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去奧馬哈朝聖了,巴菲特你學不會|財經峰評
圖片由AI生成
一年一度的「投資界春晚」——巴菲特股東大會,於北京時間5月4日晚如期而至。約3萬人從世界各地匯聚美國小鎮奧馬哈,聆聽這位智者的深刻洞見與幽默調侃。
與往年一樣,來到奧馬哈的除了伯克希爾·哈撒韋的股東,還有眾多來自中國投資界的「朝聖者」。這是在以不符合巴菲特投資理念的方式,來證明自己是巴菲特的粉絲。
巴菲特確實是全球迄今為止最成功的投資大師,他的投資理念並不神秘,且都早已公之於世,每年的股東大會也有媒體直播,無須不遠萬裏跑到奧馬哈去聽他布道。想想看,巴菲特自己何曾做過類似的高投入低產出的行為?
在中國,機構投資者言必稱巴菲特,把「價值投資長期持有」掛在嘴上。這是對巴菲特有意無意的誤解,隱含有讓投資者減少贖回以利於自己長期收取管理費的意圖。
巴菲特的投資業績與理念,建立在一系列前提之上。借用《了不起的蓋茨比》裏的名言,這個世界上絕大多數人,並不是個個都有過巴菲特擁有的那些優越條件。
50年20%的復利奇跡
眾所周知,巴菲特享有股神之譽,靠投資成為世界頂級富豪。但很多人並不真正理解他投資業績的難度和價值。
年化20%,是很長一段時間巴菲特的收益率水準。在每個月都有翻倍牛股的A股,年化20%似乎沒什麽了不起。
A股江湖上從來不缺少傳奇,如「八年一萬倍」的趙老哥,「3萬到200億」的總舵主之類。這些故事無法查證,無須較真。在資產規模達到9位數以上,可供查證的公私募產品裏,機構投資者的真實業績,才值得討論。
只有30多年歷史的A股,公私募基金經理,能拿出十年以上投資業績的本就不多,年化回報超過15%就已經是業界大牛。
有據可查的統計顯示,A股最著名的大佬,過去十年的復合收益率基本在15%-20%的區間。超過20%的大神,一只手就數的過來。意不意外,失不失望?
把視野轉向超過200年歷史的美國股市。標普500的長期收益率,基本在8%左右。這已經是所有大類資產裏回報最高的品種。
在10年的尺度上,吉姆·羅傑斯、德雷克米勒以40%的收益率領跑,身後人頭攢動。
在20年的尺度上,喬爾·格林布拉特、裏克·蓋林以30%的收益率領跑,身後群星璀璨。
在超過30年的尺度上,收益率超過20%的基金經理,有且僅有兩人。
大名鼎鼎的索羅斯和巴菲特。
索羅斯40年25%的收益率,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在50年尺度上,巴菲特以年化20%的收益率,一騎絕塵。他就是夜空中最亮的星。
世界上最牛的投資大神,在10年、20年、40年、50年的尺度上,極限收益率基本是40%、30%、25%、20%的水平。
所有投資者,請對照這個水平,設置自己的預期收益率。
在50—60年這個尺度上,巴菲特的收益率逐步下降。這跟年齡、水平都沒有關系,而是數學意義上的必然結果。
2023年,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總資產規模已突破萬億美元,如果還保持20%的增長率,足以將市場其他參與者吃乾抹凈。顯然,這種增長不可持續。
萬億美元的資產規模,意味著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幾乎變成了市場本身,還怎麽跑贏市場?如果巴菲特向天再借500年,最後他的收益率大概率會與標普500持平。
50年20%的復合增長率,巴菲特的投資業績,從時間跨度和資產規模上,已經是人類有史以來單一個體創造出來的最偉大的復利奇跡。
巴式價投理念的隱含條件
可以媲美其投資業績的,是巴菲特飽含智慧的投資理念:
買股票就是買公司;
低於內在價值買,高於內在價值賣;
能力圈,護城河,安全邊際;
市場短期來看是投票機,長期看是稱重器;
別人貪婪我恐懼,別人恐懼我貪婪;
這些投資界耳熟能詳的概念與警句,構建了巴式投資體系,使他成為超越價值投資鼻祖格雷厄姆的一代宗師。
