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應對世界的複雜性?一套高效的自救指南-(2)
甚至,現實生活中,在「透鏡」和「外部世界」之間,還隔着一層膜,叫做「擬態世界」。
什麼是「擬態世界」呢?這是李普曼的思想。他認為,我們一切信息的來源,都是由各種媒體渠道發布的。而媒體並不能真實、全面地反饋客觀現實,它自身會形成另一層「透鏡」,對信息進行篩選和塑造。
也就是說:
很多人的思維是什麼呢?是試圖去改變、規訓現實世界,但這是很難做到的 —— 更有效的做法,是去調適我們的「透鏡模型」和「擬態世界」,讓我們能以更好的視角去看待外部事物。
舉幾個簡單的例子。
很多人喜歡整理辦公桌,他們認為,乾淨整潔的辦公桌,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但這並不一定正確。荷蘭格羅寧根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身處較凌亂的環境之中時,人的思維反而會更活躍,從而工作效率也會更高。
為什麼呢?有兩種可能的解釋。第一,凌亂的環境往往更貼合我們的習慣 —— 你會大致記得「把這個東西放在哪裡」,從而可以高效地運用「自上而下」的認知模式去作模式識別。反過來,如果經常整理,你很可能會被迫使用「自下而上」,而這需要更長的思考迴路和更多的精力。
第二,凌亂的環境,可以不斷刺激我們的思維,把那些潛伏着的隱藏節點「激發」出來,從而讓我們看到被日常生活掩蓋下的聯繫,以及閃現各種閃光點。
在這個例子中,外部環境的「整潔」和「凌亂」重要嗎?其實並不。更關鍵的,是我們的心智如何去認知它們。
它們在別人眼中可能是凌亂的,但在我們的大腦中,很可能是井然有序、有條不紊的。
同樣,很多人鼓吹「斷舍離」,喜歡清理自己的生活環境,追求「極簡主義」的生活態度,拒絕品牌、囤積、收集。
這好不好呢?當然是好的。但真正有效的斷舍離,一定不是針對外物,而是針對內心的欲望。弄清楚自己要什麼,除此之外都是噪音,再映射到外部世界,這才是真正的斷舍離。
再如很多人愛說「財務自由」,但什麼才是真正的財務自由?只關乎欲望。有了投資,總想把它做大,想抓住機遇;開了公司,會背上一整個公司的負擔和未來,想深挖行業,想上市,上改變行業 —— 欲望不止,就不會有真正的自由。
但欲望是不是不好的東西?當然也不是。欲望是我們前進的原初動力。重點是什麼呢?是要找到自己內心的聲音,堅持自己的「主體性」,而不是被外界的聲音所規訓、灌輸,被客體所異化。
重要的不是「你擁有什麼」,而是「我想做什麼」。
所以,你會發現,我在很多文章裡面,都在強調這種「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的主體性。
比如:讀書不要追求「把一本書讀完」,這沒有意義。「一本書」的本身,是它的一個客觀屬性,一個承載知識點和邏輯結構的容器,為什麼要被這個客觀屬性框住呢?
再如信息的收集和整理。
很多人的做法,是按照信息的屬性去分類 —— 比如:和朋友的聊天記錄,和同事的開會討論,上網時看到的好文章,項目復盤的整個記錄,跟上級交流的心得體會……諸如此類。
但這樣有意義嗎?沒有意義。這樣做完整理之後,信息本身還是那些內容,但你的「主體性」呢?
這些信息裡面所反映出來的「你」,在哪裡?
真正有效的整理是什麼呢?是按照你現階段的目的和需求,把可能用到的信息,放到容易找到的地方。讓它們按照你的心智模型去組織起來,而不是按照屬性去囤積起來。
你會發現,我一直提倡一種什麼樣的思維方式呢?流(Flow)。
我會盡一切可能,把靜態的分類思維,轉變成動態的「流」。
無論是工作流、信息流、生活流……一切信息、對象和客體只有流動起來,被納入主體的行為軌跡裡面,它才被賦予了意義。
前陣子寫「知識卡片」時,有讀者留言道:如果說「知識就是聯繫」,那假如我學了一些物理知識,可能一輩子都用不到,它是不是就不算知識呢?
