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神魔宇宙 ***宇宙天國首部曲 彌勒天書閣 https://maitreya-books.com/ 神話從來就不是怪力亂神,而是原始先民在日常生活情況的觀察之中,所建立的真實認知。唯有相信神話中的真實,才能感受到神話的詩意隱喻背後,所具有的神聖力量。打開你的想像,打開你的相信,你才能知道神話告訴了你什麼宇宙生命的資訊。 生命起源於宇宙之中,生長於宇宙之中,結束於宇宙之中,因此,宇宙的起源就是生命背景的起源。生命形成的每一個階段,其實都在述說著生命的本能,也就是生命本就存在的一種力量,在此雖是說明一種狀況,然而將這狀況投射在生命的生活行動之中,你就會明白自己究竟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本能!

拓展認知且有意思的小故事和觀點

2023070716:32



在遇到困難和困境的時候不自覺的抱怨,或者產生負面的想法,這是人之常情,但要知道,如果太過充滿抱怨和悲觀,不但不能解決問題,還會讓結果變得更糟糕。

正確的做法是16個字:停止抱怨,解決問題,腳踏實地,堅持不懈。

後面的八個字,是前段時間跟一個朋友聊天,他說他的人生箴言是:腳踏實地,堅持不懈,開始還沒有馬上get到這個點,但是後來某一瞬間,我突然覺得這八個字,就像金子一樣值錢,當然要看你理解的有多深,你經歷了有多少,是一馬平川,還是兜兜轉轉,有些道理懂了不一定是懂了。

內化這16個字,能幫你解決大部分事情,而且比較穩,這麼說吧,一個人,不能完全充斥着負能量,這肯定是不對的,但一個正常人,遇到不順,或者生活中的各種瑣事,有10%,20%,甚至50%的負能量,我認為都是可以接受的,這是一個正常人的情感,再沒心沒肺的人,也會有心情低落的時候,這恰恰是完美的人生體驗。

下面匯總了10個小故事和觀點,希望對看到的人有一絲啟發和幫助。

1-自信

《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裡面有一個片段很有意思,哈利的朋友羅恩,在魔法學院參加比賽以前認定了自己會輸,哈利就給了他一杯飲料,暗示他這裡面加了幸運藥水。結果羅恩在賽場上揮灑自如,順利贏得比賽。在結果出來以後,哈利才表示自己根本就沒使用幸運藥水。

我認識一位長輩,她晚年的時候總覺得自己頭疼,就每天要吃幾次去痛片,吃完之後立竿見影,神清氣爽。但是家人覺得總這樣不行,就給她把藥都換成了助消化,長得一樣的藥。結果她只要難受就吃這個,過後也是效果極佳,一點也不疼了。

很多時候,達成目的原因,跟我們的心力有極大的關聯。之前有這麼句話:很多得重病的患者,不是死於重病,而是死於恐懼。不要輕易在事情還未開始之前,悲觀的去斷定結果,一遍遍暗示自己:完了、涼涼…...

歷史有很多看似註定的結局,產生巨大的反轉。結果沒來臨之前都是變數。李雲龍說:明知不敵,也要敢於亮劍。狹路相逢勇者勝。

我們要追求的,是那種不刻意的自信與平和。這不僅能使我們整體狀態很好,而且對結果的導向也至關重要。

2-自嘲

一位著名的IT從業者,他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創業,他辦過網站,開過公司,做過手機應用軟件,都不算成功,20年過去了,他的頭銜依舊是「著名IT行業從業者」。

圈內外充滿了對他的流言蜚語,但現在他依然不甘寂寞地活躍在創業圈。有一次他獲邀參加一個創業者論壇,但是卻沒有拿的出手的成功的案例來分享,不過這位朋友擅長自嘲,也不害怕被貼標籤。他索性將演講標題定成了連續創業失敗者。

演講中,他沒有憤懣地反駁那些對他的嘲弄,反而有風度的自嘲道:「我想主辦方之所以邀請我,一定是因為我能夠巧妙地避開了一切成功的可能,也是一件挺難得的事情。所以,不像其他人都是來分享成功經驗的,我就是來跟大家分享如何可以避開失敗的陷阱。」

通過巧妙的自嘲,他瞬間扭轉了敗局,不僅引得大家哈哈大笑,也讓大家對他的堅韌與自信肅然起敬,更加留心傾聽他的分享。

與他人相比,我們總是會呈現出各種各樣的弱點,讓我們在他們面前黯然失色。面對這種情形,並非沒有解決辦法。我們可以換一條賽道、可以迎難而上、可以換個場景將其變成優勢,甚至可以通過自嘲的方式來巧妙化解,但這一切的前提都需要我們先正視自己的弱點。其本質其實不在比較,在於接受自己,藐視困境,是愛自己和成就自己,甚至「不屑於」與他人比較,並非不尊重,而是沒有關聯。

