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神魔宇宙 ***宇宙天國首部曲 彌勒天書閣 https://maitreya-books.com/ 神話從來就不是怪力亂神,而是原始先民在日常生活情況的觀察之中,所建立的真實認知。唯有相信神話中的真實,才能感受到神話的詩意隱喻背後,所具有的神聖力量。打開你的想像,打開你的相信,你才能知道神話告訴了你什麼宇宙生命的資訊。 生命起源於宇宙之中,生長於宇宙之中,結束於宇宙之中,因此,宇宙的起源就是生命背景的起源。生命形成的每一個階段,其實都在述說著生命的本能,也就是生命本就存在的一種力量,在此雖是說明一種狀況,然而將這狀況投射在生命的生活行動之中,你就會明白自己究竟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本能!

學佛人的八道坎 ,你能過到第幾關?

2022051513:43



1、不利於修行的逆境是五毒熾盛

在此種情況下,嗔恚、貪執、愚痴、疑忌或傲慢的心非常強烈地湧現。

雖然我們擁有了珍貴的人生並且希望修持佛法,但是,有時候這些極為劇烈的煩惱心不斷地升起,使人有完全被淹沒的感覺;這些極為強烈的煩惱障使人想要放棄佛法的修持。

當這種情形發生時,一定要很仔細地察看、了解狀況,然後精進不懈的以某種方法加以對治。



2、逆境是惡友的影響

雖然我們知道佛法的利益,也希望能好好修行,但是卻因為受到惡友的影響而停止修法。

縱使我們並不真正想這麼做,但惡友的影響力卻使我們放下修法並從事有害的活動。這對修行是一種極大的危害。

我們必須很仔細地審察自己是否有受到惡友影響的傾向,及目前生活中是否有這類的不良影響存在。

如果這種危險並不存在,我們應該感到很歡喜,並決定更努力地修持佛法;但是,如果我們覺得這種危險可能存在,那麼,我們應該開始設想如何剷除這種不善的影響。



3、逆境是不能清楚地區別

修行的阻力及助力

不知道什麼可能威脅到修行,什麼可能對修行有利,什麼會導致不知道努力的方向,而錯誤地去除有利的特質並發展有害的特質。

如此一來,我們的修行就偏離了正途,並成為正確修行的障礙。

所以,我們一定要審察自己,如果這種危險存在的話,就應該加以對治,必須更徹底地學習佛法,並精確地了解要修持什麼、要避免什麼,且如實地去執行。

如此一來,我們將會發現修行變得容易許多,因為我們精確地知道應該怎麼做。



4、逆境是受到懶惰的左右

我們也許很想修行,但是有時候會變得非常懶惰,這種惰性可能會使我們停止修法。

縱使我們勉強還在修法,那也很有限,而且總是覺得:「噢,我可以明天再做!」或「我可以等一下再做!」因此,我們的進步很少,最後可能會完全停止修法。

所以,如果我們發現這種障礙在阻撓我們的修行,我們必須下決心不受懶惰的控制,不斷地鞭策自己再多添加一份努力,並更加精進地修行。



5、逆境的產生是

由於過去生的惡業在今生成熟

我們可能會發現修行上突然產生很大的問題——例如,突然生病。當這種情形發生時,我們應該想到:這是由於過去發生的某些惡行造成的,並試着加以補救。

首先,我們應該經由懺悔及清淨的方法去清淨過去的惡業。這對克服困難會有一些幫助。

如果問題很大並迫使我們完全停止修法,我們必須繼續祈求困境會迅速了結。然後,當阻止修法的困難消失之後,我們就立刻以最大的精進力量重新開始修法。



6、逆境是受到別人的主宰

雖然我們可能有修持佛法的願望,但是控制我們的人可能想阻止我們修行接近佛法。

如果這種情形繼續下去的話,我們應該覺知自己具足一切成就條件的珍貴人生可能因而浪費掉了。對治的方法是去除控制我們的干擾因素,成為自己的主宰,並開始修行。

7、逆境是不清淨的動機

有些人可能想要或實際上已經在修持佛法,但是修持的動機是不清淨的。當動機不清淨時,修行的結果不會很顯着。

不清淨的修行動機包括:「若我不修持佛法,我在來生將會很窮;而我不想成為窮人,所以我將修持佛法。」或「我此生不想生病受苦,所以我要修持佛法。」

當然,這些有限的動機仍然會帶來一些利益,但是,真正的利益來自引領眾生得到究竟的、快樂的願望。如果修行者發覺自己的修行動機不清淨,他必須試着消除它,或將它轉變為「為利眾生願成佛」的清淨動機。



8、逆境也是由不清淨的動機造成

就是以立即的目標為修持的動機

例如,行善的目的是為了成名或得到金錢、獎賞等直接的利益;就如有些人慷慨捐贈財物的目的是為了成名或得到讚揚。所以,當行者持有得獲立即利益的期望而行善或修行時,他的動機就是不清淨的。

這種修行非常虛偽,因為這從外表看來很真實,大家也由於這個人在實行善事而認為這是真正的佛法;但是,這只是佯假出來的佛法。

所以,當行者發現自己的心態中可能摻雜了一些這種不清淨的成分時,應該不惜一切地離棄它,否則將會浪費了珍貴的人生。

這八種逆境只是難免的、不固定的不利境遇,它們只是偶爾會發生。我們只須要保持警覺,並時常自我審視,看看這些困難是否產生了;如果任何困難出現了,我們必須試着淨除它們,不讓它們阻撓我們的修行。

我們應該利用這八種逆境作為禪修的對象,應該審察自己是否生起了這些暫時的障礙。

懶惰是我們修行上最主要的問題,假如我們不以自我檢查的方法來發掘錯處,將會迅速地落入懶惰的掌控中,而不設法對治問題。

所以,徹底地審察這八種問題,逐一地正視每項問題,並思考:「我有這個問題嗎?它是否出現在我的修行中?」是非常重要的。

當我們徹底地審察每一種逆境時,可能會在這兒發現一種、在那兒又發現另一種;接下來,我們應當有系統地應用必要的對治方法來去除這些暫時的逆境。

如果能去除這些逆境,我們將能有效地修行;如果不採取任何行動,那麼,我們將只會變得很懶散,不能真正地修行。-來源:人文禹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