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神魔宇宙 ***宇宙天國首部曲 彌勒天書閣 https://maitreya-books.com/ 神話從來就不是怪力亂神,而是原始先民在日常生活情況的觀察之中,所建立的真實認知。唯有相信神話中的真實,才能感受到神話的詩意隱喻背後,所具有的神聖力量。打開你的想像,打開你的相信,你才能知道神話告訴了你什麼宇宙生命的資訊。 生命起源於宇宙之中,生長於宇宙之中,結束於宇宙之中,因此,宇宙的起源就是生命背景的起源。生命形成的每一個階段,其實都在述說著生命的本能,也就是生命本就存在的一種力量,在此雖是說明一種狀況,然而將這狀況投射在生命的生活行動之中,你就會明白自己究竟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本能!

《易經》:掌握了這兩個字,人生或許就能順起來

2023061810:16



順風順水,人之所欲。可如何才能順起來?

《易經》告訴我們,所有吉利的卦和爻,都有一個共同點,便是符合「平衡之道」。

不僅如此,儒家之中庸、道家之無為、佛家之空無、法家之公平、墨家之兼愛……皆是源於平衡,皆在尋求平衡。

所以,掌握了平衡,人生或許就能順起來。

如何掌握?《易經》已給出三點啟發。

01.懂得收斂

《易經》只有一卦,其六爻皆吉利,便是謙卦。為何如此?因為謙卦乃平衡之卦。

謙卦,上為坤地,下為艮山,名為「地山謙」,象為「山收於地中」,是為何意?

如果將山看作是人心,地平線看作是平衡線。則山收於地中的意思就是將心收起來,使心達到平衡狀態。

什麼樣的心需要收起來?

其一、收起狂妄自負之心

趙恆《勸學詩》有言: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高爾基有言: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培根有言:知識就是力量。

《易經》蒙卦有言:童蒙,吉。意即把自己當成無知孩童,懷有空杯心,則求知若渴,便會得吉。

可見,人要謙虛好學,才能持續進步,才有無窮力量,才會事業有成。

人一旦狂妄自負,心就會跳出地面而失去平衡,壞事就會降臨。

比如劉邦和項羽,劉邦雖然沒讀太多書,但他善於納諫。蕭何要他用韓信,他就立馬讓韓信當大將軍;張良要他去鴻門宴,他就同意以身犯險;陳平要他拿千金去離間范增和項羽,他就給陳平錢;樊噲勸他不要動咸陽的財物,他就忍住不動……

反觀項羽,從小就狂妄自負。項梁教他讀書,他很快就不想學;教他練劍,他很快就不想練,說要學萬人敵;范增要他在鴻門宴上解決劉邦,他不聽;韓信向他毛遂自薦,他不用;有人建議他建都咸陽,他要衣錦還鄉;船夫建議他東山再起,他要自刎……

一個善於納諫,一個狂妄自負,結局其實早已定下。

如此之事,實在太多。就連諸葛亮都會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劉備臨終前提醒他別用馬謖,他不聽,結果馬謖更自負,街亭如何能不失;趙括父親早就提出不能用趙括,趙括母親極力勸諫趙王別用趙括,可趙王就是不聽,結果長平慘敗……

可見,狂妄自負是導致失敗的最大禍首。若想順起來,必須先把狂妄自負之心收起來。

其二、收起張揚炫耀之心

《增廣賢文》有言:財不露白。

《運命論》有言: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中華聖賢經》有言:槍打出頭鳥。

《易經》解卦有言:負且乘,致寇至。意即招搖過市,就會引來盜寇。

可見,當你張揚炫耀時,不僅自己心態失衡,還會招來嫉恨、詛咒、指責、貪婪、陷阱……禍根已經埋下。

比如楊修,曹操剛在一盒酥上寫一句「一合酥」,楊修立馬拿起酥就吃。別人蒙在鼓裡,楊修笑道:一合酥,就是一人一口酥的意思。

曹操剛在門上寫了一個字「活」,楊修立馬讓人把門拆了。別人不知所措,楊修笑道:門裡一個活,就是闊字。丞相是嫌這門太闊了,趕快改小。

曹操剛發布一個「雞肋」的軍令,楊修立馬讓人收拾行李走人。別人一臉迷茫,楊修笑道:雞肋,棄之可惜,食之無味。丞相想撤軍了,趕快收拾。

結果,曹操以楊修動搖軍心為由,斬了這個「聰明人」。

聰明反被聰明誤,這便是炫耀聰明的悲劇故事。

比如禰衡,孔融將其推薦給曹操,可禰衡恃才傲物,個性張揚。結果被曹操轉送給劉表,劉表又將其轉送給黃祖,最後黃祖成功掉進曹操設計的「借刀殺人」計中,將禰衡除掉。

太過張揚,就會招來厭惡、仇視、算計……讓自己處於風口浪尖之上。

當引以為戒,收起張揚炫耀之心,和光同塵,低調謙遜。則負能量會遠離,正能量會聚集,好事就會發生。

其三、收起爭鬥搶奪之心

《老子》有言: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莊子》有言:平易恬淡,則憂患不能入,邪氣不能襲……名者,實之賓也。