3-心流

在人生的賽道上,我們需要邁出自己的第一步並堅定地走下去。在堅持的過程中,我們往往會經歷一段非常奇妙的體驗,我們會看到自己堅持的力量,會看到因為自己的努力和堅持而發生的向好的改變,會同時產生一種巨大的幸福感。

著名心理學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將這種狀態稱為心流。他在心流一書中指出,所謂幸福,其實是內心的一種動態的井然有序,我們在持續精進做一件事情的過程中就會產生這種感覺。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意識和諧有序,既能通過即時反饋明確地感知到自己的進步,也能自由流暢地控制自己的行動,產生一種巨大的幸福感。

因此,我們如果能夠克服起步時的恐懼,並在當下就行動起來,不僅會讓我們越來越接近生活的目標,也是我們找到幸福的關鍵所在。

4-教養

梁曉聲曾說:「教養,不是一個人讀了多少書,而是根植在內心的修養與底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他人着想的善良。」

前段時間,幾位環衛工人上了熱搜。

因為疫情的影響,武漢經開區的環衛工人也接到了命令,他們要入駐協和醫院的西院區,為病區清掃、清毒。

至2月7日,他們連續戰鬥10天,每天清晨6點半開始工作,一直到晚上7點結束。任務完成以後,他們按規定入駐長江大酒店進行隔離14天,到第七天的時候,大酒店在分配給醫務人員住宿,他們又要換到另外一家酒店隔離。

離開酒店的時候,隊長朱連芳和隊員們一起,決定把酒店的房間打掃乾淨再走。他們離開後,酒店的工作人員看到的是一塵不染的九間房,乾淨得完全不像有人住過。

她們入駐酒店都是單位付費的,根本沒有義務去打掃房間,可她們依然這樣做了。因為她們覺得酒店的保潔也很辛苦,她們做了這些,酒店的工作人員工作量就會減輕一些。

酒店經理這樣評價她們:「她們也許沒有讀過很多書,干着城市最髒最累的活,沒想到她們的心靈卻那樣美好!」

有教養的人能設身處地替別人着想,心懷善意,從來不願意給別人添麻煩。教養是一種優秀的品行,更是一種習慣。

有教養的人,他們更能懂得別人的辛苦,也會體諒別人的不容易。並把這種感受自覺地在行動上體現,無須督促,無須提醒,更不會管別人能不能看見。

真正的教養,不是做給別人看,而是在沒人的角落,自覺地付出,真誠地幫助。

5-冒險

樊登在《低風險創業》裡面說:優秀的企業家從來都不是冒險的人,而是更善於控制風險的人。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對好的項目有誤解——有句話叫風險與利益並存。但並不見得是風險特別大,利益就也一樣。這句話能讓我們識別出一些陷阱,很多事情不是遞進關係,沒有邏輯上的必然聯繫,以此單一因素判斷是非比較草率。

那麼什麼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創業?柳井正說,所有偉大的公司,都是因為解決了一個巨大的矛盾。而創業的第一步,是找到一個問題。這樣才能找到創業的方向。

問題、需求、痛點、反脆弱性…...這些問題是創業者應該思考的東西。看見有人說這個東西需要學習,一定能賺大錢,我們隨大流就去了;看見那個是高管必備技能,有幾個所謂名人推薦,我們就蜂擁而至了。想成長的勇氣可嘉,但是你並沒有明確方向目標,學習也不知道為什麼,就很難堅持。時間有限、精力有限,想學的東西無限。買書如山倒,看書如抽絲。不知不覺時光已逝。

上策為謀定後動,中策為邊干邊想,下策為想了不動或動了不想。



6-獨處

哲學家叔本華說:「只有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他才可以完全成為自己。誰要是不熱愛獨處,那他也就是不熱愛自由,因為只有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他才是自由的。」

作家錢鍾書在上個世紀寫了一本非常有名的小說圍城,有記者想慕名拜訪,錢鍾書幽默得說:「假如你吃個雞蛋覺得味道不錯,又何必認識那個下蛋的母雞呢?」

錢鍾書和夫人楊絳都是不喜熱鬧、不愛應酬的人,為了專心看書寫字,兩人幾乎回絕了絕大多數應酬。拒絕媒體採訪,拒絕法國政府授予的勳章,拒絕美國多所大學的講學邀請,拒絕祝壽,拒絕出席國宴。

