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神魔宇宙 ***宇宙天國首部曲 彌勒天書閣 https://maitreya-books.com/ 神話從來就不是怪力亂神,而是原始先民在日常生活情況的觀察之中,所建立的真實認知。唯有相信神話中的真實,才能感受到神話的詩意隱喻背後,所具有的神聖力量。打開你的想像,打開你的相信,你才能知道神話告訴了你什麼宇宙生命的資訊。 生命起源於宇宙之中,生長於宇宙之中,結束於宇宙之中,因此,宇宙的起源就是生命背景的起源。生命形成的每一個階段,其實都在述說著生命的本能,也就是生命本就存在的一種力量,在此雖是說明一種狀況,然而將這狀況投射在生命的生活行動之中,你就會明白自己究竟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本能!

為何想到總是做不到

2023041815:41



身邊朋友說:我很難做出持久性的改變。健身計劃做了很多,最終還是放棄,家裡各類維生素買一大堆,知道要定期吃,還會忘記。

看過很多書,作者告訴我要從當下開始,實施後還是無法堅持。

這是為什麼?

一方面,每個人都有一套一輩子無法改變太多的人格特徵,如果你沒有找到自己的方法,自然會失敗。

另一方面,個人行動力背後有「自動、衝動、常見行為」三種類型,大多數人屬「衝動型」,就像追劇愛上女主身材,發誓要減肥,一旦熱度過去自然回到舊習慣中,即使你能做出改變,也很難長期保持動力。

大家一般覺得,自己無法長期實現一件事,是意志力或動機問題,其實,改變本身要從理解自己的本性開始,再科學設計一套行動步驟,才能實現從「想到」至「做到」。具體怎麼做呢?

第一步,把目標變步驟

先從「錨定效應」着手,研究表明,不同環境,會讓人把注意力集中在原本不相關卻影響最終結果的事情上。計劃是同樣道理,大多數人投身股票市場,因為他們有着快速致富的想法,並且常常給出看似合理的答案。

比如:

    我會低買高賣,或者「按照自己定下的規矩」來,事實上,大多數情況是虧錢的;就像改變自己,人們以為制定計劃就能達成夢想,實際他們的計劃、步驟相當大。

回想下,你有沒有這種情況?為什麼當我們看到書中,聽到演講者說他們可以減掉10斤體重,短時間能夠賺100萬而感到興奮。

全身心投入到實現遠大夢想,可能會產生相反效果。夢想畢竟太遙遠,會讓人沮喪。還有人會說,那我一邊集中精力實現夢想,一邊規劃夢想的小步驟,不就行了?

大多人認為,自己正在邁向目標,但步子還不夠小。小的概念很主觀,如果讓5個人列出完成一項任務的所有小步驟,每個人都會給出不同大小的理解。

對此,我特意調查過身邊一些做自媒體朋友,他們每個月都制定要發多少篇推文的計劃,然後具體到每周要寫多少。如果再問,量化到每天你會幹什麼?他們卻回答不上來,因為,他們覺得每周數量已經夠小了。精確到每天太燒腦,不如趕緊執行。但現實卻啪啪打臉,不但拖更還常常找不到選題,即便我告訴他們要做到每天量化,還是無法解決問題,後來我發現,得教他們心理運作方式,建立梯子模型(Ladder model )。

什麼意思?

你有沒有攀岩過?看着有點嚇人,當真正踏上第一檔,手往上扶邁出下一步,你便會找到節奏。

只要你把注意力集中在下一格上,而不往下、往上看,就不會感覺到緊張,並且每踏上一格,自己信心也在提升,從而才有更大可能性爬上去,這就是梯子模型的力量。

梯子之所以有效,關鍵之一「關注日常過程,而不是結果」,行為經濟學家曾為此做出研究,他們稱之為跨期選擇(intertemporal choice)或延遲貼現(delay discounting)。

我們內心會默認,快而小的獎勵,高於延遲來的大獎勵,也就是,人們希望快速看到結果。

一方面,基於大腦對獎勵的反應研究,神經科學家也曾表示,每當大腦獲得獎勵,一種強效的化學物質多巴胺會噴涌而出,讓人感覺良好,專注小步驟能讓人更快樂、更積極地繼續嘗試。

另一方面,心理學家所說的「改變是可以實現的」,梯子模型能幫助我們建立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想想看,你已經完成上一步,對下一小步會不會很期待?