當然啦。如果你只是記得「引力的本質是時空扭曲」(當然這句話不嚴謹),既沒法把它拆解到知識體系裡面,也沒法利用它去理解、思考新的問題,還沒法運用到生活中(哪怕是作為談資),那它就只是一句「信息」而已。
它放在你的腦子裡,跟放在課本里、網絡上,沒有任何區別。前者還會占用大腦空間。
所以,信息如何才能成為知識?流動起來。它一定要經歷碰撞、整合、聯繫、遷移,才會萌生出新的意義。
同樣,一段會議記錄,放在那邊,它就是一段「死」的信息。如何讓它活起來?找到它裡面有哪些東西,是下次做項目時可以沿襲、留意和避免的,然後做成筆記,用來指導自己的行動,這才是正確的做法。
我前段時間講授閱讀和知識管理時,也有不少同學問:
老師,按這種做法,如果曲解了作者的原意怎麼辦?作者肯定是比我們懂得更多的,為什麼要按照自己的框架去思考呢?
答案很簡單:按照作者的框架來,就相當於在大腦中「複製」了別人的東西,你還是你嗎?你就成了一個儲存信息的倉庫而已。
更好的做法是什麼?是先擁有自己的框架,再把不同的東西填進去。
如果你擔心曲解,擔心犯錯,那就讓信息流動起來 —— 去查閱相關主題,去橫向拓展閱讀,去跟別人交流,去嘗試着應用再尋找反饋……這樣,才能真正去塑造和形成「自我」。
也就是說,要有這樣的思考方式:世間的一切都是素材,「我」,才是把它們整合到一起,產生「成果」和「意義」的主角。
重要的不是「他們怎麼說」,而是「我怎麼理解」。
這種「主體性」的思維,在生活中,其實有非常多的實例。
比如:
在負面情緒湧上來時,你可以跳出來,從第三方的視角看自己:我在做什麼?當下重要的是什麼?負面情緒有用嗎?如果沒有,我應該做些什麼?
在談話和交流時,你可以不斷審視:主題是什麼?現在的走向是什麼?對主題有幫助嗎?我可以如何回到主題?
在溝通和表達時,你可以思考:我要傳達的核心是什麼?我有哪些東西可以利用?對方可能會如何理解?我可以如何去引導?
在跟進項目時,你可以反問自己:什麼才是關鍵點?我需要調配什麼,來配合這個關鍵點?
諸如此類。
這就是一個「主體性」和「客體性」不斷爭奪主導權的過程。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過一點:很多人執着於「高效」「快速」「節省時間」,但節省時間之後呢?這些省出來的時間,你用來做什麼了呢?
時間管理的關鍵,永遠不是「高效」和「省時」,而是:我如何利用我的時間資源,過我想要的生活。
壓縮我不想要、不必要的,去支撐我想要、需求的,讓自己遵從內心的渴望和聲音 —— 這才是時間管理的核心。
而不是埋頭於外部強加給你的瑣事、雜務、壓力和焦慮之中,去謀求所謂的平衡。
很多時候,做決策,做管理,本質其實就是「捨棄」。
不要去擔憂「可能有用」「別人在說」「我會不會被拋下」,也不要着眼於優越感、存在感、成就感,只要對你的目標沒有幫助的,都是噪音。
關注核心,明確目標,把外在對象拆解、內化,讓一切流動起來,把它們去嵌入你的「框架」之中 —— 這就是「流」的生活方式。
讓外物去適配你,幫助你,滋養你,讓它們去組成你的整體,去湧現出「系統性」,組成有機的系統。
最後,提幾個簡單的小Tips,幫助你構造自己的「心智模型」。
不妨經常反問自己這三個問題:
1)我的目標是什麼?
它也許包括長期目標(我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也許包括短期目標(我想達成什麼成就、實現什麼願望、幫助哪些人……),但無論如何,它一定是一種發自內心的聲音,是你認為值得去做的事情。
如果暫時還沒有,不妨試試逆向思維 —— 審視你當下在做的事情,不斷反問自己「為什麼」,從中找出你的傾向和潛在的信念。
這是你需要一直去做、去爭取實現的事情。
2)我需要什麼?
在(1)的基礎上,如果要達成目標,我還需要什麼東西?如果要得到這些東西,我需要做些什麼?
逆向去反推出你的路徑。這也許就是當下你最重要的任務。
除此之外,都是噪音。
3)我走在正確的路上嗎?
我現在做的事情,對我的目標和需求有沒有幫助?如果沒有,我如何調整和改變?我有沒有更好的選擇?
注意,這幾個問題,看似很大,但實際上,任何時刻都可以去應用 —— 哪怕是看一本書,做一項任務,和朋友談話,等等。
比如:
我想從中得到什麼?
我需要獲取什麼知識?
我現在所做的有效嗎?
試着讓它成為你的「思維篩」,不斷幫你篩掉雜音,引導自己前進吧。
[編者按:公眾號「L先生說」,作者:Lachel;36氪經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