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神魔宇宙 ***宇宙天國首部曲 彌勒天書閣 https://maitreya-books.com/ 神話從來就不是怪力亂神,而是原始先民在日常生活情況的觀察之中,所建立的真實認知。唯有相信神話中的真實,才能感受到神話的詩意隱喻背後,所具有的神聖力量。打開你的想像,打開你的相信,你才能知道神話告訴了你什麼宇宙生命的資訊。 生命起源於宇宙之中,生長於宇宙之中,結束於宇宙之中,因此,宇宙的起源就是生命背景的起源。生命形成的每一個階段,其實都在述說著生命的本能,也就是生命本就存在的一種力量,在此雖是說明一種狀況,然而將這狀況投射在生命的生活行動之中,你就會明白自己究竟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本能!

拒絕加班,到底有多難?

2023041814:23

下班後回復工作群信息、休息時要盯着微信……近期,關於加班話題,在網絡熱議。

前程無憂發布的《職場人加班現狀調查報告2022》顯示,超9成的職場人或多或少需要加班,近85%的職場人受到「隱形加班」的困擾,超4成職場人加班後得不到任何形式的補償。

在這些深受加班困擾的職場人中,有人備受「隱形加班」困擾;有人見證了一個行業的興起和衰落,探尋不同階段的加班本質;也有人因為加班嚴重向有關部門實名反應,最後與公司不歡而散。


超9成的職場人或多或少需要加班 圖源:圖蟲創意

時代周報記者找到了三位職場人,他們來自於不同的行業,有着不同的工作經歷,卻同樣幾乎沒有停止過加班,而且鮮少得到加班補貼。

當加班成為幾乎所有行業都存在的現象,「打工人」分別會有怎樣的經歷?對於不同的加班原因抱有怎樣的態度?他們是如何面對這個困境的?

以下是他們的自述:

小羅,工作1年,大型國企宣傳人員

「工作沒有那麼美好,但生活可以美好」

這半年我經常能刷到「00後整頓職場」的短視頻,但很少有00後會這樣做。至少我自己,仍然處於工作給我帶來的各種漩渦之中。

我在一家國企里做企業宣傳,入職將近一年,雖然看上去很多工作是由外包的乙方公司完成,但我需要綜合多個領導的意見,協調雙方實現產出。

總結而言,就是一份經常受氣、經常加班的工作。

這種加班主要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由於分配給自己的任務,沒能在正常工作時間內達到領導滿意的結果而需要加班;還有一類就是無時無刻都存在的「隱形加班」。

前者或許是自己的效率問題,我可以接受,但後者不僅在工作時間困擾我,也在工作之外的時間出現。

上大學的時候,我有很強的「電量焦慮症」,只要手機電量低於40%,就會開始瘋狂尋找充電寶或者充電口,很害怕因為自己手機沒電,別人找不到我。

但現在,我會嘗試在周末將手機調整為勿擾模式,因為我真的很不想在非工作時間收到工作信息,或者考慮跟工作相關的事情。


將手機調為「勿擾模式」 圖源:圖蟲創意

去年剛剛入職時我不會這樣做,那個時候感覺工作就是生活的一部分,為了事業加點班也是應該的。

因此無論是領導、同事還是合作方,只要他們在我醒着的時候發信息,我一般都會即時閱讀。如果是屬於自己的工作範疇,無論是凌晨還是周末,我都會立刻去執行。

那樣的高效率,可以理解成「初出茅廬」的熱情。

半年過去,我明顯感覺到自己的熱情,被每天重複進行的工作消耗殆盡。尤其是今年的大環境不算友好,這半年我不僅一直遭受批評,還被各種各樣的方式「提醒」加班。

比如,今年初的時候領導來找我談話,大概意思就是已經工作了一段時間,需要對自己的職業規劃有比較明晰的方向,要多花時間在事業上,要多學習、多打拼。

大概是從那個時候開始,不知道是有意識的還是無意識的,我基本上每天都需要加班2-3小時,嚴重時甚至熬到凌晨3點,第二天還是要早上8:30分打卡。

即便真的將手機調整成「勿擾模式」,也不代表焦慮真的不存在了。我還是會想:「會不會有人找我?」「會不會有工作需要我安排?」「會不會領導給我打電話了?」

所以「勿擾」的狀態最多持續2個小時,之後我依然需要在各個工作群之間瀏覽信息。


有意識無意識開始加班 圖源:圖蟲創意

因此,我這段時間愛上了讀毛姆的書。這會,我意識到無論生活還是工作,其本身都是沒有意義的,所有意義都是人主動去賦予的。那既然我始終無法給工作賦予意義,就放棄這種無效的尋找,去找其他載體建構意義。

現在我會嘗試不帶電腦出行,比如周末回趟家,節假日找個地方旅行,或者在某個傍晚與好友相約小酌。

工作沒有那麼美好,但生活是可以美好起來的。

小陳,工作5年,互聯網大廠運營崗位

「加班內容應與職業訴求相符」

我從研究生畢業到現在,一直都在互聯網公司工作,大廠加班是肯定的,我的態度也不算牴觸。

但我一直認為,加班所進行的工作應該與我的職業訴求相符。即使完成這項工作需要和別人去搶,或者說是與別人做的事情重複,對我來說也是一個知識維度的補充。而如果加班是因為公司的流程或制度不完善造成的,這種加班就毫無意義。

