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被忽視的他,也許是消費的新活力
這個「雙十一」,註定了花西子不好過:因為說錯話,「女性之友」李佳琦賣不動79元的花西子首烏眉粉筆了。該怎麼辦?
其實有個簡單的方法:同樣的首烏眉粉筆,馬上修改品牌Slogen,將「高端」、「專享」、「奢華」、「私密」作為產品宣傳前綴,在虎撲、知乎、貓撲、果殼等社群大力推介,賣給那裡的男性用戶,大概率會有不錯的結果。
這不是諷刺,反而可能是在新時代獲得商業成功的「密碼」。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1-8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僅上漲0.5%,讓眾多觀點認為,消費需求減退是宏觀大勢,消費降級將成為很長一段時間的主旋律。然而實際結果也許並非如此,甚至在某些領域還出現了消費的高增長。
刻板印象中,男性沉默寡言、不愛拋頭露面,甚至主動躲開公眾視野,「女人>兒童>狗>男人」的客群價值導向一度很吃香。然而時過境遷,再按過去的視角觀察現在的消費市場,顯然是在刻舟求劍,現在到了主動把握男性群體消費需求的時候了。
那麼到底是哪些行業被男性消費逆勢撐起?他們又有什麼相同之處呢?
01 新男性,面子天大
回看過去五年,男性對改變面貌的訴求,經歷了一場深刻的調整。
早些時候,男性對外形的關注,主要分為三大群體:一大群體以年輕用戶為主,他們追求外形陽光健康,消費集中在運動項目中,投入方式較為間接;一大群體以中年用戶為主,他們希望通過醫療手段改善形象,植髮、去疤成為他們的剛需;還有一大群體消費潔面用品,不過是「香皂洗臉」的升級版。
眼下,追求陽光健康和植髮的需求仍在,只是受韓國K-POP文化和國內偶像劇的共同影響,白皙、精緻,甚至美麗漂亮,成為新時代崛起的男性消費增長點。全新的消費趨向,普遍被稱為「男色消費崛起」。
「男色消費」的特點,首先,追求美的內容日漸豐富。過去運動和醫療服務已滿足消費群主流的需求,然而現在增添了美妝、醫美、美顏服務等複雜項目,其中美妝涵蓋面部清潔保養、眼部護理、補水保濕、去皺瘦臉等項目;醫美涵蓋面部提升、光子嫩膚、果酸剝離、隆鼻、眼袋等項目;美顏服務涵蓋紋身、頭皮護理、眉形設計與祛痘修面等項目。
根據網商銀行聯合央視財經發布《2023年小微經濟8大新亮點》,截至2023年6月底男士專研品牌和店鋪GMV增速達到60%。圍繞提升男性顏值的服務內容日漸豐富,規模日漸龐大。
對比之下,傳統消費相形見絀。僅以防脫髮公司雍禾醫療業績為例,在2021年觸及峰值後,營業額與歸母淨利潤開始下滑。
其次,原本男性被動消費的項目,如今正在變成主動行為。某第三方機構曾展開調研,了解社會對「男性使用化妝品」的態度。2015年,31%的參與者「強烈反對」,僅29%持有「強烈支持」的態度;到2018年,「強烈反對」者已經下降至不足10%,同期「強烈支持」者已增至60%。
與之對應的,是男性化妝用品消費快速提升。根據QUEST MOBILE統計數據,男性群體對美妝消費關注度維持在高位,「變美」的訴求正成為不同年齡段男性共識。
最後,不能忽略男性變美的決心。如果美妝產品不能滿足訴求,就會在醫美行業尋求幫助;如果1元錢不能解決問題,就花10元錢,甚至更多達成目的。在變美的決心上,女性已經略遜一籌。
2022年上半年Vs下半年社交平台脫毛話題用戶性別分布(男性環比增長25.2%)數據來源:魔鏡市場情報
公開數據顯示,美國男性整形占比約為50%,韓國約為40%,相比之下中國男性接受除皺瘦臉、美白嫩膚、清潔祛痘等輕醫美服務的群體,占比僅為10.97%。然而結合《中國醫美市場趨勢洞察報告》數據,正是這樣的群體,2019年已支撐起1769億元的市場,2020-2023年中國醫美市場的年複合增長率會維持在15.2%。
數據來源:美團醫美
另據艾瑞諮詢《中國新白領消費行為研究報告》,19-22歲的男性醫美人群比例為22.4%,同年齡段女性的比例僅為12.9%;消費金額上,男性醫美月均消費1131元,已經與女性1197元額度基本持平。
「想花錢」又「肯花錢」,這樣的市場誰不愛?
