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神魔宇宙 ***宇宙天國首部曲 彌勒天書閣 https://maitreya-books.com/ 神話從來就不是怪力亂神,而是原始先民在日常生活情況的觀察之中,所建立的真實認知。唯有相信神話中的真實,才能感受到神話的詩意隱喻背後,所具有的神聖力量。打開你的想像,打開你的相信,你才能知道神話告訴了你什麼宇宙生命的資訊。 生命起源於宇宙之中,生長於宇宙之中,結束於宇宙之中,因此,宇宙的起源就是生命背景的起源。生命形成的每一個階段,其實都在述說著生命的本能,也就是生命本就存在的一種力量,在此雖是說明一種狀況,然而將這狀況投射在生命的生活行動之中,你就會明白自己究竟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本能!

剛剛,1.4萬億的閘門打開了……

2024082411:36

今天的文章有點偏理論,有些朋友可能感覺有點燒腦,還請見諒。

政策救市,無論是救樓市,還是救股市,抑或救經濟,歸根到底應該怎麼救?

今天,一則重磅新聞發布。

。據媒體報道,商業銀行已審批房地產「白名單」項目5000多個,審批通過融資金額近1.4萬億。

我相信,在如此尺度的政策救市之下,當下一二線城市(不包括三四五線中小城市)的在建房產項目,整體可以減少近一半的爛尾可能性,這對於保障相關購房人合法權益,有一定的必要性,應該也能起到一定的成效。

但是,這能夠將房價支撐起來嗎?

肯定不能。

因為在房價邏輯已經明確逆轉之後(從以前的交易式炒房套利,切換到現在的強調持有式的租金收益率),任何投入供給端的政策資金,事實均無法有效穩定房價。

同時,以此進行類推,在當下經濟整體趨弱之下,我們針對企業端的政策資金扶持,到底能不能穩住經濟?

肯定也不能。

因為我們當下至少90%以上的行業,也就是說供給端整體是過剩的、相當一部分甚至是嚴重過剩的,在這種情況下,政策資金對企業端再怎麼扶持,事實也無法有效推動市場需求——供給嚴重過剩,而需求嚴重不足。

這就是我今天想叩問的政策邏輯(近期文章有點敏感,請大家添加我們的工作微信jgcjy2020,防止失聯),在宏觀經濟環境明顯趨弱且預期仍不容樂觀之下,我們到底應該以什麼樣的政策邏輯,結構性的緩解宏觀經濟的壓力?

更進一步明確叩問,當下我們到底應該在產業供給端發力,還是應該在居民需求端發力?

答案肯定是應該在居民需求端發力。

因為我們的供給端整體本就嚴重過剩,現在,不僅我們的傳統製造業嚴重過剩,甚至就是光伏、新能源、乃至中低製程的半導體都已經明顯進入過剩區間——在產業供給端整體本就嚴重過剩之下,我們的政策資金再過多投入到供給端,其結果只會讓供給端變得越來越過剩、越來越內卷。

那麼,在居民需求端進行發力,到底應該怎麼發力?

事實有且只有一個途徑,那就是針對居民端啟動超低成本、甚至負成本的流動性投放。

比如,針對現在的存量房貸,應該進一步下調,下調到現在新房首套利率的水平(3%),甚至針對一些房貸壓力過大的90後,應該出臺至少為期5年延遲繳付本息的政策,說實話,我現在怎麼同情90後的房貸人,他們中的相當一部分因為2020年之後高價買房,事實已經透支掉未來10年的預期收入。

再比如,針對現在許多家庭一般且就業不穩定的90後,應該給他們提供至少為期至少一年的培訓補貼和消費補助,金額至少人均一萬。

還有,針對全體居民端,也很有必要出臺至少人均3000元以上的類現金消費券補助,現在就連經濟遠遠不及我們的泰國,都已經擬出臺居民類現金補助了,我們其實更應該如此。

現在的經濟形勢,事實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了。

在這個時候,我們的政策邏輯,必須從原來的強調產業供給側,盡快調整到強調居民需求側——只有居民端債務感受輕了,只有居民端的消費動力和基礎消費條件具備了,相當一部分產業的產能,才不會顯得這麼過剩,整個經濟也才有可能真正活躍起來。

現在的經濟形勢,我絲毫不擔心股市——畢竟,現在股市的整體估值較低,且在預期必將迎來的超低利率時代之下(註意,今天瑞典央行啟動了年內二次降息,截止目前,今年已有三個發達國家央行啟動了年內二次降息),中期貨幣牛市肯定是會起來的,當然,之於超級不確定的外部環境,我們很有必要緊緊鎖定「極致剛需」四個字。

但是,現在的經濟形勢,更擔心我們的消費,如果消費起不來,整體經濟又如何實現正向循環?!

