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外媒科學網站摘要:孤獨的人更容易做噩夢
8月8日(星期四)消息,國外知名科學網站的主要內容如下:
《自然》網站(www.nature.com)
1、大堡礁周圍海洋溫度創近400年來最高記錄
據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的氣候研究人員表示,今年早些時候,大堡礁周圍海洋的溫度達到了近四百年來的最高水平。這一研究成果已發表於《自然》(Nature)雜誌,研究人員認為這是人為氣候變化的直接結果。
通過對大堡礁22個地點的珊瑚骨架核心進行鉆探和化學分析,研究人員追蹤了歷史上的海洋溫度變化。研究結果表明,自19世紀工業革命起,該地區的海洋溫度逐步升高,尤其是在過去20年中溫度急劇上升,過去407年中溫度最高的六年有五年發生在2016年及以後,這與重大的珊瑚白化事件相吻合。
研究特別關註了今年1月至3月期間的年平均溫度,這時大堡礁周圍海洋溫度達到頂峰。根據最新的珊瑚骨架數據,此期間珊瑚海(Coral Sea)的表面溫度比1618年至1899年的平均溫度高出1.73攝氏度。研究人員通過模擬有無歷史溫室氣體排放的地球氣候,確定若無人類活動,這種海洋變暖趨勢將不可能發生。
研究人員認為,這些發現可能促使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重新考慮今年沒有把大堡礁列為瀕危世界遺產的決定。
2、從北歐海盜到貝多芬:你的DNA可以幫你找到遠古親戚
過去十年間,科學家已經完成了超過1萬個古人類的基因組數據,這些數據中的大部分來自很久以前的人類,幾乎不可能與現代人建立有意義的聯系。然而,隨著古代DNA研究人員與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的合作加深,近幾百年的古人類基因組數量已顯著增加。
科學家現在在尋找現代人與古代人之間的聯系。解開這些聯系可為歷史上個人身份及其後代的遷徙提供信息。此類研究還有助於為那些信息被遺忘或模糊的人群補全家譜歷史。
盡管如此,這些聯系並非總是意義重大。訂閱基因檢測服務的消費者可能會忽視這一點,這些服務聲稱能揭示他們與幾百甚至幾千年前的人(如北歐海盜或中國青銅時代的農民)共享的DNA。這些信息的相關性易被誤解,有研究人員擔心這些信息可能被濫用。
當兩個或更多個個體之間存在來自同一祖先的未發生重組的完全相同的DNA片段時,這種片段被稱為同源相同片段(IBD)。長期以來,消費者基因公司利用IBD片段在其數據庫中匹配親屬,如擁有共同曾祖父母的遠房表親。但對於年代久遠的基因組而言,這些聯系就不那麽有用了。
古代人與現代人之間的IBD匹配何時能成為家譜信息仍不完全明確,這取決於人口規模、匹配模式及其他人口統計學因素。通常而言,追溯到300或400年前,即使來自同一人群的不同個體可以有不同的家譜。因此,與這一時期的古人共享的IBD片段可能揭示出某人與他們的關系——最有可能是擁有更久遠共同祖先的跡象。
《每日科學》網站(www.sciencedaily.com)
1、最新研究顯示,孤獨的人更容易做噩夢
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的科學家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孤獨的人更容易做噩夢。這項研究的重要性在於孤獨和睡眠障礙均被認為是嚴重的公共健康問題,它們與心臟病、中風及早逝的風險增加有關。
該研究成果發表在《心理學雜誌》( Journal of Psychology)上,研究人員指出,壓力是孤獨與噩夢發生頻率和強度之間聯系的關鍵因素。其他可能將孤獨與噩夢聯系起來的因素包括沈思——擔憂和焦慮——以及過度覺醒,後者描述的是一種異常警覺和集中註意力的狀態。與壓力類似,沈思和過度覺醒都是與孤獨相關的心理狀態。
這些研究結果不僅揭示了人際關系缺乏的潛在負面影響,而且與孤獨的進化理論相符,該理論認為,歸屬感對人類的生存至關重要。
2、科學家利用黃金製成軟電極:可將神經和電子設備連接起來
雖然黃金難以被製成長而細的線,但瑞典林雪平大學的研究人員已成功製造出黃金納米線,並開發出可連接到神經系統的軟電極。這種電極具有與神經類似的柔軟性、可拉伸性和導電性,預計可長期在體內使用。