一些電子手錶、健身軟件產品,常常這麼做。他們想法設法告訴你今天走多少步,每小時走多少步,然後再給你一個起始目標,這樣一來,你就能形成鮮明的對比,這也是梯子的方法。

有了梯子,小步驟反饋方法還不夠,如果事情不重要,你依然會放棄,怎麼辦呢?

第二步,讓事情變重要

如果你想戒煙,可以採用梯子模型輔助戒煙,在這個過程中,人們經常會犯錯誤。比如,當你試圖戒掉吃餅乾的習慣時,有時候還是會忍不住。這是因為有時候其他事情比戒掉這個習慣更加重要。

書店勵志和心理自助類圖書區域,常常擠滿了人,這些書試圖教你如何保持強大的動力。觀點很簡單:如果你有動力去做某事,那麼你肯定會去做;如果沒有動力,就不會去做。

事實上,人們只有在正確的時間和正確的環境下,才會去付諸行動。並不是每個人都天生充滿動力,只要具備積極的人格特質,就有可能取得成功。

比如:鄰居每天早晨5點起床跑步,看起來像一個天生愛跑步的人,實際上,他初期可能身邊有一幫愛鍛煉的家人、朋友跟他一起鍛煉,或者告訴他鍛煉之後棒極了,他才去行動。

對於普通人來說,頭三件重要的東西是金錢、社會關係、和健康,除此外,還有「意義感,價值感」。

你想做的那件事如何與三者掛鈎,就是要設計的動機和做事理由。你可以想象,它實現後,到底能為你帶來成長收益?健康收益?還是關係收益?甚至複利效應?

一件事情不一定非要驚天動力,才會使你做出改變,生活中還有很多日常,也足以讓人堅持下去,就像「每日刷牙,保護口腔衛生,堅持護膚清潔,提高皮膚質量」等。

另外當人生發生轉折時,一些事情也可能會帶來質的變化。我身邊有一位朋友,他去年下半年一直在半抑鬱中度過,吃不好、睡不好,總覺得人生無意義,不到30歲的年齡,認為一生就這樣了,後來,她是怎麼走出來的呢?

自救,天助自助者。她把自己的糟糕想法,不開心擔憂的事情通過自媒體發出去,每天堅持寫幾百字的筆記,結果不小心得到平台推薦,一下子換來大量讀者的反饋,說自己也是這種狀態。就這樣,她每日不停回復讀者留言,從一位「抑鬱者」變成一名「安慰者」,並從中走了出來。

誠然,光理解並感覺某件事重要,不足以讓人堅持下去,只有把這件事與金錢、健康、社會關係、遭遇掛鈎時,你才能專注去做。我就是這樣,做一件事從不給自己留後路,沒後路了,也就沒辦法了,就得去做了。

我還會採用未來自我干預法。

請你想象一下,如果現在不去做這件事,一個月後你會不會後悔?明年會不會後悔?會造成哪些損失?

但是,有了重要還不夠。

第三步,讓它變容易些

大家都希望做容易的事情,現實中也會選擇做容易的事情,這看起來很符合直覺思維,僅知道這一點並沒什麼好處,你仍然會把事情搞複雜,為什麼人們總會給自己找不愉快?

罪魁禍首是,「知識的詛咒」(Curse of Knowledge)。

來看看,被詛咒後的效果。

我身邊有位朋友,他想做UP主,以往看過很多攻略,怎麼剪輯、怎麼拍攝、用什麼設備、場景需要注意哪些、選題怎麼做,一下子接收大量內容,導致他最終放棄了,當我問起為什麼時,卻告訴我「太難了」。

看的太多,容易形成障礙。

那麼,有沒有一些方法讓事情變容易呢?

有段話,我記憶猶新。兩千多年前,亞里士多德說過:

「我們可以認為,在其他條件相同前提下,所需假設較少的證明更為優越」。換句話說,最簡單的設想往往是最好的,最聰明的選擇並不一定是最佳。歷年來,牛頓、奧卡姆、還有一些科學家都提到過類似說法。

