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神魔宇宙 ***宇宙天國首部曲 彌勒天書閣 https://maitreya-books.com/ 神話從來就不是怪力亂神,而是原始先民在日常生活情況的觀察之中,所建立的真實認知。唯有相信神話中的真實,才能感受到神話的詩意隱喻背後,所具有的神聖力量。打開你的想像,打開你的相信,你才能知道神話告訴了你什麼宇宙生命的資訊。 生命起源於宇宙之中,生長於宇宙之中,結束於宇宙之中,因此,宇宙的起源就是生命背景的起源。生命形成的每一個階段,其實都在述說著生命的本能,也就是生命本就存在的一種力量,在此雖是說明一種狀況,然而將這狀況投射在生命的生活行動之中,你就會明白自己究竟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本能!

冬至節氣|最盛大的陰陽交接時,最適合求財轉運的日子!

2022122213:38

農曆十一月廿九

05:48

24節氣之

冬至

冬至子之半,天心無改移。
一陽初起處,萬物未生時。
玄酒味方淡,大音聲正希。
此方如不信,更請問庖犧。

——宋•卲雍《冬至吟》



冬至節氣二十四節氣

冬至,是一年最盛大的陰陽交接時刻,也是古代的重要年節。《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人們認為: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是一個節氣循環的開始,也是一個吉日,應該慶賀。在古代,冬至被視為大節日,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



漢朝以來,冬至要放假三天,並且舉行隆重的拜神祭祖活動。《後漢書•禮儀》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所以這天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商旅停業,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歡樂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日。春節是民國才定的節日,和袁大總統有關。以前的中國一直有兩個重要的「年」,一個是歲首立春,另一個就是冬至。陰極陽生,冬至之後,白晝一天比一天長,藏入地下的陽氣,漸漸回升,世間萬物,都可以借冬至後這一段造化旋轉之力,復原生命之氣。所以,冬至代表下一個循環開始,是新生,是需要有儀式感的。



冬至三候一候:蚯蚓結
傳說蚯蚓是陰曲陽生的生物,冬至時節,陽氣雖已生長,但陰氣仍然十分強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縮着身體。



二候:麇角解
麋與鹿同科,卻陰陽不同,古人認為麋的角朝後生,所以為陰,而冬至一陽生,麋感陰氣漸退而解角。



三候:水泉動
陽氣初生,所以此時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動並且溫熱。



冬至開運旺運冬季陰生陽衰,本宜「藏」而不宜動,惟有冬至之後,陰極之至,陽氣回升,是一個節氣循環的開始,此時開運旺財,能起到最佳效果

冬至之後就要多在陽氣充足的方位活動,如家中或辦公室的正南、正東方位,可以多擺放綠色大葉植物,如發財樹、文竹、富貴竹等;可以在家中的財位處擺放招財吉祥物貔貅,必能有助於財源滾滾來;

還可以在大門掛中國結旺運旺財,中國結既喜慶,同時又能旺運旺財。



如果冬至有計劃外出活動,那麼選在有陽光的時候出門,曬曬太陽吸收正能量,可以祛病養生。
冬至節這一天【陰陽之氣】驟然變化,男女關係亦會格外複雜。夫妻、情侶及家人們在這一天要儘量避免爭執,至於求婚、訂婚或結婚等也要避開冬至日進行。

冬至民俗古代民間流傳着「冬至大如年」的說法,這一天在中國南北方也有着不同的習俗。



01. 餃子or湯圓南吃湯圓:湯圓,取其圓形象徵天與陽,寓意年終團圓。「湯圓」是南方過冬至必備的食品,冬至吃湯圓又叫「冬至圓」。北吃水餃:我國北方地區有「冬至餃子夏至面」的諺語,因此在冬至這天,有吃餃子和餛飩的習俗。「冬至日,作餛飩為食,取天開於子」,混沌初分,人食之可益聰明。」餛飩寓意破陰釋陽,表達冬至的新舊交接宇宙混沌狀態,更意味親自開闢世界,創造新的未來。

而吃餃子俗稱「安耳朵」,「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民間認為冬至不吃餃子會凍掉耳朵。

