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神魔宇宙 ***宇宙天國首部曲 彌勒天書閣 https://maitreya-books.com/ 神話從來就不是怪力亂神,而是原始先民在日常生活情況的觀察之中,所建立的真實認知。唯有相信神話中的真實,才能感受到神話的詩意隱喻背後,所具有的神聖力量。打開你的想像,打開你的相信,你才能知道神話告訴了你什麼宇宙生命的資訊。 生命起源於宇宙之中,生長於宇宙之中,結束於宇宙之中,因此,宇宙的起源就是生命背景的起源。生命形成的每一個階段,其實都在述說著生命的本能,也就是生命本就存在的一種力量,在此雖是說明一種狀況,然而將這狀況投射在生命的生活行動之中,你就會明白自己究竟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本能!

元宇宙降溫背後,內容生產能否去中心化?

2023031118:58



元宇宙在2023年的際遇不可謂不跌宕。

不管是科技巨頭,創業公司里的獨角獸,還是對風向敏感的資本市場,都開始將注意力轉移到AIGC賽道,再加上微軟、騰訊等在XR業務上的收縮,坊間開始流行起這樣一種說法:元宇宙的熱情已經消退。

如果以輿論的冷熱來判斷一個產業的興衰,在ChatGPT霸占科技頭條的語境裡,元宇宙顯然進入了「降溫」的階段。然而元宇宙和AIGC同屬於下一個時代的底層技術體系,並非二元對立的關係,不存在此消彼長的關聯性,以AIGC的「熱」印證元宇宙的「冷」,多少有些主觀臆斷的味道。

但輿論上的「退燒」,可能並不是什麼壞消息,不但可以淨化掉一些盲目跟風者,在概念上不斷祛魅,而且暫時撇除到一些狂熱的情緒,似乎更能夠看清元宇宙產業的底色,看清潛在的趨勢。

01 內容生產的邏輯變了

AIGC概念在2022年剛剛走紅時,就有不少人斷言人工智能生成內容將是元宇宙中最重要的內容生產方式,將是未來的主要生產力之一。

諸如此類的猜測並不缺少理論基礎。當下元宇宙的最大瓶頸正是內容生產,而AIGC擁有高效率、智能化與沉浸式體驗等多重優勢,有望極大地提升元宇宙內容的生產效率,並藉助已有資源、信息、數據的挖掘、收集與整合,在元宇宙里構建新的交互場景,比如目前還是少數企業專屬的「虛擬人」,可能像智能手機一樣普及。

但就現階段來看,AIGC重構內容生產的時機尚不成熟,除了技術上的不完善,還涉及到版權、審核、生態、標準等一系列問題。即使按照米哈遊CEO蔡浩宇的樂觀預測:2030年希望建成一個「上億人願意生活在其中的虛擬世界」。還需要等上七八年的時間,中間仍存在這樣或那樣的不確定。



可把視角稍微拉近一些,元宇宙的內容生產邏輯已經出現了一些有趣的變化,不排除先於AIGC顛覆現有內容生產邏輯的可能。

以往提到元宇宙的內容生產時,被提及最多的就是想要扮演「元宇宙施工隊」的企業,普遍採取了平台化賦能的模式。簡單來說就是,如果你想要做一個元宇宙應用,需要購買平台方提供的解決方案,包括定製化引擎、數字人、角色互動、虛擬場景、場景互動等一整套服務,不需要太多的研發投入,即可從現實世界「搬遷」到虛擬世界,也是商湯、相芯等元宇宙「賣鏟人」主打的商業模式。

原因可以參考商湯智能產業研究院戰略生態研究主任楊燕的觀點:「無論是AI模型生產、智能計算、網絡連接等基礎設施建設,還是元宇宙相關技術研發和攻關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和人力資源,通過集中式建設、平台化賦能能夠大幅降低使用者的邊際成本,提高元宇宙生產效率。」