錢老和楊絳喜歡清靜自在的環境,喜歡在一方小天地里自在快活地生活、寫字。

楊絳曾在老年時寫下如此感悟:「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

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7-24字原則

晚清名將左宗棠,曾寫過一副對聯: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擇高處立,尋平處住,向寬處行。

李嘉誠非常認可這句話,所以他掛了一副在自己的辦公室。

通俗點來講就是:人要胸懷遠大志向,但只求中等的緣分,願過普通人的生活;

看問題要高瞻遠矚,做人應該低調謙遜,做事要多留些餘地。

正是因為嚴格遵守了這24字原則,李嘉誠創下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而這24字心決,不僅僅適用於李嘉誠這樣的商界大佬,也同樣適用於我們每一個人。

我相信,如果你也能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堅持用行動做好這24個字,即使混得再不濟,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8-我愛你

我愛你」的表達方式:

周星馳:我養你啊!

李商隱:直道相思了 。

蘇軾:不思量,自難忘。

黃偉文:餘生請你指教。

王家衛:那一刻,我很暖。

張學友:很想帶你去吹風。

范仲淹: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李白: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張愛玲:你還不來,我怎敢老去。

錢武肅王: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

方文山: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

刀郎:自你離開以後,從此就丟了溫柔。

李之儀: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柳永: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林夕:你是我這一生等了半世未拆的禮物。

張國榮:就讓我陪你唱一輩子戲,不行嗎?

元稹: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去巫山不是雲。

9-放任不是真正的自由

劉潤說:你約人開會,一般約多長時間。如果一約就是半天的會,那你顆粒度是半天.

你的會都是以小時為單位,那你顆粒度是 1 小時。

羅振宇說:自己已經沒有能力、沒有資格撤了。

所以這兩千多天,每天 60 秒語音這座巍巍高塔,那是我親手建立出來的,但它是因為我有意志力嗎?不是,因為我是被綁架的。

所以,如果你想做一件讓別人佩服的事情,第一件事是先讓自己被綁架。

萬維剛說:如果你是個特別自律的人,每天面對各種限制,有各種固定流程,你每時每刻都知道自己應該幹什麼,你反而獲得了一種自主的感覺。肆無忌憚的放任自己,這樣得來的自由,終將在現實中轟然倒塌。而自律贏來的,是你對現實的自主感,是真正的自由。

10-踏實

曾國藩曾說:人遇逆境,無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是見識超群。然君子用以力學,借困境為砥礪,不但順受而已。

對於有志者來說,挫折是最大的動力,打擊也是最好的幫助。

咬緊牙關,把挫折活生生吞下去,就成了滋養自己意志和決心的營養。

在一次次戰敗中不斷反思後,曾國藩最終找到了對付太平軍的獨到策略——結硬寨,打呆仗。

只從字面意思就能感受到,這透着一股曾氏的穩紮穩打。

這樣的打仗風格,用一個字總結,就是「笨」。湘軍打仗有一個特點,很重視紮營。每天紮營後不管多累,軍隊都必須圍繞營地挖出兩道壕溝。沿着壕溝再築起兩座高牆,並且安排輪班站崗。這就是「結硬寨」。

曾國藩一生打仗不貪圖小利,也不求奇謀,踏踏實實,穩紮穩打。這就是「打呆仗」。

以上10個小故事,或多或少,能從中獲益,就是好的結果,不那麼在乎速度,更在乎變化,小小的變化,小小的改變,小小的積累是最好的方法。

最後分享一個關於學習的邏輯思維,不斷武裝自己的大腦,才是戰略上的勤奮:

關於單環學習和雙環學習,「單環學習」是指,你已經逐漸形成了一個認知框架,然後你會尋找各種各樣的證據和理論,不斷豐富這個認知框架,使你的知識變得越來越豐富。一旦遇到問題,你就能夠對問題有一種敏銳的把握,立即用你現有的這種思維方式來識別眼前碰到的問題,從而尋求解決之道。

但是,「單環學習」有個問題:一方面,它給予你引導,另一方面,它也在禁錮你的思維。最後的結果會是:「手裡拿把釘錘,看什麼都是釘子。」

真正有效的學習是:一方面要在既有的認知模式下不斷強化自己的認知模式;另一方面,要弱化,甚至消減你已有的認知模式——這種學習方式就叫「雙環學習」。-伊布說成長談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