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像晚清?這觀點靠譜麽?
最近幾年,我寫中美博弈文章的時候,發現「關學」在評論區逐漸成為主流。
通俗地講,所謂「關學」,主要有「出關」和「入關」兩大流派。
出關:是將當今世界看作「從春秋向戰國演變的古中國」,當今世界的先進西方國家,就是「函谷關外的六國」,我國就是「六世積累,一朝出關,橫掃六國」的大秦帝國。
入關:是將美歐等西方價值觀國家,類比「自視正統」內憂外患的晚明。我國是即將入關,占據「世界主流正統」的清王朝。
無論是「出關」還是「入關」,兩種學說都體現我們善於從「五千年文明傳承」中,以史為鑒,吸收歷史經驗,為今所用。
最近,《環球時報》采訪了著名的國際時政學者鄭先生。鄭先生提出「美國對外像蘇聯,對內像中國晚清」的新觀點。
作為「百年屈辱史」極為敏感,迫切希望吐氣揚眉的中國人,「美國像晚清」的觀點可以說切中了國民性格中「急於逆襲」的嗨點,引爆全網輿論。
但我認為,將美國視作可以隨意揉捏的晚清,和兩種「關學」已經不是一碼事。
我們需要正確認知中美兩國如今在國際博弈中的地位,在歷史類比中找到「正確的錨」,才不會因『必亡論』而沮喪,更不會因「速勝論」而輕敵。
壹、美國盟友體系只有「裂縫」
早在今年夏天,普京就提出「美國走在蘇聯的老路上」這一觀點。
於是全球許多學者,都在「新冷戰」的預期下,提出「今天美國更像冷戰中的蘇聯,今天的中國更像冷戰中的美國」這一觀點。
最近美國國內爆發了因「政治正確」而導致的民意撕裂和「零元購」動亂。
因此在亞洲都有一定聲望的鄭教授,結合普京觀點和美國亂局,提出「美國對外像蘇聯,對內像晚清」的觀點。
可是對比研判幾天的世界格局和一百多年前的「晚清末年」,有非常明顯的區別。
如果說美國和晚清有什麽共同點,大概就是GDP占比都一度接近過世界的三分之一。
可是晚清雖然「經濟虛胖」,但在國際視野上是「內卷」的。
晚清時期,清朝已經淪為西方各國予取予求的半殖民地,在國際上別說「藩屬國」,連有點體量的盟國都沒有。
當今美國,經歷了特朗普時代之後,我們會看到美國和盟友發出一些「不和諧」的聲音。
可是本質上,這些盟友對美國的「大戰略」還是基本跟從的,只是經常「鬧情緒」得加錢而已。
美國在與盟友的相處中,絕對的「一言堂」「一呼百諾」的能力確實喪失了,可是只要是美國明確的「全球戰略」,敢於公然對抗的盟友,一個都沒有。
美國依靠軍事,經濟與科技優勢,在引導盟友圍堵對手方面,還有很多「工具」沒有使用。
比如臺海問題上,美國在與中國直接對抗方面,在「元首通話」後選擇緩和,可是隨後啟動兩個「小花招」,就在國際上造成一定影響力。
第一招,是美國發動「忠犬立陶宛」,通過立陶宛「升級與臺灣偽政權的官方往來」對我國進行挑釁。
在我國反製之後,立陶宛立刻「攛掇」波羅的海三國的部分議員,形成支援「臺灣島偽政權」的更大聲浪。
在美國的「盟友體系」裏,立陶宛只是邊角料角色,這種級別的垃圾被我國打下去之後,美國還能盡力鼓動「體量更大」的盟友升級與我們的對抗。
第二招,是美國情報部門策動「所羅門群島」內亂,襲擊我國商鋪。
「所羅門群島」是過去幾年,臺灣島偽政權遭遇「斷交潮」,轉而選擇與我國建交的「島國」之一。
「所羅門群島」原本是「臺灣島偽政權過往邦交國」裏,棄暗投明的樣板之一,最近國際上又爆出「偽政權有邦交國要斷交」的消息。
於是美國利用自己情報界的影響力,讓「所羅門群島」的地方勢力發動暴亂,襲擊華人,打砸商戶。
美國這樣的陰暗小手段,就是在警告其他「還想棄暗投明」的國家,轉而與我國建交後,可能面對「後院起火」的內亂。
美國龐大的全球盟友圈雖然顯現了裂痕,但完全沒有「崩壞的跡象」。
美國依舊處在「使些小手段」,就能攪動世界風雲的狀態,和晚清時代的國際影響力不可同日而語。
貳、美國的霸權體系依舊強大