類似「外包」的內容生產方式,在某種程度上加快了元宇宙產品的落地,卻也留下了太多的「伏筆」。比如客戶想要新增一個場景的話,必須要和平台方合作;如果想要切換平台,以往的內容和素材可能無法使用,存在相當大的沉沒成本……

在元宇宙的風頭被ChatGPT搶走的日子裡,另一家元宇宙「搭建者」ZEGO即構科技悄然發布了元宇宙智能互動引擎Metaworld 2.0版本,最大的變化在於事件模塊和導演模式,前者提供了觸髮式的交互,客戶可以自定義虛擬空間中的交互條件和表現形式;後者提供了可編排的運鏡系統,用戶可以自行安排鏡頭的運動軌跡。

看似不經意的產品迭代,卻向行業釋放了一個積極信號:有別於過去「幫客戶做」的平台化賦能,元宇宙的內容體系正在加速開放,意味着客戶在平台上搭建場景後,可以自己或交給第三方團隊設計交互類的內容。原本中心化的內容生產撕開了一道口子,讓機構、個人等第三方進入到內容生產環節中。

02 閉環服務VS生態開放

並非是ZEGO的戰略眼光過於超前,而是每一次代際躍遷的過程中都會出現的一幕:有人想要打造閉環服務,有人試圖推動生態開放。

一個行業還在萌芽期的時候,閉環服務的模式無可厚非,產業人才的稀缺乃至匱乏,註定只有集約式的創新才能帶來巨大的可能。況且中小企業在人才爭奪戰中常常缺少優勢,由幾家平台先解決核心的技術瓶頸,再將服務輸出給上下游企業,不失為一種「效率至上、快速落地」的正確思路。

可當這個行業已經走過萌芽期,不斷擴大市場影響力的時候,過度的中心化勢必會成為行業良性增長的絆腳石。正如嗶哩嗶哩創始人陳睿的說法:元宇宙中的數字世界將是一個內容生態,其中的海量內容無法由幾家公司提供,UGC內容將成為元宇宙的主流,在元宇宙中創建數字內容將成為一門職業。

不可否認的是,元宇宙還在「輿論風口」上的時候,整個產業鏈上下游都有些「急功近利」的心態,想要儘快推出元宇宙產品占領市場、迎合資本、提升估值,也是內容生產的封閉業態被普遍接受的直接誘因。ChatGPT的攪局,可能會讓元宇宙在一段時間內離開輿論中心,卻有利於行業上下游的理性思考。

畢竟智能手機市場的「教訓」歷歷在目。為了在產品上製造差異化,小米、OPPO、vivo等無不在原生安卓的基礎上進行了定製化開發,衍生出了一個個獨具一格的「系統」,並在後來成為手機廠商的重要營收來源。可站在開發者的視角上,產品上線時需要對不同品牌的機型進行適配,甚至還要接入不同的賬號體系。



商湯、相芯、ZEGO等元宇宙「搭建者」,有着和智能手機廠商相似的角色。Unity、虛幻引擎、Cocos等相當於元宇宙行業的Android,商湯、相芯、ZEGO等對引擎、硬件、開放套件等進行了整合,進一步降低了開發者的門檻。不同的是,商湯、相芯等想要通過定製化開發堆起了護城河,而ZEGO保留了原生的標準,分別選擇了閉環服務與生態開放兩種不同的商業路徑。

單單在商業模式上,恐怕難言兩種思路誰對誰錯,掌握了平台級的話事權,等於拿到了通往元宇宙的門票,也是互聯網商業中亙古不變的商業規則。不過,安卓生態的碎片化至今仍被詬病,假如元宇宙也是一個封閉世界,不同平台間各自為戰,結果可能是毀滅性的。一旦整個生態走向碎片化、孤島化,內容生產的成本將陡增,元宇宙在很長時間裡都無法解決第三方內容稀缺的瓶頸。

至少就過往的歷史規律來看,一個產業的繁榮終歸離不開開放的生態,只有越來越多人參與到元宇宙的內容生產中,一步步形成合理的分工與協作,讓內容生產和內容消費的鏈路打通,才有可能成為「下一代互聯網」。身處其中的創業者,要麼迎合時代的規律,要麼被時代所淘汰,絕不存在第三種可能。

