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神魔宇宙 ***宇宙天國首部曲 彌勒天書閣 https://maitreya-books.com/ 神話從來就不是怪力亂神,而是原始先民在日常生活情況的觀察之中,所建立的真實認知。唯有相信神話中的真實,才能感受到神話的詩意隱喻背後,所具有的神聖力量。打開你的想像,打開你的相信,你才能知道神話告訴了你什麼宇宙生命的資訊。 生命起源於宇宙之中,生長於宇宙之中,結束於宇宙之中,因此,宇宙的起源就是生命背景的起源。生命形成的每一個階段,其實都在述說著生命的本能,也就是生命本就存在的一種力量,在此雖是說明一種狀況,然而將這狀況投射在生命的生活行動之中,你就會明白自己究竟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本能!

特朗普拒不承認34項重罪,宣稱美國「正在走向地獄」

2023040613:12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34項重罪指控,最多136年刑期……當地時間4日,特朗普在紐約曼哈頓刑事法院拿到了針對自己的起訴書,「美國前總統首次遭起訴」這齣鬧得沸沸揚揚的大戲終於正式上演。與媒體此前預判的一樣,特朗普堅稱自己「無罪」,並在返回海湖莊園後火力全開,炮轟針對自己的訴訟是政治上的「選舉干預」,宣稱「我從未想過這樣的事會發生在美國」,「美國正走向地獄」。從3月18日「預告」自己將被逮捕,到3月30日被美國紐約曼哈頓大陪審團投票決定進行起訴,特朗普一直攪動着全美輿論。近期不降反升的支持率不得不讓輿論開始認真研判,這位前總統再度入主白宮的可能性。美國福克斯新聞網稱,對於其他政客而言,遭受刑事指控無異於敲響「喪鐘」,但特朗普偏偏不是「尋常政客」,一直以來他都擅長利用混亂局面。不過也有專家認為,這股勢頭未必具備可持續性——畢竟醜聞就是醜聞,美國保守派人群中還是有相當一部分人會對特朗普與艷星的交易心存厭惡,這樁訴訟造成的長期影響可能會在未來數月內逐漸顯現。



在曼哈頓沉默應訴,回海湖莊園激情演講

據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5日報導,當地時間4日上午11時許,特朗普的車隊抵達曼哈頓刑事法院大樓,並從側門進入。依照法院規定,他在進入法庭前需要登記並上交一切隨身物品。與媒體之前報道的不同,特朗普「自首」後並未拍攝所謂的「嫌犯照」,僅錄取了指紋。下午2時15分,他在法警及特勤局工作人員的護送下徑直進入法院1530室,坐上被告席。

此次傳訊過程持續約1小時,法庭書記員當眾宣讀了針對特朗普的34項重罪指控。他涉嫌自2015年8月起,將「封口費」偽造成正常的商業支出,用於「打點」那些有可能妨害到他參選的知情者或當事人。《紐約時報》稱,這些指控全部與艷星丹尼爾斯的「封口費事件」相關。檢方提出,法院應要求特朗普即刻停止在社交平台發布「威脅城市及司法系統」一類的危險言論。

CBS稱,特朗普在出庭時大約只開了5次口,主要是簡短回應主審法官對於被告人相關權利的例行提問,如「是的」「我明白」。在訴訟材料宣讀完畢,法官問其是否抗辯時,特朗普表示「我無罪」。傳訊的過場走完,他迅速離席、一言未發。

當地時間4日晚,特朗普飛回佛羅里達州,在海湖莊園向支持者發表被傳訊後的首次演講。與出庭時的表現不同,特朗普在不到25分鐘的時間內,不但再次否認針對自己的指控,稱「這是對美國的侮辱」,還大肆發泄對負責有關案件的檢察官和法官的不滿,攻擊曼哈頓地區檢察官布拉格對其提出刑事指控「不公平」且出於「政治動機」。