02 男人的衣櫃不夠用
曾有這樣的調侃:如何將一條200元的褲子賣給一位男士?答案是給產品價簽添加兩個0。可是現在還將此視為笑話,顯然沒有關注市場風向轉變。
參考諮詢機構中經智盛發布的《2022-2026年男裝市場現狀調查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2017-2019年中國男裝始終維持向上的增長趨勢,市場規模從829.7億美元增長至918.5億美元。
雖然受到疫情影響,2020年行業規模大幅縮減12%,但2021年男裝消費市場快速回升至953.9億美元,線下賣場和線上網店,共同造就了18%的增長,五年內複合增長率3.55%,甚至在新冠疫情影響仍在情況下,依然造就了一個顯著的V型曲線。
同樣增長的還有人均消費額度。雖然2020年該數據歷經波折降至1228元,但2021年數據同樣歷經反轉,快速提升至1419元,五年內複合增長率3.47%,斜率與市場規模增速維持一致。
2022年仍在執行疫情防控措施,一定程度影響實體店正常經營,不過在線下業務的支撐下,男裝消費仍然具備增長動能。根據艾媒諮詢發布數據,2022年僅有11.6%男性消費者服裝開銷低於2021年,其中52.6%維持不變,剩下的35.8%還有一定額度的增長。
數據來源:艾媒諮詢
從項目上看,男裝消費也不再僅為滿足外在展示的需要,而是朝着內在品質化、多元化方向邁進。中研普華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男裝行業發展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統計,2022年男士外衣占據市場半壁江山,不過增速只有3.7%,已被睡衣(4.8%)和內衣(5%)增速甩在身後。
隨着全新消費趨向逐步形成,市場競爭格局也在發生潛移默化的調整。參考《報告》數據,Adidas與Nike等國際品牌仍然以2.4%和2.1%的市場份額,位列行業第二和第四名,不過根據公開數據,2023年上半年耐克中國業務並不順利,已經被安踏集團實現超越;Adidas大中華區業務,更是在2023年第三季度之前連續八個季度下滑。
在兩家傳統勢力增長乏力的同時,國內品牌順勢崛起。海瀾之家以5%的市場份額位列男裝市場頭名,中國內地、中國香港地區和中國澳門地區推廣和分銷被安踏收購的FILA,市場份額也提升到1.5%。
其他男裝品牌沒有更高的份額,不過在整體向上的背景下,普遍表現出業績快速增長趨勢。匯總代表性男裝上市公司上半年業績,營收與歸母淨利潤雙增,且後者增幅大於前者的企業不在少數。其中有2022年基數低的原因,不過市場蛋糕之大、機會之多,還是肉眼可見。
03 騎行:入門級「社交貨幣」?