我在去年就經歷了很長時間的無意義加班。

2022年,不少大廠裁員,當時我供職的公司也對整體結構進行調整,我從原本的創作者運營崗位,被調崗至新組建的產品運營團隊。

這個新團隊所進行的工作,與其他很多團隊是重合的,因此在業務上並沒有多大的提升空間,只能裝樣子,和其他團隊的出勤時間保持一致。

因為如果老闆沒有辦法通過業務來判斷工作是否積極,或者項目是否有價值,就會開始通過計量上班時間來判斷員工的精神狀態。

當時大廠裁員,大家都人心惶惶,不自覺地開始「卷」,生怕下一個被裁的就是自己。

我最開始的心態還好,轉崗後也和之前一樣,19點左右完成工作就準備下班,但是沒過多久,老闆就會開始「點」我,說我走得太早。最開始,是私下談話,如果不改就在會議上點名批評。

後來我的下班時間就基本保持在20點以後,但這種加班情況和我最初入職時想要學習的內容不匹配。在整個部門被裁後,我拿着賠償金選擇了一家新創公司。


圖源:圖蟲創意

其實,進入互聯網企業工作的這5年來,我感覺這個行業一直在走下坡路。

所以2021年大家經常提及的,互聯網企業取消「996」和「大小周」,一部分是與當時要求有關,另一部分就是它本身的業務增長空間已經逼近天花板,繼續追加人力投入對整個行業增長的效果影響並不大。

但其實大家的工作量還是和以前差不多,取消「996」和「大小周」後,反而需要用自己的私人時間加班,才能達到沒取消制度之前的工作要求。由於工作量沒變,這種加班屬於為了完成KPI而出現的情況,所以並不會有加班補貼。

不過無論是當時還是現在,除了加班給領導看的時間段,這些加班我都是能夠接受的。因為我大部分時間從事的海外業務工作與國內存在時差,又需要留出時間與其他部門的同事進行溝通,所以工作持續到深夜也是比較正常的事情。

就像現在的公司,目前業務處於「從0到1」的冷啟動階段,本身工作較多,我還需要加班克服時差,與國外公司進行溝通,因此身邊的人經常感覺我工作到晚上22點,會覺得我加班很累。

但我覺得自己能夠從中學到東西,並且這份工作符合我的職業規劃,所以我個人還是比較樂意的。

而且這個公司不提倡加班,等後續業務穩定下來,相信一切都會越來越好。

小陸,工作6年,創業人員

「拒絕無效加班,拒絕狼性文化」

我畢業以後參加的4份工作,橫跨淘寶電商、股票期貨、文案撰寫與人力資源4個行業,沒有一份是不加班的。

準確來說,這4份工作的加班形式都不太一樣。比如文案撰寫是要求員工每周完成多少篇有效文案,人力資源則是要求你每個月要與多少家公司建立聯繫。

但大差不差的是,這些崗位都會通過非常高的績效來評判你的工作成果,而這些績效本身幾乎無法在公司規劃的工作時間內完成,因此大多數加班屬於自願行為,根本不可能拿到加班補貼。


加班無法拿到加班補貼 圖源:圖蟲創意

我的第二份工作真的加班非常嚴重,屬於純粹是公司的原因導致員工加班。

當時我們被要求每天打120個電話給名單上的顧客,詢問他們是否需要在股票期權上的幫助。正常情況下,這些電話是可以在18:00或者18:30前完成的,也和面試時說的朝九晚六的工作時間相符。但我們的公司周一到周四都會在下班前半小時開會,一開就是一個多小時。

尤其當時我還在試用期,會議結束後部門領導還來找我談話,問問工作上的情況。如果負責帶教自己的「老人」還沒有下班,我也不能下班,即使並沒有什麼工作,每天都需要加班到20:00或者21:00才能回家。

這種無意義的加班久了,會消磨一個人的熱情,我也試過向上級反映,但最終鬧得很不愉快。

除了開會,每周五下午四點還會進行一個將近3小時培訓會議。說是培訓,其實並沒有什麼有用的內容,除了「畫餅」就是鼓吹「狼性文化」。但培訓會議過早開始的話,會壓縮工作時間,所以我們最終只能通過加班完成當天的KPI。

我當時覺得一個向上的企業是可以接受員工建議的,就去找部門經理反映這個問題。但我被當場威脅說:「你要知道你的試用期還沒有過」,還通報批評我不重視企業文化。

這種做法讓我真的很生氣,所以直接和幾個同時進入公司的同事聯名撥打了勞動部門的電話進行投訴。不過可能因為在氣頭上,投訴的點不夠精準,最後這件事情還是不了了之。


因為加班與公司鬧不愉快 圖源:圖蟲創意

當然,試用期結束後我就被辭退了。想着工作又累又很難掙錢,還不如自己創業,剛好大學的時候有一些創業的想法,找人借了些錢就開始自己組建公司,但這一次的創業以失敗告終。

現在的我已經是第二次創業,背後還欠着一屁股債。不過無論是第一次創業還是第二次創業,我的理念一直都是:「拒絕無效加班,拒絕狼性文化。」

其實無論是我打工的時候,還是現在身處管理崗位,都會覺得除了工作,生活也是很重要的。為面子工程所加的班毫無意義,如果真的是為工作加班,我自己會很樂意,我也會給我的員工一些加班補貼。

就像這兩年創業,我其實很少有一個完整的周末,但為自己的事業加班,算什麼加班呢。-(文源:時代周報/作者:丁遠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