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高期待,正在毀掉下一代
"優秀的人,打小就開始被『推着』優秀了。"
無意間刷到的一句話,下面卻擠滿了不少網友的「悲傷故事」。
獲得高贊的分享,更是讓人深思。
網友晴雪名校畢業後,就職於一家企業,工資高,委屈也不少。
上級安排「無償加班」,她少有抱怨;被同事搶了客戶,也選擇沉默。
她說:「習慣了正向反饋,擔心被人說成『不懂事』。」
遇到不公,只能往肚子裡咽,為什麼?
看到最後才發現,她對負面評價的恐懼,是童年時期留下的烙印。
上學時,老師說表現好,有選擇「位置」的優先權;父母說成績好,就能滿足她一個願望。
為了「特權」和「誇獎」,她被外力驅動成了「別人家的孩子」,卻很難產生自我認同感。
正如一句話說:「沒有任何一個角色,能夠僅憑『標籤』獲得認同。」
親子教育中,亦是如此。
讓孩子抵達「優秀」的終點不是目的,接受他們的不完美,才是為人父母最大的清醒。
01. 每個不被父母接納的孩子,都是折翼的天使
白岩松曾說:「毀一個孩子的最好方式,就是讓他追求完美和達到極致。」
此言不虛。
一切「美好」若不是基於主動改變,只會讓人生厭;而那份被「剝奪」的童真與純粹,也會被煩憂取代。
想起影片《媽媽的遙控器》中的那對母子,便是如此。
主人公小偉和媽媽相依為命,但家中少有「母慈子孝」,只有控制與隱忍。
因為,小偉的人生一直被媽媽的遙控器左右着:
偽造成績單不願承認,就會被重複着被拷問的「瞬間」;
上課沒掌握所有解題方法,就得在「遙控」後反覆上同一節課;
結交的朋友讓他有了笑容,媽媽卻以「對方是不良少女」為由,將兩人「拆散」。
這種被「安排」的人生,讓人窒息。
小偉試圖用了結生命反抗,但每次都能安然無恙地從夢中醒來。
這種無法掌控的失控感,讓他身心俱疲,最後只能妥協:接受媽媽的安排,努力變優秀。
直到他長大後事業有成,有了與媽媽抗衡的底氣,才製造機會偷走了遙控器。
但不幸的是,被媽媽發現後,他想要與對方同歸於盡,卻在橫穿馬路時出了車禍。
年輕的生命戛然而止,控制不再,希望破滅。
以悲劇結尾的故事,往往讓人意難平,我們也由此懂得:
父母想要子女出人頭地,沒有錯;但這種期待違背孩子的意願,只會傷了孩子。
被父母安排人生的孩子,對家也少了歸屬感。
只要「不被接納」的種子藏於心間,逃離就成了孩子唯一的自救。
所以,不以愛之名折斷孩子羽翼,將是他們的一生之幸。
02. 從小注射的「外在動機」,讓孩子患上了「空心病」
哲學家叔本華曾提出過這樣的觀點:
「人總是在得不到的時候痛苦,在得到之後感到空虛。」
有人把這解讀成對人性的洞見,但作為父母,更應該從中生發對親子教育的思考:
被推着前進的孩子,承受着外界的讚許,當外在認同消失,內心也會由此匱乏。
北京大學心理學教授徐凱文分享過一個案例,便印證了這一點。
一名很優秀的北大學生,入校時成績排在學院第一,無論是往科研還是學術方面發展,都被老師們看好。
但他卻在求學期間確診為抑鬱症,出現了自殺行為。
深究原因,既不是人際關係受挫,也並非學業壓力。
身邊的親朋好友方法用盡,想幫助他,卻只能換來一句尋求「解脫」的說詞:「活着沒意思了,覺得疲憊。」
幾番折騰下來,父母只好給他辦理退學,終止學業。
看完後,不免為其感到可惜,不少網友也紛紛應聲:
「我家孩子也這樣,各方面都不差,卻對啥事都興致不高,就一句『太累了』掛嘴邊!」
為什麼會這樣?
