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神魔宇宙 ***宇宙天國首部曲 彌勒天書閣 https://maitreya-books.com/ 神話從來就不是怪力亂神,而是原始先民在日常生活情況的觀察之中,所建立的真實認知。唯有相信神話中的真實,才能感受到神話的詩意隱喻背後,所具有的神聖力量。打開你的想像,打開你的相信,你才能知道神話告訴了你什麼宇宙生命的資訊。 生命起源於宇宙之中,生長於宇宙之中,結束於宇宙之中,因此,宇宙的起源就是生命背景的起源。生命形成的每一個階段,其實都在述說著生命的本能,也就是生命本就存在的一種力量,在此雖是說明一種狀況,然而將這狀況投射在生命的生活行動之中,你就會明白自己究竟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本能!

加速「去殖民化」,香港將修改律例

2024051514:41

[本報駐香港特約記者: 葉 藍*本報記者: 陳青青]

香港特區政府日前向立法會提交《2024年成文法(雜項規定)條例草案》(下文簡稱條例草案),對多條條例作出雜項修訂,引發香港社會對於推進「去殖民化」的關註。

讓香港法律與時俱進

據港媒報道,根據條例草案,相關條例中「女王陛下」「總督」及「立法局」等字眼都將廢除。同時建議以「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取代「總督會同行政局」,以「特區政府」取代條文中的「官方」(英文文本內的Crown)。



香港將修律例:廢除"女王陛下"字眼,圖為香港景色 資料圖

香港律政司發言人表示,條例草案內的修訂建議由不同政策局提出,大致分為兩類:一類屬於輕微、技術性和無爭議性修改,但對更新或改善相關法例大有幫助;另一類是含有法律適應化元素的修改,讓香港法例得以與時俱進,以配合香港在「一國兩製」憲製框架下現代法治社會的地位。條例草案5月10日已刊憲,將於22日提交立法會審議。

身兼港區人大代表的立法會議員陳曼琪早在2022年9月就曾致函香港律政司司長和立法會司法及法律事務委員會主席,要求加快完成本地法律「去殖民化」。去年11月,她又表示,希望部分條文「去殖民化」工作可以先行處理,例如直接獨立刪除《刑事罪行條例》第200章第5條「襲擊女王罪」。有評論稱,只有對這些殖民主義觀念和政策進行反省與修正,香港才可能解決社會的深層次矛盾,成為一個真正公平、高效和持久繁榮的經濟體。

地名是否應該修改?

法例的修改引發香港社會對於街道名稱是否需要更改的討論。

英國侵略者用武力占領香港後以多種方式更改地名,主要有4種:

一是用來宣示「占領權」的命名方式,如英國侵略者登陸香港的水坑口被其命名為「占領角」。

二是用英國女王和王室貴族的名字命名街道,如維多利亞公園(如圖)。

三是用歷代「港督」的名字命名街道和建築,像香港大學所在地「般鹹道」,就是以香港第三任「港督」般鹹的名字命名。

四是用侵略「有功」的軍官和貴族名字命名街道。伊利近(內地譯為額尓金)曾率領英軍攻入北京並下令火燒圓明園,白加士(內地譯作巴夏禮)也是火燒圓明園的始作俑者,「今天,劊子手的名字仍高高豎立在香港的街道上」。

去年兩會期間,11位全國人大代表提交議案,建議對香港地名等進行「去殖民化」。他們表示,英國殖民者更改地名是為了在文化上隔斷香港與祖國的聯系,若不抹去殖民統治色彩的地名,恐助長「戀殖」情結、引發新的政治風波。

還有立法會議員提出,可以考慮以中國傑出人物命名香港公眾遊樂場地。不過,也有聲音認為文化層面應盡量寬容處理。香港民建聯議員周浩鼎稱,香港最大優勢是中西文化薈萃,如果這些文化特色都抹去,難向國際展示香港多元包容。

也有人表示,「去殖」肯定是要做的,但挑選什麽時機、是否從改街名入手,都可以討論,並建議若改名暫時有難度,那麽可以在具有強烈殖民地色彩的街道或者一些位置,立一些說明的石碑,說明爭議點的歷史事實。

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法學教授傅健慈在接受《環球時報》采訪時表示,香港特區的地名「去殖」有必要性、可行性,但不應「一刀切」。一些有時代特色的建築、路牌等具有「打卡」觀光的意義,是香港文化歷史古跡之一,與法律性質不同。他認為,香港地名的更改需謹慎處理,可以在加入中國元素的同時保持國際化特色,彰顯香港的包容共存。

進入「去殖民化」快車道

香港商人、全國政協委員楊莉珊2022年12月撰文稱,自2014年的非法「占中」及2019年的「黑暴」以來,香港的「去殖民化」一直備受關註。香港的殖民主義遺毒不僅在文化層面對香港的發展產生影響,更重要的是,它已經突破了文化的範疇,演變成政治議題。

香港資深電影導演嚴浩稱,2015年非法「占中」事件發生之後,作家陳佐洱就表示,香港沒有「依法實施『去殖民化』」造成內耗。到了2017年,陳佐洱再次警告,導致非法「占中」的原因很多,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是「去殖民化」做得不夠,這個錯誤不糾正,對香港來說是個禍。

結果兩年後「黑暴」就發生了。文章認為,強化愛國教育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糾正被扭曲的歷史,「去殖民化」絕不是一些人所謂的「消音滅口」,而是為了推動「一國兩製」實踐行穩致遠,為了港人的切身利益,為了讓香港能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發揮出自己應有的作用。

13日「識港網」的一篇評論稱,常有人說「人心是最大的政治」,若是不去爭取人心,任由別有用心之人以「包容」的幌子掩飾港英「殖民主義」的毒害,必定造成嚴重的後果。

所幸,隨著「愛國者治港」的穩步推進,「去殖民化」的工作阻力已經大減,許多歷史遺留問題得到逐步改善,例如教育改革、增加愛國主義教育、推行公務員宣誓擁護《基本法》和效忠香港特區、落實選舉製度改革等,如今針對法律條例的修訂草案更代表上述工作進入快車道。---[責任編輯:胡淑麗/來源: 環球時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