《論語》有言: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

《易經》訟卦有言:中吉,終凶。意即點到即止就吉,爭論不休就凶。

可見,古聖賢都在提醒我們,不要讓自己置於爭名奪利、爭權奪勢、爭對論錯、爭風吃醋等是非之境。

因為一旦起了爭奪之念,心態就會失衡,理智就會喪失,還會激發出對方的兇狠、邪惡、瘋狂……讓自己處於危機四伏之中。

不爭不搶不辯,結果反而出乎意料。

比如漢文帝劉恆,當時劉邦過世,作為劉邦第四子的劉恆和其母親薄姬,選擇遠離朝廷,安居代地。任憑呂后大權獨攬,任憑兄弟爭權奪利,劉恆母子不爭不搶、安守本分。最後周勃和陳平誅殺了呂氏一族,反而推舉劉恆繼承皇位。開創文景之治,流芳百世。

比如唐朝郭子儀,國家有難時,挺身而出,平定安史之亂、收復長安、擊敗吐蕃……戰功赫赫。這樣一位功臣,竟然被三次罷免。可郭子儀皆欣然接受,任君呼之即來,揮之即去,不爭不辯。最後兒孫滿堂,享盡榮華,福壽雙全,青史留名,堪稱一大奇蹟。

比如戚夫人,劉邦在世時,跟呂后爭寵,結果被呂后做成「人彘」;呂后爭權奪利,結果導致呂氏一族被誅滅……

不爭並非消極,而是戰略上藐視,戰術上重視。不顯露爭奪之心,只管做好自己。當機會來臨,便能厚積薄發。

其四、收起放任淫邪之心

《論語》有言: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有言:空即是色,色即是空。

俗語有言:色字頭上一把刀。

《易經》節卦有言:不節若,則嗟若。意即不懂得節制,就悔恨嘆息。

可見,人要懂得自律,若放任自我,則會招來疾病、仇恨、災難……

比如潘金蓮和西門慶,貪得一時歡,結果血濺三尺;賈瑞覬覦王熙鳳,色慾攻心,結果照風月寶鑑而死;曹操霸占張繡叔父之妻,引得張繡怒髮衝冠,結果曹操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勇將典韋被殺;周幽王為博褒姒一笑,烽火戲諸侯,結果身死國滅……

自律不是件容易的事,正因為不容易,才凸顯其價值。
……

要收的心太多,無法一一列舉。概言之,一切過度之心,皆須及時收斂,方可平衡有順。



02.懂得放下

《易經》六十四卦,皆由陰陽二爻組成,陰陽就是《易經》之根本。陰陽所包含的平衡之道,叫做「放下」。

何謂「放下」?意即心無波瀾,認為一切都是正常的,一切都可相互轉化。如此就能保持清醒和冷靜,人生就會遊刃有餘。

如何才能放下?

其一、一切都是正常的

有陰必有陽,這是自然規律。由此可以推導有好必有壞,有正必有邪,有順必有逆,有甜必有苦,有遵守就有破壞,有山就有水,有天就有地,有男就有女,等等。

當你碰到壞事、遇到不順、吃到苦頭……這一切都是正常的,怨天尤人沒有意義,只會增加逆襲難度。

當你獲得幸福、賺得名利、遇得貴人……這一切都是正常的,自鳴得意沒有意義,只會增加守成難度。

所以,當你擁有平常心後,一切自會漸漸恢復正常。

比如塞翁失馬,馬丟失後,塞翁不覺得是壞事;三個月後,馬帶回其他駿馬,塞翁不覺得是好事;塞翁兒子騎上駿馬,摔斷大腿,塞翁不覺得是壞事;邊塞開戰,軍隊徵兵,塞翁兒子因腿傷不用參戰……

其二、一切都可相互轉化

陰陽可以相互轉化,亦是自然規律。由此可以推導好壞、正邪、順逆等亦可相互轉化。

如何轉化?八個字:不斷反省,不斷改善

孟子有言: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曾子有言:吾日三省吾身。

出現問題可不怕,可怕的是不敢面對問題,不敢反省自我,反而把時間花在在怨天尤人上。長此以往,問題還是問題,好壞無法轉化。

比如你被石頭絆倒了,你去責怪石頭,去責怪環衛工人……下次你還會被絆倒;你上班遲到了,你去責怪路上堵車,去責怪公司上班時間太早……下次你還會再遲到。

當你把一切原因都歸咎於自己時,轉化就開始了。只需耐心等待,時間自會給你獎勵。



03.懂得進退

《易經》有一對卦,大家應該很熟悉,就是否極泰來的否卦和泰卦。這對卦所包含的平衡之道為「進退」,否則進,泰則退。

如此,水不會滿而溢,月不會滿而虧,泰不會滿而否,人生不會滿而損。

如何把握進退?

其一、看讚揚的數量

當讚揚你的人或拍你馬屁的人越來越多時,就要當心了。因為你的溫度已經超過正常體溫,再不降溫就會發高燒。

這便是「退」的時候,要想辦法讓自己冷下來。比如減少拋頭露面的次數,減少被人捧場的交際,減少內心的喜悅……

否則,一不小心就會被「捧殺」。而且捧得越高,摔得越重。

比如少年方仲永,從小就被捧為神童,結果只顧應酬,而荒於學習。最後跌落神壇,只能回家務農。

其二、看批評的數量

當批評你的人或打擊你的人越來越多時,就要警醒了。因為你的溫度已經低於正常體溫,再不升溫就會休克。

這便是「進」的時候,要想辦法讓自己熱起來。比如增加反省自我的次數,增加學習思考的次數,增加內心的堅持……

否則,一不留神就會被「淘汰」。而且踩的越重,站起來越難。

比如項羽被圍在垓下時,十面埋伏,四面楚歌,被劉邦等人按在地上摩擦,一世的驕傲毀於一旦。所以項羽再也站不起來,唯有以死泄恨。
……

知收斂,懂放下,有進退,達平衡,人生或許就能順起來。-國學易漸離悟平衡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