不說駕馭「盟友」的統帥能力,只說國家自身的「全球霸權統治力」,今日的美國和當年的晚清都沒有可比性。
當年的晚清經濟規模巨大,人口眾多,幅員遼闊,這都成為「鴉片戰爭」前西方懼怕並尊重清朝的原因。
可是一場鴉片戰爭, 讓西方認清了孱弱的清政府,從此晚清的人口眾多成為「最佳勞工掠奪地」,龐大的經濟體量,成為分食的豬肉。那時的晚清政府,別說霸權,連全球影響力都沒有。
今天的美國,我們經常通過「阿富汗倉促撤軍」,次貸危機等經濟亂局,來判斷美國的全球霸權從「鼎盛」在走向下坡路的路上。
可是美國的「國際霸權」的下滑是極其緩慢的。
當今世界,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在政治,經濟,意識形態,科技,軍事,金融等領域全方位挑戰美國霸權。
今天的我國,只是在經濟這一個方面高速接近美國,軍事,科技等領域在奮起直追,但依舊代差明顯。
在意識形態與金融兩方面,我國更是有「與生俱來」的短板,以及後發劣勢。
當今世界都在鼓吹「中國對美國霸權的全面挑戰」,但實際上,我們只是「製造業產業鏈」完成替代,經濟總量高速接近,除此之外的科技,軍事,金融,意識形態等方面,只是展露一點「苗頭」而已。
在當今世界的發展格局中,我國是最接近美國的「一極力量」,也只是在經濟和產業鏈領域挑戰美國而已。當今世界我國以外的任何國家,都有極為明顯的短板,連成為「挑戰者」的資格都沒有。
由此對比可以看出,蘇聯解體後,我國和俄羅斯歐盟雖然都在倡導多極化世界,但美國的全球霸權只是巔峰稍有回落而已。
叁、如何認準中美博弈的「歷史之錨」?
認清了美國的「盟友圈影響力」和「全球霸權統治力」,我們就不應該產生「美國像晚清」這樣的觀點。
當然,網絡熱議是「片面解讀鄭教授的觀點」,他只是說「美國內部像中國晚清」而已。
許多人贊成「美國國內像晚清」的觀點,是因為國內「黑命貴」與「MAGA」的民意撕裂和對立,都像極了思潮混亂的晚清。
美國聯合「西方盟友」,不談經濟發展,大談「意識形態」,「民主價值觀」,這種「務虛」的傾向,和清朝末年鼠目寸光,無視西洋,自視正統的封閉心態一模一樣。
同時,美國「零元購」盛行,「槍殺示威者被判無罪」等引發的騷亂,都讓人想到晚清時期的「義和團」。
這些特征讓許多國人都認為「美國雖然對外依舊張牙舞爪,霸權余威猶在,但內部已經孱弱成晚清狀態」。
這樣的理解依舊「低估了美國」。這方面,美國自己的學者反而相當清醒。
去年的這個時候,美國專家撕去人權偽善外衣,在彭博社發表高論:疫情擴大了美國對華優勢,因為疫情證明美國可以容忍更多的死亡,這方面中國政府是「軟弱」而又「不敢承受」的。
這就是美國「低人權狀況」體現出的「國家韌性」。
我們將美國的「零元購」和「槍殺無罪」視作巨大動亂,「亡國之象」。這是類比「以人為本」的我國來判斷的。
在美國,一個示威者在遊行中槍殺另外兩個美國人,是可以「宣判無罪」的。這種判決,在我國會有麽?在我國敢有麽?
別說「槍殺兩個人」。在我國,一個小鎮30個小孩飲食嘔吐,就可以震驚全國,一批官員被查。
在我國,一部電視劇劇情呈現「一只寵物貓被毒殺」,圍繞這只「道具貓」死沒死,哪種方式殺死的?影視劇「真實」與「動保」的界限到底在哪裏,這些問題持續占據一周的熱搜。
在我國,一只道具貓引發的「人道主義關註」,遠超美國幾十個州同一時間爆發「零元購」。
如今,美國呈現出的「低人權」的忍耐力,也遠超「一百多年前」的清朝。
因此哪怕只分析美國內政,也比孱弱的晚清要強大許多。
以鄭教授為首的一些亞洲「相對中立」的學術權威,喜歡用「中國更像冷戰中的美國,所以更有可能贏得新冷戰這場博弈」這一觀點。
將中美博弈,類比為美國擊敗蘇聯的博弈,這種格局,顯然「小了」。
當今的中國,也一點都不像冷戰中的美國。
中美博弈的背後,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進程。這會是一場「持久戰」!