長期以來,研究人員一直希望能製造出既具有良好導電性又具有類似於身體柔軟度的電極。近年的一些研究表明,這種軟電極不會像硬電極那樣對組織造成傷害。林雪平大學的研究團隊在生物材料領域的頂級專業期刊《Small》上發表的研究中,開發了嵌入彈性材料中的黃金納米線,這些納米線是頭發直徑的千分之一,製造出了柔軟的微電極。
研究人員表示:「我們已經成功將黃金納米線與非常柔軟的矽橡膠結合,製成了一種新的、性能更佳的納米材料。這種材料結合了高導電性和極高的柔軟性,是由生物相容性材料製成,與人體完全兼容。」
研究團隊已證明這種柔軟且有彈性的微電極能夠刺激老鼠的神經並從神經中捕獲信號。
對於將軟電子設備嵌入人體的應用,材料的長期耐用性至關重要,理想情況下是終身使用。研究人員已對這種新材料的穩定性進行了測試,並得出結論,其至少可以持續三年的使用,這比迄今為止開發的許多納米材料的壽命都要長。
研究小組目前正致力於改進這種材料,並製造出能與神經細胞更緊密接觸的更小型的不同類型的電極。
《賽特科技日報》網站(https://scitechdaily.com)
1、物質與反物質:歐洲核子研究中心新實驗挑戰傳統物理學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重子反重子對稱實驗(BASE)團隊提升了反質子冷卻技術,實現了更快、更精確的反質子測量,挑戰了現有的物質-反物質對稱理論,並可能重塑我們對宇宙組成的理解。
為什麽宇宙中只有物質而幾乎沒有反物質?位於日內瓦的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BASE團隊在解決這個問題方面取得了重大的實驗突破。他們已經開發出一種方法,以前所未有的精度測量反質子的質量和磁矩,這可能有助於揭示物質和反物質之間可能存在的不對稱性。他們設計了一個陷阱,可以比以前更快地冷卻單個反質子。
大爆炸之後,宇宙充斥著高能輻射,不斷產生物質和反物質粒子對,如質子和反質子。這些粒子對碰撞後湮滅,轉化為純能量。理論上,物質和反物質的數量應該完全相同,隨後再次產生和湮滅,這意味著宇宙應該在很大程度上是無物質的。
然而,存在一種不平衡——一種不對稱,因為物質對象確實存在。產生的物質只比反物質多一點點,這與粒子物理學的標準模型相矛盾。因此,物理學家們一直在尋找擴展標準模型的方法。為此,他們還需要對基本物理參數進行極其精確的測量。
這是BASE這個國際合作項目的起點。物理學家們希望對所謂的自旋翻轉——質子自旋的量子躍遷——進行超高分辨率的測量,用於單個的、超冷的、因而能量極低的反質子。
為了測量準備單個反質子並達到這樣的精度是一項極其耗時的實驗任務。BASE團隊現在已經在這方面取得了決定性的進展。
2、新模型顯示氣態巨行星的形成比以前認為的更高效、更迅速
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的行星形成模型,展示了原行星盤中的擾動如何快速形成氣態巨行星。這一過程比以前認為的更有效,並且與最近對遙遠的氣態巨行星的觀察相一致。
我們的太陽系中,太陽居中,周圍依次是巖石行星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然後是小行星帶、氣態巨行星木星和土星,接著是冰巨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最後是柯伊伯帶和彗星。
但我們對自己的太陽系了解有多深?先前的理論認為,巨行星是由碰撞和積累形成的星子以及隨後數百萬年的氣體積聚而形成。這些模型無法解釋遠離恒星的氣態巨行星存在,也無法解釋天王星和海王星的形成。
慕尼黑大學(LMU)和馬克斯·普朗克太陽系研究所(MPS)的天體物理學家開發的是第一個包含行星形成中所有必要物理過程的模型。他們證明了原行星盤中的環狀擾動,即所謂的亞結構,可以觸發多個氣體巨星的快速形成。這項研究的結果與最新的觀測結果相吻合,表明巨行星的形成可能比以前認為的更有效、更迅速。
通過這個模型,研究人員展示了毫米大小的塵埃顆粒如何在湍流氣體盤中積累,並阻止了這些塵埃在恒星方向上的流失。這種積累極大地促進了行星的成長,因為突然間在一個緊湊的區域內可以獲得大量的「建築材料」,存在適宜行星形成的條件。---[文源:易科技報導/文: 劉春*責任編輯:王鳳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