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神魔宇宙 ***宇宙天國首部曲 彌勒天書閣 https://maitreya-books.com/ 神話從來就不是怪力亂神,而是原始先民在日常生活情況的觀察之中,所建立的真實認知。唯有相信神話中的真實,才能感受到神話的詩意隱喻背後,所具有的神聖力量。打開你的想像,打開你的相信,你才能知道神話告訴了你什麼宇宙生命的資訊。 生命起源於宇宙之中,生長於宇宙之中,結束於宇宙之中,因此,宇宙的起源就是生命背景的起源。生命形成的每一個階段,其實都在述說著生命的本能,也就是生命本就存在的一種力量,在此雖是說明一種狀況,然而將這狀況投射在生命的生活行動之中,你就會明白自己究竟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本能!

美日攤牌,威脅不許武力改變現狀,美航母進入南海,中方把話挑明

2023011712:08

最近,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前往美國訪問,與美國總統拜登舉行雙邊會晤,並發表了一份聯合聲明。該聲明指出,美日兩國對台立場不變,重申維護台海和平對國際社會穩定繁榮至關重要,呼籲使用和平方式解決兩岸問題。

雙方在聲明中強調,兩國強烈反對在世界任何地方使用武力單方面改變現狀的做法,可以看出,這雖然是美日之間的會晤,但他們涉及的話題跟內容卻處處與中國相關。

岸田文雄在演講中表示,日本美國歐盟應該團結起來,在中國問題上採取一致行動。其還對華發出警告,要求中方遵守規則,並承諾不以違反規則的方式改變國際秩序。

岸田與拜登會晤

但需要說明的是,首先中國是國際和平秩序的維護者,不存在破壞規則的情況,反倒美國為首的西方經常踐踏規則,尤其是對多邊主義秩序的嚴重衝擊,此類案例在特朗普執政時期可謂層出不窮。

其次,岸田口中的規則是以西方霸權主義為核心的秩序,而不是以《聯合國憲章》為基礎,既然如此,我們又為什麼要承認?仗着自己拳頭大,就試圖強迫別國屈服,中國不吃這一套。

不過,對於這一次與岸田文雄的會晤,拜登卻顯得頗為滿意,因為此舉意味着日本已徹底倒向華盛頓,未來美國在制定對華打壓圍堵的戰略時,日本不出意料的話,將會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日本自衛隊

所以,拜登先是對日本提升國家安全戰略的做法表示讚賞,緊接着又吹噓美日同盟從未像現在這般親密,承諾美國會全面,徹底的致力於日本防務。直白點說就是,平時多向日本賣武器,戰時則出兵進行武力協防。

考慮到日本在釣魚島問題上仍與中國存在爭議,並多次揚言「台海有事就是日本有事」,那麼美日的講話,無異於在對我們攤牌,這是需要提高警惕的地方。正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有時候不是我們不惹事,挑戰就會消失。

據媒體報導,美海軍第七艦隊宣布,尼米茲號航母戰鬥群已抵達南海,將在該海域執行海上打擊訓練,把訓練場搬到中國家門口來,這絕不是什麼友善舉動。


美航母

針對美國跟日本的種種勾連行徑,我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記者會上表示,美日兩國聯合聲明充斥着冷戰思維,以及對中國的無理抹黑,中方對此堅決反對,敦促兩國停止製造假想敵,停止繼續擾亂亞太和平穩定。

從上述回應可以看出,中國直接將話挑明,戳穿他們口中所謂「致力於維護國際秩序」的謊言,美日之所以不斷渲染威脅論,無非是想人為製造一個假想敵,然後達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因此,當美國航母朝着中國家門口逼近時,我們自然不可能沒有任何動作。大連海事局日前發布航行警告,將從本月15日到29日,在黃海北部海域執行軍事任務。

汪文斌

從時間跨度上來看,這場軍事行動長達半個月,不太像簡單的射擊演練,很可能是為了應對周邊局勢。至於地點為什麼不直接選在台海,主要是因為從去年佩洛西竄台開始,解放軍便一直在台海周邊活動,目前還沒有必要增加力度。

另外,這段時間半島局勢很不穩定,美韓持續對朝施壓,試圖點燃火藥桶,我們在靠近半島的黃海演練,相當於向美國發出信號,警告他們最好不要輕舉妄動。

美國在亞太地區的軍事力量是有限的,只要我們確保拜登政府無法在半島問題上拿分,他們就很難騰出更有精力介入台海問題,這就叫作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總之,我們不會往美國設好的陷阱里跳。-(來源:田柳.Talk)

*美英法同時傳來噩耗,馬克龍被聯手「逼宮」,拜登或被「抄家」*

世事如棋局,換在以往,少有人會想到,佩洛西諷刺別國的「亮麗風景線」,居然會在美英法同時出現,而且還是接連不斷地出現。

屋漏偏逢連夜雨,對美歐而言,局勢可真是怕什麼就來什麼。

先來說說馬克龍的遭遇。因為法國面臨能源和通脹危機、中下層法國民眾無力承擔生活支出的原因,這段時間,法國曾多次爆發抗議遊行。曾經讓馬克龍倍感頭疼的「黃馬甲」,選擇了「逼宮」馬克龍。抗議者舉着「馬克龍下台」與「馬克龍想要戰爭」的橫幅,要求馬克龍不再繼續出任法國總統。