同時,現在的資產價格,我真正擔心的是房價,因為房價如果繼續大跌(個人認為,如果不出臺真正對的政策,這種概率幾乎是100%)必將導致更多家庭資產負債表的進一步衰退,而如果更多家庭資產負債表進一步衰退,無論是消費,還是其他,又怎麼可能會有結構性的提振?!

而上述這兩大擔心,事實均與我們當下政策發力的方向密切相關,政策發力必須盡快向居民需求端調整,必須盡快為居民需求端提供成本更低、甚至是負成本的流動性投放。

同時,針對當下的房價困境,除了必要的居民需求端政策性流動性投放之外,還應該盡快凍結絕大多數城市的土地供給(除了極個別一線城市),這是相當重要的。

今天就寫這麼多。

最後再提示一下股市,接下來為期10天左右的日子,可能會有點難熬,但在這個超短期之後,中國股市必將迎來轟轟烈烈的中期貨幣牛市。---[文: 楊國英/來源: 楊國英觀察]

*為啥要救房地產?*

最近後臺很多朋友私信,讓我聊聊國內的經濟情況。

怎麼說呢?

沒有什麼是一組數據看不明白的。

01,


根據財政部的公告:

今年1-3月,全國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下降了2.3%,1-4月同比下降了2.7%,說明4月份的跌幅在擴大,今年的財政壓力確實不小。

再看全國稅收同比下降了4.9%,國內增值稅同比下降7.6%,企業所得稅同比增長0.9%,個人所得稅同比下降了7%。

增值稅是對商品生產、流通和勞務服務中的新增價值或商品附加價值征收的一種稅,約占全國稅收收入的30%。

沒有政策性下調和大幅退稅的情況下,增值稅出現明顯下降,說明企業之間的貿易減少,或者商品銷售的價格下降,企業利潤也在降。

而個人所得稅就非常好理解了,工資越高扣繳的稅款就越高,同比大幅下降說明大家的工資在縮水,也可能失業人員在增多。

以目前的情況來看,二者必然同時存在。

另外土地和房地產相關的稅收中,契稅同比下降了7.1%,土地增值稅同比下降了4.5%,前者是買房所交的稅,後者是房企拿地所交的稅,二者同時下降,說明樓市成交和土地拍賣都不太樂觀。

理解了以上數據也就能明白,為啥5月份幾個大城市放開了限購,首付比例也從30%下調到了15%?

為啥東哥重新定義了兄弟的含義,各地都在發布網約車飽和的預警信息?

房地產庫存不解決,社會通脹就起不來,當商品供大於求,企業沒辦法擴大再生產,普通人的收入和就業機會也會相應減少。

而失業又會降低大家的消費能力從而導致企業停工停產,大家不敢不敢消費更不敢投資,經濟就會呈螺旋式不斷下降。

你可以叫它通縮,也可以理解為經濟轉型過程中的一種陣痛。

總之一句話,房子賣不動,大家都難受。

02, 至於這種痛苦有多痛、痛多久?咱們可以拿日本做個參照物。

眾所周知,自90年代泡沫經濟破滅後,日本經濟就開始常年裝死。

在失去的三十多年裏,日本的消費者物價指數有12年是負增長,其中2009年甚至跌到了-1.4%,只有1991年和2014年達到了2%,剩下的16年,日本的通脹率幾乎都在1%以下。



用日本政府的話說,所謂通貨緊縮,就是伴隨物價下降的經濟停滯,也可以理解為越便宜越不買,越不買就越便宜。

按道理說,工資沒漲物價也沒漲,生活水平應該也沒啥變化,但問題是其他國家的物價和工資都在漲,日本不漲也就等於國際購買力在下降,企業利潤被成本攤薄了。

那日本政府是怎麼解決通縮問題的呢?