據路透社報導,特朗普聲稱,「我從沒想過這樣的事情會發生在美國」,「我犯下的唯一罪行就是無畏地保衛我們的國家免受那些試圖摧毀它的人的侵害」。他還說,民主黨人從一開始就監視他的競選活動,他們通過欺詐調查對其發起猛烈攻擊,稱自己是選舉干預的受害者。

《紐約時報》評論稱,特朗普的言論相當於一種對他來說已經司空見慣的策略:模糊法庭鬥爭和政治對手之間的界限,以影響公眾對他被捕的看法,同時激發支持者的熱情,並提供競選捐款。

拖、拖、拖,訴訟會持續到2024年總統選舉後?

CBS報導稱,針對特朗普的下一場聽證會將於今年12月4日舉行,檢方希望能在2024年1月進入審判階段。對於這項提議,被告律師表示「有點倉促」。《紐約時報》稱,根據紐約州法律,特朗普所牽涉的罪行全部屬於「E級重罪」範疇,可以被理解為是該州「情節最輕的重罪」,每項罪名對應1年到5年的刑期。如果特朗普全部罪名成立,最多可面臨136年的刑期。

不過,特朗普坐牢的可能性目前僅存在於理論層面。按照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等媒體的說法,這場官司「才剛剛拉開序幕」,它恐怕要一直持續到2024年總統選舉。特朗普的律師團隊已表示將在傳訊後迅速提起動議,通過「拖延戰術」避免讓案件進入審判階段。曼哈頓資深辯護律師克里斯蒂安此前表示:「他們會窮盡一切手段拖、拖、拖……每一項他們能想得到的法庭動議,他們都會用上。」

美國「政治新聞網」舉例稱,特朗普律師團隊可能會想辦法把主審機構轉移到紐約市以外,讓主審法官或檢察官失去資格,甚至可以引用「克雷頓動議」推翻整個訴訟。特朗普赴紐約前曾在社交平台上表示,他希望能將這場訴訟轉移到紐約斯塔滕島審理,理由是他認為曼哈頓區的法院「處事不公」。據了解,斯塔滕島是2020年總統選舉中特朗普在紐約市唯一一個支持率高過拜登的選區,是共和黨的「主場」。

此外,特朗普還可以在一些與案件無關的細節上大做文章,比如就他的出庭安全問題反覆與司法機關扯皮。英國《金融時報》稱,特朗普還可能質疑相關指控是否已經超過了該州的法定時效期。

喬治敦大學法律中心法學教授蘇珀爾對《今日美國報》稱,駁回案件是特朗普律師團隊最有可能提出的動議之一,因為特朗普一直認為對他的起訴沒有根據。紐約前檢察官加盧佐也稱,大多數類似案件可能需要一年的時間才能開庭審理。「如果他(特朗普)能把這件事推遲到選舉之後,那麼就有可能贏得官司。」理論上,特朗普團隊可以通過動議和上訴將案件推遲兩三年。

「美國司法是一把雙刃劍」,瑞士《新蘇黎世報》5日評論說,隨着特朗普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被刑訴的前總統,西方強國民主的未來也岌岌可危。

「這是一場瘋狂選舉」

在案件進行的同時,特朗普仍能開展競選活動,為2024年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提名做準備。分析稱,特朗普的競選團隊希望有關指控能提高特朗普的支持率。美國前聯邦檢察官菲利普科夫斯基諷刺道,競選期間,特朗普可能會連續一個月每天都出現在法庭上。

近期多項民調顯示,針對特朗普的指控非但沒有衝擊到他的選情,反而給他帶來「利好」。NBC稱,新罕布什爾州日前公布的共和黨初選民調結果顯示,特朗普的支持率高達42%,而之前呼聲極高的佛羅里達州州長德桑蒂斯為29%。路透社/益普索本周一公布的民調顯示,高達48%的共和黨人支持特朗普獲得黨內提名,比上月上升了4個百分點;而德桑蒂斯的行情大跌,從30%一路降至19%。不僅如此,自特朗普將被刑訴相關消息發布後,其競選團隊已經收到800萬美元的政治募捐。