中國絕不會以美國擊敗蘇聯的方式獲勝。中華民族重回世界舞臺中央的「歷史之錨」,只應該在五千年的文明盛世中尋找!---來源: 郎club-
*今天,內塔終於做到了和普京一樣的事*
內塔尼亞胡現在可以很驕傲的說:今天啊,我終於和普京一樣了,我們享受著同樣的待遇。
什麽待遇呢?
我們倆都上了國際刑事法庭的逮捕令。
其實這是一句調侃,但是能讓內塔尼亞胡和普京的名單同時出現在上面,這事可太有意思了。
先說內塔尼亞胡這邊。
據多家媒體報道,國際刑事法院準備對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國防部長加蘭特和以色列國防軍參謀長哈勒維發出逮捕令。
這裏解釋一下,國際刑事法院和國際法院是不一樣,後者是處理不同國家之間的爭端,主體對象是國家。
而國際刑事法院針對的主體對象是個人,重點審理犯有戰爭罪、危害人類罪和種族滅絕罪的個人刑事責任。
現在,國際刑事法院認為內塔尼亞胡,加蘭特還有哈勒維他們三人,應該對在加沙所犯下的種族滅絕行為承擔刑事責任。
而這一點,正是讓他們最膽戰心驚的地方。
因為如果國際刑事法院針對的是以色列這一整個國家,那內塔尼亞胡說我不怕你,全世界有一千多萬猶太人會和我們站在一起的。
可現在,人家的主體對象是個人,是你內塔尼亞胡這一個人。
那情況可就大不相同了。
別看你現在是以色列總理,可以後呢?
你總有下臺退休的那一天,你能保證你一輩子呆在以色列?
你現在掌權在位,反對派不敢動你,可你下臺之後,誰又能給你這個保證呢?
那麽內塔尼亞胡就只能倉皇出逃,躲到其他國家去,可是國際刑事法院的締約國有123個。
英國,法國,韓國,日本,西班牙,意大利,澳大利亞,新西蘭,荷蘭等等。
有人看到這要說了:哎,這上面可沒有美國啊,美國和以色列關系那麽好,內塔尼亞胡完全可以退休好躲到美國當寓公去啊。
說到這裏,那麽就要引出第二件事了:美國的態度。
在得知國際刑事法院即將對自己發出逮捕令之後,內塔尼亞胡嚇壞了,新聞上面說,他「正不斷打電話」給美國總統拜登,希望拜登出面予以阻止。
拜登是什麽態度呢?
拜登並沒有出來公開回應。
而是白宮的黑人女發言人讓-皮埃爾跑出來說:「我們不支持這項調查,我們不認為他們有管轄權。」
用兩個字來形容。
溫和。
實在是太溫和了。
美國人居然沒有激動的跳腳,表示強烈的反對和譴責,只是淡淡的一句:「我們不支持,不認為……」
這就算完事了?
在乎不絕對,就是絕對不在乎啊。
這好像就給人一種觀感:美國人並不在乎內塔尼亞胡是否上了國際刑事法院的逮捕令,甚至,這件事還讓他們很開心,很樂於見到。
為什麽這樣說呢?
開頭的時候咱們說到過,普京也上過國際刑事法院的逮捕令。
普京為什麽會上去呢?
因為國際刑事法院誰他在烏克蘭危機期間的行動中犯下了「戰爭罪」和「危害人類罪」,非法驅逐烏克蘭兒童的名義,所以對其予以逮捕並審理。
而俄羅斯人倒也絲毫不慣著他。
對普京發逮捕令,國際刑事法院院長彼得·霍夫曼斯基也被俄羅斯內政部給通緝了。
明眼人用腳趾頭想想都知道,國際刑事法院宣布對普京的逮捕令,不過是西方社會炮製出來,對普京汙名化,羞辱普京的一種方式。
目的有兩個,首先是在國際社會上孤立俄羅斯,孤立普京。
其次,是妄圖在俄羅斯國內造成分裂,分裂普京和其他人之間的關系。
所以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來,國際刑事法院的屁股歪了,他是站在西方國家,站在美國人這一邊的。
在得知普京上了逮捕令之後,當時美國總統拜登還很開心的說:國際刑事法院對普京發出逮捕令是「有正當理由的」。
可既然國際刑事法院的屁股坐在美國人這邊。
那為什麽現在將美國人的親密戰友,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也要弄上逮捕令了?