簡而言之,如果你無法堅持某件事情,請先消除阻礙行動的任何因素,不要把那些「知識障礙」看得太重,就這麼容易。

很好,現在事情變簡單且重要了,那麼,按照梯子一步一步爬,就可以做到長期保持了嗎?未必。

第四步,付出持續行動

持續的行為改變,並不是先意識到,我要做出改變,而是先開始於一些小小的行動,然後行為造成意識發生變化。

舉個例子,一位朋友和相處5年的男朋友分手了,她對生活失去了掌控,每天都在想,「為什麼會這樣對我?」 她需要一種解決方案。有一天,她登錄郵箱時,突然彈出「你的密碼不對,請更改密碼」的提示,她從這件事上找到了答案。

她把密碼改成了,拼音「yuanliangta+數字」,意思是「原諒他」,以此來重新獲取生活控制權,結果,這種簡單的行動改變,真讓她不再對前男友充滿敵意,將精力投入到生活中;後來,她又把這種方法用在「提醒事項里」,改變了多年丟三落四的習慣。

這是什麼原理呢?

神經心理學中稱作「神經記憶」。神經記憶原理通過兩種心理活動推動一個人做事:其一,人們認為,如果沒有非做不可壓力,自己仍在做某事,這件事就很重要,堅持這種行為,以求與自己重要的事情保持一致。其二,人們需要身份認同,你持續做某事,是因為這是自我形象的一部分。

我記得有項關於喜好和認同的研究,受試者需要聽一段,解釋為什麼學生應該隨身攜帶身份證的宣傳片。

上下擺動頭部的人更可能認同建議,而左右搖動頭部的人則更可能不認同。研究人員故意引導受試者,按照認同或否定的方式來運動頭部,但受試者並未察覺研究的目的。這表明只要能讓人按表示同意的方式去活動身體,就能讓他們更多地認同。

這也是,為什麼改變是行動在先。不必控制想法,只需要行為上做出小小改變,意識就會跟着改變。

言語也是持續獲得行動動力的元素之一。如果你經常默默告訴自己「我不是容易放棄的人」,長期重複下去,定力會比別人高一倍。我在跑步時經常用它來安慰自己。跑過1公里就還有一公里,堅持下去,一定可以。就這樣,我從當初每天跑3公里發展到現在每天跑6公里。

按照以上步驟持續行動下去,我認為從0到1的正反饋系統已經建立,它可能會形成一定條件反射,但這並不代表你不會再次回到過去,畢竟,養成習慣需要時間和努力。

然而,為什麼條件反射,無法創造持久的行為呢?那是因為,衝動行為、常見行為,自動行為,需要不同的梯度解決方案。

第五步,把行為變成自動

人在自動行為時,幾乎不可能阻止自己,也沒有意識到自己在做,就像,等紅綠燈不自覺會抓起手機,抱着吉他,無意識地開始彈奏你彈過的和弦。

自動行為常見壞習慣有「公眾場合挖鼻孔、和別人健談中晃腿」等,由於人們並不會覺察到在做某事,所以,想改變時,需要有意識關注就成為前置條件。

衝動行為是人們受到內心強烈驅使,或在憤怒之下所做的事。它有一定銘刻深度,是被訓練出來的,但你能意識到這樣做(好與否),它帶來的重複不受控制的念頭和衝動,也可以強烈到讓人沒法不為之採取行動。

面對衝動行為,人們可以攔下來,也可以行動下去,但是,如果方法不對,基本以失敗告終。我們在日常中需要改變的,衝動型占小部分,常見行為才是大部分。

不管你想改變哪種情況,形成持久做到分為兩步:

首先,確定你嘗試改變的行為是哪種。為了確定某種行為,你要問自己,是什麼阻止它實現改變。是意識問題?是意志力問題?還是步驟不夠清晰的問題?找到它們往往比聽起來更加困難,畢竟,人們並不總能意識到,是什麼原因阻止了自己做某事。

其次,一旦你確定了某事是某種行為,你就可以運用相關方法去針對它。如自動行為那就要從「意識和日常」多下功夫,衝動行為要儘可能「降低預期」,常見行為要「設定步驟」。

如果你能具體做到,然後再循環上述五個步驟,幾十天下來,基本上它能成為一種良好的習慣,我也把這一條循環總結成「成事法則」。

總體而言:種一棵樹,最好時機是20年前,其次是當下。

還記得這句老話嗎?人的大腦具備可塑性,接受新迴路,會釋放更多神經遞質。一旦改變習慣,就會出現強大力量讓新行為持續下去,最終它會形成自動化。

試試看,別再等待。-[文源公眾號:王智遠/作者:王智遠-原文標題:為何想到總是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