男性的基因中,天然帶有對複雜工具的征服欲。幾年前是腕錶、單反、汽車……眼下輪到了自行車。
受到新冠疫情影響,為了避免被傳染,2020-2022年普通人改變了習慣:原本以公交、地鐵為主的出行方式,逐步被自行車取代——先是共享單車,後是用戶自購,在2022年初達到頂峰,其中男性占比高達95.1%。
根據美騎網發布《2022年中國自行車行業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2022年自行車出行以44.3%占比,取代公交/地鐵(占比19.9%),已接近20%的優勢成為被更多人選擇的出行工具。
結合野途發布《2022自行車運動行業分析報告》,普通消費者採購的自行車主要有三類:其中山地車比例最高(52.25%),公路車次之(45.15%),通勤及童車等其他車型比例(2.6%)最低。
普通人接觸騎行運動,多是從迪卡儂開始。經過走訪北京四元橋迪卡儂商場,工作人員表示按照價格區段,自行車消費主要分為入門級車型、中端車型、高端車型三大類,價格區段分別為1500元以內,2000-8000元、10000元及以上。
然而在需求側,男性的消費意願顯然遠在此標準之上。《報告》顯示,消費者心理預算8000-30000元區間占比高達47.32%,這個標準段已經繞過迪卡儂入門級與中端兩個車型,直接跳到高端區——需求端預期超過了供給側設定,價值之高可想而知。
由於這些年搶購自行車的現象在國內各地出現,一個「供<需」市場不斷推高產品價格與利潤空間。中國自行車協會數據顯示,2022年自行車&電動自行車規模以上企業營收為2100億元,同比增長3%;實現利潤超過100億元,同比增長超過20%。
數據來源:艾媒諮詢
然而嚴格意義上,購車只是完成騎行運動的第一步,真正的消費剛剛開始。完整的騎行裝備,還包括升級坐墊、輪組、服飾(騎行服、頭盔、鎖鞋等),高端消費還要考慮維修保養的成本。如果參加專業賽事,還需要支付參賽費與醫療保險費用,整體算下來已經接近一輛高端A00級新能源車水平。
數據來源:《2022年中國自行車行業調查報告》
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8年自行車市場發展現狀調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預測報告》分析,隨着人們對自行車功能的要求已經不再僅限於簡單的代步,具備運動、休閒、社交等功能的中高端自行車市場不斷擴大,產業結構在潛移默化地改變。
「現在騎行的社交屬性很強。」某騎行圈內人表示,早期騎行還是人們追求健康生活的選擇,不過隨着參與人數增多,不同消費能力的消費者主動組織各類「圈子」,原本單層次的自行車消費,朝着多元化拓展。
較為成功的案例,是菅根史郎推出的RE而意品牌。該平台聚集高端客戶,不僅提供自行車銷售與保養服務(價格普遍在10000元以上),還通過提供輕食、飲料、咖啡等服務以及不定期組織騎行活動,為會員和騎行愛好者提供社交平台。
隨着不同業態的形成,自行車市場規模還會不斷增長。中國自行車協會預計,2022-2026年整個市場將維持5.42%的年複合增長率。
04 「新金礦」改裝車
一旦有哪個領域被普遍認為是「××元年」,大概率會產生新的機會,如今改裝車就是其中之一。
2022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 促進消費持續恢復的意見》,明確提出「建立健全汽車改裝行業管理機制,加快發展汽車後市場」。在各主管部門穩定運營之後,改裝車市場逐步走向發展正軌,於是很多人認為,2023年將成為「改裝元年」。
之所以各方如此看重政策指導性,是因為在改裝規範化之前,大量的需求已經開始野蠻生長。參考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統計數據,截至2022年底全國汽車保有量達到3.19億輛,改裝行業發展已經具備前提條件;同期年輕人追求個性表達,開始通過各種渠道了解汽車改裝相關知識。
汽車之家發布《汽車定製改裝行業發展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對改裝車用戶畫像十分明確:2021年該群體95%以上為90、85後男性,他們熱愛汽車運動、旅遊及戶外活動,女性占比不到5%,2022年同樣如此。
2022年起汽車定製改裝車型銷量快速上升,當年銷售9.8萬輛。雖然在汽車整體銷量中,如此占比幾乎微不足道,但同比562%的增長,已經讓市場見識到改裝
市場的能量。
