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神魔宇宙 ***宇宙天國首部曲 彌勒天書閣 https://maitreya-books.com/ 神話從來就不是怪力亂神,而是原始先民在日常生活情況的觀察之中,所建立的真實認知。唯有相信神話中的真實,才能感受到神話的詩意隱喻背後,所具有的神聖力量。打開你的想像,打開你的相信,你才能知道神話告訴了你什麼宇宙生命的資訊。 生命起源於宇宙之中,生長於宇宙之中,結束於宇宙之中,因此,宇宙的起源就是生命背景的起源。生命形成的每一個階段,其實都在述說著生命的本能,也就是生命本就存在的一種力量,在此雖是說明一種狀況,然而將這狀況投射在生命的生活行動之中,你就會明白自己究竟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本能!

百餘城市「搶灘」低空經濟,空中通勤何時實現?專訪航空專家

2024061318:55

自去年年底以來,隨著「低空經濟」一詞相繼寫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政府工作報告,多地政府圍繞這一領域展開角逐,熱情高漲。同時,低空經濟的火熱也傳導了投資端,成為資本領域關註的焦點。

南都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國已有20多個省份、100多座城市發布了有關低空經濟的政策性文件,各地競相打造「天空之城」,「搶灘」低空經濟產業布局和發展機遇。

然而,低空經濟發展在頂層設計思路、場景應用、市場需求、保障措施、基礎設施配套等方面還亟待破題,其中,特色場景應用成為各地角逐低空經濟的關鍵問題。這些問題有何破解之道?6月11日,南都記者專訪了中國航空規劃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總規劃師、綜合規劃研究院院長郭琪。



中國航空規劃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總規劃師、綜合規劃研究院院長郭琪。

* 低空經濟試點,為何深圳走在全國前列?

「在低空經濟概念提出後,20多個省份、100多座城市出臺政策加快推動低空經濟發展,搶抓低空經濟戰略機遇期。」郭琪說。

「最近,南京、蘇州、杭州、福州、漳州等城市也出臺了有關低空經濟的實施方案和促進條例。」郭琪介紹,與此前不同的是,此輪競爭不存在某個地域有先發優勢的情況,在低空經濟這一新領域,大部分城市都站在了同一條起跑線上。

但郭琪也提到,由於深圳的先行先試、大力度推進,深圳走在全國前列。

在政策層面,深圳早在2017年就有相關產業的布局計劃,深圳市標準技術研究院當年發布了《深圳市民用無人機產業標準體系規劃和發展路線圖》,到了2022年10月又發布了《深圳市低空經濟產業創新發展實施方案(2022-2025年)》 ,隨後,相繼發布了《深圳經濟特區低空經濟產業促進條例》《深圳市關於支持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幹措施》(以下簡稱《措施》)。

深圳不僅成為了全國首個發布低空經濟實施方案的城市,也是全國首個將低空經濟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的城市。

根據《深圳市低空經濟產業創新發展實施方案(2022-2025年)》,深圳政府在系統建設、產業集聚、資金支持等方面提出促進低空經濟發展的指導意見。

值得一提的是,在資金支持方面,深圳頻頻釋放利好信號。《措施》明確,鼓勵金融機構開發面向低空經濟產業的純信用、低成本信貸、中長期技術研發、技術改造等貸款等產品;鼓勵保險公司開發針對物流、載人、城市管理等低空商業應用險種,擴大無人機保險覆蓋範圍和商業場景契合度,建立風險覆蓋廣泛的無人機保險服務體系。

此外,深圳市龍華區此前明確,對新引進的低空經濟企業,年產值達到一定要求的,最高給予一次性200萬元的資助。深圳市鹽田區近日也提出,對於新落戶的掌握低空領域核心技術或行業領先的載人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非載人無人機等飛行器生產及運營項目,投資金額(不含地價)達到2000萬元以上(含)的,按項目投資金額的5%給予一次性補貼,單個企業不超過500萬元。

「深圳在低空經濟產業布局早、力度大、產業技術基礎雄厚,依托粵港澳大灣區優越的地理位置、雄厚的經濟實力,具備發展低空經濟的先發條件,加之自身還擁有一定的立法權,可以說深圳在發展低空經濟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郭琪表示,從深圳的試點經驗可見,在低空經濟的發展中,各地要充分根據自身情況來探索和布局。

南都記者了解到,目前,粵港澳大灣區內的多座城市已形成各自低空經濟優勢,比如,深圳是全球民用無人機最主要的生產基地,廣州擁有一批重點企業和研究機構等,低空經濟將在未來粵港澳大灣區產業體系中扮演重要角色。