03 元宇宙正在去中心化

元宇宙在輿論上「降溫」的同時,恰恰是產業上下游重新做選擇的時刻,最終的結果與方向並不難給出合理的推測。

試想這樣一個場景:假如把元宇宙內容的開發權只交給一小撮平台,哪怕他們是最頂級的開發商,製作出的內容是精品中的精品,恐怕也無法讓普通的消費者買單,因為個性化始終是內容消費的靈魂,一個模子裡製作出的內容即便再精緻,也很難和用戶需求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直接的例子就是遊戲產業。每當討論中國遊戲產業的話題時,3A大作是永遠繞不過的爭論點,可回到整個遊戲產業的版圖中,用戶體量、營收和利潤最高的,通常不是打磨了十幾年的大作,而是消消樂、棋牌等大眾喜聞樂見的作品,以及看似製作粗糙卻現象級出圈的「羊了個羊」們。

元宇宙有着同樣的問題。我們用挑剔的眼光審視市面上的元宇宙產品時,畫面不夠精緻、沉浸感不足等槽點頻頻出現,其實最大的短板不在於內容的精良與否,而是內容開發的標準化、自動化,創作者無法把注意力集中在創意上,偏偏在模型、素材等環節下功夫,把時間浪費在了重複勞動中。



沿循這樣的邏輯,想要判斷元宇宙的產業風向,應該參考的不是微軟、Meta等所謂的科技大廠,而是內容生產流程的能否進一步簡化,一個標準化、流水線化的創作機制,才是整個內容生態的基礎。

正如Unity中國技術總監孫志鵬在媒體採訪時的觀點:引擎應該是一整套樂高積木,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製作工具、場景,同時積木更精美、質量更好,那麼做出來的東西也會變好。如果我們把引擎的功能合理拆散,元宇宙開發者通過與自己的訴求有機結合,就會創造更高效的生產流程。

比引擎開發商更為「激進」的,似乎是ZEGO、相芯代表的元宇宙平台。比如ZEGO推出的「虛擬小窩」能力,不需要代碼和指令,用戶僅通過手指的拖拽點擊就能完成對場景的自定義塑造,從桌椅板凳到牆紙地板,進一步提升了創作的自由度;再比如Avatar和文本驅動的融合,可以通過語音的聲波信息驅動虛擬人物的臉部和嘴部表情,無需穿戴設備即可捕捉真人主播的表情、手勢、動作。

再具象一些的話,用戶可以在「虛擬小窩」中創作自己的虛擬空間,通過事件模塊設置豐富有趣的互動機制,然後把創作好的「小窩」發布到社交媒體,朋友們裝扮上不同風格的Avatar到小窩拜訪……可能衍生出的社交玩法還比較稚嫩,卻預示着元宇宙的內容生產正在朝着「傻瓜式」操作的方向演變,每個人都可以是元宇宙里的創作者。

只要內容生產的門檻被進一步降低,元宇宙的內容格局將加速走向去中心化,吸引越來越多人參與到內容創作中,再次釋放出誘人的想象空間。就像微博解放了文字工作者、抖音解放了視頻創作者,元宇宙所隱藏的勢能將超出所有人的想象。
04 寫在最後

移動互聯網起航時,馬化騰的「船票論」至今為人所樂道。

元宇宙時代的船票是什麼呢?答案正是內容。做工具的終歸是少數人,既然無法加入到做工具的窄賽道,最應該思考的就是怎麼把內容創作抓在自己手中。釐清了這一點,等待元宇宙產業鏈上下游的,不是沒有邊界的內卷和空耗,而是上下游的有機協同,通過合理的分工造一艘巨輪。

由此再來審視元宇宙的「降溫」,一些人為鼓吹的泡沫終將被刺破,一些有價值的創新和探索也將被市場看見。-張賀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