據美國汽車改裝行業組織SEMA(Specialty Equipment Market Association)統計,2021年美國汽車改裝市場規模突破500億美元,預計2025年將超過580億美元;相比之下,2022年中國汽車改裝市場僅為935億元(汽車合規改裝聯合推進辦公室數據),提升空間無可限量。
小孫是北京某汽車越野活動的熱心參與者。據他介紹,2012年他在國內某一線房企工作。由於工作勤奮,獲得部門領導賞識,收入較為優渥。由於從小喜愛汽車,並對改裝有一定了解,2020年末他辭掉了工作,全身心投入汽車改裝的愛好中。
「買車沒花多少錢,改裝花了不少。」小孫表示,他下定決心離職的原因,是2020年底長城發布坦克300。他全面了解了車型各項參數,認為這是理想的選擇,最終花了不到18萬購買了探索者版本;提車後馬上聯繫改裝公司,從裡到外完成升級後,一共花了不到60萬元。
小孫說,他加入了五個車友會,像他這樣改裝費用遠超過購車費用的情況頗為常見,他這樣整體預算控制在100萬元以內的案例,已經算是十分「節儉」。「後續參加活動和維修保養,還會有更多支出項目,費用都很高,不過該花的錢還是得花。」小孫表示。
當然,改裝市場也不全是小孫這樣的高端「氪金」玩家,車企也在通過各種方式,降低改裝的門檻。在這方面,上汽通用五菱有較為深入嘗試。上汽通用五菱並未局限在提升性能環節,而是在整車產品設計中融入「定製改裝」理念,預留換裝位置及接口,為用戶個性定製創造空間,實現C端產品共創,並最終由LING LAB門店完成施工和交付。
高端改裝不缺參與者,普通玩家也有嘗試改裝的窗口,正因如此,VDAT(Verband der Automobil Tuner,德國汽車改裝協會)給出「中國改裝市場整體規模將突破萬億」的判斷合乎情理。
05 釣「金龜」
是否有哪個消費項目,能夠讓男性廢寢忘食,不舍晝夜?釣魚一定算一個。
不久前,快手大數據研究院發布統計數據顯示,愛好垂釣活動的視頻創作者,男性占比達到93.4%,女性比例僅為6.6%。很多人認為,這是一項「養老活動」,殊不知年輕人才是消費主力。數據顯示,70後-00後人數占比高達86.24%,50歲以上及退休老人占比僅為13.76%。
「只用一個晚上的時間,我就迷上垂釣。」一位經常獨自在河邊垂釣的80後愛好者張強(化名)表示,在一次與好友出行野營過程中,一位朋友向他介紹了垂釣活動。經過一個晚上共同體驗,張強開始「入坑」。
這些年,與張強類似沉迷於垂釣活動的愛好者不在少數。中國釣魚協會發布數據顯示,目前中國約有釣魚人群1.4億人;京東運動發布「2023垂釣消費趨勢」顯示,近4年間26歲以下垂釣消費人群數量增長4倍。
為參與到活動中,愛好者必須準備完整一套釣魚用具,竿、鈎、線、餌、網、燈……一樣也不能少。配置一套順手的工具少則數百元,多則數千上萬元。參考《關於休閒垂釣參與者行為特徵的研究》,參與垂釣單次消費101-200元的群體占比為31.1%,所有群體中占比最高。算下來,平均每月野釣2-3次,一年的消費約為5000元。
正是這些男性消費的出現,推動垂釣行業維持增長趨勢。《中國漁業統計年鑑》數據顯示,2012-2019年休閒漁業產值始終維持增長態勢。雖然受到疫情影響2020年產值有所下降,但是2021年隨即恢復向上增長趨勢,超過2017年同期水平。
隨着參與人數不斷增長,釣魚項目也在朝着專業化方向發展。張強表示,目前年輕群體中在流行「路亞垂釣」,這是一種利用仿真生物作為誘餌的新玩法,需要參與者頻繁拋竿收竿,對竿、線、輪等組件要求很高,挑戰性更強,被稱為「水上高爾夫」。
天貓生活研究所發布數據顯示,2023年「618」期間,垂釣裝備銷售額同比增長50%,其中路亞垂釣用具受到更多年輕消費者歡迎。
需求多樣化、專業化,也讓漁具生產商開始思考「高質量發展」。眾多廠商正在加大研發投入,從而提升品牌影響力。根據天涯查數據,目前中國現存漁具相關企業78.5萬家,近三年來廠商專利數從648項提升至740項,年複合增長率達到6.86%。
這樣的增長數據,這樣龐大的群體,可以說為整個消費注入了強勁的上升力。
總結
消費的增長非常依賴於收入、人口等基礎環境的改變,但這也不絕對,隨着人們認知水平的提高及對生活本質的體悟,消費在許多層面開始轉向,各個消費群體的消費傾向也在發生變化,在現有基礎情況不能很快改變的前提下,更多發掘各個群體的消費特點,也許是提升社會消費活力的重要手段。
男性消費一直被市場忽視,但就目前在上述行業的情況看,男性消費在特定行業呈現的韌勁更足,也許我們是時候開始在新方向上投入更多精力,去尋找往常被我們忽視的向上力量。
-[文:財經思享匯*作者:劉亞傑*編輯:管東生/鈦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