在深圳市鹽田區的東部通航運行基地,一架貝爾206直升機(右)與一臺億航載人級自動駕駛飛行器在同一空域中試飛。新華社發

* 地方最關心應用場景,市場需求是核心命題

據郭琪觀察,各地關於低空經濟的建設與發展主要有五方面疑惑,即:頂層設計思路、特色應用場景、低空空域條件、低空基礎設施,以及低空經濟真正「起飛」的時間節點。

「就平日的咨詢情況來看,地方最關心的問題當屬場景應用。事實上,每個城市的資源稟賦、市場需求大不相同,應用場景也大有差別。」郭琪表示。

郭琪舉例說道,比如貴陽就在探索「候鳥式旅遊」的應用場景。當地多為山區,交通不便,景點較為分散,遊客想前往不同的景點,需要采用陸路交通的方式,從而耗費大量時間,但如果借助「低空擺渡」,既可實現空中觀光旅遊的目的,又提高了景區之間交通的效率。

「發展低空經濟的前提和關鍵是明確市場需求、應用場景。比如,在地廣人稀的西北地區,農林植保的應用場景就很受歡迎,而在珠三角、長三角地區,發展低空物流則更加合適。」郭琪介紹。

郭琪認為,地方發展低空經濟,應有這樣的思路框架應——依托地方自身資源稟賦條件,通過「飛起來、建起來、熱起來、強起來」系統謀劃低空經濟產業發展。

所謂「飛起來」,是指出臺政策法規與標準,進行體製機製改革,推動低空試驗示範區、低空經濟先導區建設,為飛行活動提供保障。

「建起來」是指構建飛行保障體系,包括航路網、空聯網、設施網、服務網等。

「熱起來」是指通過培育低空應用場景,比如低空物流配送、低空載人飛行、低空工農作業、低空應急救援場景等,實現低空飛行活動常態化運營。

「強起來」是指打造低空產業生態,包低空研發製造、低空運營飛行、低空設施保障、低空綜合服務,實現低空經濟全產業鏈發展,帶動社會經濟水平有效提升。



5月15日,在廣州市番禺區小鵬匯天總部,飛行汽車旅航者X2在進行飛行演示。作為新興產業,低空經濟是培育發展新動能的重要方向。

近年來,隨著低空空域、基礎設施等配套資源不斷優化完善,廣州湧現出億航智能、小鵬匯天等科技公司,為全球多個行業領域提供各種駕駛飛行器等產品和解決方案,也為經濟高質量發展註入新動力。 新華社發

*  安全問題無需過度擔憂,低空通勤成本將低於通用航空

在眾多低空經濟的應用場景中,郭琪認為,非載人場景會優先發展,比如低空物流、工業巡線、低空農林植保作業、應急救援、森林防火等。

「相較於非載人場景,低空通勤等無人機載人場景,發展或略顯遲緩,難度稍大,但我個人是比較看好的。」郭琪說。

為何看好?郭琪表示,一方面是有需求。大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的地面交通擁堵問題,一直未能得到很好解決,低空通勤可以緩解此問題,像歐美等發達國家也都瞄準這一方向,目的就是解決大城市病的問題。另一方面是有技術基礎和安全保障。

低空數字智聯網絡以及低空飛行管控服務平臺建設完成後,通過數字航圖靈活配置,低空飛行可實現自動優化航線、自主避讓,相較於傳統通航飛行器,以eVTOL為代表的新型飛行器可省去大量人工成本,綜合運營成本相對更低。

低空經濟有無限可能。郭琪認為,未來潛在經濟規模可達數萬億元。



6月2日,市民參觀廣州低空航展。近日,一場低空航展在廣州天德廣場舉行,十余架明星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機型集中亮相,進行靜態展示。日前廣州發布《廣州市低空經濟發展實施方案》,本次航展是國內低空經濟相關企業助力推動廣州成為國內首個載人飛行商業化運營城市的積極行動。 新華社發

當被問及如何測算低空經濟的經濟效益時,郭琪表示,目前尚未形成統一的統計口徑,大致可以從四個方面進行加和:在直接效應方面,即低空核心產業對經濟的直接貢獻,表現為低空飛行運行活動的直接產出;在間接效應方面,表現為低空航空器製造、運營企業設立、通導監視等飛行服務、通用機場建設等;在引致效益方面,即直接或間接從低空活動中獲得報酬的人員的支出,體現在相關人員從通航活動中獲得報酬用於本人和家庭的消費。在催化效益方面,表現為低空遊覽等帶來的關聯消費。

但上述場景和經濟效益的實現,也還面臨著現實瓶頸。在郭琪看來,目前,低空空域管理在管理體系與機制、空域資源利用、信息化水平等方面缺乏實施細則,仍待試點和探索。

---[采寫:南都見習記者: 楊文君 *記者: 程姝雯 *發自北京/來源: 南方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