為了促進老百姓消費,日本政府先是主動提高了水電煤氣這樣的基本生活支出,日本央行還創造性的發明了零利率和負利率,但實際通脹率仍然低於銀行的短期存款利率,所以日本人那叫投票仍然把錢存銀行然後接著PUA自己。

直到2012年,安倍政府為了刺激國內經濟,開始以每年2%的數量級向市場增發貨幣,後來日本央行還升級套路,允許政府拿著超發貨幣購買特定的股票、債券、商品和其他一攬子的核心資產,也就是政府印錢炒股。

日本才從賬面上走出通縮的困境。

其實說到底,改變通縮最簡單有效方式就是增發貨幣並向市場大量註水,十幾年搞下來,日元兌美元貶值了將近40%,上市企業的資產負債表也變得漂亮不少,再加上自我絕育進行的比較早,日本的就業率也沖上了90%。

但貨幣貶值的副作用也不能忽視,比如最近兩年日本的平均工資上漲了5%,但實際購買力卻下降了30%,東京房價上漲了30%,但折合美元不僅沒漲,反而還跌掉了百分之十幾。

03, 咱們回過頭來再看國內。

中國的尷尬就在於,新興產業不足以支撐整個經濟,而房地產雖然已經被汙名化了,但產業轉型、恢復經濟仍然離不開它。

根據相關數據,在過去的20年裏,房地產作為支柱行業占到GDP的7%,間接帶動相關產業占到10%(9.9%,兩項加一起約占GDP的17%,解決了我國實體經濟近1500萬人的就業問題。

雖然這兩年新能源產業的增長勢頭明顯,但相關產業鏈只占國內生產總值的9%,目前還很難取代房地產的作用。

所以救市救了半天,資金在系統裏空轉始終缺乏一個錨點,最後繞來繞去還是要救房地產。

產業轉型是必然,但這是個相對緩慢且充滿痛苦的過程,因為在過去的四十年裏,由於經濟增速太快,中國的產業升級幾乎感覺不到什麼阻力,都是一口氣兒猛沖過去。

但現在的情況不一樣,因為在增量市場有限的情況下,產業升級就意味著與發達國家搶蛋糕。

所以咱們剛要踩油門,結果就陷入到與美國的存量博弈之中,芯片是個導火索,背後涉及的卻是整個科技產業鏈。



而目前中美經濟博弈的關鍵就是咱們的房地產。

大家都知道,美元加息一方面是要抑製國內的通脹,另一方面就是要抽幹中國的外圍活水,在極限幹涸的情況,逼迫中國全面投降。

這就好比是低血壓大戰高血糖,美國那邊盯著咱們的房地產,咱們盯著美國的債務問題。

因為中國的房地產企業大部分借的是美債,如果美聯儲一直這麼加下去,別說恒大、碧桂園已經爆了,就是萬科也沒辦法活下去,房地產徹底崩盤只會讓國民財富大幅縮水,核心資產也難逃華爾街趁火打劫的命運。

反過來,美元加息則意味著債務膨脹,不僅美國的中小企業扛不住,整個金融系統也會出現巨大的風險。

一旦美國繃不住開始把銀行的存款利率降下去,那資金就會跑到歐洲、中東這些手握資源的土大戶手裏,他們有了錢又會購買中國的工業產品,而工廠有了新訂單,收入會增長就業也會快速恢復過來。

大家兜裏有了錢才會提前消費敢於樓市接盤,國內的房價才能穩住,國家才有時間和空間完成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

當然,我可不是給房地產洗地,房價如果繼續上漲肯定是要出問題,而房價不漲所以引發的問題可能更大。

如今水電煤氣的價格已經普遍上漲,銀行利率繼續下調甚至歸零也可能是個大概率要發生的事情。

大家矛盾的主要原因是對未來的不確定性。

有房子的擔心房價繼續降,沒房子的希望房價出現腳踝斬。

現金放在手裏是會貶值,存在銀行又抵禦不了通脹,投資大概率要虧錢,不投資不創業又意味著可能會失業。

有事幹焦慮,沒事幹抑郁,這可能就是經濟轉型所帶來的一種陣痛。

不過話說回來,沒有一個人能靠做空自己的國家而成功,我們除了全力以赴,別無選擇。對於大多數的普通人來說,熬過黑夜就是黎明。

沒有什麼會比信心更為重要了!

此文完。---來源: 楊哥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