馬克龍沒有坐視不理,法國安全部隊介入混亂後,抗議者和法國安全部隊爆發了直接衝突。有抗議者諷刺馬克龍稱,什麼都沒有改變,這次抗議只是2023年的開始,接下來,示威者還會走上街頭。

法國民眾之所以要舉行抗議遊行,與俄烏衝突密不可分。今時不同往日,俄烏衝突剛爆發的時候,大部分法國民眾認為,制裁俄羅斯無可厚非,力挺烏克蘭是理所當然的事。

但隨着時間推移,法國面臨的麻煩事越來越多,馬克龍對俄強硬的結果,就是讓法國民眾為美國利益買單。在法國天然氣價格居高不下的情況下,所謂的「北約老大」美國,不但沒有為法國雪中送炭,反而還趁火打劫了。馬克龍多次譴責白宮、要求美國不要繼續敲歐盟竹槓之後,美國仍然我行我素,絲毫沒有要幫法國緩解壓力的傾向。

和法國政客不同,法國民眾最在乎的,是日常生活有沒有受到影響。如果對俄制裁利大於弊,或者沒有給法國帶去明顯的麻煩,法國民眾自然不會反感。但要是吃力不討好,結果是便宜了美國苦了法國,即便這樣做迎合了法國民眾的心情,也不會得到法國民眾的支持。

原因很簡單:美國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坐享其成,法國繞了好大彎子卻發現,一切居然是美國設計好的陷阱,法國民眾怎可能不惱火?



馬克龍之所以會多次替普京發聲、不願意和俄羅斯徹底鬧翻,一方面是因為法國和歐盟不想引火燒身,需要留一條退路。另一方面,對於美國藉助俄烏衝突去削弱歐盟的行為,馬克龍同樣有所察覺。

問題在於:即便馬克龍警告了美國,法國民眾也開始醒悟了,但就目前來看,法國完全沒有迫使美國改變決定的實力。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國仍在對歐盟出口高價天然氣。

對馬克龍而言,好消息莫過於「歐盟沒有迎來寒冬」,否則的話,法國必然會爆發更大規模的抗議遊行。

再來說說美國。拜登現在沒準會覺得,此前如此針對特朗普是一個戰術失誤,因為特朗普在用實際行動告訴拜登,他絕不會以恩報怨。

1月15日,共和黨人科默表示,拜登對美國機密文件的處理不當,讓人產生了「拜登是否危害了美國安全」的擔憂。科默認為,美國司法部調查拜登的力度還不夠,存有機密文件的拜登住所,是一個「犯罪現場」。

呼籲給拜登「抄家」的,還有特朗普以及共和黨議員。特朗普及其忠誠支持者認為,既然FBI突擊了海湖莊園,就應該用同樣的方式對待拜登,否則就是雙標。

現在的美國政壇很是熱鬧,美國司法部正在對特朗普和拜登同時展開調查,剛接管眾議院的共和黨人,正在忙着調查和彈劾拜登。

用一句話去描述拜登的經歷,應該沒有比「早知今日何必當初」更合適的了,拜登和佩洛西對特朗普出狠招的時候有多決然,特朗普以牙還牙的時候就會有多不留情。自認為「老子天下第一」的特朗普,絕不可能忍氣吞聲。

特朗普的報復才剛開始,拜登要面臨的真正挑戰,還在後頭。

最後,再來說說英國。與美國法國不太一樣,英國面臨的問題更棘手。一方面,英國多個行業的工作人員,正在舉行大規模罷工抗議,受此影響,英國很多地區的鐵路交通陷入了癱瘓。

另一方面,蘇格蘭的態度很明確,那就是必須舉行獨立公投。

還有就是,英國首相蘇納克沒有得到英國民眾的支持,要求蘇納克下台的呼聲,在英國並不少見。

或許是有感於「機會到了」,約翰遜正準備重出江湖。在蘇納克出任英國首相之前,約翰遜本有機會東山再起,但約翰遜沒有這麼做。約翰遜很清楚,當時接管英國就等於自找麻煩,無論誰執掌英國,都很難徹底解決一連串麻煩事。

不出意外的話,約翰遜重出江湖的時間,應該在英國走向穩定之後,至少是英國經濟狀況沒那麼不容樂觀。

世界局勢變數不斷,有人歡喜就有人憂愁。美國滿世界煽風點火、英法追隨美國興風作浪的時候,很難想到,「亮麗風景線」居然會在美歐後院出現。

此時的佩洛西,不知作何感想?說到底,這次被針對的,可是拜登而非特朗普。-來源:磨鐵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