02. 祭祀天地據文獻記載,早在漢武帝元鼎五年便有冬至祭天習俗,後經歷代逐漸制度化。祭天儀式通常由"天子"主持,該祭祀體現了國人敬天畏地尊重自然的情懷,表達了為天下蒼生祈求風和日麗天氣的願望。冬至"寓意陰極陽升、萬物生長,這場"祭天禮"以古喻今,寓意國家復興、與民同樂。



03. 九九消寒民間把冬至稱為「交九」或「數九」,即從冬至這一天起,每隔九天作為一個「九」,共分成9個「九」,共九九八十一天,81天之後便進入春天。冬至之後數九九在全國各地都十分流行,各地的人們根據各地不同的氣候條件、景物特徵、農事物候及風俗習慣,編排出了各種數九九的諺語和順口溜。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下面這首順口溜: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04. 贈送鞋帽冬至時節,民間有贈送鞋子的習俗。在《中華古今》中有說:漢有繡鴛鴦履,昭帝令冬至贈舅姑。隨着時間的推移,贈鞋給舅姑的習俗逐漸演化為舅姑贈鞋帽給甥侄了。古時手工刺繡,送給女子的,鞋子刺繡多為花鳥,帽子多做成鳳形;送給男子的,鞋子刺繡多是猛獸,帽子也多做虎行。



元始天尊聖誕冬至又是一個殊勝的日子,其乃元始天尊聖誕之日。玉清元始天尊,是道教最高尊神「三清」之第一位神。
在道教的三清殿中,中座的元始天尊手執黍米寶珠,象徵「天地未形,萬物未生」的「無極」狀態。天尊稟自然之氣,在宇宙之前已存在。



《歷代神仙通鑑》說:「元者,本也。始者,初也,先天之氣也。」

冬至乃一陽之始,元始為眾仙之宗,天尊者純陽之體,元始天尊乃眾陽之開端,諸天之本始也

天尊聖誕日與一陽初生的冬至日均含有本始、根本的深意。故以陽生陰降、晝短夜長的冬至日為元始天尊的聖誕。

冬至養生《黃帝內經》有云:「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



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

冬至是三九天的開始,冬令進補常選擇於冬至日開始,並在之後的三九天中持續。
可以多吃以下食物。



溫補類:如雞肉、羊肉、牛肉、鯽魚等,可配枸杞、馬蹄、甘蔗等一起煮,具有一定的養陰功效。

平補類:如蓮子、芡實、赤豆、大棗、銀耳、豬肝等,既無偏寒、偏溫的特性,又無滋膩妨胃的不足。

滋補類:如木耳、黑棗、芝麻、黑豆、豬脊、海參、甲魚、鮑魚等,具有滋陰益腎、填精補髓的功效。

注意:天寒地凍,吃飯的時候宜少而緩,少量多餐,在保證營養的同時,又不傷脾胃。

冬至養生藏陽氣,重點在「躲」

冬天陽氣藏得好,春天人體才能煥發出勃勃生機。而冬至是陰陽轉化的關鍵節氣,也是人體陽氣最弱的時節,要學會「躲」,才能保護好體內微弱的陽氣。具體體現在以下幾點。

1、飲食上:躲暴飲暴食
如今正值歲末年初,很快就會迎來元旦,這期間大家一般聚會比較多,切記不要暴飲暴食。因為此時陽氣最弱,無法幫助身體運化過多的食物。

2、起居上:躲寒冷
冬至時節,人體的陽氣太弱,所以身體的抵抗力也較差,這時要躲着寒涼,外出時一定要戴圍巾,捂好背、腹和足底,避免風寒的侵襲。



3、運動上:躲大汗
中醫認為,大量排汗同時也會耗費大量精氣。冬季應順應天時,注意養藏,安靜休養,不宜劇烈運動或大量出汗。

4、情緒上:躲是非
冬季是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期,儘量躲是非,就能避免因情緒激動引起的突發疾病了。



最後,還補充一個冬至養生的小秘訣——

神闕穴,即肚臍,是人體任脈上的要穴,神闕穴為丹田之中心,是先天精氣的根本。

在冬至,靜坐靜心,手護丹田,左下右上,輕微按摩神闕穴,待有微熱,圓形按摩,順逆時針,各揉九次。此方法就如同啟動了能量發動機,可助我們體內陽氣發動。-來源:詩意浪漫的小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