輿觀(YouGov)在特朗普被傳訊後發布的民調顯示,32%的受訪美國人認為特朗普遭指控會為他2024年競選美國總統加分,21%的人認為這對其競選總統沒什麼影響。對此案後續走勢,只有14%的美國人認為特朗普很可能會被判有罪,25%認為有一定可能,22%認為不太可能,23%認為絕無可能。

美國《時代》周刊稱,從目前情況看,特朗普遭指控反倒形成了共和黨人圍繞他團結起來的局面。特朗普發表一些言論的目的就是為了鼓動自己的支持者行動起來。特朗普相信,自己面臨的壓力越大,其支持者就會對他越擁護。

近來,特朗普能否當選總統一直被熱議。雖然美國憲法中並無條款阻止特朗普進行競選活動,但有美媒認為,他的孤注一擲等同於將美國政治拖入「不確定的、動盪的新階段」。美國《邁阿密先驅報》引述專家的話稱,為了規避能導致自己入獄的各項起訴,特朗普最好的辦法就是贏得大選。對他來說,「直到投票日那天,這都是一場瘋狂選舉」。

【環球時報駐美國、德國特約記者:李准 鄭可 青木*環球時報特約記者:劉皓然 甄翔 柳直】-(來源:環球時報/環球網資訊)



*概念股又崩了!多國「封殺」、近萬人聯名抵制,AI真的需要勇氣?*

最近,有關人工智能的利空消息不斷。

美東時間周三,美股三大指數收盤漲跌不一,大型科技股普遍下跌,人工智能概念股延續跌勢,BigBear.ai控股跌超18%,C3.ai跌超15%,SoundHound AI跌超12%。

此外,ChatGPT在亞洲範圍的大規模封號也引發關注。至於暫停服務的原因,信息框中寫道「由於需求量過大」。

多國「封殺」

最早「動手」的是意大利。

當地時間3月31日,意大利個人數據保護局宣布,從即日起禁止使用聊天機器人ChatGPT,並限制開發這一平台的OpenAI公司處理意大利用戶信息。同時個人數據保護局開始立案調查。

個人數據保護局認為,3月20日ChatGPT平台出現了用戶對話數據和付款服務支付信息丟失情況。此外平台沒有就收集處理用戶信息進行告知,缺乏大量收集和存儲個人信息的法律依據。

OpenAI公司必須在20天內通過其在歐洲的代表,向意大利個人數據保護局通報公司執行保護局要求而採取的措施,否則將被處以最高2000萬歐元或公司全球年營業額4%的罰款。

繼意大利宣布禁用ChatGPT後,多國政府和企業開始調查或採取措施限制使用該軟件。

據財聯社,加拿大隱私專員辦公室(OPC)4日宣布開始調查ChatGPT背後的公司OpenAI,涉及「指控OpenAI未經同意收集、使用和披露個人信息」的投訴。意大利數據保護局(Garante per la Protezione dei Dati Personali)上月底暫時禁用ChatGPT,並對該工具涉嫌違反隱私規則展開調查。

該機構認為,3月20日ChatGPT平台出現了用戶對話數據和付款服務支付信息丟失情況。此外平台沒有就收集處理用戶信息予以告知,缺乏大量收集和存儲個人信息的法律依據。

今年3月底,韓國三星半導體部門發生了3起因員工在ChatGPT上輸入設備信息及重要會議摘要,導致公司機密外泄風險陡增的事件。據韓國《國民日報》3日報道,包括三星、SK海力士、韓國浦項製鐵公司在內的多家韓企正在採取限制使用ChatGPT的措施,嚴防員工泄密。LG電子公司雖然未發出禁令,但要求員工進行「人工智能及數據使用」方面的培訓。