這又是怎麽回事呢?
其實啊,道理很簡單,因為美國人要保的是猶太人,要保的是以色列,而不是你內塔尼亞胡這個刺兒頭。
早在去年司法改革的時候,拜登就已經不想讓他繼續幹下去了。
後來,內塔尼亞胡還入侵加沙,還襲擊了伊朗大使館。
因為內塔尼亞胡這一系列倒行逆施,製造大屠殺,導致了美國國內轟轟烈烈的反戰運動。
而這時候,內塔尼亞胡是怎麽說的呢?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嚴厲譴責美國高校,他說這些學校都犯下了「反猶主義」錯誤,抗議學生都是「人均哈馬斯」。
這些大學的校長的回應太軟弱了,實在是令人羞愧。
非但不想著怎麽滅火,反而呢,還火上澆油,指責學生們都是反猶太暴徒。
於是,本來的反戰運動,逐漸演變成了反猶運動。
美國的政治精英們當然是要死死的保住猶太人,保住以色列的。
眾議院今天還通過了反猶太主義意識法,擴大「反猶主義」界定範圍,將「攻擊以色列國」行為也包括在內。
今後,攻擊以色列就等於是反猶。
美國的政治精英雖然無限力挺以色列。
但他們對內塔尼亞胡這個刺兒頭可謂是深惡痛絕。
我們支持以色列,這沒錯,但你內塔尼亞胡又算是個什麽東西?連美國的內政你都想插手?真當你自己是世界警察了?
所以,就在美國爆發學潮的同一時間,內塔尼亞胡準備上國際刑事法院逮捕令的消息,也被報道出來了。
內塔尼亞胡當然知道是誰搞的鬼了,所以趕緊給拜登打電話。
結果拜登自己沒回應,居然隨便找個白宮發言人來回應,說什麽不支持,不認為。
你逗我吧?
現在我需要你拜登認為有啥用?能不能幹點實際的?你趕緊給國際刑事法院打電話,讓他們把逮捕令給撤了,把我的名字給劃掉啊。
內塔尼亞胡知道美國人在這其中的分量,所以內塔尼亞胡沒有直接找國際刑事法院求情,而是直接警告了美國。
要是那邊給我發了逮捕令,那我們可就對法塔赫動手了啊!
從這一點,大家也能看出,這什麽國際刑事法院啊,根本就是美國人他們家客廳裏的私人法庭,想讓他幹啥就幹啥。
咱們都知道,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也就是法塔赫,他們是個十足的投降派。
法塔赫雖然可以控製人事權,但是在財政權方面,已經完全被以色列給控製了。
法塔赫管理的約旦河西岸稅收、海關是由以色列來控製,交稅只能交給以色列,然後以色列在扣除水電費之後,再分給法塔赫。
所以,阿巴斯政府的主要來源就是靠著以色列代收的稅費。
每個月大概是1.5億美元。
本輪巴以沖突爆發之後,以色列就扣下了這筆錢。
瞬間這就讓法塔赫政府深陷金融危機。
後來雙方關系緩和,好說歹說,才又給了一部分錢過去。
以色列的議員阿維格多·利伯曼甚至都跑出來,直言不諱的說:「如果沒有以色列的支持,阿巴斯連一分鐘都堅持不了。」
而現在,內塔尼亞胡直接根拜登說:一旦逮捕令發出,以色列將認為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負有責任,並采取可能導致其垮臺的強硬報復行動。
其中一項可能的行動是凍結以色列為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代收的稅款。
而沒有這些資金,法塔赫瞬間就會破產。
美國人會不會吃這個威脅呢,現在還不知道。
不過從這一點咱們就能看出:這個世界上,從古至今都有這麽一條真理。
那就是投降派,狗漢奸,不得好死。
一旦到了需要的時候,你們只會成為犧牲品。---來源: 郎club-