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神魔宇宙 ***宇宙天國首部曲 彌勒天書閣 https://maitreya-books.com/ 神話從來就不是怪力亂神,而是原始先民在日常生活情況的觀察之中,所建立的真實認知。唯有相信神話中的真實,才能感受到神話的詩意隱喻背後,所具有的神聖力量。打開你的想像,打開你的相信,你才能知道神話告訴了你什麼宇宙生命的資訊。 生命起源於宇宙之中,生長於宇宙之中,結束於宇宙之中,因此,宇宙的起源就是生命背景的起源。生命形成的每一個階段,其實都在述說著生命的本能,也就是生命本就存在的一種力量,在此雖是說明一種狀況,然而將這狀況投射在生命的生活行動之中,你就會明白自己究竟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本能!

達沃斯論壇前瞻:盛況恢復至疫情前,但世界已經大不同

2023011711:39

不同於2022年5月的達沃斯,今年達沃斯再次恢復到在年初的冬季時段舉行,這一瑞士的度假勝地迎來了創紀錄的商界領袖,與會人數已經恢復到了新冠疫情之前的水平。

那些去年5月沒有前往瑞士參加達沃斯的重量級商界領袖也重返達沃斯。華爾街的摩根大通、高盛、摩根士丹利的首席執行官都會出席,企業界裡,雪佛龍、英國石油的領導人則代表石油行業。之前頻頻高調參加達沃斯的加密貨幣公司此次大多保持沉默,取而代之的是推廣區塊鏈等技術的公司。Workday、Salesforce、思科、高通和Meta等老牌科技公司在這屆論壇的場內外布置了廣告,但也許最引人注目的公司則是正在尋找買家的英超聯賽俱樂部曼聯。

本屆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預計迎接來自全球大約130個國家的2700名各界領袖,其中包括370名公眾人物。

但是,參會人數眾多不代表這次論壇大家的共識就多。去年發生的地緣衝突、全球新冠疫情、以及嚴重的通貨膨脹、經濟衰退的風險和全球化遇到的困境等等,都令這場在休閒度假勝地舉辦的會議並不輕鬆。

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Klaus Schwab表示:

    經濟、環境、社會和地緣政治危機正交織成極其難以預測和不確定的未來。達沃斯年會應幫助確保那些肩負責任者不陷入危機思維。

達沃斯論壇主席Borge Brende表示:

    本屆達沃斯論壇是在近幾十年來最詭譎的地緣政治和全球經濟形勢的背景下召開。對全球經濟而言風險確實很大,必須努力避免全球經濟衰退、增長放緩、高通脹和債務增加。

來自全球50多個國家的領導人齊聚一堂,參與為期五日、主題為「在分裂的世界中加強合作」的會議,其中包括德國總理朔爾茨、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和西班牙首相桑切斯。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也將出席此次達沃斯論壇。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1月13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應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兼執行主席施瓦布和瑞士聯邦政府邀請,劉鶴1月15日至19日將出席世界經濟論壇2023年年會並訪問瑞士。

韓國總統尹錫悅、哥倫比亞總統佩特羅、菲律賓總統馬科斯等近期當選就任的國家領導人也與會。非洲代表團則由南非總統拉馬福薩和坦桑尼亞總統蘇盧胡·哈桑率領。

很多重要國家的領導人則將缺席此次論壇。美國總統拜登將不會前往瑞士,代表美國與會的是美國總統拜登的氣候特使克里以及貿易代表戴琪。英國首相蘇納克則因為經濟放緩和罷工等問題忙得抽不開身,他也不會離開倫敦。

除了人數超過往年的56名財政部長,預計還有19名央行行長會前往達沃斯。

麥肯錫全球研究院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指出,當世界面臨多種危機時,有必要進行這樣的全球對話。「面對大規模破壞,各國和各經濟體都面臨着建設復原力、讓我們的社會擺脫化石燃料、建立一個人人共享繁榮的體系等挑戰。」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世界經濟與發展研究所研究員姜躍春15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世界經濟正處於十字路口,大國間如何繼續合作以實現共贏,是全球性的非常重要的議題。今年達沃斯論壇把「合作」作為主題,非常符合目前的國際經濟形勢。中國是近年來全球經濟增長的最重要引擎,在全球經濟面臨衰退風險的關鍵時刻,中國對自己的疫情防控政策進行了優化和調整,中國經濟對世界的拉動作用將會更加明顯。另外,姜躍春認為,中國一直強調國際間平等對話和相互合作,既符合年會主題也符合全球經濟發展的客觀趨勢。-來源:華爾街見聞-

*摩根士丹利:2023年全球股市十大主題*

在過去的2022年,美聯儲暴力加息,俄烏衝突等多方力量共同作用持續影響市場。美股三大股指均創下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最差年度表現。

進入2023年,在全球經濟放緩需求走弱的前景下,投資者開始思考,除了美聯儲以外,還有哪些主題將主導今年的市場。

摩根士丹利分析團隊最新總結了2023年全球股市的十大主題,包括:歐美公司利潤率承壓,從滯漲到衰退,中國及亞洲經濟的樂觀前景,ESG的評級驅動公司估值,下輪IPO及資金從二級市場流出,地球減少碳排放,印度、沙特的發展,ChatGPT帶來的多種收入者時代以及肥胖症該怎麼辦等。

主題一:歐美公司利潤率的挑戰

摩根士丹利認為2023年公司的成本無法下降且議價能力下降,導致盈利受到影響,利潤率承壓。從美國來看,今年標普500的盈利將面臨巨大壓力,並面臨「盈利懸崖」:

    我們認為,當成本的增速超過銷售的增速時,公司盈利增長就會受到劇烈打擊,出現經營槓桿係數為負的情況。

    考慮到(1)某些行業的就業市場依舊火爆,勞動力短缺的情況,工資成本或將維持在高位(2)在供應不足的情況下以較高價格填補的庫存導致了庫存過剩的情況,這種現象在2023年可能更加嚴重。


因利潤率大幅下降,摩根士丹利認為今年歐洲股市或將下跌10%:

    我們監控歐洲利潤率的指標顯示,未來12個月的利潤率收縮將超過200個基點,與全球金融危機期間的情況相當。

    更高的工資,仍處高位的通脹、終端需求的放緩和定價能力的下降,都會導致我們預期的經營槓桿係數為負的情況。

主題二:從滯脹到通縮甚至衰退

摩根士丹利指出,通脹和不斷攀升的利率是2022年資本市場和行業表現的主要驅動力。進入2023年,重點將轉移到較低的通脹及較慢的增長:

    我們的美國經濟學家預計,美國的通脹率將在未來幾個季度大幅下降,這將給債券收益率帶來下行壓力,有利於防禦性股票和GARP股票。

摩根士丹利認為,庫存將面臨雙重挑戰,一方面供應鏈的瓶頸問題已基本消失,而另一方面需求端,特別是對貨物的需求,正在放緩:

    大多數行業的供應鏈問題已經消失,美國的貨物進口量正急劇上升。自金融危機以來,美國公司的庫存與銷售的比例一直在上升,現在正處於1990年以來的最高水平。我們認為許多公司正用打折來解決這個問題。

主題三:中國及亞洲經濟的樂觀前景

摩根士丹利認為,與西方經濟體的發展將在2023年進一步放緩不同,隨着不斷優化的政策,中國及亞洲的經濟發展前景將較為樂觀,迎來復甦:

    疊加我們預期的美元疲軟,應該會激發投資者們對亞洲、中東、中國資產(包括固定收益和股票)的興趣。中國的市場及新興市場的或將迎來反彈。


主題四:ESG的評級驅動阿爾法

摩根士丹利認為,2023年ESG的評級,將成為投資者尋找能夠產生阿爾法和影響公司未來的一個關鍵焦點,摩根士丹利解釋稱:

    通過分析全球範圍內的90隻股票,我們分析師認為只要一個ESG指標有明顯的改善,對其財務和估值都將產生積極影響。

    我們相信,與傳統的評級相比,ESG評級能更好地衡量股票的未來。



主題五: 為地球減少碳排放助力

摩根士丹利分析稱,未來可以為不同行業提供可持續發展技術的公司將成為社會發展的推動者:

    我們的分析師列出了超過50家改變了行業原本的 「遊戲規則 」,持續推進可持續發展技術的公司。5000億美元的資本正在爭先恐後地打破當下停止不前的減少碳排放現狀。

主題六:下輪IPO及資金從二級市場流出

摩根士丹利稱,當下正處於獨角獸企業需要重新融資的時期,資金或將從二級市場流出,以支持投資:

    在過去的15年裡,1420家公司中只有3%在下行周期進行了IPO;超過50%的公司都在未來繼續進行IPO或以更高估值被收購。

    如果下一輪IPO會發生,那麼對於大多數新晉的獨角獸公司來說,最有可能在2023年年中發生。歷史表明,在2021年進行融資的公司將在2023年第二季度左右進行下一輪融資,並在隨後的9-12個月進行IPO。

主題七:印度的十年

摩根士丹利認為,在接下來的10年內,印度或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和股票市場:

    我們認為,印度已經具備了在離岸外包、製造業投資、能源轉型和國家先進的數字基礎設施的推動下實現經濟繁榮的條件。這些驅動力將使其在十年內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和股票市場。

主題八:沙特將快速崛起

大摩指出,沙特2016年公布的 "2030願景 "在2022年獲得了巨大的前進動能,預計勢頭或將延伸到未來十年:

    為實現「2030願景」沙特阿拉伯已經推出了價值超過1萬億美元的項目,旨在將該國轉變為經濟強國。我們估計,到2030年沙特或將支出約9000億美元(而迄今為止 ,估計已花費500億美元)。

    我們認為,韓國和印度的承包商以及奢侈品行業將受益。

主題九:多種收入者時代

摩根士丹利指出,隨着ChatGPT和其他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快速迭代和發展,開始引出一個問題:未來哪些工作將被取代。從中長期來看,未來的工作需要更大的靈活性:

    我們認為,現在對工作的追求已經開始轉變為尋求多種收入來源。這正在創造一個龐大且不斷增長的人群,他們的邊際時間將被更好地用於不同的工作從而產生多種收入來源,Z世代的人正在引領這一模式的轉變。

主題十:肥胖症x社交媒體

摩根士丹利認為,Wegovy(肥胖症用藥)、Ozempic(降糖藥)和semaglutide(減肥藥物)正在TikTok短視視頻及評論中被大量提及,將會帶來針對肥胖症等一系列治療領域的興起:

    我們認為,對肥胖症過多討論的結果是(1)對藥物的了解,從而使得(2)對藥物的需求有可能在未來出現指數級傳播。

    我們相信全球針對肥胖症藥物的銷售額在2030年可以達到500億美元以上,將使對肥胖症的支出上升到全球治療領域支出的前12位。-來源:華爾街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