有學者就此分析過成因:
「唯分數論」的高期待、「功利主義」的學業壓力與個性壓抑,讓孩子患上了「空心病」。
而這種「好學生品質」披着優秀的外衣,使得父母看不見他們的無助。
孩子也在外界高期待的加持下,被動變優秀,很難接受失敗。
所以,我們不難在生活中看到這樣的「悲劇」:
外人眼中的「別人家的孩子」,患上了「陽光抑鬱症」,想着和世界告別,卻又怕辜負父母的付出;
優秀的孩子習慣了在讚美聲中獲得價值感,待步入社會摘下「光環」後,內心只剩慌亂。
心理學家愛德華·L·德西在《內在動機》這本書中,把這稱為「外在動機」。
並且指出,當孩子做事來源於外因激發,他們感受的也是「我應該」的壓力,而不是「我想要」的自我實現。
那麼,該如何打破這種局面?
不再以成績論英雄,培養孩子的自我認同感,將是父母走出教育誤區的開始。
03. 最好的家教,是允許孩子不完美
網上看到這樣一句話:「只有接納孩子的不完美,他才能成長。」
細細想來,的確如此。
當孩子被允許不完美,更容易從內因出發尋求變好。
而父母需要做的,是改變教育方式的「不完美」,而不是讓孩子追求極致。
那如何給孩子正確地賦能呢?三個方法,分享給大家。
1. 孩子「成績差」,用積極暗示代替負面反饋
曾經有個小故事在網上流傳甚廣,頗具教育意義。
一位母親數次參加家長會,都被老師告知「你兒子有問題」:
孩子幼兒園時,上課不專注被說成有「多動症」;
小學時,數學考試在班上倒數第二,被貼上「智商不高」的標籤;
初中時,被「預測」很難考上高中……
他人的負面反饋,讓這位母親高興不起來,但她在兒子面前,依舊積極鼓勵:
「老師表揚了你的進步。」
「老師說你很有潛力。」
「老師對你給予了厚望。」
孩子在聽完正面反饋後,從沮喪到自信,一路逆襲考上名校。
結局美好,網上也皆是讚許。
但大家忽略了成功的背後,是這位母親接受了孩子的不完美。
積極暗示孩子,才能賦予「不完美小孩」別樣的人生。
2. 孩子「太任性」,用陽光教育代替打罵教育
「現在的孩子,打也打不得,罵也罵不得。」
一句吐槽,本是教育「熊孩子」的調侃,如今卻演變成了父母「反向教育」的信條。
孩子為了買個玩具「蹲」大街,父母「吼叫式」勸離;
孩子不寫作業就看電視,年輕父母拿着雞毛撣子就開始「恐嚇」。
這樣就能養出聽話、優秀的孩子嗎?
未必,打罵教育能讓孩子怕你,但不一定能讓他們愛你。
有教育從業者曾提出「陽光教育」的理念,意指用愛關懷、理解孩子,使其自立自強。
還原到親子教育中,孩子無理取鬧時,父母可以這樣說:
「玩具可以買,電視也能看,但你以後是否能做到按時完成作業呢?」
這般有商有量地引導孩子養成好習慣,才能讓他們在獲得尊重時自我糾正。
3. 孩子「脾氣倔」,用言傳身教代替以暴制暴
想起前幾天閨蜜向我倒苦水,感受頗深。
她說,自家女兒才小學,人小脾氣卻一點都不小,和同學鬧矛盾能大打出手。
每次她被老師叫到學校,都掛不住面子要被「教育」一番:
「這孩子性子有點烈,這是沒出事,這以後要是闖禍了,可就是你們父母的失職。」
閨蜜深知女兒脾氣倔,可奈何孩子她爸不配合。
女兒一犯錯,閨蜜老公就細數孩子的「新錯舊錯」,一味強調父母的付出。
如此,才讓孩子小小年紀,就變得囂張跋扈。
那麼,面對脾氣倔的孩子,我們該如何做呢?
我想,以暴制暴解決不了問題,父母先收起壞情緒,才能養出好脾氣的孩子。
04. 有人說,不被看見的孩子,從被誇「優秀」開始,就把評價自己的權利交到了別人手中。
他們在意外界的眼光,不能好好愛自己;凡事過度追求完美,在受挫後深陷自責。
諸如此類的自我傷害,不被人理解,卻是家庭教育埋下的伏筆。
我們會因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而驕傲,但更應懂得:
優秀不是目的,快樂才是意義。
接納孩子的不完美,才是為人父母最大的清醒。-(作者:主創團·遇見小媛/來源:新東方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