瓣上獲得了8.2分的高評分,同時也為不少家長們打開了與青春期孩子和解的大門。

處於青春期階段的孩子並不容易,叛逆是種保護色

埃里克森在心理社會發展階段理論中提到,青春期是個體人格發展的重要階段,在此期間孩子們很容易出現「自我同一性對角色混亂」的問題。孩子們迫切地想要知道自己是誰,將會成為誰,對於人生理想有了源於自我的深入思考。

戴維·謝弗在進行青春期心理研究時發現,青春期階段的孩子要經受情感自主性、行為自主性和價值觀自主性三大層面上的情感發展。也正是由於內心的自主性發展,他們對於成為自我有了無比堅定的熱情和信念。

青春期就像是一個孩子努力破繭的過程,如果他們不能夠實現突破,那麼哪怕他們順利成年,作為成年人,他們也同樣無法擁有成熟的內心。無法擁有精神和人格獨立的他們永遠無法實現與父母真正的「分離」。

青春期是孩子成長的號角,父母別把「紅熊貓」關起來

戴維·謝弗在兒童品格的由來一書中提出,每個個體看似有着類似的背景和藍圖,但是最終卻又會長出完全不同的屬於每個個體的脈絡。

父母在孩子成長中所產生的影響作用是不可忽視的,對於處於青春期的孩子來說,這點更為重要。

首先,尊重孩子的喜好和熱愛。

青春期的孩子總是會擁有很多天馬行空的想法,他們的喜好和熱愛也大多和父母們預想的有所出入。

在面對這種情況時,父母們一定不要輕易地否定或者貶低,試着去理解和尊重孩子,這或許這樣更能夠幫助他們找到真正的心中所愛。

其次,允許孩子對自己說「不」。

中國父母總是對家長權威有着迷之追捧,他們希望自身的控制欲可以在家長權威的震懾下得到施行。

但是事實上,真正的家長權威是建立在令孩子感到信服的基礎上的,允許孩子對自己的決定說不,這樣能夠讓喜歡唱反調的孩子懂得尊重父母,對於家庭教育懷有敬畏之心。

最後,給予孩子寬鬆的成長空間。

青春期階段的孩子對於生活空間以及自我隱私保護有了更強的認知,這時候,父母們應該對此從外在到內在地給予重視。

別隨意地推開孩子的房門,不要不經允許地進入孩子的房間,此時父母對孩子的尊重就會完全體現在這份分寸感和邊界意識上。

凌晨媽媽來叨叨:當孩子進入了青春期,家庭教育會面臨非常大的挑戰,而聰明的父母不會選擇和孩子硬碰硬,他們更能夠通過柔和一點的方式來占據主動權。

美國心理學家約翰·桑特洛克說,青春期孩子身上的固有特點是「自命不凡」,他們標新立異,拒絕平庸。那麼作為父母,試着去理解和接納,這遠比壓制和斥責更能夠有助於幫助孩子解決成長中困惑的問題。-凌晨媽媽育兒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