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神魔宇宙 ***宇宙天國首部曲 彌勒天書閣 https://maitreya-books.com/ 神話從來就不是怪力亂神,而是原始先民在日常生活情況的觀察之中,所建立的真實認知。唯有相信神話中的真實,才能感受到神話的詩意隱喻背後,所具有的神聖力量。打開你的想像,打開你的相信,你才能知道神話告訴了你什麼宇宙生命的資訊。 生命起源於宇宙之中,生長於宇宙之中,結束於宇宙之中,因此,宇宙的起源就是生命背景的起源。生命形成的每一個階段,其實都在述說著生命的本能,也就是生命本就存在的一種力量,在此雖是說明一種狀況,然而將這狀況投射在生命的生活行動之中,你就會明白自己究竟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本能!

陳根:高通全球裁員,什麼信號?

2023092311:08

近日,各大社區平台流傳出高通上海公司即將大規模裁員的消息。 事實上,為了削減成本,高通早開啟全球裁員。

從2022年12月至今年3月,高通美國加州總部的232名員工被裁,8月份台媒曾預計高通將在中國台灣裁員200人,覆蓋產品和測試等領域。



值得一提的是,上個月初高通公司發布了截至2023年6月25日的2023財年第三財季(自然年2023年第二季度)的財報,數據顯示高通公司的營收、淨利潤雙雙下滑。其中,當季營收為84.51億美金,相比去年同期的109.36億美金下滑22.7%,淨利潤為18.03億美金,相比去年同期的37.30億美金下滑51.7%,直接過腰斬。此外,高通公司的半導體業務(QCT)和專利技術許可業務(QTL)兩大核心業務部門均下滑。

高通業績的下滑主要體現兩方面的問題,一方面是全球消費電子復甦乏力;另外一方面是中國市場的不斷國產化,一定程度的擺脫對高通的依賴。在這兩方面的影響下,就拖累了高通的業績,導致高通出現裁員也是必然現象。

美國在芯片產業的打壓與脫勾戰略不進行調整,將會對高通等相關企業的業績帶來比較大的影響。而隨着華為為首的企業,在芯片領域自主化創新的突破,以及主產替代產業鏈的不斷完善與成熟。以及蘋果等企業在5G領域的自研突破,將會持續性的擺脫對高通等企業的依賴。

就手機芯片市場而言,對於國內相關產業鏈的技術公司而言,只要加大自主創新力度,產業鏈充滿着發展機遇。對於國際上目前在產業鏈上具有優勢的企業而言,如果不加大開放力度,等待我國企業在核心技術上形成突破之後,此時對高通為首的一些國際企業,將會構成根本性的影響,市場的技術格局將會被永久改變。-文/陳根-

*AI正青春|算法工程師追尋科技向善*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張藝*記者:張敏]

這一刻,通暢網絡的背後是什麼在支撐?當通訊網絡成為用之不覺的存在,短短幾分鐘的「掉線」,就可能導致生產生活的失序。北京電信算法工程師孫啟仁用AI在海量數據中搭建起一個「智慧生態」,精準識別、及時響應每一個無序時刻。

他敏銳察覺到,通訊領域對於人工智能的迫切需求。「中國電信在全國範圍內擁有價值超千億人民幣的硬件資產,電信網絡設備每天產生的數據量非常龐大,這些數據與我們日常的使用場景息息相關。如果某一個網絡的設備或者節點出現故障,處理延誤會極大影響個人和企業的網絡體驗和生產生活。」

每發出一次問題預警,就是一個網絡工單。孫啟仁介紹,僅在北京電信,每天就要產生百萬張網絡工單。以前的工作模式是,從海量數據中發現異常信息,再依靠人工做歸因處理,耗時耗力。「但網絡工單本質其實包括了大量的文本信息,於是我們就想,怎樣能通過人工智能領域的NLP自然語言處理技術,讓機器理解人類的語言,從而幫助工作人員進行工單篩選。」

結合百度飛槳、中國電信的NLP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及大模型能力,孫啟仁和他的同事讓網絡工單智能化質檢成為可能。現在,在北京電信,人工智能可以識別並及時發現工單定位不准、重複派單等問題,並進一步幫助維修人員判斷,這百萬張工單裡哪些是真正需要解決的問題。網絡工單故障定位準確率提升25%,平均處理歷時縮短13%。「這樣的智能質檢,不僅響應更快,網絡質量保障也更好。」

