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德魯克:管理上司的秘訣--擁抱上司也是「歪瓜裂棗」的現實|增量戰略
有效管理者最重視的是讓自己上級的長處發揮出最大成效。——德魯克
無論是在企業,還是在政府或者其他機構,我還沒見過誰不是這樣說的:「管理下級我沒什麼大問題,但上級我怎麼管理啊?」
實際上這非常簡單,訣竅就在於讓上級的長處富有成效。
*讓上級的長處富有成效
是下級取得有效性的關鍵---Effective
坊間傳說,下級可以踏着無能上級倒下的身軀向上走,但事實恰恰相反,如果上級得不到提拔,下級常無出頭之日。
上級如果因為無能或失敗遭到解職,接任者也很少是排名緊隨其後的年輕人,而通常是「空降兵」,並且是帶着又能幹又年輕的助手們一起來。
相反,在能讓下級取得成功的因素當中,沒有什麼比得過成功並快速升遷的上級。
讓上級的長處富有成效是下級自己取得有效性的關鍵所在。
它能讓下級的貢獻能夠得到上級的採納和使用,從而使得下級可以取得成就和實現夢想。
*讓上級的長處富有成效---不是靠溜須拍馬-Effective
讓上級的長處富有成效不是靠溜須拍馬,而是從正確的事情出發,並以上級易於接受的方式向其提出。
有效管理者明白上級也是人(聰明的年輕下級常要付出很高代價才會明白)。上級既然是人,就會既有長處,又有局限。
發揮上級的長處,也就是讓上級去做他擅長的事,這會讓上級有效——也讓下級有效。
寄望於上級的短處,就如同寄望於下級的短處,一樣會受到挫敗,收效慘澹。
因此,有效管理者會思考:
「我的上級真正擅長做的是什麼?」
「他過去做得特別好的是什麼?」
「他要了解哪些東西才能發揮自己的長處?」
「他要從我這裡得到什麼才能做好工作?」
至於上級不擅長做的事情,他不會太關心。
*讓上級的長處富有成效---改變「方式」,而不是「內容」-Effective
下級通常想要「改造」上級。
例如,年長而又能幹的事務官常把自己當成新任政務官的導師,試圖讓上級克服他們的短處。
有效的下級不會那樣做,他們會思考:「新來的上級能做好什麼事?」如果答案是:「他擅長處理與國會、白宮和公眾的關係」,那麼事務官就會創造條件讓新任部長去發揮這些長處。
事務官關於行政和政策的想法再好,如果提出建議的方式不得當,那也是徒勞。相反,如果方式得當,新任部長知道這位事務官是在為自己提供支持,很快就會樂於傾聽事務官的政策和行政建議。
有效管理者還明白,上級也是人,有他自己取得有效性的方式。他會努力去找到這些方式——可能只是某些做法和習慣,但它們切實存在。
大家只要稍加觀察就會發現,按照獲取信息的方式,人顯然可以分為兩類:「善讀者」和「善聽者」。
對着善讀者侃侃而談,通常是浪費時間,因為這種人只有先看過材料才聽得進去。
同樣,給善聽者呈遞上洋洋灑灑的報告,也是浪費時間,因為這種人只有聽人說話才能弄清到底是怎麼回事。
要想了解上級的長處並使其富有成效,需要做出的改變通常是「方式」,而不是「內容」。
匯報如果涉及多個相關的領域,那麼要改變的是陳述順序,而不是區分輕重對錯。
如果上級的長處在於政治能力出眾,而政治能力又跟這個職位有很強的相關性,那麼匯報時就要把政治因素放在最前面講,這樣才便於他把握事態,發揮長處去推動新的政策。
觀察別人,我們都是「專家」,我們認識別人比他們認識自己要清楚得多,因此讓上級有效是相當容易的,但這必須建立在上級的長處及其擅長的事情之上,通過發揮他們的長處把他們的短處變得無關緊要。
管理者要取得有效性,很少有什麼事的作用大過發揮上級的長處。---商界經營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