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十三個法則,這才是真相!-(1)
胸藏文墨懷如谷,腹有詩書氣自華
你一定要知道的十三條宇宙法則,世間萬物自有其運行規律,所有的發生都不是偶然!
1.因果定律
世界上沒有一件事是偶然發生的,每一件事的發生必有其原因。
這是宇宙的最根本定律,人的命運也遵循這個定律。
認同因果定律的不僅是佛教,還有基督教和印度教、靈修的幾大派系等等。
人的思想、語言和行為都是「因」,會產生相應的「果」。
如果「因」是好的,那麼「果」也是好的;如果「因」是壞的,那麼「果」也是壞的。
人只要有思想,就必然會不斷「種因」,種「善因」還是「惡因」由自己決定。
所以欲修造命運者,必須先注意和明了自己的每一個想法(起心動念)會引發什麼樣的語言和行為,這些語言和行為又會導致什麼樣的結果。
2.吸引定律
人的心念(思想)總是與和其一致的現實相互吸引。
比如:一個人如果認為人生道路充滿陷阱,出門怕摔倒,坐車怕交通事故,交朋友怕上當,那這個人所處的現實就是一個危機四伏的現實,稍有不慎,就真的會惹禍。
這是為什麼呢?
宇宙本身就是由能量構成的,萬物都是同頻相吸。
你發出什麼樣的頻率,就會吸引什麼樣頻率的人、事、物來到自己的身邊。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想什麼就來什麼,越怕什麼就越發生什麼。
人所處的現實是人的心念吸引而來的,人也被與自己心念一致的現實吸引過去。
這種相互吸引無時無刻不在以一種人們難以察覺的,下意識的方式進行着。
一個人的心念是消極醜惡的,那他所處的環境也是消極的,他身邊的人也是同類的;
一個人的心念是積極善良的,那他所處的環境也是積極善良的,他也會吸引積極善良的人來到身邊。
人如果能控制自己的心念(思想),使之專注於有利自己的、積極的和善良的人、事、物上,那這個人就會把有利的、積極的和善良的人、事、物吸引到生活中去,而有利的、積極的和善良的人、事、物也會把這個人吸引過去。
所以控制心念(思想),是命運修造的基本思路。
做事之前先學做人,做人謹記時刻修心。
3.深信定律
人如果真正深信某件事會發生,那不管這件事是善是惡、是好是壞,這件事就一定會發生在這個人身上。
比如一個人深信積極的事物一定會發生在自己身上,積極的事物就一定會發生。又如果一個人深信自己命不久矣,那這個人很快就會死去。
所以用好的信念,取代不好的信念,是命運修造的原則。
好的信念是一種福報,想給自己積攢福報,也需要先建立好的信念。
如此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生活就會越來越和順。
4.放鬆定律
人只有在心態放鬆的情況下,才能取得最佳成果。任何心態上的懈怠或急躁,都將帶來不良結果。
什麼心態是最佳心態呢?答案是越清明無念越好!
把目標瞄準在你想要的理想人格、理想境界、理想人際關係和理想生活上;不要老惦記着這些東西什麼時候到來,放鬆心態、全力努力、做好你該做的,這些東西就會一個個的來到你的身邊。
相反,你如果越執着,越焦慮你就越不能得到理想的結果,甚至會得到相反的結果。
舉個例子:大熱天晚上停電,你躺在床上大汗淋漓,睡不着覺得備受煎熬,老在想這該死的電什麼時候才來。
電總是在你着急的時候偏偏不來,但當你最後受夠了,人清靜安定自然涼快了、快沉沉睡去的時候,電就來了,突然間你的房裡燈火通明,電風扇轉起來了。
這就是放鬆定律。
《了凡四訓》中雲谷禪師要了凡先生念准提咒要達到無念無想的地步,就是這個道理。
值得注意的還有:所謂的無念並不是心裡一個念頭也沒有,而是有念頭但不駐留,「無所住而生其心」。
5.當下定律
人不能改變過去,也無法預知將來。
我們只活在現在,我們能決定、能改變的只有此時此刻的自己,自己的心念、語言和行為。
過去和未來都不存在,只有當下此刻是真實的。
所以修造命運的專注點、着手處只能是「當下」,舍此別無他途。
根據吸引定律,如果人總是悼念過去,就會被內疚和後悔牢牢套在想改變的舊現實中無法解脫;如果人總是擔心將來,人的擔心就會把不想發生的情況吸引進現實中來。
正確的心態應該是不管命運好也罷壞也罷,只積極專注於調整好當前的思想、語言和行為,命運會在不知不覺中向好處發展。
6. 80/20定律
為了達成某個目標,我們需要付出100%的努力。
其中20%的結果會在我們的努力中或者結果中顯現。
其餘的80%是不可見的,或者暫時不會立刻見到,但它會在後續的生命中持續影響着我們、回報着我們。
這是個非常重要的定律,很多人在追求目標的時候,由於久久不能見到明顯的成果於是失去信心而放棄。