更多的問題場景可以通過「AI智慧眼」識別。孫啟仁關注到,儘管我國公路總里程已居世界第一,但大部分的道路設計壽命為15-20年,因車量超載、極端天氣等因素,許多道路提前出現各類病害問題。他用AI巡檢代替人力巡檢,全天候自動識別坑窪、裂痕、凹陷等各類道路病害,錨定定位,及時上報,實現道路養護的提效降費。

孫啟仁說,有了這位AI「智慧眼」,巡檢人員不需要像以前一樣停下來檢查、拍照,將問題帶回去再輸入系統上報。巡檢人員在車上,甚至不用去現場,就能得到道路信息,檢測效率大大提升,如果遇到雨雪低溫等極端天氣環境,巡檢人員還能避免相應的安全隱患。

孫啟仁的另一個身份是,北京郵電大學人工智能生態系統研究所技術專家。

10年前,孫啟仁剛進入北京理工大學物理專業學習。第二年,計算機視覺深度學習模型出現,人工智能迎來爆發,孫啟仁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原先我們實現不了的,通過人工智能,都可以去實現了。」

從那時開始,孫啟仁就朝着人工智能的方向努力。大學畢業,他前往波士頓大學繼續深造。回國後進入北京郵電大學攻讀博士,兼顧工作和科研。

「一方面要去發展科技,一方面要去關注生活。」他總是沉入一線了解需求,除了在大型基礎設施上的應用,孫啟仁還在思考,如何用AI更好地幫助到老人和鄉村。

「好的技術既要有『有用性』,也要有『易用性』。」在孫啟仁看來,AI是一種生態,不只是多模態、大模型、通用型的技術突破,還有更多地與專業、領域知識、行業痛點深度結合的專用型應用,需要更多地考慮社會公眾、普通工作人員對AI的理解和使用。

他所在的團隊,是一個以青年學生和中青年教授為主體的創新團隊。團隊六七十人,專業背景百花齊放。他們將人工智能的方向分成「AI向善」「AI求真」「AI好美」,新的想法不斷湧現。

當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成為社會共識,他們把目光投向數字鴻溝的弱勢一方。

團隊曾來到一家街道辦事處,這群年輕人想了解大家急需解決哪些問題。老齡化議題就這樣進入了他們的視野,通過和一些老人的交流,啟發他們開發針對老年人的智能看護。

孫啟仁介紹,根據相關部門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年底,全國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18.9%,養老問題凸顯。目前,我國絕大多數老人採取居家養老和養老院的生活方式,超6成老人處於獨居狀態,隨之而來的是老人居家安全看護問題。

大家常關心的問題是,獨居老人跌倒怎麼辦?「其實只需要做出一個算法,通過人工智能視覺技術,把空間、動作等通知到相應的監護人員,很容易實現」。

但在實際的工作中,孫啟仁發現,老人的隱私保護也同樣重要,尤其在浴室等場所。他們設想,把老人做成火柴人的圖像形象,從火柴人的體態行為推斷是否跌倒。硬件設備並不會直接抓拍視頻,而是通過毫米波的方式實現測距判斷。

人工智能視覺技術則分析整個房間空間區域,自動檢測識別人員的身份、跌倒、離開區域、人體姿態、動作,自動判斷並觸發告警應用聯動。他們也在考慮結合百度飛槳的語音技術,開發智能語音對話系統,實現與老人互動。此外,這一智能看護系統可以根據檢測事件自動生產數據統計報表,濃縮記錄日常生活圖像和軌跡,除了意外情況之外,關注老年人的其他突然不適,提前預判。

新技術層出不窮,每個行業有着不同痛點。孫啟仁意識到,只靠一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他將繼續走進社區、園區、校園,和跟不同行業的人交流,了解廣泛而真實的需求。孫啟仁正在研究的數字鄉村領域,就來源於一位年輕的扶貧幹部向他吐露的鄉村治理困境。

他希望,能把自己所學賦能社會,不僅讓走在前端的通訊領域更快更好地擁抱人工智能時代,更好地服務人民生活,也要更多地關注技術難以落地的地方,讓生活在縣城、鄉村或偏遠地區的人體驗到科技帶來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