另據日經新聞網報導,出於對信息泄露的擔憂,包括軟銀、日立、富士通、三菱日聯銀行和三井住友銀行在內的日本公司已開始限制在業務運營中使用ChatGPT等交互式人工智能服務。

看法不一

作為堅定的人工智能擁護者,比爾•蓋茨在本周接受英國媒體專訪時指出,暫停AI研發無法解決問題,應當把注意力放在如何最好地利用人工智能的發展上。

對於近期熱議的暫停AI開發,他在專訪中質疑其可行性:「任何有關暫停的細節都會很複雜,難以執行。哪些人可能停止開發AI?世界上每個國家是否都會同意停止?以及為什麼要停止?在這個領域會有很多不同的意見。」

馬斯克則與比爾•蓋茨相反。早在2月,馬斯克就強調,人工智能是未來人類文明最大的風險之一,其威脅程度超過核技術,需要加強安全監管。「它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有巨大的前景也有巨大的能力,但隨之而來的危險也是巨大的。」他表示。

近日,由生命未來研究所(Future of Life Institute)公布的暫停高級AI研發的公開信,不僅獲得了馬斯克、圖靈獎得主Bengio等大佬背書,當前簽名人數也已經超過9000人。

公開信寫道:廣泛的研究表明,具有與人類競爭智能的人工智能系統可能對社會和人類構成深遠的風險,這一觀點得到了頂級人工智能實驗室的承認。公開信表示,「只有當我們確信它們的影響是積極的並且風險是可控的時候,才應該開發強大的人工智能系統。這種信心必須有充分的理由,並隨着系統潛在影響的規模而增加。

而美國總統拜登近期也對人工智能發聲。拜登表示,人工智能是否危險還有待觀察,但他認為科技公司在向公眾發布產品之前必須確保其產品是安全的。

拜登對與會人員說:「人工智能可以幫助應對一些非常棘手的挑戰,比如疾病和氣候變化,但它也必須應對我們社會、經濟和國家安全面臨的潛在風險。」與會人員包括來自微軟和Alphabet旗下公司的學者和高管。

A股公司提示風險

近期,隨着AI相關概念股的活躍,但也有多家A股公司發布公告,提示相關風險:

4月4日,美亞柏科表示,AI技術產生的銷售收入對公司短期經營業績不構成重大影響。

石基信息4日在互動平台表示,公司與武商集團的日常性業務合作包括為其提供零售業信息系統軟件和收銀機、自助機等硬件產品。以上合作涉及新零售,但目前並未涉及AI應用。

3月29日,海天瑞聲公告,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未與OpenAI開展合作,其包括ChatGPT在內的GPT類產品和服務未給公司帶來業務收入;公司暫未向微軟Microsoft 365 Copilot、Security Copilot等產品/服務提供訓練數據,目前公司在大模型業務領域也尚未產生明顯收入,該領域對數據需求的發展趨勢有待觀察。從目前公司實際情況來看,短期內暫未看到由大模型、AIGC(人工智能技術生成內容)帶來的大幅訂單增長。

啟迪設計3月29日在互動平台表示,人工智能技術在設計行業的應用將是必然的趨勢,公司一直高度關注AI技術的發展。目前AI設計工具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仍處在非常初期的階段。

3月27日,石基信息表示,AIGC相關技術在公司業務中的實質性落地仍在內部探討中,並未取得任何實質性進展。

3月24日,崑崙萬維表示,目前公司AIGC、人工智能等業務產品尚未產生實際收入。

恒生電子管理層在公司業績會上被頻繁問及AI大模型相關進展時,公司董事長劉曙峰強調:「最近AI非常熱,但我還是建議大家要冷靜,目前公司還沒有可以講的東西,建議降降溫。」-(來源:央視新聞、財聯社、證券時報、公開信息*整理:李雲鵬*編輯:方鳳嬌/來源:華夏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