這個理論體系邏輯自洽,與其投資實踐大體契合,形成完美閉環。相比之下,另一位投資大神索羅斯就黯然失色。他那關鍵時刻靠「背痛」清倉的本能,聽上去就很不靠譜有沒有。
但學巴菲特的人那麽多,接近其投資業績的人,別說50年尺度,10年尺度就沒見到過幾個成功者。
關鍵在於,巴菲特式價值投資理念背後,那些沒有說出來的隱含條件。
5月4日股東大會上,巴菲特表示,「我們主要的投資標的將會位於美國,這是我們堅信不疑的。」
這句話是巴菲特多次強調的一貫立場,卻常常為投資者有意無意忽視。
此前巴菲特總結自己的成功,說他永遠相信美國的未來是他的核心觀點,「子宮彩票」最重要。聽上去像是成功者的謙辭,但其實不是。
如果把美國的國運用K線圖來描繪,不到300年歷史裏,美國遇到過三次超級大底,分別是獨立戰爭、南北戰爭、大蕭條。
巴菲特出生於1930年。如果他早生20年,就會在自己的青少年時期遭遇大蕭條,他會遭遇巨大的投資失敗,徹底改變其投資理念與人生軌跡。
如果他早生10年,他可能受大蕭條余波影響,還可能被送去太平洋戰場。
在他11歲買入自己的第一只股票之際,美國的國運K線圖開始了長達80年的大牛市,延續至今。
如此完美的歷史性大底,百年大牛市,巴菲特一生滿倉長持,這是何等的幸運。
巴菲特無數次說過,投資者不應該基於宏觀經濟預期買賣股票。這可能是他被誤解最深的一句話,一定要結合其「子宮彩票」的前提來理解。
補上前提,巴菲特真正的意思是:美國已經是世界第一強國,且能夠保持其競爭力;如果美國不行,其他地方可能也好不到哪裏去;如果美國的宏觀經濟有波動,大概率能穿越過去;我要做的就是等待它復蘇即可。
1930年出生在匈牙利的索羅斯,就不可能形成「價值投資、長期持有、不關心宏觀經濟」這些理念。這無關對錯高低,只與每個人的際遇緊密相關。
至於其他出生在美國的投資者,則要問自己有沒有巴菲特的投資水準與超凡心性。
當巴菲特說黃金沒有投資價值時,他其實是說,在他的能力圈裏,能找到遠超黃金收益率的投資品種。
當巴菲特說別人恐懼我貪婪時,他其實是說,在他的能力圈裏,能判斷出當時離底部不遠,且能找到未來具備超額收益的投資品種。
這些警句的關鍵詞或曰隱含條件,都是「巴菲特」。而其他人不是巴菲特。
* 被巴粉忽略的加杠桿
在窺見命運的底牌之後,巴菲特還通過加杠桿,放大了其收益。
這也是國內巴粉們很少提及的一點。他們所津津樂道的「價值投資長期持有策略」,只是巴菲特成功經驗的一小部分,他一生的投資中,只有極少數股票才會長期持有,絕大部分股票都是階段性買賣。
即使單論巴菲特的股票投資,「浮存金」的重要性也不遜於「價值投資長期持有」。
伯克希爾·哈撒韋最主要的業務是保險,保險業務為巴菲特提供了「浮存金(float)」,相當於無息貸款。「浮存金」的一個好處是帶有杠桿性質。杠桿對於巴菲特的整體投資收益有著非常大的作用。
「浮存金」的另一個好處是持續現金流。這為巴菲特在美國宏觀經濟波動之時穿越下行周期提供了很大幫助。
中國股市的莊家們,最羨慕巴菲特的,不是其選股能力,而是他越跌越買,還可以支撐到下一個牛市。早年德隆那樣的長莊模式,其崩盤的直接原因就在於保證不了現金流的持續性。
後來A股出現一個新的賺錢模式:找一些有故事的股票,長期持有,不絕對控盤,不胡拉亂炒,不非法融資,而是通過不斷發新產品、找合作夥伴來保證資金流,完成後續接盤。這也可以看作巴菲特模式的中國投機版本。
巴菲特成功的另一訣竅,是造勢和借勢。他長期關註傳媒。當他13歲時,人生的第一份工作正是「送報紙」。而在他長期持有的少數股票中,華盛頓郵報就在其列。
深諳輿論之道的巴菲特,將自己打造成為價值投資的「聖人」,市場追捧形成的「巴菲特效應」令他的投資更加如虎添翼。這也是一種杠桿,放大了其投資收益。
巴菲特確實是全球最成功的投資大師,但國內對他的投資經驗的總結,不乏以偏概全之處,也有以訛傳訛的偏見。學習巴菲特,需要全面了解其投資理念背後那些沒有說出來的隱含條件。照搬巴菲特,則無異於刻舟求劍。---(鈦媒體/作者:胡潤峰*編輯:劉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