須知命運修造是長久的事,要有足夠的耐心。
不要期待付出100%的努力就立刻得到100%的回報。只要我們做的方向正確、心念正確、足夠的堅定,我們就會收到所有的回報。
宇宙的時間與智慧,不是當下的我們所能完全看見的。量的積累,持續的努力,才能達到質的轉變。
我們所做的一切,都在以各種形式回報反饋到我們的身上,這也是宇宙的法則之一。
* 宇宙的十三個法則,這才是真相!-(2)
7.應得定律
我們每一個人,都會得到應得到的一切,而不是想得到的一切。
這個「應得」的,就是我們做了什麼、想了什麼、發送了什麼樣的信念出去,我們就會得到什麼樣的回報。
雲谷禪師對了凡先生所說的擁千金者值千金,應餓死者必餓死,就是這個道理。
我們所擁有的一切,都不是白白得來的,都是應該得來的。同樣,如果我們沒能得到,那證明我們想要的並不是我們應得的。
8.利他定律
「利他」就是,成全別人,讓他人得好處。如果你事事處處為他人着想,為別人造福,最後受益的人,就是自己。
例如:你讓身邊的人都幸福快樂,那最後幸福快樂的人,一定是你自己。
你成全他人的成就與成功,那最後獲得最大成就的人,也是你自己。
又例如:有些公司創立的目的只是赤裸裸地追求最大利潤,這些公司往往曇花一現,一兩年內就消失;而那些致力於為客戶為社會提供優質服務和優質產品的公司往往長盛不衰,越做越大。
這就是不利他,則損己的定律。
值得一提的是,利他定律中提高自我價值和提高他人價值往往是同時發生的,當你在提高別人價值的時候,你的自我價值同時也在提高。
9.施與受定律
施與受的定律就是能量守恆的定律:你布施出去的任何東西,終將成倍地回報到你身上。
例如:你布施金錢或物質,你將會成倍地獲得金錢或物質回報;你布施歡喜心,讓他人衷心愉悅,你將會成倍地得到他人回報給你的歡喜;你布施安定,讓他人心安,你將會成倍地得到安樂。
同樣,如果你施加於別人的是不安、憎恨、怒氣、憂愁,你將成倍地得到這些回饋。
10.不圖報原則
這個原則是說:你給與的時候越不圖回報,你的回報越大。
宇宙是一台無比精密的精算器。你給與出去的任何東西,最後都會以各種形式回到你的身邊。
當你帶着一顆純潔純正的心去給與,完全沒有私慾和妄念,那回到你身邊的,也會是最純正豐厚的回報。
所以請記住:施比受更有福,施本身就是很大的福,而無需從受者處獲得回報。
11.愛自己原則
學會真正的愛自己。
愛自己,不是自戀,不是自私自利,是無論貧窮富有疾病或健康,都依然愛自己接納自己。
一個人如果連自己都不愛,那麼他沒有辦法去愛任何人。
你只有先學會愛自己,擁有愛的能力,才能去愛別人,才能去愛世界。
你才可能有真正的歡喜、安定和無畏,才可能有廣闊的胸襟。
你如果連自己都不愛,那麼你是無法真正去愛任何人的。這點非常重要。
有些人把愛自己等同於自私自利,這是誤解。
如果仔細體會,就會發現你如果對自己不喜歡、不滿意,就會很容易生出嫉妒心和怨恨心。
自己也是眾生中的一員,愛眾生的同時為何把自己排除在外?
所以請先好好認識自己,先跟自己做好朋友,再談愛其他眾生。
12.寬恕原則
如果把消極思想比作一棵樹,那麼其樹根就是「嗔心」,把這個樹根砍掉,則這棵樹就活不長。要砍掉這個樹根,必須懂得如何寬恕。
第一個需要寬恕和原諒的對象是父母,不管你的父母對你做過或正在做什麼不好的事,都必須完全、徹底地原諒他們。
第二個需要寬恕的對象,是所有以任何方式傷害過或正在傷害你的人。
記住你無需與他們勾肩搭背嘻皮笑臉,你無需與他們成為好朋友,你只要簡單地、完全地寬恕他們,就可以砍掉消極之樹的樹根。
第三個需要寬恕的對象,是你自己。不管你過去做過什麼不好的事, 都要去原諒自己,誠心的懺悔和悔悟即可,犯錯需要的是修正而非懲罰。
寬恕和原諒不是為其他任何人,而是為我們自己。
為讓我們自己在生命中,不要時刻背負着痛苦與怨恨的包袱;為讓我們自己獲得真正的解脫;為我們自己,不會時時刻刻被怨恨和負面所吞噬、所負累。
13.負責原則
作為人,我們每個人都必須對自己的一切負責。
我們需要明白,我們的生命是我們自己的,不是其他任何人的。
我們需要為我們的生命負責;為自己的選擇負責;為自己的錯誤負責;為自己的行為、話語、心思意念負責。
當人對自己採取負責任的態度時,人就會充滿力量,會不斷的向着更好的方向去前行。
也只有為自己負責,才能活出真正的生命,不會事事處處依賴他人、不會總把自己擺在受害者的位置上等待拯救、不會總停在原地怨天尤人。
請時刻提醒自己:我對自己的一切言行、境遇和生活負完全的責任。
你知道嗎?-(來源於:唐詩宋詞元曲/來源:詩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